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产褥期护理对产妇精神状态、母乳喂养情况的具体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临床康复性治疗的100例产妇选为本次实验的主要观察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干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产妇实施产褥期优质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精神状态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精神状态评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普遍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褥期产妇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有利于缓解产妇的不安情绪,减轻产妇的哺乳负担,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产妇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母乳喂养心态,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产妇精神状态;母乳喂养;影响;研究
引言:产褥期属于母乳喂养的关键阶段,产妇分娩过程十分痛苦,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顺利恢复正常。产褥期产妇的心理压力较大,情绪焦躁不安,甚至害怕以母乳喂养新生儿,产妇的精神状态过于紧张,大大提升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对产褥期产妇进行特殊护理,既能够保证产妇的身体健康,又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各项免疫能力,使产妇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享受新生儿给家庭带来的幸福感觉。母乳喂养被广泛提倡,产褥期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情况。本次实验主要分析了产褥期护理对产妇精神状态、母乳喂养情况的具体影响,现研究报告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
(一)基本资料
1.观察对象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
2.分组方法为: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
3.临床资料为: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1-33岁之间,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5.13±2.04)岁;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3-35岁之间,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6.02±2.79)岁。产妇孕周均在35周-40周合理范围内。产妇除孕龄、孕周不同外,其他生命体征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疾病、药物过敏、沟通障碍产妇;排除高血压、高血糖产妇;排除引产史产妇[1]。
(二)护理方法
1.对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具体包括:检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和产妇进行沟通与交流,以了解产妇的实际需求、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专业知识、根据产妇喜好制定出营养搭配均衡的饮食方案等。
2.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包括:
(1)特殊护理:定期巡护病房,观察产妇情绪变化情况,及时记录确保后续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尝试解决产妇的困扰问题,根据产妇心理、生理恢复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保证产妇身心愉悦,有益于提升优质护理价值[2]。
(2)专业护理: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向产妇及家属叮嘱母乳喂养注意事项,讲解新生儿基础护理手法,带领家属开具相关出生证明。
(3)后期护理:对情绪波动较大的产妇进行个人教育,尽可能较低新生儿黄疸疾病的发生。和产妇保持联系,追踪调查产妇后续的精神状态,通过电话随访、家访等方式获取产妇的母乳喂养信息,让产妇可以尽情宣泄焦躁情绪,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与喂养水平。
(三)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产妇的精神状态,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采用分级评定方法对产妇产褥期护理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四)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1.0软件处理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代表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统一判定标准。
二、结果
(一)两组产妇产后精神状态综合评估结果可见表1。
三、讨论
产妇分娩后心理、生理需要经过较长的恢复期,产褥期护理质量决定着产妇的精神状态,并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有着重要影响[3]。产褥期要求产妇多以卧床休息为主,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乳汁分泌量的不断增加。初产妇没有生育经验,分娩过程异常痛苦会使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躁情绪,产妇长期保持一种高度紧张状态,母乳分泌质量将会逐渐下降。错过了最佳母乳喂养时期,将会大大损害新生儿的各项免疫能力。通过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可知,产褥期的优质护理服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帮助产妇建立积极的母乳喂养信心,从心理、生理等方面给予产妇周到安慰,保证产妇的营养正常摄入[4]。产褥期产妇精神状态良好,母乳喂养效果理解,这是临床护理服务实际价值的最佳展现途径。本次分析结果与相关学术报道基本一致,因此,产褥期优质护理措施可以全面应用于临床治疗领域。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产褥期护理质量,向产妇提供更加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产妇的情绪变化情况,及时实施有效疏导措施,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水平,将产褥期优质护理服务广泛推广起来,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迅速构建。
参考文献
[1]沈春燕,戴国亮,吴勤辉.以母乳缺乏为主要表现的产后抑郁及护理对策[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3):501-502.
[2]武一萍,郭纯全,初玉娟,等.母乳成分对纯母乳喂养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速率影响的队列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3600-3602.
[3]张米莉,张彰,薛艳琴.影响产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策略[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31(03):82-85.
[4]孙思,万宏伟,朱毓.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7):3240-3244.
论文作者:李书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产妇论文; 产褥期论文; 精神状态论文; 新生儿论文; 情况论文; 对照组论文; 情绪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