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在天津市的应用

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在天津市的应用

贾春宁[1]2004年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在天津市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系统。近年来,尽管许多学者就“城市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探讨了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市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当前面临的叁个主要问题。即:资源承载压力较大;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其次,在对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和研究方法,结合天津市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天津市人均生态足迹的不断上升,生态供给力却逐年下降,导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且天津市的发展情况属地区不可持续性—全球可持续性类型。第叁,论述了建立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以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造了相应的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用生态可持续承载度(ESCD)来评价城市生态系统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结合天津市实际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态压力度的不断增大,天津市的生态可持续承载度已下降为负值,城市生态系统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谭映宇[2]2010年在《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陆域资源的短缺、人口增长较快、生态损害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海洋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伴随着海洋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研究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建立了以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 SD)模型、状态评价模型为主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复合系统研究方法,实现了区域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模拟、预测,对比和决策支持。并以渤海湾区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海洋开发与管理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评价和决策支持的技术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在海域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及相关理论,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纳入承载力要素研究中。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承载力递阶原理、承载力约束机制以及承载力的评价理论等交叉融合的思想出发,研究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洋环境和一定区域的人类经济活动,以期建立起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系,为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2、构建了以渤海湾为目标区域的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SD)模型(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海洋资源供给能力”和“海洋生态环境纳污能力”叁大子系统为主要模块)、状态空间评价模型,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等要素研究方法,构建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复合系统研究方法,为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手段。3、研究分析环渤海湾区域(包括天津、唐山、沧州、滨州和东营)社会经济发展、海洋资源供给,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状况和发展,结果表明渤海湾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集聚区,海洋资源及其丰富,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4、研究构建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生态和环境纳污能力叁大类别层,十大要素层的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一般指标体系。针对渤海湾区域,采用状态空间评价模型,确定叁种不同的赋权方法,对渤海湾区域2003-2007年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03-2007年,渤海湾区域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整体承处于可承载状态,承载力值在1-2之间,2005年承载力值略低于1,虽然整体处于可承载状态,但基本接近临界值,可承载空间很小。5、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渤海湾区域2008-2020社会经济、环境污染和海洋资源产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域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城镇化率也呈现逐年提高;区域经济总量、海洋产业总产值均呈指数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废水及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入海排放量逐年降低,海洋水质状况逐年改善。海洋原油产量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预计在2014年左右实现最高年产量。海洋天然气产量呈现逐年上升并区域稳定的趋势。6、结合渤海湾区域相关规划,设计了现状发展方式和优化发展方式两种预测情景,对渤海湾区域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状态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按现状发展方式,“十叁五”期间渤海湾区域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处于超载状态;而在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减少入海污染物排放量、加大人类对海洋生态环境支持力度,恢复和提高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优化发展方式下,渤海湾区域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处于可持续承载状态,超载状态可以避免。7、计算了渤海湾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从2003-2007年渤海湾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占渤海湾区域GDP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比重分别为6.58%,5.56%,4.49%,3.94%,3.52%。

