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_素质教育论文

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_素质教育论文

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积极作用论文,重要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1X(2001)03—0121—05

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进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推行素质教育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初显端倪,创造教育又逐渐成为教育战线关注的热点。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创造教育?两者的关系如何?创造教育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认真的探讨,以期统一认识,协调行动,把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基本概念

首先应该对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基本概念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

1.关于素质教育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对素质教育有详尽而精辟的论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这段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四个要点,即: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关于创造教育

尚未见到关于创造教育定义的权威性表述,然而,不少研究者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创造教育的概念。

人民教育家、我国创造教育的先驱者陶行知先生1944年就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1]。 这里已经明确指出了创造教育与培养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兴学科创造学传入我国,不少研究者逐渐形成了有关创造教育的基本看法。许立言、张福奎较早提出,“创造教育旨在开发创造力, 注意培养学生研究知识与创造知识的才能”[2]。谢燮正等认为,创造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涉及德、智、体、情、意、美、劳、志、趣诸方面”[3]。 俞啸云等则采用“创造性教育”的概念,并且指出:“所谓普通学校的创造性教育,也就是突出地强调发展学习主体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全面发展教育。”[4 ]上述种种观点已经涉及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施方法。

在积极从事创造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笔者亦曾多次提出对于创造教育基本概念的看法。主要观点有:创造教育是“致力于开发受教育者创造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的总和”[5]; 创造教育是“崭新的综合性教育系统”,“其最终目的或最高标准是培养创造型人才”[6]。具体言之,创造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教育系统, 它包含着相应的教育思想、观念、原则和方法,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一种积极形式或有效手段。创造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促进受教育者优化素质和全面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培养造就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崭新教育体系,它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向现行的各级各类教育渗透,覆盖社会教育的所有领域和各个层次”[6]。联系到我国教育战线的实际情况, 推行创造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对创造教育的要点作出以下概括:

从本质上看,创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积极形式或有效手段;

创造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优化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创造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造就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现阶段我国创造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在对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基本概念取得共识之后,便不难理解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重要地位与积极作用。

二、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素质教育的大系统中,创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我们之所以认为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1.创造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创造教育的目的与任务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宗旨。

创造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优化其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与任务。确切地说,是从开发创造力入手,达到改善素质的目的;以提高创造力为起点,逐步完成优化素质的任务。一方面,创造力是人的素质组成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创造力的提高能够带动素质组成中的其他因素健康发展,逐步优化。另一方面,同某些知识和技能相比,创造的原理与方法更具普遍性,时效更长,影响更为久远。也就是说,当受教育者离开学校之后,创造力开发的效果往往仍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体现出来,甚至影响人的一生。这对于提高国民(而不仅仅是学生)素质而言,显然是十分有利的。

2.创造教育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创造教育充分反映了这一目标。

从人才规格来看,创造教育把创造性人才定为培养目标,而创造性人才正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层次或类型,不能取代现有的各种教育,“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各级各类教育培养出各自合格人才的基础上,促使他们进一步成长为创造型人才”[6]。因此,创造性人才的必要条件就是人才的内涵, 即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创造性”或“创造型”只是在原有人才的规格上增加了更新的要求而已。

从培养方式来看,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根本途径。创造教育不是单一的发明教育,不是零散的课外活动,而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知识与能力结合,以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创造的本质是新,是突破和超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内容都和创造存在有机的联系,在方法上也都需要创新。创造教育中传授的有关创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正是德智体美诸领域创造活动规律的概括与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教育是在同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这样的人才必定能反映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

3.创造教育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

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重点恰好是创造教育的特长或优势,因此,创造教育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精神通常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创新精神是人们锐意改革、思变求新、追求突破和超越的精神面貌的总称,包括创新意识、创造信念、创造激情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创造教育通过介绍创造力普遍性的基本原理和创造的基本规律,使受教育者转变观念,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信念,强化创造激情,同时也逐渐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创造教育确实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

