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虎林市迎春林业地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虎林 158403)
【摘要】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果胶铋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4%,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131-0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慢性胃炎常见类型之一,病理改变以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萎缩为主。该病发生原因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自身免疫因素、遗传、胃黏膜损伤因子持续作用等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1]。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嗳气等上消化道受纳障碍症状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癌前病变(肠化、不典型地生),甚至导致癌变,威胁患者健康及安全。本研究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36~48岁,平均年龄(42.5±3.2)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2±1.3)年。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7~49岁,平均年龄(41.8±2.7)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6.3±2.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克拉霉素(生产企业:四川省旺林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127)0.25g经口服用药治疗,2次/d;给予果胶铋(生产企业:杭州老桐君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004)150mg经口服用药治疗,4次/d,在就餐前0.5h与睡觉前用药。
1.2.2观察组 给予阿莫西林(生产企业:哈药集团三精明水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3294)0.5g经口服用药治疗,2次/d,同时给予果胶铋经口服用药治疗,用法用量与参照组完全相同。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两周的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灶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灶缩小1/2以上;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灶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8.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已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治愈14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4%,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因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伤害,造成胃黏膜腺体和上皮萎缩,腺体数目减少或消失,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使胃血管暴露,消化功能减弱,胃蠕动减弱、失调等,若不及时治疗,病变会逐渐加重,造成胃出血、胃溃疡、贫血甚至癌前病变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贫血等。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有统计数据显示,有60%~90%的患者黏膜中可培养出Hp;其次是体质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放射或药物因素等;其他原因包括吸烟、饮酒、进食刺激性食物等造成黏膜损坏,都有可能造成黏膜受损。临床研究证明[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发展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炎症,所以本次治疗观察中消炎和保护胃黏膜同时进行,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阿莫西林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其主要通过有效杀死Hp的方式发挥抗感染、消炎的治疗效果。与克拉霉素相比,阿莫西林的杀菌效果确切,其穿透细胞壁的能力较强,可对菌体炎症反应的产生过程进行影响和抑制,提高杀菌效果,促使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嗳气、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尽快恢复至正常。口服阿莫西林后可在胃肠道中得到良好吸收,无明显毒副反应,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果胶铋是一种复合性药物,其包括果胶酸、金属离子铋元素等多种药物成分,口服果胶铋可通过对胃黏膜产生保护性功效,并对上皮细胞进行影响的方式,促使黏液分泌,同时对胃黏膜实施有效保护[3]。果胶铋能够对Hp产生影响,促使菌体快速发生空泡变性情况,使细胞壁破裂,达到预期的杀菌效果,可缩短病情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阿莫西林和果胶铋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杀菌效果显著,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缩短机体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治愈14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4%,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应用阿莫西林的杀菌能力,果胶铋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可共同降低疾病的损害,促进胃上皮细胞黏液分泌,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增强其组织修复能力,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文菊,林丹,李彩娟.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42-144.
[2]黎英富.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1):2853-2854.
[3]郑惠民.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152-153.
论文作者:邓建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阿莫西林论文; 果胶论文; 统计学论文; 萎缩性胃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胃黏膜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