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政策发展与祖国统一_两岸关系论文

两岸关系政策发展与祖国统一_两岸关系论文

两岸关系政策发展与祖国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关系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随着香港、澳门主权的恢复将成为现实。台湾是否也能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台湾问题的性质不同于香港、澳门,它不是恢复主权的问题,而是如何统一,采用什么方式统一的问题。我们党一贯“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用非和平方式的可能”。[①]显然,要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究竟采取哪种方式,这主要看海峡两岸关系政策的发展。本文就两岸关系政策的发展与祖国统一问题作以下探讨。

一、两岸关系政策的发展

我们党一直寻求解决祖国统一的途径。建国初期主要致力于准备武力解放台湾,1954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公开提出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表示了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统一祖国和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但是由于当时国内国际的条件尚不成熟而未能实现。

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和国际关系的变化,我党努力探索和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早在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阐述了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曾经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在大陆政府多次提出和平解放台湾后,国民党于1957年10月召开“八大”,公开拒绝中共提出的和平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建议,并再次强调反共复国总方略是国民党的中心任务。而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剧变,即使70年代初期我党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受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的影响,我党在两岸关系政策上发生了严重的倒退,一味主张用武力解放台湾,致使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两岸关系基本上处于敌对状态。但是从70年代开始,台湾国民党的对外关系政策发生了变化。因为进入70年代,台湾国民党面临内外环境的巨大压力,这股压力主要来自外部世界变动对台湾所造成的冲击。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的代表逐出联合国的决议案。台湾国民党顿时失去“国际人格”。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再次给予台湾沉重的打击。1979年美台断交标志着台湾国民党对外关系发生严重危机。为了保持台湾的国际地位,重返国际社会,以蒋经国为首的台湾国民党第二代领导人物,着手调整政治统治策略,推出“革新保台”、“政治革新”等一系列举措,修改“反共抗俄”外交战略,提出在坚持“反共复国”的前提下,投入台湾全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力量,开展“总体外交”战略,争取台湾的所谓“国际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国民党在调处两岸关系方面对大陆政策作了某些调整,如开放党禁、解除戒严、单向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等。1980年6月9日,首次公开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这一口号比起过去顽固坚持“反共复国”、“光复大陆”等口号,毕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诺与台“断交、废约、撤军”三原则,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中国统一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为制定切合实际的统一祖国方针政策提供了根本的思想理论基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实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愿,采取合情合理的方式,通过商谈,结束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状态,尽早实现通邮、通商、通航。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对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在同一海外朋友谈话时,第一次把中央的设想概括为“一国两制”。他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他们(指台湾)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破坏他那个制度。”[②]从此,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基本形成。1984年5月,“一国两制”构想,在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阐述。“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作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也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佳途径。

随着蒋氏父子的相继去世,以台湾籍人士李登辉为首的国民党依靠领袖“强人政治”的权威地位、驾御整个宪政、统领全党和全社会的条件已不复存在。90年代伊始,台湾国民党当局推行“宪政改革”,终止了“动员戡乱时期”,废除了《临时条款》。国民党由权威主义统治型向西方民主政治型政党演变,使台湾在野反对派与国民党的竞争由体制外“非法竞争”进入体制内“合法竞争”阶段,台独活动受到的制约逐渐减弱,岛内的台独势力及影响有所发展,成为影响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障碍。李登辉自1988年上台之后,便处心积虑地拓展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千方百计地为台湾“重返联合国”,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特别是1995年6月李登辉的美国康奈尔大学之行,企图利用美国一些人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而急欲打“台湾牌”的心理,借助外国势力,将自己“台独”的主张变成行动。在90年代李登辉不但在政治上走向“独台”,并且在组织上利用“省籍情结”,推行“本土化”,为他的逐步走向“独台”打下基础。李坐稳位置以后对高层权力结构作了很大调整,如行政院院长一职的变换,先是由大陆籍的俞国华、李焕担任,而后是郝柏村,最后于1993年12月由台湾籍的连战出任“行政院长”,开创了“府、院”均由台籍人士掌控的先例。同时,国民党所推行的宪政改革又为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空间。在1992年底的二届“立委”选举中,民进党获51席,接近掌握对国民党决策否决权的1/3票数。1993年11月下旬进行的第12届县市长选举中,所谓“复兴基地”的首府台北市的市长被民进党所夺得。由于“台独”势力的不断壮大,又反过来影响着台湾国民党的对外政策。由此可知,进入90年代台湾的政局发展和对外政策的变化,对于中共大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90年代台湾政局及其对外政策的变化,中共的对台政策在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前提下也作了相应的调整。199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主张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商谈”。“同时,我们也一贯重视两岸其他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在两党商谈之前,同各个党派、团体切磋议案,共商国是,甚至在参加会谈的代表中,也可吸收其他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③]这完全基于台湾国民党一党统治已经过去、政治多元化的局面大体形成的考虑,希望台湾各党派、团体在发展两岸关系上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他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重要看法和主张。这是一个突破两岸僵局,加强两岸经济和文化交往而发布的一个历史性文告。江泽民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④]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国民党当局不但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反而更加猖狂地搞分裂祖国的活动,这既违反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违反了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是绝不允许的。

二、两岸关系政策的差异

两岸关系政策经过40多年的演变,从总体上看有所发展,但在具体的一些政策和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在祖国统一模式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中共提出的“一国两制”模式,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完全尊重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符合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利益而提出来的。随着香港、澳门基本法的制定已充分证明这是切实可行的。而台湾当局提出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模式,不仅要在台湾实行“三民主义”,而且企图以“三民主义”思想改变大陆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不现实的。尽管国民党当局逐步缓和、松动两岸关系,停止敌对军事行动,但仍然坚持反共立场。蒋经国早在国民党“十一大”就已为国民党规定了与中共“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原则,以此拒绝中共提出的任向和平统一建议。事实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与同时实施的“政治革新”和“实质外交”一样,均是为应付内外环境变化、维护权威主义统治的应变手段,其反共本质没有根本变化,只是在调处两岸关系方面企图争取有利于国民党的发展。

