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病害;施工技术
引言:
在市政部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市政道路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铺设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大部分市政道路的路面均是由沥青铺设完成的,这主要是因为沥青自身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沥青自身同样存在问题,容易导致病害问题的发生,影响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重视,结合实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解决道路存在的病害问题。
1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类型
1.1裂缝问题
目前,根据道路裂缝的状态,可以将其分为竖向裂缝、横向裂缝以及网状裂缝。一般情况下,不同的裂缝都是由不同因素导致的:(1)竖向裂缝。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基层碾压不均匀,道路中间压实度高、路边压实度低,或是路基有部分回填、回填材料不均匀、回填厚度不同都会造成后期沉降不一致而产生竖向裂缝,另外路边有积水坑,水渗入路肩导致沉降或冻胀也会产生竖向裂缝[1]。(2)横向裂缝。车辆荷载过大、温差大产生温缩或基层反射缝是导致道路发生横向裂缝的直接原因,同时还受道路设计、施工操作、材料质量等因素的影响。(3)网状裂缝。通常由于面层施工中掺入了杂质,配合比不恰当、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耐久性,而产生网状裂纹。透层油、粘层油用量不足,天气和材料温度过低,结构层间产生分层,外力反复作用使面层也会出现网状裂纹。另外道路基层有缺陷,局部破坏或沉降,都是造成网状裂缝产生的原因。
1.2坑槽松散问题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路面坑槽、松散是常见的病害现象,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具体而言,道路坑槽与松散问题的表现为:(1)道路坑槽。由于车辆柴油、汽油的渗漏或温度变化、施工缺陷使路面产生裂纹,在水的侵蚀和车辆反复作用下使半刚性材料层产生破损,导致水直接进入到路床,使路床软化和冻胀,进而反向影响半刚性层和面层结构,使上层材料脱落,材料被车辆带走形成道路坑槽。(2)路面松散。在市政道路使用期间,路面松散也是常见的病害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施工、铺设的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黏度低、骨料配合比不恰当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和密实度[2]。另外施工温度低,沥青量少都会使路面产生松散现象。
1.3钢筋腐蚀问题
钢筋腐蚀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另一个常见病害。在现阶段,钢筋早已成为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材料之一。这是由于钢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受自然环境的侵蚀作用,钢筋极易出现生锈腐蚀等状况。一旦随着时间的流逝,钢筋开始与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就会使钢筋表面出现氧化物,随着氧化物的逐渐增加,就会使得钢筋周围的混凝土结构开始松动,最终导致开裂的情况的出现。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小了道路桥梁的有效截面,进而降低了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
1.4路面泛油问题
就市政道路而言,沥青路面上泛油是最为常见的病害,而最为严重的就是新建完成的道路,如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进行铺设,那么就会进一步加重道路泛油问题,所以此种病害常见于夏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究其原因,沥青混泥土底层的铺设混合料受高温因素的影响,就会发生软化的现象,并且会渗泳至市政路面的表层,使得路面的沥青使用量超标。基于这一因素,如果温度继续升高或者不下降,加之较大的车流量,就会使得路面泛油[3]。另外,市政道路施工配料不合理,或者配比不达标等,也是引发路面泛油问题的主要因素。
2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处理裂缝施工技术(1)竖向裂缝处理。对于竖向裂缝,在施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裂缝的原因,不均匀沉降较小时,以补缝防止水渗入为主,路边积水坑及时排除。如果沉降较大,半刚性结构层被破坏就要将内部不稳定结构层清除,然后采用与原施工材料、配比相同的材料完成施工[4]。(2)横向裂缝处理。如果市政道路路面仅发生轻微的横向裂缝,则不需要予以施工处理,而在裂缝严重的状态下则需要相关部门使用乳化后的沥青,对横向裂缝给予灌缝施工处理。(3)网状裂缝处理。如半刚性结构层没有被破坏重新修补面层即可,如果半刚性结构层破坏了就会产生坑槽等现象,按坑槽解决方式处理。
2.2处理坑槽松散施工技术
道路产生坑槽应及时发现及时补救,尽量避免发生半刚性层结构层破坏的情况。如果面层产生坑槽,相关部门可以采用涂刷或者填充沥青混凝土的方式进行解决。如果坑槽使半刚性层或路床破坏,则应该彻底清理修复,挖去受到影响的结构层材料,尽可能使用半刚性材料替代,然后再使用粘度高些的沥青混凝土重新铺设路面,保证修补位置的粘结力[5]。另外每层都要用压路机将路面进行压实。对于路面松散问题,若是由于老化引起的,则需将病害的部分进行全部清除,再进行处理;若由于施工问题导致的,则应合理配置沥青混凝土,对病害部分进行重新施工。
2.3 钢筋锈蚀问题的处理
当钢筋失去了混凝土的保护作用后,就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进而与氧气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化物,极大的影响了钢结构的硬度与韧性。因此,施工人员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时,应重点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为钢筋提供良好的保护。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适当的增加浇筑混凝土的厚度,以便为钢筋提供更好的保护。还可以通过在混凝土的表面依次涂刷覆盖层、封闭层以及砂浆层等来对混凝土实施保护。总之,施工人员通过加强对混凝土质量及其施工的控制,就能够有效的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能,也就能够有效避免因混凝土质量问题。
2.4处理路面泛油施工技术
(1)严格按照道路施工的要求对沥青物料进行配比,同时在实际拌和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沥青物料的配比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在铺设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提高工作的精细化程度[6]。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对道路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为避免发生病害问题奠定基础。(3)在道路使用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保养、检查,尤其是在多雨、高温的季节,对路面做好排水、降温等相关工作,进而对道路进行恰当的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常常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病害问题的发生,因此需要加大重视力度。以此为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解决好裂缝问题、路面松散问题、路面泛油问题,在根本上就提高了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胡云龙.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05):26.
[2]刘惠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6(20):137-138.
[3]李伦军.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7(02):20.
[4]宁巍伟.市政道路施工病害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74-75.
[5]莫奇强,孙国芳.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75.
[6]许骁,涂勇峰.探究市政道路的施工病害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08):258-259.
论文作者:刘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病害论文; 裂缝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