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难点论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点论文,我国经济论文,农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正处于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时期。虽然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后,社会经济已经取得惊人的成就,但经济的持续增长正面临许多新老问题的困扰,反映在经济运行的矛盾和困难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沉重的就业压力
到2001年底,除港澳台之外,中国人口总数为12.8亿,就业人口为7.3亿,劳动力参与率为7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从1998—2001年,中国共有2550万人口失业,其中只有1680万人再就业(注:中国3.6%的登记失业率中不包括下岗工人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料来源于中国国务院(4月29日)发表《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再加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注:《中国日报》2002年4月29日引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讲话,中国目前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另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小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2亿。),就业压力十分沉重,成为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在劳动力供给增加的同时,由于经济增长减速,以及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密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却相对不足,劳动力的供需矛盾突出。
2.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供求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的特征比较明显。
据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2001年下半年603种主要商品供求排队情况的分析,不但供不应求的商品继续保持为零,而且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已高达82.9%。同时,投资品的“买方市场”特征也日益明显,建材和设备供给能力很大,甚至连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供给能力也较大,生产能力有相当程度的闲置。
3.经济增长粗放
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30%,而工业化国家为50%。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比较,我国高于世界先进水平3—7倍,主要材料消耗高于5—30倍,平均劳动生产率低于发达国家十几倍[8]。钢材,木材、水泥等“三材”的消耗强度,分别是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和10-30倍。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这种典型的高投资、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是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4.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相应资源及环境保护的措施不力,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目前,全国78%的淡水污染物超标,50%的地下水被污染,40%的水源水已不能饮用,65%人口的饮用水源达不到质量标准;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大气污染加剧,全国5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标准的不到1%,主要城市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含量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2倍。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并且每年还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全国退化草地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近年来出现的黄河断流现象,北京的沙尘暴,1998年发生的巨大洪灾,都与生态受到严重破坏有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我国和世界银行专家估算,仅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占GDP的7.8%。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几方面矛盾和困难之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例如有效需求不足,会造成就业形势的继续恶化;经济增长粗放既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总的来说,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或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同时从供需两方面入手。从供给角度,一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加科技含量,培养新的消费热点;二是降低产品成本,增效节支。从需求角度,一是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改善消费群体梯度结构,增加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二是倡导新的消费理念;三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有效需求的不足与人们的支付能力有关,也与人们对未来的心理预期有关,只有在采取措施时同时考虑到这两个方面,才有可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在这里,本文着重从农业发展的角度作一分析。
有效需求不足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4元。在农民收入来源中,虽然与前几年相比,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农业发展滞后,农业比较收益过低,农村居民的支付能力增加缓慢,有效需求明显不足。1978—1984年,农民人均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355.3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5.1%,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量中,农村占62%,农民消费需求的扩张成为主导这一时期消费品市场扩张的主体。但在1985—1996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97.6元提高到1926.04元,实际年均增长仅4.17%,明显低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5.68%的年均增长水平。1997—2000年,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又连续四年下降。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1:2.37,1984年曾一度缩小到1:1.71,此后却不断扩大,1994年达到1:2.63,1995、1996年和1997年略有缩小,1998年再度扩大到1:2.54;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快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4%,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上升到前所未有的2.9倍(见下图),呈喇叭形扩大状态。