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三大难题_农民论文

制约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三大难题_农民论文

三大难题制约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小康社会论文,中国农村论文,步伐论文,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也就不能称其为全面。而作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和重中之重则主要集中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别呈扩大趋势、农村社会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问题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既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难突破的三个难点,也同时是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三大重点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体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增长步伐明显放缓,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差距拉大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经历了1978—1984年的超常规增长、1985—1988年波动性缓慢增长、1989—1991年的停滞徘徊、1992—1996年的反弹回升、1997年至今的缓慢增长等5个阶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1997年至今的第5个阶段中,农民收入增长连续7年在5%以内,呈现出明显的步伐缓慢态势。不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农村居民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反映,1997年,农民收入由1996年的年增长9%,下降为4.6%,比上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增长速度由上一年的4.6%下滑到4.3%;1999年进一步回落到3.8%;2000年的增长速度更是跌到了2.1%;2001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4.2%;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是4.8%;2003年增长4.5%(见表1)。由于基层存在着屡见不鲜的农民收入“对水”现象,农民收入的实际增速比上述统计数字反映出来的增速事实上还要低。

表1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农民人均纯增幅(%)

收入(元) 扣除物价

1978

133.6

1984

191.3 15.9(平均)

1985

397.67.9

1986

423.82.9

1987

462.62.8

1988

544.99.3

1989

601.5

-1.6

1990

686.31.8

1991

708.6 2

1992 7845.9

1993

921.63.2

19941221 5

1995 1577.7 5

1996 1926.1 9

1997 2090.14.6

199821624.3

1999 2210.33.1

200022532.1

200123664.2

200224764.8

20032700 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倾向,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2左右。1988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第一次超过0.3,并逐年扩大。国家统计局对农村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反映,1995年为0.33,世界银行计算的结果为0.41,根据1998年的调查数据计算为0.44。现有乡村人口8.7亿人,有1.6亿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有4.6亿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不到2000元;1.8亿的农村人口人均年纯收入在2000—2999元;2.2亿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

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地区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发挥先行改革开放的优势,加上人文地缘优势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在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的带动下,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城乡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相应得到快速增长,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79∶1.13∶1,1995年上升为1.81∶1.15∶1,2000年进一步扩大为2∶1.09∶1。2000年,收入最高的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253.67元,是最低的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除外)1374.16元的3.1倍。

(二)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

农民增收缓慢,除了受农产品市场制约,以及非农就业困难加大等表层原因制约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有:

1.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分割,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我国目前人均GDP仅有1000美元,但已经出现了人均3000多美元的国家才可能发生的严重的农产品市场制约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城镇消费群体比重太小,增长缓慢。全国60%多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却只有30%多的人通过购买来消费农产品,这是过早出现农产品市场约束的基本原因。

2.目前我国对农业的财政开支比例相对偏低,每年对农业的投资及对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支持资金仅为2000亿元左右,不到1.88万亿元财政总开支的11%;全国接受义务教育总人数约为1.9亿人,有70%在农村,县乡两级政府要负担近70%的义务教育开支;县乡两级政府财政供养人员占到了全国的71%,但其财政收入却只有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1%,负担相当沉重。其后果是导致农业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3.金融制度的缺陷制约了农村经济尤其是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大、中城市而言,县及县以下经济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国有经济的比例很低,能得到金融支持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样就导致县及县以下的地区发展非农经济的困难相对较大,反过来就难以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在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税源的情况下,就只能向农民伸手,从而加重农民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4.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发育还不完善。目前对粮食实行的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资金封闭运行及顺价销售”等三项政策,其初衷是保护农民利益,但由于流通体制不完善,使上述政策难以落实。

5.土地制度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由于我国的土地承包制在长期实施过程中,没有被真正地稳定下来,农民在土地方面的权益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导致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市场难以发育。

6.政府行为还不够规范。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来说,目前政府在向农民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在对农业生产提出明确严格的生产标准,在对农户提供有力的科技进步的支持,在形成一套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国内农业支持及补贴政策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另外,目前管理农业的办法在不少方面仍然主要是依靠行政命令来完成,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而这些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发展进程。

表2 不同收入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及其差异

人均年纯收入(元)

年份

低收入组 中下收入组 中等收入组 中上收入组 高收入组

1990298.20 503.45 688.79 948.76 1891.05

1995691.591242.60 1748.59 2474.97 5236.73

2000691.951344.34 1927.54 2801.00 6582.93

人均年纯收入比值(以中等收入组为1)

