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危机新特点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危机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0)05-0112-05
回顾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世界经济,有两大特点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是以美国“新经济”为典型的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是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所面临的普遍困境。二者反差强烈,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尤其是从后者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对于在世纪之交科学地预测新世纪世界经济形势与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东南亚金融危机虽已过去,但它对危机爆发国本身以及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已全面显露出来,给世界经济发展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作者认为,这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爆发的一场新的世界经济危机。尽管这次危机的危害程度较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相对要轻,但它表现出了与传统的世界经济危机不大一样的某些新特点。深入研究这些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危机的策源地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从1857年爆发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起,直至20世纪80年代,全球总共发生了16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它们都是起源于当时经济最为发达或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爆发的。1929年6月,美国工业生产在经历高峰后开始下降,同年10月,纽约证券市场上刮起的股市暴跌狂潮,正式拉开了大危机的序幕,随即扩展到德、日、英、法等国,最终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同样起源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联邦德国、法国等相继进入危机阶段,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地下降,酿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而此次亚洲金融危机却始自一个小小的新型工业化国家——泰国。1997年7月,由于泰铢汇率急剧跌落而引发的国际货币风潮,迅速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然后又迅速扩散到整个东亚地区,甚至影响到东亚地区以外的各大陆,诸如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
这场危机波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给它们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与传统的世界经济危机相比,这场经济危机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它起源于发展中国家,并且主要影响正处于发展中的或者转轨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相对甚微;而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都起源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主要在它们之间传播和漫延。
(二)单纯的生产过剩转变为生产与资本的双重过剩
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种生产过剩的危机。马克思指出:“工厂制度的巨大的跳跃式的扩展能力和它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必然造成热病式的生产,并随之造成市场商品充斥,而当市场收缩时,就出现瘫痪状态。”[1](P497)其结果是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生产过剩与相对人口过剩结合在一起。
因此,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重要特征。生产过剩具体表现为生产出来的商品找不到市场,企业存货增加、利润下降、亏损破产,大批工人下岗失业。在1929-1932年间,英国工业公司的利润降低了28.6%;1932年,美国钢铁、机器制造、汽车、建材和采矿业的202家公司共亏损2.7亿美元。美国破产的企业超过14万家,德国约6万家,法国5.7万家,英国达3.2万家。随着生产的停顿和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资本主义世界的全失业人数曾经高达3000万人以上,加上半失业者共计4000万~4500万人[2](P140)。
在1973-1975年危机阶段,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2.3%,生产能力的利用率降到了70%-72%,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失业人数也大量增加。1975年年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数达1850万人。在1979-1982年危机期间,企业的破产率以及工人失业率再次达到惊人的程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全球生产力水平迅猛提高,而全球消费却相对滞后于生产的发展,购买力与生产力的矛盾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严重脱节,生产过剩仍然是本次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特点。近几年来,全球生产能力的增长已明显超过了全球消费市场的需求,两者之间的落差大体为1.5%-1.8%,相当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40%,即全年新增的经济生产能力大约40%是过剩的[3]。
在生产过剩的同时,另一方面是财富的大量集中与积聚。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这部分资金大规模地涌向国际金融市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游资额在72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每天有1.2万亿美元以上的游资在全球外汇市场寻求获利机会,相当于实物交易的近百倍[4]。而各种各样的机构投资者更是急速膨胀,据统计,美国各种共同基金资产已达37万亿美元以上[5]。
这些巨额资金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肆投机来谋求利润,而不形成任何实际购买力和生产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投机性过剩资本。这种过剩资本的大量存在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频繁流动也成为本次世界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20世纪70年代危机时的通货膨胀转变为本次危机时的全球性通货紧缩
20世纪70年代大危机期间,一方面是经济停滞与高失业率并存;另一方面却由于石油危机的推动,促成了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滞胀”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连续10年左右的普遍现象。危机期间,美国消费物价上涨了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6%,意大利24.6%[6](P57)。
而本次危机期间,由于严重的生产过剩,带来了全球性的通货紧缩。英国《经济学家》指出,世界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首次进入一个全球性通货紧缩时期。
根据世界银行按主要商品名义美元价格统计,非能源产品价格指数增长率由1997年2.2%变成1998年-15.7%,其中农产品价格增长率由2.6%变成-16.5%,金属和矿产品由1.2%变成-15.4%;能源产品由-6.9%进一步下降为-28.5%,作为世界原油价格的基准,北海布伦特石油价格在1998年底一度跌至每桶9.17美元的最低谷,从而爆发与20世纪70年代恰恰相反的一场新的石油危机[7]。英国《经济学家》公布,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工业商品物价指数下降了30%。