农民生活消费从总体看,仍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恩格尔系数较高,1985—1996年期间一直处于56.33%-58.8%之间,2001年下降为47.8%(见下表)。从消费总量来看,我国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3倍,但消费总量仅为城市居民消费总量的91%,也就是说,总人口70%以上的9亿多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还不及3亿城镇人口的消费水平。另外,从1998年以后,农民务农的收入连续三年绝对减少。1998年农民务农的收入减少了2.3%,1999年减少了4.5%,2000年又减了2.5%。毫无疑问,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足,农村市场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近阶段国内消费品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收入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变动趋势(1978-2000年)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注:1978—1995年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第316页有关数据计算所得,2001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当然,不仅有效需求不足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就业问题、生态和环境问题等都与农业发展有关。
总的说来,笔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供给过剩现象是与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因为在这种“过剩”的表象下,存在着广大低收入阶层尤其是农村居民的需求欲望十分强烈而实际购买力严重不足以及优质产品相对短缺的矛盾。因此,当前有效需求的不足或供给的过剩,是由于收入分配关系失调和体制转轨等因素引起的暂时性现象。实际上,市场远没有饱和,市场的潜力很大。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工农关系长期失调的不良后果正在凸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摆脱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调节收入分配特别是城乡、工农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业人口,缩小收入差距,大力开拓农村市场。这正在成为共识。
二
既然内需不足的其中一个症结已经找到,那么,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从理论上说,在城乡隔离状况已经被打破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已经不再局限于农业,事实上近十多年以来农村居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正在持续增加。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内部经济持续紧缩,仅仅依靠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在短期内很难有效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而作为一个基础产业,我国的农业总体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阶段,产业拓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较大余地,而且还相当脆弱,滞后的特征比较明显,仍然是中国国民经济最薄弱的部门和经济增长的瓶颈产业。因此,推动农业发展,挖掘农业产业的内部潜力,不仅是增加农业收益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至于应采取什么样的农业政策,则首先应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收益提高的潜力进行分析,以寻求政府农业发展目标与农业微观主体目标的统一,使发展农业成为农业微观主体的内在动力。
1.农业生产经营成本
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一般取决于资金、技术、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和销售费用,例如货币资本的利率;特定投入物(如农药、化肥、薄膜和农机具等)的数量和价格;特定的活动——如建立灌溉或排水系统,恢复被荒废的土地,改造盐碱地和治理水土流失等的支出,销售农产品所需支出的信息、谈判、运输等费用;土地的租金等。
即: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投入物金额+劳动力工资+利息支出+土地租金支出+农产品销售费用+其它费用。
(1)投入物金额。主要取决于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物数量及其价格。据有关统计,我国的农业物耗水平有急剧上升的趋势,1978年农业物耗率为27%,1984年为28.5%,1990年为34.5%,1995年高达44%,前两年又达到47%,说明农业生产中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越来越明显;同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这种状况使得物质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上升,例如在粮食生产中,物质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48%上升至1995年的59%。物质费用的持续增加和边际报酬的递减,无疑会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降低物质成本的有效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物质要素的利用率和效果。
(2)劳动费用。与单位面积的劳动力人数和劳动的实际投入有关。从我国的总体情况看,劳动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有下降趋势,以粮食生产为例,1978年为52%,1995年下降为41%。但劳动力大量过剩,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9%,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相比,平均差距在100倍左右。[9]降低劳动费用的途径在于通过教育的普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解决劳动力的过剩问题和依靠科技进步。
(3)销售费用。这里指生产经营者为销售农产品实现农产品价值所可能支付的信息获取费用、价格谈判费用以及贮藏和运输等费用。由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经营规模过小,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交易费用较高。这方面费用的高低必然影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收益。近期看,经营规模过小问题虽然有望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而有所改观,但短期内仍难以解决。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通过相互之间的联合或协作形成外部经营规模来克服生产小型、分散的缺陷与不足。对此,政府要进行政策上的诱导和支持。
(4)利息支出与租金支出。总的所占比重较小,绝对值的大小与相关政策有关。
(5)其它费用。是指除上述各种费用以外的费用,包括相关税收和上缴集体的款项。当前的主要问题依然是非法摊派和乱收费现象,党和政府虽然三令五申加以禁止,但仍较为严重,尤其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农业地区。
从总体看,由于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高,并且近年来,仍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加。
2.农产品销售收入。
产量和价格是决定农业收益的重要因素。如果产量不变,那么价格提高就有利于收益的增加;如果价格不变,那么产量的增加就有利于农业收益的增加;如果产量增加,价格也提高,那么农业收益增加;还有一种情况是产量与价格呈现反向变动,但比较结果是收益增加。
即:农业销售收入=Σ(农产品产量×单位价格)
其实际的结果有增产增收,增产减收,增产不增、减收,减产减收,减产增收,减产不减、增收等。
