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指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取得民族独立以后的国家。由于受帝国主义长期掠夺与剥削,它们获得民族独立以后,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处于落后和不发达状态。在二战后,一开始被称为“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1964年,在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发展会议上“七十七国集团”首次提出“发展中国家”的概念,以后逐渐被国际社会通用。
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在60年代达到了高潮。这些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以后,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经济和文化的落后状态,首先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以经济独立来巩固政治独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从50到7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都比较快,年均增长率,50年代为4.7%,60年代为5.6%,70年代为5.3%; 而发达国家同期则分别为4.1%、5.0%和3.1%。在70年代, 由于发展中国家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在石油问题上与发达国家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大幅度提高油价,成为发达国家两次严重经济危机的燃点。到了80年代,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及本身政治形势、发展战略等问题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仅为3.8%,略高于发达国家的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仅增长2.1%,低于发达国家的2.3%,两者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了。1990年10月,联合国国际发展战略特设委员会的报告说:“过去10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下跌、生活水平下降和贫困加深的10年。”
在80年代,除了亚洲,特别是东亚经济发展较快、较好外,对于拉美来说却是“失去的10年”,对于非洲来说则是“悲惨的10年”。80年代,拉美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而在70年代是5%,人均国民收入下降了10%。1989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300%,外债总额为4200亿美元,因为还不起债,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1984—1988年,10个拉美国家外流资金为2430亿美元,1989年外流资金为350亿美元。80 年代非洲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4%,人均国民收入下降了25%。 人口增长率每年却为3%。1989年的外债总额为2500亿美元,无力偿还。5亿人口中1.2亿人失业、半失业。80年代遇到4年严重旱灾,致使100万人死于饥馑。
总体说来,60—80年代的30年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方面,它们原来都是农业国,发展的起点很低,再加上人口增长过快,政治形势不稳定,发展战略失误,国际上不平等交换等不利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实现了经济大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扩大了。以人均国民收入来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比,1955年为1∶30.8,1980年为1∶40.8,1985年达到1∶43.7 。 1960年,南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北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18%,1990年则为17%〔1〕。
但是,在这30年里,发展中国家有两支异军突起,在经济发展方面获得显著的进展。一类是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其中主要石油出口国为18个。这些国家石油储量很大,它们为维护本国资源及经济权益进行斗争,在70年代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石油国有化运动,提高了油价,使这些国家富了起来,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化。另一类国家和地区则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主要是东亚的“四小”及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它们利用经济国际化及发达国家经济大发展的有利条件,迅速地实现了本国、本地区的工业化。亚洲“四小”用25年左右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过去用100年时间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对外贸易出口增长了100倍,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个别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经济水平实际已跨进发达国家的门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与发达国家进一步拉开差距的同时,这两类国家和地区实际上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到了9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很好,普遍持续增长,不仅东亚、拉美情况好,南亚、西亚及非洲的情况也比过去好。 1990 —1996年的7年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以年均5 %以上的速度向前发展。 1995年亚洲经济增长8.2%,1996年增长7.4%。东亚经济仍然是一马当先,1990—1995年亚洲“四小”年均增长率为6.2%,1990—1996 年东盟年均增长率为7—8%,中国是10%左右。
拉美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时期,1990—1996年年均增长率在3 %以上,其中,1991—1994年年均3.4%,1995年0.5%,1996年3.4%。 拉美的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下降,1993年为888%,1995年降到了26%, 1996年则不到20%, 是70 年代以来的最低点。 虽然到1996 年底债务高达6036亿美元,但由于经济发展,已能还得起债。 由于经济形势好转, 1991—1995年流入的资金超过2000亿美元,1996年流入资金为500 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1995年为270亿美元,1996年约为300亿美元;国际储备已达1000亿美元。拉美经济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东亚的第二个增长点。
非洲经济也在好转。1993年增长1.4%,1994年为2.5%,1995年为3%,1996年达4.8%,首次超过其3%的人口增长速度。 通货膨胀率由1995年的32.1%下降到1996年的21.3%。非洲经济已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基本上走出低谷,为今后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非洲经济基础很薄弱, 在世界贸易中占的份额很少, 外债负担很重, 1996 年底已达3400亿美元,每年还本付息需240亿美元。