由于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出现,自1998年以来,发达国家已纷纷转向适度放松银根的政策,将重点从抑制通货膨胀转向缓解通货紧缩和减少失业率。日本银行将再贴现率从0.5%下调至0.25%的极低水平;美联储也连续三次下调利率,1998年底,已将联邦基金利率从5.5%降至4.75%,贴现率从5%降至4.5%;欧洲联盟欧元区11国1998年12月3日宣布联合降息,除意大利外将利率降至3%的水平。[8]
(四)与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相比,这次危机的波动速度更快,而危害程度却相对减轻
世界经济危机的形成总需要一定的条件,它同世界市场及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分不开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时候,不仅需要每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达到一定的阶段,而且它们之间还必须建立足够发达的贸易关系、信贷关系和其它联系,首先是必须展开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9](P1)。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只有“当机器工业如此根深蒂固,以致对整个国民生产产生了绝对的影响时;当对外贸易由于机器工业而开始超过国内贸易时;当世界市场逐渐侵占了新世界即亚洲和澳洲的广阔地区时;最后,当走上竞赛场的工业国家为数众多时;只有从这个时候起,才开始出现不断重复的周期,它们的各个相继的阶段都为时数年,而且它们总是以一场普遍危机的爆发而告终,这场危机既是一个周期的终点,也是另一个新周期的起点”[10](P695)。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经济周期,就是由世界经济危机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周期。这种世界经济危机是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各国再生产过程的联系大大加强为前提的,主要通过对外贸易、争夺国外市场的形式在各国之间传播。
而本次世界经济危机除了市场的争夺,以贸易、投资为纽带外,更直接的原因是短期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动。这些投机资本利用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通信工具,借助其雄厚的垄断实力,在国际金融货币领域,进行频繁流动以实现广泛的套利、套汇等金融投机。这种短期资本的大量、频繁流动往往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便可实现,使得金融危机从一个国家扩散到另一个国家,最终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实物经济。因此,这种以资本流动和转移为手段的现代危机较以往主要从生产领域扩散和转移的世界经济危机波动的速度更快。
而另一方面,经济危机对于经济增长的危害程度却有所减轻。在1929-1933年危机最低点的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资料生产比1929年减少43%,消费资料生产减产14.3%[2](P385)。而20世纪70年代的大危机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8.1%,其中美国达到15.3%,日本20.0%,意大利高达22.4%[6](P56)。而本次经济危机所涉及到的国家大部分只是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而极少国家出现大规模的负增长。因此,从总体来说,危机国家经济的受损程度较以往世界经济危机期间要轻得多。
二、世界经济危机新特点的原因探讨
世界经济危机出现新的特点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领域中新的矛盾的综合反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领域迅猛发展的历史潮流。全球化突出地体现在生产领域的全球化和金融领域的全球化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积聚了一系列新的矛盾。作者认为,本次经济危机是全球化以来出现的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矛盾的集中体现。
(一)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发展与全球性二元经济
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促使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大分工,即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产业分化。此后,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产业分化日益加速发展。
二战以后,在汽车以及家电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出现了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70年代初的20年空前经济繁荣。这段时期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赢得了巨额利润,积累了大量资本。然而,任何一种产品或一个产业都有其固有的生命周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行业的产品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市场约束日益明显,成本约束逐渐加强,产业由成熟逐渐转向衰退,资本利润率也日趋下降。
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纷纷推出了经济现代化战略,增加对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投入,掀起了开发和采用新的生产技术的热潮,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利用对外投资作为手段,把低级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这种转移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首先,发达国家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这类产业的转移价值,总是尽可能多地向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转移。其次,经济落后的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实现产业的高度化,纷纷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竞相接受发达国家的转移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向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转移使得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改变。但是,从国际产业转移的现实情况来分析,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转移的产业一般都是成熟产业,其转移的方向总是滞后于其国内产业结构成长的阶段,因而二者之间的产业级差不可能消失。经济落后的国家通过把这种产业与本国劳动力价值相对较低的优势结合起来,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的利润,但是,一旦这种产业由成熟转向衰退,其成本约束便再次暴露。并且由于前面谈到的两个特点,使得这种生命周期的转变提前到来,给接受转移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种以新一轮高科技革命和产业转移为特征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告一段落。变化的结果是在全球出现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国际性生产分工体系。处于塔尖的是在高科技革命中站在最前沿的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它们垄断着拥有广阔市场的高新技术产业。处于第二个层次的是生产一般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国家,而处于最底层的则是以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处在这两个层次上的国家产业结构有较大差异,但由于各自层次内部的国家数量都很多,彼此间生产分工趋于扁平,并且这些产业都是成熟产业,因此,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全球化生产分工的这种转变,最终导致全球性“二元经济”的出现。一元是处于高新技术革命浪潮最前沿的少数发达国家;另一元是处于恶性的低级产业竞争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前者垄断着高新技术等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享受着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资本无限扩张,形成巨大的垄断资本;后者并不拥有特殊的垄断性资源,其主导产业处于高度成熟期,彼此产品结构十分相似,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二)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领域的结构变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跨国银行进入空前规模的海外扩张,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普遍应用,形成了一个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
