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德评价”学科成果的推广研究_领导理论论文

“学生品德评价”学科成果的推广研究_领导理论论文

“学生品德测评”课题成果推广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德论文,课题论文,成果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市学生品德测评研究》的课题成果,从1991学年度在几所中学进行试点开始,目前,已在全市所有中学的70余万名中学生中全面推广实施,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好评。

学生品德测评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范围广、规模大,我们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除了必备的基本条件之外,以下三点尤为重要:一、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需要和认同;三、教育科研成果本身的理论和应用的双重价值。条件越充分,就越值得推广,越能直接体现教育科研的效益。

学生品德测评成果之所以能得到有力地推广,是因为直接得到了国家教委的关心、上海市教育局的重视和支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帮助和指导,同时,课题成果的本身,关于学生品德测评的测评理论通俗易懂、测评工具科学合理、测评手段简便易行,适应了学生品德测评的需要。

我们的课题研究,在八十年代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遵循国家教委的《中学德育大纲》,在理论和应用的两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有比较重大的突破和进展。在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的过程中,几番循环,不断研究,实际上也是在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中,普及有关学生品德测评科学知识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实效。

下面,就学生品德测评研究课题的性质、课题推广的基础和课题推广的做法,分别作概要的阐述和汇报。

一、课题的性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德育的加强、改革和发展,许多重大问题迫切需要科学研究,起步于八十年代初的学生品德测评研究,则是其中一项重要课题。全国各地的十年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重大的问题,需要作更全面更深入地专门研究。《学生品德测评研究》课题的建立,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设想,明确地提出了新的研究目标。

目标决定性质。学生品德测评研究目标,决定了课题性质的一个方面是应用性的理论课题。理论科学性是应用正确性的先导。学生品德测评课题成果的理论价值是课题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的成果之一,是对教育理论某一方面的突破、创新或发展;这种创新的理论,对教育实践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满足教育实际工作者对理论的需要。这是教育科研的理论价值。

学生品德测评科研成果的理论价值,在于对学生品德测评的基本规律,作了比较深入地探索和阐述,清晰明了地揭示了教育活动和学生品德形成之间的客观联系和因果关系,比较系统地有针对性地从认识论上阐明了学生品德测评的教育规律以及一系列基本问题。诸如学生品德测评的基本原理;品德测评的指标(要素)和它们内在的关系;学生品德测评的计量技术;测评过程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品德测评的类型;品德测评结果的处理和解释;学生品德测评的学校组织管理和人员培训;品德测评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等等,并由此构成了一个有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有特定对象和具体形式的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科学体系中,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结合上,详细阐述了学生品德测评的结构与功能、测量与评定、定量与定性、静态与动态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保证学生品德测评科学性必须遵循的准则。

尤其要强调的是,学生品德测评研究,明确指出并阐述了测评对象发展阶段性与个体差异性必须有机结合同时兼顾的基础理论,这对构建学生品德测评的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论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生品德测评的理论研究,建立学生品德测评的基础理论体系,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展学生品德测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品德测评实践活动中,对测评理论的需要和实际应用的指导。没有这样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没有学生品德测评科研成果的理论价值。

学生品德测评研究目标还决定了课题性质的另一方面,即又是理论性的应用课题。课题成果的应用价值是课题的又一重要特征。

教育科学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应用性课题研究,其成果应当能够进入实践中的使用环节,有一定的应用意义并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为此,必须将课题研究工作置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确定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适当比例,将紧密联系教育实际的研究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学生品德测评研究的价值,在于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测评技术,总结概括、归纳提炼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群众性实践经验,构建了具有应用推广、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保证实效价值的《中学生品德测评方案》,满足了学生品德测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需要。它的具体反映是:

1.在学生品德测评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将教育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学生品德测评,更强调通过测评的反馈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品德的形成性评价和学生参与的民主性评价等等。这不仅是指导思想上观念转变的需要,更是学生品德测评工作具体化、操作化的需要。

2.在学生品德测评的指标系统上,以结构模块的理论加以构建。在指标系统内,既有专题结构模块,又有年龄结构模块,使学生品德测评的指标系统具有比较高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这就从更高的层次上适应了学校对学生品德测评的需要。

3.在指标系统内的具体指标内容确定和编排上,首次明确了二维梯度的构建方法,既体现了学生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规律,又反映和体现了国家规定的品德发展序列要求和阶段递进规律。

