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早做护心运动
◎文/雷敏
近日发表在美国《循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论文表明,中年人即便因长期久坐不动出现心脏问题,也可以通过积极运动改善。该研究对61名中年(45-64岁)受试者分组进行比较后发现,运动可能会改善左心室功能,减慢心率,有助于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研究提出,适当的运动是指持续两年的规律有氧运动,每周运动4-5天,运动总时间为150-180分钟。每周的运动包括一次高强度有氧运动,2-3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一次力量训练,一次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医师王鸿懿表示,运动应该像每天刷牙、更衣和饮食一样,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运动护心要牢记“359”原则,包括每次持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天、运动时最大心率不超过90。掌握了这个原则,运动就既能保持规律又不会过量。
保持恰当的运动量很重要,衡量方法有以下几种:运动过程中稍稍出汗,呼吸轻微加快,但不影响正常对话;运动结束后,心率可在5-10分钟之内恢复到正常;运动后身体轻松愉快,没有持续的疲劳感或者其他不适。如果运动后,休息10-20分钟心率仍未恢复正常,出现疲劳、心慌、食欲减退、睡眠不佳等情况,则为运动量过大,应酌情减少运动量。反之,如果在运动中可以自如唱歌,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和出汗,心率无变化或在2分钟内迅速恢复,则表示运动量不足,可适度增加。最适合中年人保护心血管的运动有哪些呢?不妨试试以下4种有氧运动。
目前,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方式最多的是电子版报纸、开设官方微信、运用二维码等。这些仅仅是将二者进行了简单的叠加,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没有将媒介资源、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的整合。这种简单、表面上的叠加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效用,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机制。
快步走: 这是最简便安全的有氧运动,对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量效果最好。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表明,步行是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的理想方法。经常走路能够改善心血管血流、锻炼心肺功能,并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跳舞: 跳舞是一种全身运动,可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减轻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摄氧量,有益心脏健康。
游泳: 游泳对人体神经、呼吸、消化、肌肉、血液循环等多系统都能起到锻炼作用。但游泳要注意水温适宜,否则也会伤身。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本文选择2种类型的滑坡体的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工程案例一的滑坡体为黏土和粉质黏土,工程案例二的滑坡体为碎石土。具体计算如下:
骑自行车: 有研究发现,骑单车能够将心血管功能增强3%-7%,常骑车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文章称,在20年的追踪调查中,经常骑车的人,心脏病发作风险降低了11%-18%;每周只需要骑半小时自行车,就能帮助机体抵御冠状动脉疾病;在头5年跟踪期间经常骑自行车的人,相比随后15年不骑车的人,患心脏病风险可降低25%。但骑车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膝盖,适度骑行。
地理国情是国土疆域面积、地形地貌特征、地理区域划分、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生产力空间布局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体现,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情。2013―2015年,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并圆满收官,其成果已在“多规合一”、城市规划实施监管、环境保护与治理、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应用层级的提升,对持续开展地理国情变化监测提出了迫切需求。
如果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尤其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好在运动前咨询医生,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