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研究论文_李月颖 胡安然 唐芬 徐玉芹 刘高见

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研究论文_李月颖 胡安然 唐芬 徐玉芹 刘高见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是“仁”,培养对象是所有能够学“礼”的人,目的是培养君子,同时孔子还十分重视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重视德育环境的选择以及评判标准的建立。本文提出应站在当下及未来语境下分析德育现状和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并进一步认为,根据现代教育设备及教学资源相对完备,但教育模式相对滞后的现状,现代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改善教学环境、构建合理的道德评判体系,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词:孔子;因材施教;德育思想

1.孔子德育思想的基本理论

孔子的德育思想虽然广博,但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只有“仁”。“仁”不仅是孔子德育的核心,也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以“仁”为核心的德育思想以“礼”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具体体现在“温、良、恭、俭、让”这五项基本情操上。

“温”是待人接物时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带上了儒家学说中一以贯之的“和”的色彩,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温润如玉的态度,在对待他人时,不过于热情,也不偏于冷淡,那个不偏不倚、春风拂面一般的感觉,就叫做“温”。“良”则是一种心理状态,在与人交往地过程中没有害人之心、没有损人之心、没有私利之心的心态,也就是善良。“恭”则表现在待人接物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恭敬庄重地对待他人,力求达到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能够彼此信任的心理感知。“俭”不仅表现在生活中不奢靡浪费上,这里的俭更多地体现在对度的把握上,克制自己对他人事情的探知欲,能够做到有界制地听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事情,而不过多打探,这也是一种守礼的体现。“让”则是与人来往时自身位置的放置问题,用谦逊的态度将自己置于稍后的位置,这样才能够是他人感受到足够的尊重之情,同时在交谈中学会谦虚,不夸大自身价值,这也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

2.孔子德育形式

孔子培养弟子道德时采用的形式十分丰富,他针对不同的情况设置了普遍的德育形式和特殊的德育形式,在此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德育形式。

2.1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自己的弟子时,根据他们的才能选择了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在不同的人向他请教“仁”的含义时,他对有悟性的颜回说“克己复礼曰仁”。但当家中富裕的子贡问起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告诉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多言浮躁的司马牛问“仁”时,孔子又改口说“仁者其言也訒。”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对相同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说明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是单一的追求正确答案的批量教育,而是经过对学生本身深刻了解而得出的相对应的教育方法。

2.2树立学习榜样

孔子十分注重向优秀的人学习的方式,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就是向他人学习优秀经验的进步方式。在道德修养的提高方面,孔子在《论语》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就是向榜样学习的方式,看见对方贤能的方面,就要想着与其做到相同,同时见到反面例子时,就应该在自己的内心反省是否也有这样不贤的行为和思想等。他曾经大加赞赏颜回的简朴好学,这也是在给自己的其他弟子树立模范作用。同时,他自身就是一个弟子们学习的榜样,他“温、良、恭、俭、让”的待人接物方式,也给弟子们的道德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而他的大部分弟子也向他学习,可见教师的以身作则是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启发诱导,表扬批评

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德育原则,认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只是进行是非教育,用强制性的行为约束他们的道德行为,那么收效甚微,但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教育切入点,那么效果将十分显著。比如在弟子“愤”、“悱”的情绪下进行适当的启发诱导,只需稍加点播,他们就会立刻明白。

孔子是一个温柔敦厚的人,但他并不是一个不会批评人的人,他对弟子的思想不赞同时,也会明显地表达出来,比如在《侍坐章》中子路发完言之后,孔子“哂之”,在被问及他为什么要哂子路时,他直接批评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孔子对子路的率直性格进行过多次批评,由此可见孔子对弟子明显的错误是会进行批评的。同时,孔子对弟子的优点也不吝于表扬,当曾点的回答令他满意时,他对他进行了肯定。孔子对颜回的表扬更是不加掩饰,曾多次赞赏他的行为。所以孔子在对其弟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能够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表扬和批评,但他也不是随时都直接进行褒贬的,温良的孔子经常采用同时批评表扬,但侧重于某一点的方式,正因为如此,弟子们的抵触情绪很少,都能够听取夫子的教导。

3.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3.1孔子德育思想为现代道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孔子早在几千年前便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思想,虽然没有形成系统论述的专著,但他的思想经过后人的整理、总结、阐释,已经拥有了成型的理论体系。中国文化受儒家学派的影响极其深远,将儒家思想中的德育理论注入现代道德教育体系中,既能够被中华民族普遍接受,符合中国几千年来大众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又能够使我们先民几千年来留下的宝贵财富永远流传下去。孔子德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见贤思齐”、“文质彬彬”等优秀的德育思想,能够为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建设提供丰富的的理论依据,为现代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养料。

3.2孔子德育思想为现代德育工作提供精神给养

我国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文化建设也成为了其中的关键部分。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儒家文化中磨砺人的意志,将“仁”作为终身目标并一生为之不懈努力的精神,能够鼓励现代受教育者学会坚持不懈,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寻求进步,这对现代德育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极大的精神助力。

3.3孔子德育思想为现代德育提供创新源泉

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靠的就是不断地革新,与时俱进。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我们国民的道德教育也应该是不断创新的。在对孔子德育思想的高度了解下,结合当代教育环境以及未来时代走向,不断创造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理念是十分必要的,而孔子的德育思想中有益的部分能够不断为创新工作提供灵感来源,也能够作为标杆控制创新的走向和程度。

4.总结

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教育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其德育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五项基本情操为德育内容,以所有公民为培育对象,以培养君子为德育的培养目标,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和创新来源,研究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能够站在历史全局性的角度纵观中国现代的德育理论体系,便于发现问题并做出修改和调整。

参考文献

[1]单流通.在教学中如何继承孔子德育思想[J].教书育人,2018(35):71.

[2]高慈.孔子德育思想及对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意义[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2):41-42+54.

[3]郭爽.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教学研究,2016,39(03):44-46.

[4]李立媛.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J].价值工程,2010,29(08):230-231.

论文作者:李月颖 胡安然 唐芬 徐玉芹 刘高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研究论文_李月颖 胡安然 唐芬 徐玉芹 刘高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