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CT室 江苏 淮安 223400)
【摘要】目的:分析颈部囊性病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来经手术、穿刺,且病理证实的比较典型的颈部囊性病例32例。其中淋巴结坏死囊变6例,鳃裂囊肿5例,脓肿5例,甲状舌管囊肿5例,涎腺病变4例,神经鞘瘤3例,淋巴管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喉囊肿1例。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颈部不同囊性病变具有特定的分布特点:如腮裂囊肿大多数起源于第二腮裂,且位于下颌角下胸锁乳突肌中1/3的前缘或下方部位;甲状舌骨囊肿主要位于颈前正中线舌骨水平上下位置;喉囊肿多位于喉腔水平等。结论:通过CT诊断能准确评价囊性病变的性质和位置,对临床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颈部囊性病变;CT检查;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108-02
颈部囊性病变在临床上大多数为良性病变,通过对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本文着重分析总结32例颈部囊性病变的CT表现,加强对颈部囊性病变临床诊断能力。
1.材料与方法
通过收集2013年到201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病变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80岁。其中淋巴结坏死囊变6例,其中鳃裂囊肿5例,脓肿5例,甲状舌管囊肿5例,涎腺病变4例,神经鞘瘤3例,淋巴管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喉囊肿1例。临床上都以颈部触及肿块,而来院就诊,大部质软,边缘光滑,先天性者无症状多为偶尔发现。
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范围从颅底到胸骨柄上缘水平,扫描层厚、层距2~5mm。
2.结果
病灶形态及大小,本组32例颈部囊性病变最大6.8mm×5.1mm,最小1.6mm×2.1mm。除一例淋巴管瘤张力低,形态不规则,向肌肉间隙内生长;其余均张力大,形态较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平扫病变呈均匀的囊性低密度影。
病例表现,5例鳃裂囊肿位于下颌下角下方的颈外侧区的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壁薄,边缘清楚,无强化。5例脓肿分别位于咽后及咽旁间隙,壁厚且均匀,呈不均匀环形强化,一例囊内见气液平,为产气细菌感染,临近肌肉肿胀。5例甲状舌骨囊肿发生于中线舌骨位置,边界清楚。6例淋巴结囊变均位于颈动脉鞘周围,胸锁乳突肌内缘,边界稍模糊。4例涎腺病变中,2例腮腺淋巴瘤,为单侧,表现为腮腺区囊性低密度影,无明显强化。1例颌下腺囊肿,1例舌下腺囊肿,均为相应腺区囊性低密度影,无明显强化。3例神经鞘瘤均位于颈动脉间隙内,其中1例表现为咽后壁向咽腔突入,呈边缘整齐锐利的囊性肿块,另2例病变壁较厚且明显强化。2例淋巴管瘤位于下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的锁骨上窝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例表皮样囊肿位于口底下颌角区,呈囊样,壁光滑较厚,CT值为-43HU。1例喉囊肿位于喉腔内。病例均表现为囊性占位,其CT值约在-43HU~30.2HU之间。32例病人均行增强CT扫描,除2例淋巴管瘤外均有囊壁强化表现。
3.讨论
对于颈部囊性病变的CT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变的解剖定位和主要的影像学表现,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日益提高,对颈部囊性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颈部淋巴结坏死且呈囊性变,是颈部囊性病变中最常见的,颈部任何部位的淋巴结均可发生,但以颈内静脉淋巴链及颈后三角区最常见[1]。淋巴结转移性病变最为多见,其次是淋巴结核及单纯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囊变的CT特征表现是病灶内部囊变、坏死,囊壁较厚且均匀,增强呈环行明显强化。转移性病变与原发灶表现相似。淋巴结核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女性多见,部分淋巴结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影。单纯性淋巴结炎常伴有明显的感染性症状,触之压痛,CT表现为病变周围脂肪间隙渗出,壁薄,呈环形强化。