(1)单位面积产量,我国农业单产虽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例如,1993年我国稻谷单位为每公顷5854千克(注:单位面积产量在90年代总体变动不大,故1993年数据仍能说明问题。)而美国为6149千克,澳大利亚为8062千克;玉米,我国为每公顷4963千克,而加拿大为6632千克,德国为8273千克,意大利为8288千克,荷兰为9200千克。这说明单产的提高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关键在于科技和人力资源贡献的提高。
(2)主要农产品价格。2001年1至9月,我国主要粮油产品的市场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其中小麦、玉米高出20%-30%,大豆高出41%,豆油则高出106%,原来具有价格优势的大米也高于国际市场价格10%左右。因此,价格继续上升空间十分有限。经济作物产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品种、质量和市场供求关系。事实上,由于质量和品种等不能适应市场要求,近几年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出现持续下降,增产不增收的矛盾十分突出。这说明国家必须鼓励生产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3.农业的产业附加值
农业附加值的增加取决于农业产业拓展的深度和广度,它通过主要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加深对农业产业的认识,把农业只重初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状况转变到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或为中心,谋求产前、产中和产后共同发展,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增强加工、保鲜、贮藏和运输能力,开拓金融、技术、信息和营销服务领域,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如前所述,现阶段尽管我国经济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但农业产业仍主要表现为传统农业的特征,一方面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沉淀和分散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利益漏损,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并在近年来重复出现“卖难”现象;另一方面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行业发展却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家庭经营缺乏有效的环境支持,劳动力配置不合理。在农产品数量出现供大于求的同时,优质农产品供应仍然较为短缺并且种类较少。这说明农业发展的潜力在我国仍然很大,农业可以对经济的持续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关键在于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诱导。
4.生产要素对农业增长贡献:潜力和方向
从中国十多年来要素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据测算,1979—1994年中国播种面积的贡献度为-1%,劳动力贡献度为16%,化肥和动力等直接性资本品投入贡献度为42%,科技贡献度为30%。比较之下,美国在70—80年代的农业产量增长中,有81%归因于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多在70%-80%,这说明我国科技在未来农业增长中将起到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土地等资源十分有限,依靠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来解决农产品有效供给问题和增加农业收益已经很难,劳动力丰富和主要农产品价格已高,以及物质资本投入的边际报酬递减的现实,笔者认为,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收益的增加,必须主要依靠:(1)科技进步;(2)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3)农业组织创新;(4)农业产业的拓展。重点放在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降低和品种的改良、质量的提高以及切实减少农民负担上,为此政府调节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提供有利于上述目标实现的相应法律和政府环境,使政府的目标与农业微观主体的目标有机统一。
三
政府调节农业的最终目的是使经济增长快速并持续。为此,不仅要解除因农业滞后发展而对经济增长构成的制约,而且要努力通过农业的发展来积极地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具体的调控措施的选择和农业政策则必须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背景和矛盾来作出。
根据近阶段社会经济的现实矛盾,政府进行农业调控的首要任务是缩小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我国农业的政策目标,应该努力实现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者收益提高的统一。根据WTO的规则,面对土地等资源的强制约和过剩劳动力转移的困难,考虑到主要农产品价格已高和农业产业发育严重滞后的现实,当前增加农业收益的主要思路应重点放在现有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状况在短期内尚难改变的现实面前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交易费用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上。相应地,财政的作用重点也应有所调整——放在改善生产经营条件、诱导农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附加值的提高和减轻农民负担上。
(1)充分利用WTO农产品绿箱政策,加强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例如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土壤改良、中低产田的治理等,这是稳定农业发展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必要条件,也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缓和就业压力的途径之一。
(2)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弥补土地等农业资源的严重短缺。重点放在节约资本和土地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以及节水、品质改良、食品安全、加工、储藏、保鲜等项目。
(3)在税收政策上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拓展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拉长农业产业的链条,以减少农业利益的漏损和增加就业门路。
(4)普及农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5)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产品余缺,减轻农业资源的承载压力。
(6)继续进行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有效减轻“吃饭财政”的压力。
(7)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用法律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农业的责任,保证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和农民的正当权益。包括明确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农业责任,杜绝非法侵占、滥用和浪费耕地和破坏农业资源的现象,禁止滥用农用化学品的行为,明确农民对国家、地方和集体的义务,禁止巧立名目向农民收取各种非法摊派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为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现阶段的关键任务是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同时,建立和健全财政监督机制,严格资金管理和审计制度,使财政收支行为规范化,财政活动法制化,依法行政,减少“寻租”现象的发生和财政收支的随意性,以努力提高财政政策的效果。
总之,现阶段我国政府的农业政策,必须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多管齐下对我国的传统农业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