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现状与策略研究_投资论文

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现状与策略研究_投资论文

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现况与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况论文,台湾论文,企业集团论文,大陆投资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台商赴大陆投资,先后掀起了以轻纺工业为主导(1980年代中、后期)、以石化工业为主导(1990年代初、中期)、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导(2000年下半年开始并延续至今)的“三次热潮”。随着台商投资大陆热潮的不断涌现,大陆台商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营运模式上升到新层次,而且其原来“独资生产、两头在外”的自我扩张模式,逐步转向运用大陆资本市场、成立大陆营运总部、与大陆企业互动发展的新模式,从而使台湾经济愈益融入大陆经济,两岸经济联系更加频密,凸显出相互依赖的经济一体化特征。

在此进程中,台湾企业集团的大陆投资规模不断扩张、经营模式日趋成熟,已成长为台商大陆投资的主导力量。本研究以台商大陆总体投资为背景,在有限资料基础上,展开对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的研究,虽不能窥其全貌但求略见一斑。

一、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概况

1.199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企业集团开始加快对大陆投资,促使台商大陆投资总量、个案规模迅速扩张,投资日趋大型化、集团化。

1980年代以来,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迅猛发展,台商投资大陆的项目、金额均经历了稳步、快速成长的历程(见表1)。

表1 1989年—2004年台湾对祖国大陆投资情况

项目个数 合同台资金额实际使用台资金额 平均单项台资

年度

(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件)

台湾 比重 台湾比重 台湾比重实到台资 合同台资

1989 539 9.33 431697.71 154794.56 28.72 80.09

1990 110315.17 88997

13.49 222406.38 20.16 80.69

1991 173513.37138852

11.59 46641

10.68 26.88 80.03

1992 643013.195543359.541050509.54 16.34 86.21

19931094813.129964878.94313859

62.78 28.67 91.02

1994 624713.145394886.53339104

10.04 54.28 86.36

1995 484713.1 5849076.413161558.43 65.23120.67

1996 318412.975140987.023474848.33 109.13161.46

1997 301414.352814495.523289397.27 109.14 93.38

1998 297015

2981685.722915216.41 98.16100.39

1999 249914.773374448.192598706.45 103.99135.03

2000 310813.914041896.482296285.64 73.88130.05

2001 421416.126914199.992979946.36 70.72164.08

2002 485314.2 6740848.143970647.53 81.82138.90

2003 449510.948557877.443377246.31 75.13190.39

2004 4002 9.179305946.063117495.14 77.90232.53

资料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

就单位项目平均投资额来看,实到台资、合同台资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都有一个突破性增长,表明台商投资个案大型化。2004年台湾在祖国大陆投资新设立企业4002家,同比下降10.97%;合同金额93.06亿美元,同比增长8.74%,平均个案规模232.59万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2.13%。2005年1至9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850个,同比下降4.3%;合同台资金额70.1亿美元,同比增长7.4%,平均个案规模245.96万美元,恰好印证了近年来台商投资大型化的趋势。

台商投资大型化是与台商大陆投资热潮的推进相辅相成的,表明了台湾大型企业集团在大陆内地投资业务的快速增长:1990年代初,台商投资大陆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基本上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一方面,下游的制造业带动了上游的石化业及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随着台湾以信息电子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及国际产业分工的形成,台湾电子电器业、精密仪器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大陆的投资不断升温,使得以食品饮料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比例不断下降,单件的平均投资金额明显增加,一向对大陆投资保持谨慎态度的台湾大中型企业逐步成为主力军①。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为了到大陆市场“卡位”,增强在大陆市场的竞争能力,许多台湾大型企业加快了投资大陆的步伐,台湾的大企业、大财团、上市公司纷纷到大陆投资办厂。据台中华征信所对2005版台湾企业集团海外投资布局研究②,2003年,台湾资产排名前250企业集团共设立海外分子企业4074家,其中投资大陆1457家,约占其海外投资总家数的36.12%,较之2001、2002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见表2)。2000年以来,以上市、上柜公司为代表的台湾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台商投资的主流。到2003年上半年,一共有424家台湾上市公司到大陆投资,占台湾全部上市公司的64%。到2004年第一季止,已有451家上市公司赴大陆投资,占所有上市公司的67%;274家上柜公司赴大陆投资,占所有上柜公司的59%③。至2005年6月底为止,电子产业方面,台湾上市(柜)638家电子公司中,已有455家在大陆投资设厂,占整体上市(柜)电子公司的71.3%;传统产业方面,台湾上市(柜)475家大陆公司中,已有301家在大陆投资设厂,占整体上市(柜)公司的63.3%。

