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监理质量的精细化管理论文_刘卫东

建筑施工监理质量的精细化管理论文_刘卫东

浙江华洲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仅就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监理质量对受众满意度与建筑的最终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为此,本文将围绕着建筑施工监理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展开探讨。阐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指出施工项目监理中质量控制出现的问题,并基于此制定应对措施。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监理;施工质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城市发展进程日趋加快,人口开始大幅度涌入到城市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化的发展形成了强劲的驱力。为充分迎合居民的居住需求,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建筑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筑企业要将重心放在改善工程质量上,努力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口碑,赢得受众的认同感。在施工阶段,建筑施工监理工作采取信息化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更为科学、系统地开展监理工作,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实现可持续、现代化发展。

一、建筑施工监理质量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能否做好建筑施工监理质量精细化管理工作,对建筑质量有着相当显著的影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时,应结合实际状况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努力提升施工技术水准,科学、系统地管控施工现场。同时,要在确保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地缩短工程工期,这样可提前达成设计目标,从而有效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而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指在监理过程中对工作进行系统性的分工,以达到管理的效果和目的。具体来说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要对所要监理的建筑项目所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划分;二是要将这些工作内容进行序列化、量化和流程化,以便对整个监理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与监控;三是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将管理流程纳入“信息化”轨道,以最为快速、简单的操作,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目的。

二、建筑施工监理质量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过程通常会牵扯到大量内容,为了有效促进建筑施工监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需具备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提供支撑,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能够对监理人员、管理者、施工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起到有力的约束性作用。为此,施工项目方应制定并完善质量控制制度,明确指出所有岗位的重要性、工作详细内容、失职的后果等。然而,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过程中,监理企业和承建企业所属的主体管辖范畴存在差异,同时规章制度难以实现协调统一,施工工作与监理工作不同步,导致监理质量控制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质量控制人员责任未有效落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急剧增多。一些监理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往往会选择分配自己手中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但因为所掌握的人力资源以及设备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分配到一些微型建筑施工项目上的监理人员往往少之又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些相关责任很难得到对应监理人员的承担,导致监理工作的展开碰到了严重阻碍,最终会使建筑工程陷入严重的质量危机。

(三)质量控制人员专业能力差

在近几年期间,由于加入到建筑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工作中的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导致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如果出现问题,那么不能及时予以进行有效地处理。当然也有部分工作人员虽然长期参与到建筑工程的监理质量控制,然而由于专业技能较差、专业知识基础较为薄弱,遇到问题时通常会手无足措,这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施工监理质量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遵循施工操作规程与要求

在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严守施工操作规范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进行操作处理,从而有效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对此,在开展监理工作的过程中,监理人员有必要将有关施工操作规范贯彻落实至实处,而操作人员则应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程与操作方式进行操作。同时,监理人员还需要强化力度监督有关工作人员,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较为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对于表现不良的人员,则予以一定惩处,以此有效强化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意识。此外,要对上岗人员的资质进行认真检查,如果上岗人员的资质不符合要求,则不得聘用,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并提升施工人员的互检、自检、交接检的意识,把好各道工序的质量关,将质量控制工作做到位。

(二)强化力度实施人员管理

为了确保监理人员可以开展高质量的建筑质量控制活动,有关的监理单位可以考虑采用精细化的人员管理,对应聘的有关人员进行细致考核,最终以考核结果作为是否聘用该面试者的依据,从而可以充分提高监理人员团队的整体素质以及应变能力。而对于现有监理队伍,可以以“树立规范操作观念”为目的对质量控制人员、施工人员、相关监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施工团队在施工中的施工精准度,在根本上减少返工次数,提高施工效率。

(三)提高施工技术的规范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一项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越大,那么所涉及到的学科也越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大的建筑工程往往会有很多所涉及的学科交叉出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监理工作的难度。要想根治这一问题,那么监理工作就必须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将施工技术细分成很多小的模块,根据工序的区别,把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安排,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难关,这些重难点需要受到监理人员的充分重视,也需要技艺精湛的施工人员来对其进行突破。因此,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有关监理人员就必须监督施工技术人员一丝不苟地按照施工规范来操作,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程能够及时顺利完工。

(四)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

监理人员在与水泥厂、钢材厂等厂商购买水泥钢材时应该一丝不苟的检查这些产品是否具备达到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合格证和出厂证,并且要对水泥、钢材等进行抽样检测,只有检测结果达到合格标准方能允许这些材料投入施工作业当中。监理人员必须出台有关材料的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关文件,文件中必须包含需要检验的材料、检验的种类、检验的结果应该要达到何种标准等详细内容。不仅如此,监理的流程化也必须规范,在检验建筑材料时必须责任到人,每个监理人员要确保自己所检验过的材料质量合格甚至优质,使建筑材料的管理和检验更具备科学性,从根本上提高建材的监理效率。

(五)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动态监管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监理制度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倘若无法得到本质性处理,就不能将精细化管理工作贯彻落实至实处。为此,首先要明晰有关人员的责任,使施工方与监理各自为营的问题得到改变。在监理施工时,要强化力度监察质量,比如每隔七天进行一次基本监察,每隔30天开展一次系统性的监察工作,如若发现问题应立马予以妥善地处理。其次,当监察施工工作结束后,应采取动态式监管模式,也就是复审,精准地评估建筑施工状况。通过动态式的、精细化的管理,既能有效地处理好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强化力度实施建筑施工监理质量精细化管理,深层次地研究现存的问题,并采取对策,把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贯彻落实至实处,努力改善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余学彦.建筑施工阶段监理质量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31-132.

[2]宋伟国.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2):41-42.

论文作者:刘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监理质量的精细化管理论文_刘卫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