年份

低收入组 中下收入组 中等收入组 中上收入组 高收入组

1990 0.43

0.731.001.38

2.75

1995 0.40

0.711.001.42

2.99

2000 0.36

0.701.001.45

3.42

林善浪,张国编著:《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1月。

(三)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面临着种种困难

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所面临的困难很多,也很复杂,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单纯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农产品价格因素是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于粮食、棉花、油菜、畜产品的多次调价,使广大农民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提高了收入水平,也使许多地方农户一举脱贫。然而,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并不是无限的。由于受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对农产品相对需求变化规律影响,即在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却越来越少(即恩格尔定律)的制约,如今,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而且,消费需求约束也已经制约了价格的继续上扬,农产品继续提价的支撑因素变了,提价的空间已经很小。

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人们的食品消费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这种消费结构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相对落后,种植业比重仍明显偏高,而种植业中又以粮棉油占主导地位。在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面临明显的需求约束的情况下,盲目增加粮棉油等生产,自然将导致增产不增收。

3.家庭经营规模不断缩小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当农业领域中的劳动力拥有足以提高生产率、增加商品产出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时,农民才有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如果农民通过土地经营增加了收入,他们也才会对农业产生兴趣。然而,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农业中滞留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土地经营规模愈来愈小。

4.乡镇企业和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多年来,乡镇企业一直是我国引以自豪的改革产物,至少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乡镇企业面临着从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的调整、收缩、改制、淘汰,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乡镇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了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明显变弱。对于企业本身,这是好事,但是对于急需谋求就业机会而又素质不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却意味着离土不离乡挣钱不大容易了。

5.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出于化解和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的需要,国家从1998年开始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同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收缩了在农村的信贷业务,有的只清收陈贷不发放新贷,有的将审贷权上收到地区中心支行,加之信用社改革不到位,农村流动资金投入大幅度减少。

二、城乡差别呈扩大趋势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形成了我国目前现代化城市与贫困乡村、发达工业与落后农业、富裕城镇居民与贫穷农民,这种独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农村贫困人口众多

所谓贫困,是指物质资料处于匮乏或遭到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和温饱型人口还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贫困人口分布面广,贫困程度严重,致贫因素复杂。

1.农村贫困人口和温饱型人口还占相当大的比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监测调查,2002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820万,贫困发生率为3.0%。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825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6.2%。根据2002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2年农村绝对贫困标准由上年的630元调整为627元。按此标准,2002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820万,贫困发生率为3.0%。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825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6.2%。这部分贫困人口处于自然条件差、土地贫瘠、生态恶化的地区,脱贫较为困难。

2.农村贫困人口地域分布广。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县域,既有中西部地区,也有东部地区;既有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经济发达地区;既有粮食主产区,也有非粮食主产区。从分省情况来看,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8省市的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13个省区农村贫困发生率在1—5%之间;山西、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6省区农村贫困发生率在5—10%之间;内蒙、贵州、西藏、青海4省区农村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

(二)城乡收入差距大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目标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但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呈扩大趋势。2002年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3.1∶1。

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慢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的趋势。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倍数计算,1978年为2.57倍,1985年缩小为1.86倍,1991年又扩大为2.4倍。以后逐年扩大,到2001年扩大为2.90倍,2002年3.1倍。以上仅为名义上的差距,由于农民基本上不享受社会福利,而城镇居民享受了各种福利和补贴,每年人均约3000多元。比如说城镇居民中很多人是享受公费医疗的,而农村居民却没有这种待遇。城镇的中小学能够获得国家大量的财政补贴,而农村的学校得到的补贴非常少,农民却要集资办学。城镇居民享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而这些对农村居民来说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5倍,甚至是6倍。而据国际劳工组织3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绝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均小于1.6倍。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如果仅仅看货币收入差距,或者说名义收入的差距,非洲的津巴布韦的城乡收入差距比中国稍微高一点,但是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

(三)农村生活水平低

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一个突出表现,就反映在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相比呈明显的低下状态。这可以集中用农村消费水平和城乡储蓄差距做比较。而造成这种农村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又是复杂和多样的。

1.农村消费水平和质量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步入小康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也正由温饱型迈向小康型。但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造成我国城乡消费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城镇居民基本上是吃穿住行的消费序列,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消费序列。20世纪80年代,城镇居民各项支出的结构顺序是食品、衣着、用品、文娱、杂项、居住、医疗、交通,消费的重点是食品、衣着和用品三项,支出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各项;而同期农村居民消费序列是:食品、居住、衣着、用品、文娱、医疗、交通、杂项,消费重点是食品、居住和衣着三项,支出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五项。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转变为食品、衣着、文娱、用品、居住、交通、杂项、医疗,消费重心从吃、穿、用等基本消费逐渐转向文娱、住行等领域;农村居民消费序列为食品、居住、文娱、衣着、用品、医疗、交通、杂项,交通通讯消费尚未全面启动。