王晓军[3]2016年在《柔性设计模式》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积极探索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国家之一。生态城市建设肩负着我国对国际社会节能减排的承诺,也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策略和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生态城市设计作为其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更加深入真正的研究与探讨。本研究所阐述的柔性设计是基于弹性理念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以解决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问题为主要出发点,以适应与灵活的观点研究生态城市设计在解决和理解建设发展问题中的作用,并构建具有可持续特征的策略框架。柔性设计是一种具有灵活性的策略组合,是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新思维。柔性设计理念不拘泥于传统生态城市设计的流程或形式约束,将弹性特征与可持续设计行为相结合,针对生态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与冲击,与现有的城市设计或规划并行不悖,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城市尺度。本研究包括四个研究部分。主线为贯穿全篇的弹性理念与可持续的生态城市设计方法。四个研究部分分别为:目前生态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弹性理念的研究、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和柔性设计策略框架的整合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目前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问题。基于生态城市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提出生态城市设计层面的思路转变对策——弹性理论。第二部分:弹性理念的研究为第叁章与第七章的部分章节,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核心——弹性与主题——柔性设计。深入研究了弹性理念的应用范围、本质和相关要素,以及柔性设计的概念、辨析、目标对象、与生态城市的关系及推动力等。第叁部分: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包括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阐述了可持续生态城市设计的要素,生态城市面临的风险及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可持续生态城市设计要素主要包括生态城市的紧凑性、流动性、生态性与本地化等,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对比分析将要素划分为十个可以进行设计的领域。生态城市面临的风险包括作用于生态城市的压力与冲击,压力包括城市化所带来的众多城市问题,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等,冲击包括水循环、废弃物管理、空气污染、能源管理及自然灾害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归纳研究,包括指标指引和阈值取值两方面。从环境、社会、经济和资源四类内容“勾勒”出目前普遍认可的生态城市“轮廓”。第四部分:综合以上内容,将弹性理念的特征与可持续的生态城市设计的设计行为灵活整合,构建柔性设计模式框架。在此基础上,回应生态城市发展问题,将柔性设计模式原则对应我国目前生态城市设计与发展的问题,提出适用性及解决方法。本研究由生态系统的弹性引入,从城市设计的弹性给出柔性设计的策略框架,强调以灵活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方法去设计生态城市的空间形态。

许熙巍[4]2010年在《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之集大成者;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科学,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通过对城市已建或待建区土地资源进行分配的手段,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所必需的空间配置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生存环境被各种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逐步侵蚀,城市规划同其他学科一道,试图为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开拓蹊径,指明正确的方向。人们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文明要保持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保障之上,而安全的生存空间是这个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虽然在市域总用地中所占比例小,但它是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集约度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强的人工斑块,其生态安全状态优劣必然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布局及开发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生态安全目标能否最终得到物质载体的依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于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辨析,探索如何将土地学、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相结合,在量化形式的生态安全指标与图示化的用地空间配置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这些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实际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城市资源配置的手段使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多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建构起“定量一定位”双平衡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论与技术框架,以引导适合当前城市生态安全状态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文章从了解生态安全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城市用地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技术手段层面以天津城市中心城区用地为例,提出城市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相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天津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指标权重、因子指标与城市用地的关联度等内容,希望能有益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生态安全适应性优化,并对其他城市的用地生态安全优化在技术方法、实施策略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集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缘起、定义、基本理论、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第叁章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作为两个研究单体,从城市用地和生态安全之间的效应、用地变化中的生态安全互动情况等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相互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博弈关系。第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验、理念和措施,以及对天津中心城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用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整合建立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中心城区用地与生态安全目标体系的工作技术框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LUESE),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用地规划与生态安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这一关联关系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现状进行数量结构的优化建议,即定量平衡的优化建议;再运用空间句法模拟城市中对生态安全关联度较高的几大类功能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不同空间布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即定性平衡的优化建议。最后就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优化提出建策。基于土地适宜性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功能用地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应用研究成果再次实证,选取中新生态城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的同时,探索在生态城镇尺度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

