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同情心的形成过程及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情心论文,幼儿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德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这种情感在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人不是冷血动物,在道德生活中不会无动于衷,冷淡无情,人总是依据社会制定的道德标准,去处理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体验的同情心是人的重要的优良道德品质之一,它在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集体凝聚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有没有同情心,答案是肯定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幼儿家长却忽视对幼儿这一品质的培养,使幼儿普遍缺乏体谅他人,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习惯。如果孩子缺乏同情心,那么他的其他社会能力便得不到正常发展,导致一些不良品质的形成,如冷酷、自私、不人道等。同情心既属于道德范畴,也属于心理范畴。本文侧重从道德形成过程及情感心理角度论述幼儿同情心形成过程及其培养途径,希望对广大家长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一、幼儿同情心形成是主客体的相互建构过程,成人应首先教给幼儿(主体)有关同情心的知识(客体)。
幼儿同情心发展大致经历这样几个阶段:1-2岁儿童已经产生了一种对人的最简单的同情感,能对周围人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婴儿看到别的孩子哭,他也跟着哭,看到别的孩子笑,他也跟着笑,这就是“情感共鸣”的表现。3-5岁幼儿逐渐开始注意按照别人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同情行为,开始学习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6-7岁幼儿不仅能对他人的情绪、情感有更多的觉察和体验,而且会出现大量的助人行为。幼儿同情心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主客体相互建构的过程,幼儿最初的同情心,只是出于纯粹的模仿或是受成人指使,如看到自己母亲去安慰邻家孩子,自己也模仿母亲的行为,用心爱的玩具或好吃的东西来哄别的孩子,当他这种行为得到周围成人肯定时,幼儿会感到很高兴,并在其它场合重复出现类似的行为;而当幼儿对伙伴出现不正当行为如趁机欺侮时,便遭到成人喝斥,幼儿行为受到成人否定后,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调节自己原有的心理结构,发生顺应行为,表现为试图改正自己行为。当成人方式方法不符合幼儿当时心理,幼儿也许会产生抵触或逆反的心理。经过如此多次反复与强化,幼儿便逐渐形成了个体最初的同情心心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成人一些期望或行为规则不断加以同化或顺应,幼儿同情心认识结构便处于连续不断的双向建构中。但如果幼儿最初这种行为得不到成人的支持与强化,幼儿原来处于朦胧状态的本能的同情感则有可能淡化,甚至消失。因此,成人应及时给幼儿(主体)有关同情心知识(客体),引导他们从最初模仿或顺从成人指示过渡到按自己对同情心理解来做出相应的行为,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成人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对幼儿进行分析,或通过讲述故事,按故事中一定的逻辑推理,使幼儿在“理性”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内化为幼儿自己的观点、信念,成为支配、控制他们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为自觉的助人行动打下基础。
二、通过设计一系列情感体验活动,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同情感经验,为幼儿的助人行动打下情感基础。
要培养幼儿同情心,首先必须让幼儿具有丰富的情感。情绪学理论对情感产生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研究表明:恐惧易转化为攻击怨恨,而安全、信任则易转化为同情与爱。因此,教育者应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使幼儿置身其中没有恐惧感,没有紧张的情绪和防备心理,使师生之间、伙伴之间容易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平等友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为发展幼儿健康心理,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奠定基础。从人的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来看,在人与道德情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首先取决于个人的道德需要与客观道德情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当道德情境因素作用于人并同个人的道德需要完全一致时,个体便会转入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并推动人产生相应的行为。幼儿有了稳定丰富的情感,就容易感受他人的喜悦和痛苦,而情绪易变,情感贫乏的人,则很难感受他人的心情,难以对他人产生相应的同情心。
其次,针对幼儿“自我中心化”心理特征,创造机会,使幼儿逐渐去除“自我中心化”。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4岁左右孩子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儿童由于某种发展的局限不能把“自我”与“外界”分开,儿童在认识和适应外在世界时总是不自觉地迷恋和深信自己的言行、观点、思维或以为它们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心。“自我中心”使他们难以自觉地从他人的立场去理解别人,难以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体验他人喜怒哀乐。为了避免儿童由“自我中心”发展为“利己心”,让儿童尽快从“自我中心”走向“社会中心”,成人可以通过组织活动,让幼儿相互间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幼儿知道别人可能有着与自己不同的情感,做到“知己知彼”,“将心比心”。如让摔了跤的小朋友谈谈摔跤的感受,从而使其他小朋友了解摔跤的痛苦,然后组织讨论:“别的小朋友摔了跤,我该怎么办?”,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行为及后果,从而诱导出良好的助人行为。
