(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采取B型钠尿肽检验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选取同期收治的31例健康受检人群作为参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予以B型钠尿肽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受检人员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结果:实验组受检人员在B型钠尿肽水平(712.35±85.35)pg/ml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100.21±80.35)pg/ml,实验组诊断符合率96.77%显著高于实验组的80.64%,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提升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检验;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205-02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动脉本身病变或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的特点,如果治疗不恰当或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可能引发死亡。如果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早期诊断以及识别,并且依据此提出正确以及合理的病情治疗就变得十分重要。在临床治疗中急性心肌梗死经常伴有心衰等不典型情况,有的时候患者发病后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在进行影像学检查之后特异性不明显[1]。B型钠尿肽水平是对左心室功能变化情况实施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具备比较高的敏感性,在诊断以及后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临床价值比较高,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心肌受损情况,若BNP水平越高就表示出现越严重的心肌受损程度。现对我院收治的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31例健康受检人群研究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的31患者样本均选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5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41岁,中位年龄(54.35±5.23)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满足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以及命名规则。选取同期收治的31例健康受检人群作为参照组,其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6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40岁,中位年龄(56.35±5.44)岁。两组受检人员均排除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疾病,近期服用过对心功能有影响的药物以及肾功能衰竭、夹层动脉瘤、陈旧性心肌梗死等患者。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两组受检人员包括性别以及年龄在内的基础资料差异并不显著且P>0.05,统计学表示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检人员均需要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验,实验组患者一般将胸痛发作后12小时之内作为采集时间。参照组受检人员一般讲空腹12小时后作为采集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受检人员B型钠尿肽水平、诊断符合率等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参与我院研究的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31例健康受检人群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两组受检人员诊断符合率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且采取卡方检验,两组受检人员B型钠尿肽水平比较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且采取t检验,当数据具有显著差异且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两组受检人员诊断符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受检人员在诊断符合率方面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表示有意义。见表。
2.2 分析两组受检人员B型钠尿肽水平对比
实验组B型钠尿肽水平(712.35±85.35)pg/ml,参照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100.21±80.35)pg/ml,经检验两组受检人员之间t值为29.0754,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表示存在意义。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持续性缺血缺氧以及冠状动脉急性引发的心肌坏死。发病后患者经常伴有持续且剧烈的胸骨疼痛,硝酸酯类药物以及休息之后不能得到完全缓解,经常出现进行性心电图变化、血清心肌酶活性增加等症状[2],此外也可能出现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现象,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欧美急性心肌梗死相对比较常见,美国每年发生心肌梗死的人数大约是150万人。近年来国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至少出现50万患者。在心血管疾病中B型钠尿肽在诊断心功能分级情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心室各区域心肌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扩张现象进而引发B型钠尿肽释放入血,急剧增加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存在越大的心肌缺血梗死面积,B型钠尿肽水平就显得越高,上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性。经研究显示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可以对心肌不同原因下的受损程度进行敏感以及直观的显示,血浆水平越高就表明出现越严重的心肌受损程度,患者预后就愈差[4]。B型钠尿肽是诊断心肌梗死的关键敏感指标,与心功能分级之间具备一定关系,可对心功能早期程度进行评价,早期诊断以便于可以对病情尽早控制[5]。
研究显示实验组与参照组在B型钠尿肽水平以及诊断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血浆B型钠尿肽是诊断心肌受损程度的灵敏指标,可以为以后预测以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晓峰,陈雪礼,涂艳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B型钠尿肽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2013,28(5):379-381.
[2]崔国艳.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及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30):87-88.
[3]龚国忠,刘友迎,蒲泽晏等.N末端B型钠尿肽原在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3,42(12):1340-1341.
[4]王凤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B型钠尿肽检验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53-54.
[5]陈冬莲,曾凡鹏,杜志林等.BNP、cTnI检测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急性高血糖临床价值的探讨[J].检验医学,2014(1):57-60.
论文作者:王昌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水平论文; 血浆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肌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