4.在具体测评方法上,既体现了科学性,又具有可行性。这对《方案》的实施,在方法论上有了切实的保证。

5.在测评结果的最终获得方法上,首次创设和运用了“个体内差评定”栏目。这一栏目的设置,不仅具有相当意义的突破,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三年多来试点推广的实践证明,《中学生品德测评方案》,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引发了一大批教师、学生很有创见、很有价值的观点和操作方法,大大丰富和完善了学生品德测评的理论和应用,把学生品德测评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化的层面。

根据理论成果的指导和实际应用的需要,课题组设计了适应学生各个年龄 阶段的四本《中学生品德测评手册》和《学生品德实录卡》,既体现了学生品德测评研究的理论思想,又反映了学生品德测评的实际需要。

《手册》和《实录卡》在学生品德测评的实际应用中,根据课题组研究制定的《方案》,确定了测评的基本程序,把品德测评和教育方法提高到了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层面,从根本上体现了学生品德测评“向国家负责、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品德发展和人格完善。

二、课题推广的基础

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应用性研究放在突出位置上的学生品德测评课题,其成果之所以在上海市中小学中能大面积推广,是有原因的:

(一)适应了发展的时代需要

党中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上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掀起;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的指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颁布;以及先后数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都对学生品德考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就其对象的层次性和发展性而言,为了适应发展了的时代需要,应该做到有章、有序、科学、可行。但很长一段时间来,我们缺少科学可行地考核和评定学生思想品德的客观依据,缺少相对稳定的衡量学生品德的尺子。具体表现在:

1.紧跟形势,急功近利。采取立竿见影的政策措施,导致整个教育行为趋向短期化。

2.以政治教育替代道德教育。用前者代替后者,在实践上就必然导致用中国特有的政治本位观压抑学生精神世界的全国发展和完善。

3.目标过高,过于抽象。如果不为目标设置坡度和层次,不把德育目标具体化,就会使德育目标陷于空泛,从而产生无法准确评定大多数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困难。

4.重经验印象,轻科学测评。过多地依赖经验和凭籍直观印象,往往使对学生的评定带有主观随意性,导致以偏概念,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5.重静态,轻动态。传统的鉴定、考核只重视学生的历史和现实表现,而不重视对学生潜力和品德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因而就难以确定教育的重点和方向。

学生品德测评的研究和实施,对于克服上述弊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德育的改革和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经历了较长的探索过程

学生品德测评研究和实施不是靠少数几个人在短期内完成的,而是经历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由广大教师、学校领导、科研人员、行政领导参与的探索过程。这个探索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自发探索阶段(1982-198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的转折,给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干扰的学生品德评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学生品德评定工作的系统化问题。这阶段的探索多为自发状态。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还只是把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同时,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引进一些概念、原理、方法,使这些成功经验具有理论上的依据。

2.实验研究阶段(1985-1987)

随着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大纲的颁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85年成立了“上海市学生品德测评”课题组,制定了专题科研的规划,并对品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定提出一些探索性的设想,并在静安区等部分学校付诸实施。1986年11月上海市教育局在南洋模范中学召开工作现场交流会,推动了全市品德考核的科学化实验工作的推广。

3.改革试点阶段(1987-1990)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这不仅为学生品德考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思想和依据,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品德测评的研究和实施。

1987年市教育局和市教科所在闸北区召开“上海市中学生品德考核研讨会”。

1988年4月,市学生品德测评课题组在广泛调查,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中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办法》和《上海市中学生思想品德等第评定标准》(试行稿),并在60多所中学进行试验。

4.深化研究阶段(1990-1992)

学生品德测评研究,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思考,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深化的过程。1990年9月,上海市教科所受国家教委基教司和中央教科所委托,成立了由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领导、德育室教研员、学校校长、教师组成的课题组。

1991年6月,上海市学生品德测评课题组的《学校德育评估与学生品德考评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

这一阶段的研究是在前几年研究的基础上,促使课题向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深化,提出了一套适合各级各类学校需要的分层次、可操作的学生品德测评实施方案。

5.成果推广阶段(1992迄今)

1992年夏,上海市教育局领导在听取了课题研究进展的汇报后,于9月29日向各区县教育局发出了沪教(92)第9号文件《关于本市中学开展中学生品德测评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把试点范围扩大到本区县内的各类学校和包括预备班在内的中学阶段各个年级。

1993年6月,课题组根据一年多来各试点学校积累的经验和反馈意见,进一步简化了测评操作程序。8月13日市教育局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生品德测评试点范围的通知》,学生品德测评实施范围扩大到了近40万学生。

1994年2月,市教育局在颁发的沪教政(94)2号文件中指出:要抓好“学生品德测评工作”,明确“要做好全面开展品德测评的学习、宣传、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同年8月,市教育局发布沪教政(94)16号文件《关于本市中小学全面实施学生品德测评的通知》,至此上海市中学各个年级70多万学生全面实施了由市品德测评课题组拟定的、市教育局正式颁布的《中学生品德测评方案》。