第三,移情训练是培养幼儿同情心的有效途径。移情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的思想及行动的能力,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移情训练包括认知提示、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巩固深化、情境表演等方法。认知提示是通过成人的言语提示、分析、讲解,以及组织儿童讨论、游戏、表演等形式帮助儿童学会认识和辨别各种不同的情感,为产生移情奠定认知基础。情绪追忆是运用言语提示、唤醒儿童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他们对这些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和结果的回忆,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境之间建立的联系,从而使儿童能更好地辨别和区分各种情感。情感换位,是通过提供一系列由近及远的社会情境(家庭—父母—老人—邻居,幼儿园—同伴—老师等),让儿童进行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从而使儿童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情境中不同的情绪、情感状态。情境表演包括事例分析和行为练习,即先举出假设的各种典型的社会情境或事例,让儿童分析在该种情形下怎么做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根据儿童的提议,让大家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中体会不同的情感。儿童的道德概念是从大量的具体的道德情境里抽象出来的。移情不仅是角色替换,而且也通过行动来执行,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父母和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抓住各种教育时机,让幼儿学会辩别,分析别人情绪情感,进入他人角色并对他人也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如一名幼儿教师通过让全班小朋友模仿“聋儿”的痛苦,使孩子对班上新来的聋哑朋友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老师因势利导及时展开讨论“如何帮助新朋友?”经过讨论,老师采纳了孩子们一些可行的办法,在老师与小朋友共同帮助下,这位聋儿进步很快,后来还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通过发生在小朋友身边的事例进行生动的教育,不仅帮助了聋儿,而且还对全班小朋友进行了富有实效的同情心的教育。在这一教育活动中,老师很好地运用情感换位,情境表演,使全班幼儿内心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产生消减他人痛苦的动机,产生利他的思想,从而自觉地产生助人行为。
最后,在移情基础上,发展幼儿的共通感,使同情心不仅成为个人内在感情,而且成为一种产生于个体之间的社会情感。共通感是指人们由于对某种道德现象有相似的解释,相似的理解而产生的同感和共鸣的感情体验,它不仅产生于直接的情感交往中,也产生于间接的情感交往中,在直接的情感交往中,共通感是通过表情、体态、声调等的情感传递、情绪感染、移情及经过模仿、强化、从众等心理机制产生的。在间接的情感交往中,社会的律令、规范及各种道德评价则是通过媒体、舆论、习俗、携带着浓郁的情感色彩引起人们的认同和共鸣。移情只是对某件事、某个人情感的一种替换,带着极大的个别性、具体性和局限性,而共通感则把具体的同情心上升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会情感,是情感积累的质的飞跃。有了共通感,人们之间极易通过相互沟通、传递,引起一定的或大或小的社会范围内情感的流向,成为一种无声的社会导向,是社会群体形成一定秩序和凝聚力的保障。如为各大新闻媒体广为报道的“不下跪的人”(注:详见《青春潮》1996年第12期。),人们对此的情感反应已不单纯是一种同情,而成为一种强烈的共通感,成为弘扬正义的社会导向,同情心上升为一种爱国凝聚力。
三、让幼儿参与各种献爱心活动,并在活动中教会幼儿正确表达同情心的技巧。
同情心的培养最后应外化为幼儿的实际活动,才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皮亚杰认为人类认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建构的结果,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活动发生的一种内心作用。动作是连接主客体的中介,同情心也应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并通过活动和交往得以表现,而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有目的地形成同情心的基础。
在家庭生活中,幼儿主导性活动形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包括亲子交往、伙伴交往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活动。在亲子交往活动中,成人通过对孩子生活学习的关心照顾,使他体验到同情心对人的重要性,反之,也应让孩子学会对长辈的关心与支持,如父母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是培养孩子同情心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许多家庭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事事处处为之代劳。久而久之,孩子会对父母的依赖性越来越重。在孩子心目中,父母为自己代劳是天经地义的事。长期如此,孩子就相对缺乏同情心。有关研究表明在十个国家青少年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比较中,中国青少年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最少(仅为每天0.2小时,是美国青少年的六分之一)(注:引自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们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家长包办一切,容易造成孩子贪图享乐,不尊重劳动成果,不体谅他人的习惯。尤其是现在许多独生子女普遍处于“过保护”、“过溺爱”的状态,孩子只有被人爱的体验,而没有爱人的体验,以致于在身体上虚弱,缺乏毅力、体力和耐力;心理上专横、任性、懦弱、自私;生活上依赖、浪费;人际关系上,自我中心,霸道,缺乏豁达、宽容、同情心。因此,父母应改变教养观,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使他感受到为别人服务的喜悦,理解父母的辛苦,加强孩子对家庭、家人的责任感同情心。除此之外,父母还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耐挫教育。孩子有了各种情感体验,就容易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容易理解别人,同情别人。
人与自然的交往活动主要是通过孩子对自然界的认识并参与保护有益动植物活动,使孩子对自然界抱有爱心、同情心,从小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人与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予关心他人的社会行动,如一起为受灾地区群众捐款捐物等。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德,帮助老弱病残者等,使孩子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最后应明确同情心不是无原则地对任何人任何事都给予同情,应培养幼儿分清是非善恶,培养他们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同情心,对坏人坏事不能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