曹珂[5]2016年在《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地城镇所处环境区别于平原地区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所处山地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文脉独特。具体来说,复杂的地形造就了地貌高程差距、自然山脉与河流水体分布等情况,还进一步影响到山地城镇的地质、气候、生物以及水环境特征,使山地城镇的生态环境较平原城镇而言更加脆弱。此外,在独特地形与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山地城镇的历史文脉也呈现出与平原城镇截然不同的特征。“适应性”理念作为一种自然界生物为求生存发展,顺应环境自发变化的基本生物现象其概念最早源自西方生物学界。20世纪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乡规划学领域一些专家、学者意识到作为人类活动产物的城市、人工环境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将适应性观念引入对城市形态与人工环境的分析中,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系统的、共生的和动态的思维方式,适应性理念更多的是将研究对象与其环境共同看做一个整体,从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系统的去对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与山地城市设计在过程分析、策略选择、方法制定等阶段所需考虑的问题基本一致。文章从适应性的典型模式入手,对既有山地城市设计方法进行全新的归纳、总结,试图为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文脉的持续发展打开新的视野。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地城市设计理论,从理论研究层面创新了适应性思维的叁种典型模式,即从动适应、协动适应和能动适应在山地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在该方法指导下,文章进一步通过对山地城市地域性影响因素以及山地城市设计要素的梳理,从与“地形”、“环境”、“文脉”叁个方面的适应出发,将山地城市设计方法归纳为“顺、用、改,防、调、解,保、承、扬”九种具体操作方法,使地域适应性理论能够应用到山地城市设计中,更具现实意义。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第二章“传统山地城镇建设实践与思想”是对东西方山地城镇建设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的总结;第叁章“山地城市设计与建设现状问题剖析”是对现代山地城市建设与设计现状问题的反思;第四章“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建构”是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第五、六、七章节“契合地形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兼顾环境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与“传承文脉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方法”则是针对山地城镇所处地形、环境和空间文脉方面提出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最后,第八章“结语”则是梳理全文的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的地方,为以后的继续研究提供方向。

张生瑞[6]2002年在《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本文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公路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公平性、持续性、协调性)分析、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等。 通过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及特征分析,提出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和目标函数;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公平性内涵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公路交通资产的代际公平性以及交通资源分配和公路交通发展效益享受的代内公平问题,提出了公路交通资产代际转移模型及公路交通资源代内分配的公平性模型;基于发展系统的增长曲线分析了公路交通系统的持续性发展模式,提出了通过对公路交通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协调和系统外部调控的公路交通系统持续性的实现途径;讨论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性问题,提出了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评价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度的理论计算方法。 根据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目的和特点,建立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属性值的计算及无量纲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应用模糊识别原理,结合AHP权重确定方法,根据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目标(级别划分)的实现程度,提出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模糊识别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据公路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辨识,按照影响的时间持续性,将其分为长时段影响因子、中时段影响因子和短时段影响因子,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建议。 根据天津市公路交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部分综合性评价指标建立了计算模型,给出了计算方法;提出了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度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天津市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分析实证研究。

王婷[7]2015年在《寒冷气候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逐渐呈现高密度形态。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增,导致了资源能源枯竭、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环境恶化、人体机能弱化等问题,而城市高密度地区,建设与人口、用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城市高密度地区比城市其他区域面临更多的环境、能耗、气候、生态问题。在“生态”、“节能”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的当下,城市节能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寒冷气候区城市高密度地区资源能源消耗的研究,按照“问题探索——分析提炼——研究解决——实例应用”的逻辑方式,针对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城市高密度地区所存在的能耗问题,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的实施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探索(第一、二章),首先是在分析城市发展面临严峻形势、高密度是城市未来发展诉求的基础上,抽象出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征;然后从城市层面探讨能耗和节能问题,对高密度发展的能耗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以往研究,提出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研究的重要性,为后文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第二部分为分析提炼(第叁章),着重分析探讨寒冷气候条件下城市高密度的能耗复杂性。首先是对城市高密度地区能耗现状的分析,总结了能耗“七宗罪”;其次是分析研究城市能耗、高密度布局及气候叁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从而凝练寒冷气候区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的核心问题,为后文研究打下原理性基础。第叁部分为研究解决(第四、五章),根据前文分析,提出构建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体系,从生态节能基底、生态节能形态、生态节能支撑和生态节能行为四大要点方向提出高密度城市生态节能设计的叁层级八大要素系统,并针对寒冷气候条件进行权重赋值,以及提出切实可行的寒冷气候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策略。第四部分为应用实例(第六章),叙述了天津市的高密度布局及城市节能概况,并基于LEAP模型进行天津市节能潜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高密度地区进行生态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刘丽华[8]2006年在《天津市公共交通运营设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交通运营设施是公共交通系统的支持系统,也是公共交通系统的承载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研究偏重于整体性,而公共交通运营设施研究偏重于组成整体的部分,生产力发展直接作用于公共交通运营设施,运营设施的发展宏观表现为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进步与提高。本文立足于天津市公共交通运营设施,从分析其生存环境、城市进程入手,确定与天津市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交通模式,不同的交通模式对应不同的交通运营设施布局。根据公共交通模式的要求,来研究天津市公共交通运营设施的现有布局,以便发现问题是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描述,然后结合天津市实际概述公交运营设施:其次,用市场需求理论分析了公共交通服务需求量(或公交需求量)与价格、收入等的关系,以便得出后续提高公共交通需求所需的策略;再次,结合天津市现状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规划天津市公共交通运营设施长期发展的战略布局。本文涉及天津市的公共交通运营设施有公共汽车运营设施、出租车运营设施、地铁、轻轨的运营设施,地理范围涉及市区、市郊、对外交通。