十多年的发展表明,学生品德测评的研究和实施,经历了较长研究过程; 上海形成了专家、领导、教师三结合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学生品德测评研究组织体系。这是学生品德测评研究成果之所以能获得大面积推广的一条重要原因。

(三)引入了现代的研究方法

研究学生品德测评,有没有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有没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主心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同样至关重要。因此,在品德测评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引进和借鉴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定量、实证研究,对品德测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1.指标体系的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探讨指标体系的制定方法:第一步,进行定性分析。即通过头脑风暴法和特尔斐咨询法,列出最基本的品德要素,有助于从感觉和印象上认识这种本质特征的趋向,粗略地勾画出指标体系的轮廓。第二步,定量分析。依据心理学界有关量词的模糊度及其相邻近距离的研究编制类别量表,并赋以一组等距的数字系统,使学生品德类似“数”的性质和形式。通过测试获得被试品德素质数据,然后进行相关运算,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并运用运算分析结果来描述测评指标。第三步,定性分析。这一阶段通过对错综复杂的指标进行筛选,找出指标的合理归属及主次位次,找出控制所有指标的主要成分,并对学生的总体品德作出推断。

2.测评模式的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和数学相关统计方法,通过对学生自评、学生小组互评、教师评定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的实验验证,提出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综合评定三位一体的学生品德评定模式。

现代化研究技术的引入,为品德研究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编制了可行的操作工具

我们不仅仅重视理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的研究,而且还注重在研究中应用教育科学的理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将教育理论与应用技术转化为操作程序和实践措施。

学生品德测评课题组遵循“严密科学性和简便易行性”相结合的原则,拟定了具有操作性的《学生品德测评方案》。《方案》根据中学德育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生品德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定量分析结果,制定了品德测评指标体系,以及具体操作程序。

以《方案》为主体,学生品德测评课题组还分年级编制了一整套测评操作工具,使品德测评方案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方案》的积极效益,课题组还编写了《学生品德测评实施》,比较详尽地论述了实施《方案》的理论意义及操作步骤、途径与方法,尤其侧重于揭示《方案》在理论与实施方法中的新思考、新观念、新进展。

正因为注重将理论成果加以物化,把观念、思想、理论转变为制度、方法、程序、措施,所以学生品德测评研究的结果才能为广大教师所掌握和应用。

三、课题推广的做法

(一)研究中实施,实施中研究

边研究,边实施,这既是成果推广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不断充实完善研究成果,提高成果推广效益,减少偏差失误的有效途径。

为了使研究成果被应用推广,我们十分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注重对科研成果与应用推广的中介环节——操作性过程的设计,研制出为广大测评工作者所能应用、便于操作的“教师宣传动员、学生制定计划、学校创设情境、多方积累资料、学生自我小结、集体民主评议、教师综合评价、测评结果反馈”八步操作程序,这就保证了测评方案得以顺利应用,加快了成果推广步伐。

为了保证《方案》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课题组成员还深入到试点学校,对《方案》进行了四次修改,进一步简化了测评的操作程序。

群众中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创造力。江湾中学在品德测评实验中,把具体做法归纳为“学校搭台,学生主演,民主评议,综合描述”十六个字。课题组在总结该校经验时,不是简单地加以推广运用,而是由表及里,抓住实质进行研究分析,充分肯定这是一种体现全新的现代教育与评价的先进思想,即充分发挥学生在品德测评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一定目标要求下,自我表现、自我记录、自我评价、自我调控,改变了学生以往在品德评定中消极等待教师评判的被动局面。我们吸收了这一先进思想,使品德测评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

研究推动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实验又促进了研究的深化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形成了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良性循环。

(二)从点到面,以面促点

品德测评作为一项改革,是点多、面广、量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比较敏感,为社会、家长、学生普遍关注的工作。另一方面,测评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有赖于通过不断实践加以验证,参与实验的教师对《方案》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熟悉、掌握的过程,因此,推广工作不能一哄而起,全面铺开,而是坚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走小步,不停步。

课题组于1992年5月制订了《中学生品德测评方案》(试行稿)。试点学校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实验研究逐步推进,不断深化。