颈部脓肿具有特有的感染性症状,为某一间隙内厚壁的囊性肿块,中心见低密度坏死区,边缘模糊不清,增强后呈均匀的环形强化,如为产气细菌感染,气内可见气体影。
涎腺囊性变由于腺体较多,分析起来较为复杂,腮腺以混合瘤囊变及腺淋巴瘤较为多见,混合瘤多发生于40岁左右女性,单囊多见,偶见小出血灶,Warthin瘤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可双侧发病,有自限性,一般不大于3cm[2]。涎腺导管阻塞或损伤,可形成粘液潴留囊肿以舌下腺和颌下腺囊肿最为常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3]。小涎腺囊肿多为混合瘤囊变导致,常位于鄂部,颊部及舌、舌根等区,为边缘光滑的囊性病变[2]。
神经鞘瘤多发生于迷走神经,位于颈前三角,一般位于颈动脉鞘内,少数位于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前者位于颈后三角或胸锁乳突肌下方,后者多位于舌下神经管区。发生于其他神经丛者,部位可无特殊性[1]。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常压迫颈动脉及颈内动脉,将其推移或分离移位。
鳃裂囊肿为颈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囊性肿块,由未完全退化的鳃裂组织发育而成,临床上以第二鳃裂囊肿最为常见,占95%,多见于20~50岁之间[1]。病灶通常位于下颌角至舌骨平面或舌骨下平面胸锁乳突肌前缘附近,颈内动脉鞘后部或颈内动静之间的咽侧壁附近。病灶呈囊性低密度,囊内CT值一般为0~20HU,囊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囊壁菲薄,可轻度强化,若继发感染,囊壁增厚,强化明显,囊液密度增高。很多颈部囊性病变的CT表现可与鳃裂囊肿类似,如坏列性神经源性肿瘤,颈部脓肿,颌下腺囊肿,囊性淋巴管瘤,坏死性转移瘤或炎症性淋巴腺肿大,但大多可以鉴别。
淋巴管瘤又称囊性水瘤,系来源于淋巴组织的先天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多发生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锁骨上窝处,少数也可发生在颈前三角区。可呈多房、囊状或窦样伸展,并常伸入上纵隔内或沿胸壁生长。CT表现为锁骨上深部颈后三角脂肪结缔组织内多腔隙水样密度影,向下可延伸到纵隔内或沿胸壁生长,向上可达口底和面部,增强后病灶无强化是其特点[4]。
甲状舌管囊肿为颈前区正中线或旁中线囊性肿物,可见于颏下至锁骨上切记之间颈中线区任意部位。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薄壁、圆形囊肿,中央呈液体密度,在舌骨水平囊肿径线最大,向下延伸可达喉软骨。如不合并感染,囊壁一般不强化,合并感染者囊壁可有明显增强。甲状舌管囊肿有较特殊的位置,结合的症状一般不难诊断。
喉囊肿又称喉气囊肿,为喉室喉囊扩张,可以是活得性的也可以是先天性的,喉室为真假声带之间向外突出的小囊。喉内型喉囊肿局限于喉内,看上去像光滑的声门上粘膜下水肿,喉外型的喉囊肿从甲状舌骨膜向喉上血管处膨出,看上去类似于颈部水肿。喉囊肿通常为气囊,当囊肿颈部梗阻时也可出现气液平或完全水样密度填充[5]。
总之颈部囊性病变根据其所在位置,的症状,形态、密度变化、强化方式等,多数可以术前明确,鉴别诊断有困难者可作颈部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卢光明等.CT读片指南.五官及颈部疾病.第二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23;214.
[2]叶振山等.颈部囊性病变的CT诊断.现代医学影像学,2009,18(5):270-271.
[3]徐坚民等.颈部间隙囊性肿块的CT和MRI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1):1146-1149.
[4]龚启勇.临床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及头颈部.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8.
[5]张敏鸣译.格-艾放射诊断学.下卷 五官、颈和齿科放射学。第六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594.
论文作者:朱建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囊肿论文; 颈部论文; 性病变论文; 淋巴管论文; 淋巴结论文; 病灶论文; 肿块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