表2 大陆分子企业与其他海外地区分子企业占全体海外企业家数比率

中国大陆(含港、澳) 其他海外地区

年度 家数 百分比家数百分比

2001 927 32.92%

188967.08%

2002 121934.84%

228065.16%

2003 147536.21%

259963.79%

资料来源:(台)中华征信所:《2005年版台湾地区企业集团研究》。

台湾大型企业集团除主要以大陆作为生产基地外(其中有176家集团投资大陆的制造业达832家,占其海外制造业的68.14%),也开始注重集团内部业务的垂直整合,围绕集团核心业务,在大陆(含香港)设立投资公司、量产基地、销售据点、研发中心等,布建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的营运链,从而凸显出台商大陆投资集团化特征。

2.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促进了台商大陆投资的“群聚化”,从而奠定了台商大陆投资地域格局的主体框架。

台湾大企业、大财团、上市公司不仅财力雄厚,而且较之中小企业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正是由于这些企业在大陆布点卡位,建构上下游完整作业体系及周边服务系统,以及发挥龙头企业的“群聚效应”,以“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使台商大陆投资在总体规模扩张的同时,趋向大型化、集团化、群聚化,从而建构着台商大陆投资的地域分布格局。

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期,台资主要分布在广东(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三市台资企业超过10000家)、福建(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二市台企总数超过5000家)。尤其是1981-1989年间,大陆共吸纳台资10.57亿美元,其中福建省占38%,广东占28%,二者合占2/3的份额,可谓高度集中;1990年代中、后期,台商投资重心开始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转移,江、浙两省所占份额逐步上升,而福建、广东所占份额逐步下降。据台方统计,1991年至1999年,台商对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的投资共占台官方核准对大陆投资总额的78%(孙升亮,2005)。2000年以来,台商投资重点地域最终实现了由珠三角向长三角的转移,长三角吸引的台资总额大幅超过珠三角地区。近几年,广东所占份额已降为25%左右,而江苏和上海的投资已上升到55%左右。仅上海、苏州、昆山、杭州四市的台资企业即已超过12000多家。

近年来,随着祖国大陆区域开发的梯度推进,中、西部市场商机的逐渐显现,台商对大陆投资开始由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福建、广东、上海向华北、西北内陆地区扩张,总体上呈现“重点卡位与全面布局并进”态势:伴随台资加速向长江三角洲地区集结,以及福建、广东内部调整,以京、津、鲁、冀、辽为主体的环渤海地区,以武汉、长沙、南昌为重心的中部地区,以重庆、成都、西安为重心的西部地区,成为台商投资多元化布局的承接地(其中环渤海地区具有能源充足、劳动力低廉、未来国家政策及资金倾斜等优势而最被看好,有“台商明日的希望之都”、“下一个‘长三角’”之誉④。近三年来,仅大连、天津、青岛三市台资企业已猛增至5000多家)。目前,台商投资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即使地处边远的西藏、宁夏、青海、西藏等地也有台商涉足。但总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仍是台商投资的重心。2004年,东部地区新设立台湾投资企业3461家,合同台资金额84.11亿美元,实际投入台资金额26.70亿美元,所占全国吸收台资总量(项目数、合同台资、实到台资)的比重依次为86.48%、90.38%、85.64%;中部地区新设立台湾投资企业374家,合同台资金额6.97亿美元,实际投入台资金额4亿美元,在全国吸收台资总量中的比重依次为9.35%,7.49%、12.83%;西部地区新设立台湾投资企业167家,合同台资金额1.98亿美元,实际投入台资金额0.48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台资总量的比重依次为4.17%、2.13%、1.53%。2004年实际使用台资最多的前四位省、市为江苏、山东、上海、浙江。