在逐步扩大实验范围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发挥典型的作用,以提高测评质量。市教育局首先抓了江湾中学实验典型,于1992年11月在该校召开了全市学生品德测评的现场交流会,推广了他们的经验。之后,又介绍了大同中学在加强学校对品德测评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方面的经验;建南中学在做好教师培训,转变教师观念方面的经验;奉贤柘林中学在帮助学生熟悉测评指标、掌握品德要求方面的经验;南洋中学在充分运用“学生品行实录卡”方面的经验;市西中学在创设教育情境方面的经验;向明中学和同济中学在将实施《方案》与执行学校原有常规管理制度相结合方面的经验等。各区县在抓好培训、推进实验的过程中,也注意充分运用本区县的典型经验。不仅为在全市全面推开学生品德测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面上其他学校测评工作的开展。

随着实验范围的不断扩大,研究角度的不断拓展,反过来促使实验试点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把测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此从点到面逐步扩大,以点带面分层推进,以面促点不断深化的具体做法,在品德测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多方结合,形成合力

品德测评的实验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然要涉及到教育行政、科研机构、基层学校乃至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为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实施推广,我们极为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方结合,形成合力。既强调整体配合,又兼顾不同特点,注意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在实施品德测评的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中,从理论探究,到制订方案、颁发文件、组织实施、总结经验、推广成果,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和试点学校三方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产生了良好的整体合力,从而才使品德测评的理性思考与操作实施不断有所提高和发展。

具体而言,行政领导侧重于抓好测评研究与实践的组织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制订颁发有关文件,加强检查督促。市和区县教育局都将学生品德测评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将品德测评列入德育工作计划,按期开展测评工作的专题检查。在健全教育科研管理的过程中,把该项成果推广列入制度,以提高此项工作的实施质量。基层学校在加强领导与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品德测评的组织管理,引导教师积极而有创造性地开展实验研究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特色。

科研人员侧重研究指导,加强理论探索,不断修改完善方案。在深化研究的同时,帮助基层学校和教师制订实施计划,使实验和推广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可操作化的轨道。

不难看出,三方力量的有机组合和相互配合,就为拓展研究内容、完善测评方案、加速成果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四)加强培训,层层落实

我们十分重视抓好培训工作,根据不同的对象和需要,采用不同的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形成了立体化的培训网络。整个培训充分体现了有层次、抓重点、分阶段的特点。

首先,注意调动市、区县、学校几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分级管理、分层培训、分类指导。通过对各区县分管局长、德育室主任参加的市一级培训工作,帮助各区县抓好实验学校分管校长、政教主任的培训,最后由各实验学校领导抓好本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培训工作。

其次,培训时抓重点。在培训工作中重点抓两条,一抓对品德测评思想认识的提高;二抓品德测评科学化的操作方法。品德测评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因此,在培训工作中,除了介绍方法,传授要领,指导操作外,特别注意对培训对象进行先进教育思想和现代测评观念的宣传,使他们从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束缚下解脱出来,逐步树立起品德测评的层次观、功能观、社会观和效益观,以全新的教育思想去指导实践,开展测评。

培训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注意分阶段、有侧重的开展培训,保证测评工作按期到位。

除此之外,通过培训指导,促使课题研究者与成果推广者的有机结合,扩大了两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保证了测评的效果。

结合培训指导,《上海教育报》、《青年报》、《上海教育》、《中学教育》等报刊杂志,围绕品德测评的认识与操作问题,撰写了系列文章进行指导。市课题组还自办《品德测评简报》,及时抓好成果推广的信息传递和经验交流。市教育局政教处还就测评过程中如何撰写品德评语的问题,与有关区德育室合作,先后编印了《心灵的拨动——小学生品德评语选》和《心灵的拨动——中学生品德评语选》,供班主任学习参考。

总之,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测评者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熟悉方法,明确要求,掌握要领,由此,取得了学生品德测评实验工作的成功。

(五)运用媒体,创设氛围

对学生品德进行评定,由来已久,不少人习惯于沿用传统的做法,而对改革后的品德测评新方案,存有种种疑虑,畏难怕烦,甚至认为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多大意义。

如何使这项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具体的操作程序以及研究成果所体现的最新教育思想为广大测评者所了解、所认同,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反复宣传,才能扩大影响,引起重视,并通过测评者的实际运用内化为自我需要。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媒体,创设一种良好的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的社会氛围。《文汇报》、《解放日报》、《上海教育报》、《新民晚报》、《劳动报》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等陆续不断地报导学生品德测评的新的进展,为学生品德测评成果推广创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通过新闻媒介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宣传报道,学生品德测评的研究与实践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促使了领导的重视,增强了师生和家长的参与意识。品德测评的影响迅速波及全市乃至其他省市。这对鼓舞士气、激励斗志、深化研究、扩大成果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品德测评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形成了全面关心测评、多方参与测评的可喜局面。

标签:;  ;  

“学生品德评价”学科成果的推广研究_领导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