表3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比较

农村居民家庭

城镇居民家庭

城乡收入水平

年份人均纯收入 人均可支配对比(农村居民

(元) 收入(元) 为1)

1978 133.6

343.4 2.6

1980 191.3

477.6 2.5

1985 397.6

739.1 1.9

1990 686.3 1510.2 2.2

1995 1577.7 4283.0 2.7

1996 1926.1 4838.9 2.5

1997 2090.1 5160.3 2.5

1998 2162.0 5425.1 2.5

1999 2210.3 5854.0 2.6

2000 2253.0 6280.0 2.8

2001 2366.0 6860.0 2.9

2002 2476.0 7703.0 3.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农村储蓄比例降低。从城乡居民储蓄情况看,其差距之大,也能够反映我国农村生活水平低的状况。1999年,我国占总人口比例30%多的城镇人口却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的81.2%,而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只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的18.8%。而1984年这一数据则分别为63.9%和36.1%。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余额为农村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的9—10倍,差距非常悬殊。这里面还包含农民因社会保障不足、农村居民较少投资股市和国债以及农村居民购买各种保险远低于城镇居民等因素。

表4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比较(年末余额)

城镇储蓄农户储蓄农村占储蓄

年份(亿元) (亿元)

 比例(%)

1978 154.955.726.4

1979 202.678.427.9

1980 282.5

117.029.3

1981 354.1

169.632.4

1982 447.3

228.133.8

1983 572.6

319.135.8

1984 776.6

438.136.1

19851057.8

564.834.8

19861471.5

766.134.2

19872067.6 1005.732.7

19882659.2 1142.330.1

19893734.8 1412.127.4

19905192.6 1841.626.2

19916790.9 2319.425.4

19928678.1 2867.324.9

1993

11672.3 3576.223.2

1994

16702.8 4816.022.8

1995

23466.7 6195.620.9

1996

30850.2 7670.619.9

1997

37147.6 9132.219.7

1998

42966.4 10441.019.5

1999

48404.6 11217.318.8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0年》,最后一列由作者计算

三、农村社会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但必须指出的是,农村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比较明显的滞后和不适应现象,突出表现在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滞后;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等方面。

(一)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村建设的软肋和关键在于其科技、文化、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的滞后,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农村卫生事业发展问题多等方面。这些现象的存在,必然给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一些不良影响。造成我国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这种结果的原因十分复杂,破解难度也较大。

1.农业科技水平低,与生产脱节现象严重。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不足40%,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中的技术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1.4%。农业科技体制、技术体系和技术推广等都不能适应快速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要求。从表面上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很多,但实际上真正实用而高效的技术成果并不多。一方面,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是适应过去短缺经济需要的体系,即从品种培育、种子营销到大田栽培的整个系统,都是以高产为核心。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的品种培育,使作物自身的一些重要品质资源丧失,直接导致了农产品品质的下降,产量增加是以品质下降为代价的。显然,这种以高产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农业发展优化结构和提高品质、增加收入的要求。另一方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存在着诸多问题: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科技的理论储备明显不足,基础研究薄弱,应用研究与生产联系不紧密,开发研究水平低。这种技术水平状况远远不能满足新阶段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依赖性增强的要求。

2.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落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事业,资源供给不足,农村文化、教育基础尤其薄弱,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受教育机会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目前,由于受财政投入的影响,我国多数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处于半消亡状态。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农村各类教育资源整合不够。目前,15%以上尚未普及9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人口覆盖区,全部在农村。2000年,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0多个县的22000多户农民进行了观察调研,调研的数据汇总分析结果显示:人口素质的差异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在我国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0%,文盲半文盲占23%,农民整体素质偏低;1亿多乡镇企业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1%。