金融全球化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和有效配置,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一方面,随着全球性“二元经济”的出现与累积,世界财富集中流到少数发达国家的个人手中,形成巨额过剩资本,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却缺乏资本积累,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另一方面,随着最近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高潮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融资结构发生了变化,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同程度地下降,而外来的证券投资和对外借款却迅速增加。在经历了两次世界性的债务危机之后,各种官方信贷大量收缩,各种私人资本取代官方信贷成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
资产组合理论的出现和各种投资基金的迅速发展,使得这种私人资本在国与国之间频繁流动,追逐高额利润,形成国际性垄断金融资本。这种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完全不受实物经济规模及一国金融市场的制约,完全游离于实物经济之外,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它们凭借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衍生交易工具,在国与国之间大规模地高速流动,攫取投机性的垄断利润。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资金短缺,各个国家都企图开放资本市场以吸引国际资金流入,然而,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相对脆弱,对外资缺乏有效的管理,这种开放为垄断性的国际金融资本投机获利创造了条件。大量的外资未能投入生产领域,而是绝大部分投在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高风险领域,使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急剧上升,泡沫经济膨胀。这种短期性资本是极不稳定的,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撤离,最终导致金融动荡。
(三)实物经济领域的全球性二元经济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使得全球性经济危机出现新的特点
1.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全球化主要反映在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两个方面。当前,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业,实现其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这种国际垂直分工是生产全球化的主要形式。
作者认为,实物经济领域的矛盾是产生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所在。这种全球性“二元经济”的产生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出现生产过剩,也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策源地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的根源所在。
2.全球性二元经济的出现,使得全球生产利润集中流向发达国家。这样,在发展中国家普遍资金不足的同时,发达国家却积累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种过剩资本并不形成实际的购买力,进一步加剧了生产过剩,形成双重过剩的局面,一极是发达国家大量的资本过剩,一极是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生产过剩,这种双重过剩不能得到缓解,最终造成全球性的通货紧缩。
另一方面,这种过剩资本在缺乏监管的全球性金融市场上形成纯投机性的巨大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它们利用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缺陷,大肆进攻以谋取垄断金融利润,造成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动荡。它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而使这种动荡从一个国家很快扩散到另一个国家,最终造成世界经济危机。
当然,当前各种对抗危机的因素也在增强。比如,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有所增强,可以对危机进行适时的干预等等,从而使得世界经济危机的危害相对减弱。
三、总结与启示
(一)尽管这次危机已经过去,目前已进入经济复苏阶段,但我们必须看到,危机所暴露出来的世界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却仍然存在。首先,全球性的二元经济并没有改变,并且还有继续强化的趋势。其次,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的矛盾也并未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作者认为,在这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危机仍有爆发的可能,甚至潜伏着更大的危机。
(二)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要素是个人或者企业。不管是在全球化的生产领域还是全球化的金融领域,都缺乏有效的国际监管机构,这种完全自由化的全球竞争必将产生垄断,强化两极分化。因此,作者认为,全球性二元经济本身缺少缓解或解决的机制,相反,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只会不断地强化。全球化确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选择参与全球化的分工合作是它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要想消除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国际经济的管理与协调机制。
(三)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一个国家要想后来居上或者长盛不衰,就必须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主动瞄准世界科技制高点,抢占先机,迎头赶上。
当前,产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作者认为,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已近高潮,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将很快进入成熟的周期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就要到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努力站到科技革命的最前沿,抢先占领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早日实现强国理想!
标签:世界经济论文; 金融风暴论文; 经济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金融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经济学论文; 全球化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