贾琦[9]2015年在《城市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遥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也伴随着其下垫面性质由自然地表向不透水地表不断转变的趋势,由此所产生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而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则在改善城市热环境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空间布局与热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将对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绿色空间进而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择我国北方特大城市—天津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及相关统计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城市绿色空间布局与演化特征入手,在分析城市冷岛格局演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绿色空间与冷岛强度的耦合关系,进而构建天津城市环境气候图,并针对绿色空间规划布局等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首先,论文对天津城市绿色空间及其景观格局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992、1999、2006和2013年四个时段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动态分析和统计发现:近二十余年来天津市主城区绿色空间的总面积下降较为明显,其中农田面积降幅最大,多以向绿地和建设用地类型转变为主,共计缩减近20 km2。绿色空间变化速率在2006年后开始迅速增加。景观斑块数量上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以1999-2006年增速最快。边缘城区的斑块密度在1999年后快速增加,绿色空间斑块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且呈现出不规则的趋势,2006年以后聚合度指数出现大幅下降趋势,景观破碎化现象加剧。其次,城市绿色空间与冷岛强度的耦合关系分析,同时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分别从景观格局特征、植被覆盖度和形态特征等视角进行了研究:景观格局角度来看,叁种绿色空间类型所产生冷岛强度的能力主要受其临近斑块数量的影响较大,绿色空间类型及所处区位对地表温度变化具有显着影响。绿色空间类型空间分布越集中,则冷岛强度越显着,聚集度每增加10%可降温0.33℃。最大斑块指数与地表平均温度存在显着负相关,每增加10%可降温0.34℃。破碎度指数每增加10%,则地表温度平均增加0.72℃;植被覆盖角度来看,植被覆盖度相关指标均与冷岛强度呈较为显着的线性正相关,植被覆盖度每提升10%,则可降温约0.33℃;从形态来看,通过分析七种不同形态的绿色空间冷岛强度特征,进而总结冷岛强度强度较为理想和不太理想的绿色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了各形态类型的冷岛影响模型;公园景观的冷岛强度特征上,面积及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公园地表温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另外公园内水体比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表温度,水体比例高于30%且植被覆盖度高于10的公园降温强度较显着。再次,关于城市冷岛格局演化特征的分析,本文分别从年际演化、季节演化、冷岛剖面和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年际演化方面,次高温斑块对整个研究区的地表温度演化起主导作用,其最大斑块指数自2006年以后出现分割化趋势。高等级温度斑块的平均面积不断扩大,蔓延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在2006-2013年开始大幅增加。各类型的温度斑块在空间上呈渐趋均匀分布的趋势,2006年以后城市的冷岛强度开始小幅增加;季节演化方面,进入冬季后斑块面积快速增加,春季到夏季斑块数量上由较低温斑块向较高温斑块转移,夏季到秋季,中温及以上斑块向较低温斑块转移,春季到夏季,中温斑块的最大斑块指数下降最严重,进入冬季低温斑块指数开始增加。地表温度斑块在夏季蔓延度最大。冬季的城市冷岛强度最高;冷岛剖面特征方面,研究区地温在变化上呈峰值与谷值交相出现,公园绿地的温度不如水体高,但其降温距离相对较远,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降温效果均不同;影响冷岛格局的影响因素上,主要包括植被覆盖度大小、下垫面类型特征、城市规划布局与调整等。此外,风速、云量和相对湿度等自然因素及建成区面积、街道走向、人口密度等人为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冷岛格局分布。最后,基于城市绿色空间及冷热岛分布特征进行绿色空间规划。通过建立天津城市环境气候图,进而划分5个城市环境气候规划分区,具体从宏观和中观层面针对每个规划分区制定相应的分区规划建议。同时明确天津市主城区内热负荷分布状况及城市气候敏感区域,并基于此提出相关缓解与优化措施。最后结合主城区的绿色空间分布规划出城市降温通道,同时分别针对主城区和中心城区的绿色空间提出规划引导。本论文在理论研究层面上构建了基于城市尺度的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分析的“多视角、多方法”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在实证应用方面,通过对天津城市绿色空间的结构布局、演化特征、冷岛强度及规划建议的深入探讨,可为天津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同类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案例借鉴。