3.农村卫生事业发展面临问题多。主要是:农村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幅度缓慢,城乡居民医疗水平差距加大;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传染病和地方病发病率仍然较高,严重危害着广大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比较差,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得不到有效保证;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较低,难以承担起保护和促进农村居民健康的任务;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普遍;农民缺乏有效的合作医疗制度,难以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方非常突出。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制约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城乡差别过大,农民普遍缺乏生活安全感。据有关统计资料计算,近年来农村社会保障(包括优抚救济、养老、医疗保险、福利等)每年约400多亿元,仅占GDP的0.5%左右,其中有2/3来自乡镇企业和农民个人自筹,基本上是农民自我保障。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例为22∶1,人均社会保障费的城乡比例为24∶1。在养老保险方面,虽然已有几千万农民投保,但效果很差,只在一些沿海地区有100万老人领取养老金,人均只有400多元,农村还有1/3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在扶贫救助方面,据民政部统计,2000年农村得到低保的仅占应保人数的25%,而城市已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在医疗方面,农民没有医疗保险,基本上是自费。由于收入低,一般都承受不了高昂的医疗费,据卫生部的抽样调查,在贫困地区患病未就诊的达72%,应住院而未住院的高达89%,因病致贫和返贫的达50%。

我国弱势群体大多在农村,农业易受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本应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而目前我国诸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障等社会救助方式主要只是针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弱势群体病者无医疗救助,失业者无失业救助。即使是遭灾,所得到的救助也并非“应保尽保”,往往只有较少比例的贫困者能得到救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还处于法规、秩序不完善的状态,没有如《农村社会救助法》、《救灾法》等实体法,许多工作均依靠部门的规定或政策来确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三)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严峻

1.农业资源相对短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我国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足0.8平方公里,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27%,且地质条件构成复杂,耕地面积相对不足。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20.1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5亩,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3%。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临界值0.8亩的县(区)接近700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近1/3。

(2)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据国务院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我国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全国平均每年因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亿吨是耕地土壤。随着地表沃土的流失,带走了大量的有机质和碳、磷、钾养分,土层越来越薄,直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耕地面积减少。建国以来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已达4000多万亩。经过建国50年来的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好转,但总体上我国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3)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我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平方公里,水蚀荒漠化20.5万平方公里,冰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公里,土壤盐渍化23.3万平方公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我国荒漠化不但影响范围大,类型多,而且程度严重。据综合评价,我国轻度荒漠化为95.1万平方公里,中度64.1万平方公里,重度103.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荒漠化总面积的36.3%,24.4%和39.3%。该程度类型构成比例与全球相应的41.3%、56.5%和2.2%的构成比例相比,重度荒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总体面积仍在扩大,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荒漠化扩展速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1560平方公里,增至7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和80年代的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4)水资源紧缺。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居世界第6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1997年排名中仅列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国际上认为人均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条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国有15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7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生存起码条件。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为1700立方米,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而且我国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严重不协调,东南地区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2.2%,西北水量仅占17.7%。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缺水高峰将在2020年至2030年出现,据估计我国将缺水2000亿立方米。

(5)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面积为134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森林面积只占全国森林面积17.96%,华北和西北地区森林则更少。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92%,为世界平均覆盖率的60.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8,位于世界120位。广大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片森林退化,覆盖率还不到1%。虽然我国每年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但由于成活率低,加上管理水平、乱砍滥伐等问题,森林覆盖率增长缓慢,从1993年到1996年一直是13.92%,某些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2.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如果说,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状况令人担忧,那么,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就更为突出:

(1)乡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逐年增加。目前,乡镇工业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2)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绝大多数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消纳其产生的畜禽粪便,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农牧脱节。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如猪、牛、羊、鸡的粪便,直接倒入沟渠、水塘,使水渠、坑塘变成了臭水沟,有的则堆积成山形成污染源。

(3)农村生活污染日益突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农村内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污染农村水体。生活垃圾得不到处理,直接排放。农村的广阔天地则成了村民生活垃圾的天然排放场所。生活垃圾、草木灰等随意堆积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而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的生活垃圾也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且这些东西无人回收,不可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

(4)化肥、农药以及地膜污染危害加剧。化肥流失加剧了湖泊和海洋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影响土壤自净能力。农药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农膜残片难以自然降解,影响土壤的渗透性,造成粮食减产。种植业生产中产生的化工产品残留物,如地膜覆盖和塑料大棚用的塑料薄膜和塑料布,一次性使用后留在田地里得不到有效清理。还有大量使用的农药、催熟用生活制剂等残留物任其自然挥发,或通过雨水冲刷后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或通过纵横的沟渠汇入河流,从而影响地表水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构成危害。

(5)农作物秸秆焚烧或废弃污染严重。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污染大气和水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

标签:;  ;  ;  ;  ;  ;  ;  ;  ;  ;  ;  ;  ;  ;  ;  

制约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三大难题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