“创造是人首次产生崭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的总和”[7]。创造通常表现为人在创造性思维指导下, 开展一定的创造性行为,获取一定创造成果的过程。人在进行创造的时候不仅要想(思维),而且还要干(行为)。因此,创造教育把引导受教育者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才干作为创造力开发的重要途径。通过向学生传授创造技法,组织学生开展创造发明活动、形成创造成果并参加各种竞赛,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创业等方式,创造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受教育者逐渐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创造教育同素质教育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三、创造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素质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不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总结出了适合校情的经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推行创造教育能对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完成素质教育既定任务产生积极作用。

(一)创造教育有利于优化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体现素质教育的应有效果

心理学认为,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物质基础”或“生理条件”[8]。 这一观点肯定了素质的客观性、预成性,同时也表明了素质后天培养的可能性。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可以赋予素质更新的涵义,即认为素质也与实践密切相关,是实践对人的生理与心理产生影响的综合效果。因此,概括地说,素质是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修养的总和。这一概念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创造教育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有利于受教育者逐步优化其综合素质,从而促使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1.有利于开发脑的潜能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脑功能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相继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影响较大的有两种学说,一是较早期的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理论,一是稍后期的脑认知功能模块论。

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理论俗称大脑两半球分工说,是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斯佩里和脑外科医生嘎扎尼加等人于60年代初期提出的。这一理论反映了某些个体的大脑出现了优势半球分化的现象,强调认知风格的个体差异,试图将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的主要功能分别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对应起来。这一理论虽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使其主要创立者于1981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但问世不久便有新的发展。嘎扎尼加等人的深入研究表明,左右脑分工的现象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左脑利于抽象思维而右脑利于形象思维。脑是由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脑功能模块是动态变化的组合,某一功能模块由多个脑结构组成,而某一脑结构又可参与不同的功能模块,体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一理论便是脑认知功能模块论。

上述脑科学理论揭示了脑功能的个体差异,表明对于不同的人、针对优势不同的脑,应当采用不尽相同的教育方法和开发途径。由于现有的学校教育中长期偏重语言、计算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脑内与上述功能相关的模块得到强化,而与形象思维、想象、灵感等有关的模块则相对弱化。又由于人脑的左右两半球分别与相反一侧的肢体具有内在联系,绝大多数学生使用右手写字、偏重于使用右侧肢体的习惯则使左半脑经常受到刺激,而使右半脑受到冷落。这一现象尤其不利于右半脑区的某些模块原本占优势的个体,大大影响其脑潜能开发,甚至有可能造成右脑障碍。

创造教育恰好能以自己的特点弥补上述缺憾。它倡导并实施因人制宜的教育,针对受教育者思维特征及其优势与欠缺,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促进全脑均衡开发,有利于在大脑两半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个体的不同优势。对东南大学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测评和创造力开发的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的改革感兴趣并且从中获益”,“绝大多数学生(大于95%)认为自己的创造力得到了开发”[9]。人脑作为素质发展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 其潜能得以均衡开发显然有利于优化综合素质。由于创造教育充分发掘了人脑的潜能,因此必将促使受教育者在开发创造力的过程中逐渐优化其综合素质。

2.有利于优化非智力因素

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既定培养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这里,德育居于首要地位,是培养目标的灵魂。一个人的“德”主要包括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两大领域。其中诸多因素,例如理想、抱负、意志、毅力、精神境界、道德情操等,均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因此,优化非智力因素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受教育者素质的重要内容。

创造教育十分重视优化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由创造对象的复杂化,创造过程的长期性和创造实践的艰苦性所决定,人们开展创造活动往往不会一帆风顺,要想获取创造成果并非易事。创造教育则通过引导受教育者投身于创造实践,帮助他们在同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或培养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健康的精神面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非智力方面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达到优化素质的目的。在东南大学强化班和少年班的实践表明,创造教育对于磨炼非智力因素、优化综合素质确实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3.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

个性是人的稳定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等)的总和,是在个人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展示个性的过程就是与众不同的过程。由于心理特征往往反映内在素质,因此,个性是素质的独特表现形式,发展优良的个性有利于优化综合素质。