(二)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台湾国民党及台湾的其他大多数政党和中共一样,坚持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但在一个中国的内涵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中共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这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祖国统一后,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管辖的一个具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台湾国民党所坚持的“一个中国”是指早在1949年10月就已不复存在的“中华民国”。台湾“国统会”解释说,“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的“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当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辩称,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它漠视了大陆与台湾历史就是“母体”与“子体”的关系。因此对“一个中国”内涵解释仍是两岸虚悬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虽然国共都主张消除敌意,但在一些具体政策上两者存在着很大差距。中共要求两岸尽早实现“三通”及各方面的密切交流,增进两岸人民间的了解、互信和共识。199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40多条具体内容无一项不体现大陆方面的诚意。1995年1月30日江总书记在春节茶话会上呼吁两岸领导人互访,明确提出只要为了和平统一,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相反,台湾当局所制定的《两岸关系条例》却对大陆人民的往来作了许多不合理的限制,开放十分有限,严重落后于两岸交流的实际的需要。并且反对“两党对等谈判”,反对“三通”。主张“政府对政府谈判”,提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要求中共作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为两岸接触设置种种障碍。其实,中共不承诺放弃武力是针对外国势力和台独分子的,那完全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

(四)在一个政府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中共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唯一的合法政府,并且以两党目前的地位、作用等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两党对等谈判的建议。而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国民党当局提出所谓的“维持两岸分裂分治现状”,搞“一国两府”、“一国两区”、“对等政治实体”,其目的是制造两个中国,逐步走向“独台”。“独台”和“台独”其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要从根本上从一个中国中分离出去。台湾国民党今年三月份举行的“总统”直选,实际上同一些“台独”分子所主张的尊重民意,住民自决没有什么两样。完全是“一国两府”的一个翻本罢了。

三、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早日和平统一

两岸关系经过40多年风风雨雨的变化,到今天毕竟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看,还是从历史、地理、安全及民族感情上讲,台湾与大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尽管台湾政局近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变化,为祖国和平统一增加了复杂因素,两岸关系政策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两岸和平统一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和平统一是今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应该在江泽民总书记八点主张的基础上,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下,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及早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一)利用岛内政局的变化和内部的矛盾,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目前,台湾基本形成国民党一党独大,民进党抗衡,新党等其他政党互相竞争的政治格局。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台湾各党派,将不断推行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各种方略,来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但是各党派之间又存在着各种矛盾。根据近期台湾政局发展的情况看,台湾各党派都在不断地调整政策,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台湾民众所接受。即使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也不例外。在1992年底,第二届“立委”选举时,为了避免“台独”主张再次不被选民接受,巧妙地运用减税、增加福利等公共政策作陪衬,精心包装以争取选民。国民党由于近年来逐步推行一系列不符合民意的政治主张,与民进党合流反共拒和,利用金钱外交,妄想重返国际社会,谋求台湾“独立的政治实体地位”,结果在多次的选举场合中受挫。1993年11月下旬进行的台湾第12届县市长选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我党要全面彻底地揭露各党派的各种政治主张,剥下那些“急独反统”分子的假面具,使得两岸关系朝着我党的既定方向健康发展。

(二)利用同文同种的文化共性发展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主张、期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民主的、繁荣富强的统一的国家,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台湾与大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有着很大的互补性。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只有与大陆各兄弟民族、各省市联合起来,才能更强大、更快地发展。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如果加上台湾的和平统一,我们中华民族必将成为一个更强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创造更有利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争取两岸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向更深入的层次发展,以经济合作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也随着1997香港回归的到来,将越来越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

(三)排除各种外国势力的干扰,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形成两岸分离,很大程度上同外国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是分不开的。原来在岛外活动的“台独”分子从根本上说是美国反华势力一手扶植的。要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力量。中国人的事情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处理,用不着外国人来指手划脚。但是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唯恐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在东方再次崛起,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和岛内的分裂活动,为中国的和平统一进程设置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我们应该排除各种外国敌对势力的干扰,绝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中国的内政,坚决反对台湾问题国际化。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用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就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希望战争、内乱的历史在中华大地上重演。“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随着中华民族在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影响不断提高,将从根本上制约台湾内部“台独”势力的发展和影响,为实现“一国两制”打下坚实基础,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四)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台湾问题,看起来是国内的政治问题,但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综合国力问题。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解决台湾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从台湾近几年的几次选举情况看,台湾民众尽管大多反对“台独”,但又存在“怕统”的心理矛盾,究其原因是祖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很高,人民生活有待进一步改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台湾民众担心祖国统一后影响台湾的繁荣与昌盛。台湾当局就是利用他们的经济资本,大谈所谓的“台湾经验”,争取民意,以达到他们分裂祖国的政治目的。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以消除台湾民众“怕统”的心理矛盾,这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根本的立足点。目前,国内政局稳定,国际环境对我们很有利,只要我们继续致力于改革开放,致力于经济建设,把握时机,积极工作,创造条件,促成台湾当局对现行大陆政策的调整,定能实现“一国两制”的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86、87页。

[②]1990年7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③]1990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④]1995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标签:;  ;  ;  ;  ;  ;  ;  ;  ;  ;  ;  

两岸关系政策发展与祖国统一_两岸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