发展中国家经济在90年代普遍好转,主要是由于:(一)冷战结束,世界形势趋向缓和,世界经济从1994年起普遍好转,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世界贸易大幅度上升,除石油以外的初级产品价格上升。这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亚非拉的大多数国家政局保持相对稳定:中东紧张局势有所缓和;南非解决了多年的种族歧视问题,建立了曼德拉领导的新政府;拉美建立起民主政体,各国已逐步把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三)许多国家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更加融入世界经济。亚洲“四小”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调整,已确立高科技企业领先发展局面,使经济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已开始输出资本。中国、东盟诸国坚持对外开放,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印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拉美国家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继实行以减少国家干预、增强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并取得成效。非洲各国纷纷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提高国家经济管理能力,促进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效果。
(四)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了经济发展。在亚太地区有APEC及东盟。APEC已规定了在2010和2020年分阶段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单边行动计划已于1997 年启动。 东盟规定了在2003 年前实现贸易自由化, 并于1997年7月发展老挝和缅甸加盟,使东盟成为人口近5亿,产值达4500亿美元的经济合作组织。拉美组成了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集团等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拉美内部的贸易,并与北美一起计划在2005年前组成美洲自由贸易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决定在2000年建立西非关税同盟,2005 年建立西非经济联盟。 有50 国参加的中东北非经济发展会议, 1994—1996年已开过三次会议。1997年3 月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成立,有南非、印度等14国参加。
但是,从世界经济总的状况分析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上仍然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的局面。从下表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仅占世界人口的12.95%,但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7.08%;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占世界人口80%以上,却只占有世界生产总值的20.10%。 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为23,420美元,但是发展中国家的59个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仅为380美元,其差距是60倍以上。 最富的卢森堡人均国民收入39,600美,元而最低的卢旺达人均国民收入只有80美元,其差距是近500倍。1995年, 发达国家贸易出口额占了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70%。不仅经济上是如此,从对科技的投入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1992年,发达国家占了85%。这是一种严重不平衡的格局。
1994年世界经济情况统计表
国家和人口 占世界人 GNP
占世界
地区数
(亿人) 口总数 (亿美元) GNP%
(%)
全世界 210〔1〕 58.643
100 259,260〔2〕100
发达国家 23
7.596 12.95 199,840
77.08
七大工业国7
6.697 11.41 172,540
66.55
原苏东国家
24〔3〕 3.664 6.2473362.82
发展中国163 47.382 80.79 52,084
20.10
东亚〔4〕 9 15.808 26.95 17,395
6.70
〔1〕世界银行统计了20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2 〕不完全统计。〔3〕应为27国,但只统计了24国。〔4〕中国内地、亚洲“四小”、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
从发展中国家本身看,少数国家和地区已跻身高收入和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其中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工业化。但是绝大多数还属于低收入和下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有些已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大部分仍为农业国。此外, 还有48 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非洲占33个),的制造业产值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0%,识字率不超过20%。据世界银行1996年关于发展中国家情况分析说,在99个发展中国家中,在10年之内,有10个国家占了经济增加值的3/4。这10个国家是:中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巴西、印度和菲律宾。可见,经济的快速增长仅出现在极少数国家中。
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占世界人口1/5以上,每天生活费不足1 美元的人口,大多数集中在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亚洲,贫困人口占居民的51%;在非洲,贫困人口占47%;中美洲也是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1993年统计,全世界亿万富翁有358人,其财产为7650亿美元, 等于全世界23亿穷人的收入。
二
从二战后5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从6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上升,特别在90年代的前7年中有了突出的表现。而且,随着岁月的推移, 发展中国家经济将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地位还会进一步上升。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特别是东亚、拉美的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东亚的“四小”已连续30年快速增,80年代以后,中国、东盟又加入了快速增长行列。拉美经济本来在发展中国家中水平较高,经过80年代的曲折后,90年代已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亚洲“四小”、东盟4国,加上中国内地,1985年在全球贸易额中占9.3%,1994年提高到16.9%。这个比重超过了美国所占14.11%及日本所占7.9%。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字,1987—1996年10年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6%,亚洲国家为6%,而发达国家为1.6%。 世界银行1996年5月的报告描述了1984—1994年10 年里世界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后说:“发展中国家既是这一发展进程的重要参加者,也是主要的力量源泉,但各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吸引外资,并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对外投资。世界直接投资1994年为2040亿美元,其中800 亿美元投向发展中国家,占39.21%。1995年世界直接投资为3250亿美元,增长了 59.3%,其中1046亿美元投向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直接投资的32.18%, 投资中大部分投向了8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吸收世界直接投资,1994 年为338亿美元,1995年为380亿美元,1996年为400亿美元, 仅次于美国。美国认定的世界10个新兴大市场绝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工业经济体已开始对外直接投资,1990—1995年,亚洲“四小”对东盟的投资为377 亿美元, 超过了日本的251 亿美元的投资。 到1996年6月为止,我国内地吸收的直接投资1546亿美元,其中60 %来自香港资本。