张吉辉[10]2012年在《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广义水资源动态协调与控制》文中指出水是生命之源,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极度不均,部分区域仍然存在水资源低效利用、过度开发和不达标排放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城镇化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对总量有限的水资源进行高效开发、协调和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为实现区域内、区域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区域广义水资源为对象,从水资源足迹视角探索区域水资源协调与控制的有效途径,文章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本文对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和短缺现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进行区域水资源协调与控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水资源协调的六个基本要素、叁种模式、叁类方法和四种典型机制,并分别运用基尼系数和不平衡系数,从水资源禀赋、水资源协调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七大区域水资源对人口、GDP和面积等叁个经济发展要素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上的不公平和不均衡程度,为提高水资源协调和利用效率提供决策依据。其次,从实时性、社会性和高效性叁个方面分析了进行区域广义水资源监控的必要性,设计了基于虚拟水资源情报和多阈值约束的监控体系,构建了水资源足迹灾变预测模型,通过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对其实现了可视化,借鉴警戒系统原理研究了区域广义水资源足迹灾害强度预警,通过上下界函数绘制了预警控制图,为实现对区域广义水资源情况的实时监控、灾变趋势的预测和灾害强度的预警提供理论参考。然后,系统分析了经济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循环流动原理,针对传统水资源协调方式难以解决现有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现象的问题,研究了运用“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模式协调区域广义水资源的流程,分析了区域广义水资源系统结构,构建了基于水足迹核算的区域水资源协调优化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效率四个方面,建立了区域广义水资源协调后效性分析指标体系,为评价其协调成效提供支持。最后,以天津市为实例,针对天津市经济社会现状和水资源状况测算了其水资源足迹,并进行了水资源足迹构成分析和虚拟水资源贸易分析、经济效益分析、承载力分析,通过灰色拓扑和灾害强度预警对出现水资源足迹灾变年份进行了预测,并引入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度进行了初步协调,构建了协调后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总体后效性分析,以此为依据从水资源全生命周期角度提出了协调与控制的相应策略,为天津市及同类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协调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在天津市的应用[D]. 贾春宁. 天津大学. 2004

[2]. 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 谭映宇.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3]. 柔性设计模式[D]. 王晓军. 天津大学. 2016

[4].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10

[5]. 山地城市设计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与方法[D]. 曹珂. 重庆大学. 2016

[6].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D]. 张生瑞. 长安大学. 2002

[7]. 寒冷气候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策略研究[D]. 王婷. 天津大学. 2015

[8]. 天津市公共交通运营设施研究[D]. 刘丽华. 天津理工大学. 2006

[9].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遥感分析[D]. 贾琦. 天津大学. 2015

[10].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广义水资源动态协调与控制[D]. 张吉辉. 天津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在天津市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