创造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一方面,创造与个性本质相通。创造的核心是获取新成果,创造成果体现独特,亦即体现个性。培养创造力的过程,就是引导创造者刻意与众不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发展个性的过程。另一方面,创造教育为展现个性提供有利条件。因势利导的训练重点,因地制宜的评价方法,因人而异的创造成果,这一切构成了机动灵活而充满新意的教学环境,成为受教育者无拘无束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不同人经受创造教育后的收获是不尽相同的。“根据学生们自己的总结,有的理科学生提高了思辩能力,有的文科学生优化了综合素质;有的男孩子头脑更加灵活,有的女孩子信心倍增;原来口齿木讷的渐渐能言善辩,本来古板内向的竟也变得生动活泼,热情清新……”[10]

正是通过脑潜能开发、非智力因素优化和个性发展等途径,创造教育能够逐渐优化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使素质教育较快地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创造教育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广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过程,也是克服和弥补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和缺陷的过程,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总是与教育改革同步进行。创造教育以其崭新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更有成效地实施推广。

1.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创造教育倡导全新的人才观,它从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原理出发,认为受教育者人人皆有创造力,且能经过教育与训练逐步提高原有的创造力,直至成长为创造性人才。这一观念强调了“创造性”是人才的重要内涵,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具时代气息,更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也更有利于调动广大受教育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成才的道路上更快地成长。

在创造教育倡导的人才观中,以下几种观念尤其能对教育改革产生较大影响:

人才内涵个性化观念。人才通常是指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的共性是具有比较优秀的素质。然而,人才的优秀素质往往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来的。因此,评价人才应当采用不尽相同的标准,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千差万别的个体。这一观念有利于不拘一格地发现人才,特别是那些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创造力有特殊表现,而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不足的人才。

人才培养非标准化观念。人才规格没有固定模式,应该因人制宜,因才施教,不能把学生塑造成千人一面、个个雷同的“标准件”。创造力开发将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各自展现才华,造成各种人才不断涌现的可喜局面。

人才成长非同步化观念。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新技术的普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空间和时间都不再能束缚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再能限制人们对受教育方式的选择。因此,要允许受教育者打破常规,超越程序,同时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扶持高创造力的人才及时脱颖而出。

通过倡导并贯彻落实上述新观念,创造教育将有力地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优化人才素质,提高人才质量,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既定任务。

2.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现有的各类学校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考试(特别是单人书面闭卷考试)的方法,考试成绩成为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学水平甚至工作业绩也同考试成绩相关。其实,这一评价方法或评价标准既不十分科学,又不完全合理,长期沿用下来已经造成不少弊端。在创造学领域,创造成果分析是创造力测评的一类重要方法。这一方法及其相关理论为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创造教育中采用的评价体系是以创造成果和创造力水平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主要依据相对与绝对相结合的原则,对创造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或文化价值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其新颖性或超越程度作出评价,进而评价成果完成人的创造力水平。评价工作应累计进行,成果越多,积累的评价效果就越好。在尚未完成创造成果的情况下,则可通过创造性思维测评和创造力补偿考试(在常规考试中安排测评创造力的部分并将其得分计入总成绩)等办法,体现创造力水平评价的原则。

以创造成果和创造力水平为核心的评价方法不仅能弥补现行考试方法的不足,而且是对延续多年的考试制度的郑重挑战。实践表明,这一崭新的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东南大学强化班坚持多年的创造教育实验已经总结出比较成熟的经验。江苏省重点中学南京金陵中学教改实验班连续两年开设创造学课程、推行创造教育,亦已初见成效。1999年和2000年,金陵中学学生以创造学课程的最终成果为主,参加南京市和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市各区县和直属单位中稳居首位,引起了强烈反响。最近两年,该校实验班一些创造力较强的学生已被获准免除参加高考的程序,直接保送至东南大学强化班学习。

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各有所长的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使创造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收稿日期]2000—10—18

标签:;  ;  ;  ;  ;  

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