(三)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自立程度提高,相互之间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良性循环,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在减少。发达国家在90年代初先后发生了经济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和冲击不大,这和70、80年代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8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35%,1991年已降至28%左右。1986年在美国进口总额中,亚洲为34.1%,1995年降为22.7%。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之间形成了贸易和投资的自我循环,改变了过去和美、日之间的三角关系,1994年其内部贸易额已占全部贸易额的43%。
(四)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在迅猛发展,南南合作在加强,南北合作也在加强。90年代以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APEC等区域化经济组织的特点,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合,已不再仅仅是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联合。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又是世界经济三个中心——美国、日本、西欧,在冷战后世界中激烈竞争和抢占市场的表现。这也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的上升。
(五)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潜力,在21世纪,它们将逐步崛起。东亚经济的崛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发达国家经过经济大发展,实现了经济现代化,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工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过渡到资本及知识密集型为主,这必然会使设备优化,从而促进资本输出,并开拓新的市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世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变化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并扩大对外出口。除了这个基本条件外,目前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还有几个其他有利条件:
1.经济国际化的高度发展,可以提供资金、技术、设备、资源和市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高科技实现某种跳跃式的发展。
2.世界局势的缓和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摩擦的逐步消失或减弱,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利的环境。
3.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困难的,但是它们在劳动力、资源和市场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它们强烈要求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
这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如果加上主观的努力,包括保持政局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促进南南合作等等,可以把经济潜力挖掘出来。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拉美、南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也会逐步崛起。
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造成的落后状态及战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在经济、政治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第一,人口、粮食、资源及环境等问题,使经济可持续发展遇到困难。第二,科技、文化水平低,在目前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更是显得落后,而且科技人才还不断外流。第三,历史包袱很沉重,贫困人口不仅数量大,而且还在增加。第四,国家与国家之间,一国内部各民族、种族之间还存在许多问题,易引起政治纷争和动乱。应该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是把发展的可能性转化成为现实性,需要经过巨大的长期的努力,还可能有许多曲折和反复。反观发达国家,它们的经济已日臻成熟,政治相对稳定,相互之间关系虽有斗争但又有一定的协调,虽有经济危机但又能加以调整,今后以高科技开路,经济还会再上一层楼。要从根本上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不可能在一个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
三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正在上升,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加强。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种推动力。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已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如1996年7 月德国对外经济部长迪特尔·施普兰格尔1996年7月说:“亚洲、 拉美发展中国家已取代工业国家,成为世界繁荣的火车头。”1995年1月10日, 日本《世界周报》载文认为,“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我认为这些都估计太高。从本文已分析过的经济力量对比及发展中国家尚存在的许多经济、政治问题来看,只能说目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已有了一定的自立能力,少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从总体上讲是世界经济的推动力之一,但还不是主要的推动力,更说不上是“火车头”。
(二)发展中国家由于占有世界绝大多数人口,并有大量贫困人口,因此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关系着人类的命运。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不能逐步发展起来和变成发达国家,世界经济的面貌就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责任是重大的,发达国家也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它们的经济。
(三)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将日益成为保卫世界和平与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它们在国际大家庭中占绝大多数,它们的经济力量越发展,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维护和平和正义的政治作用。
(四)发展中国家经济日益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世界是讲实力的,而实力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力。只有通过自己经济实力的加强和联合持久斗争,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建立起公正、平等、合理的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
注释:
〔1〕[美]《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
标签:发展中国家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非洲联盟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东亚文化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拉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