上述台商大陆投资地域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台湾企业集团投资的地域分布关系紧密。据《2005年版台湾地区企业集团研究》资料显示,目前资产排名TOP100的企业集团在大陆投资设厂约880多家(含香港),分布于上海的最多(100多家),其次是深圳、昆山(50多家),再次是东莞、广州(30多家),北京(20多家),中山、杭州、厦门、南通(10多家)。另据《大陆台商1000大》统计⑤,顶新、统一、台塑、鸿海、华新丽华、大成长城、宝成、英业达、广达、华硕等十大企业集团入围“台商1000大”的下属公司共124家,其中约34%布局于长三角;19%布局于珠三角;22%布局于环渤海;7%布局于东北地区;3%布局于福建地区。以这些企业集团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吸附上下游配套及周边服务企业所形成的企业集群,是台商投资空间集聚的重要表现形式,从而奠定了台商大陆投资地域分布格局的总体框架。

3.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促进了台商大陆投资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目前以电子电器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1990年代中期以前,台商大陆投资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如食品、饮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纺织成衣、木竹制品等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产品大多属于下游加工业,技术层次较低,投资规模不大;19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第二次投资热潮的涌现,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移,石化业、电力基础设施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及电子电器业、精密仪器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大陆的投资不断升温。2000年以来,高科技产业成为投资主流(科技台商属大投资、大规模族群。“大陆台商制造业一千大”前10大都是科技业,前100大的名单中有67家是科技业⑥)。除电脑及周边设备与零件投资加快外,台湾核心高科技产业半导体厂商突破台湾当局的限制正式到大陆投资,其中台湾宏仁集团董事长王文洋与大陆合作在上海张江科学园区投资16亿美元兴建8英寸芯片厂,开创了台湾半导体产业投资大陆的先河。另外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与光电、信息家电等产业开始向大陆转移,软体、网络与电子商务等投资与合作发展迅速。依台湾方面统计,2004年前10个月,电子电器类产业投资额占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的55%,台湾信息硬体产值在大陆的生产比重由上年的33%上升到40%。2002年以后随着大陆加入WTO,服务、贸易与商业等投资领域逐次放宽或开放,台商大陆投资加快由单纯的制造领域向相关的生产服务领域延伸。未来一段时间,以电子电器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仍将是台商投资的主力;以金融、保险、医疗、零售业为主的服务业将成为台商抢滩的重点;农业领域的投资正成为新的热点。

具体考察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有以下两方面突出特征:①以制造业(包括IT制造业)最为集中以岛内资产排名前250名的企业集团为样本,其中有176家集团投资大陆的制造业达832家(占海外制造业的68.14%),设于其他海外地区的制造业则仅381家,表示大陆是企业集团最重要的生产基地。②服务业投资逐渐增多。近三年来,新设于大陆的制造业家数已有减少,而配合企业集团大陆市场卡位及垂直整合策略,台湾大型企业集团开始增加其在大陆从事投资、贸易、研发设计、市场营销、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务的资本投入,表明大陆作为岛内母公司代工厂的角色正在向多元化、高级化转变。落实到具体行业,就岛内资产排名前100大企业集团(TOP100)大陆投资来看,制造业大陆投资前五大行业为电脑组件业(约49家),电脑制造业(约38家),光电材料、元件及成品业(约36家),被动电子元件业(约24家)、电脑周边设备业(约22家)。服务业(投资控股业除外)前五大行业依次是电脑及其周边设备、软体批售业(约61家),进出口贸易业(约40家),电子零组件批售业(约39家),电脑软体服务业(约26家)、一般批发零售业(约15家)。表明台湾大企业集团大陆投资不论制造业或服务业都偏重信息科技产业,并以垂直整合为主。

4.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加快了台商大陆投资的本土化进程。

近年来,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运营中,不仅采购、销售环节,而且在人员、融资及产品研发等方面,都出现了本土化的趋向。台商在大陆投资设厂后,为因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地采取原料供应本地化的策略,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目前来看,大陆台商生产所需要的半成品、零组件及原材料“就地取材”的趋势日趋明显。虽然台湾仍是大陆台资企业生产所需原料或零组件的主要供应地,但是,台商对岛内原材料或零组件的供应依赖度逐年下降,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由当地提供所需原料的比重已超过对台湾的依赖。据岛内学者调查,1980年代中后期及1990年代初期,有53.6%的大陆台资企业是由岛内供给原料;有75.4%是由岛内供给机器设备的,表明台商赴大陆投资初期,其“资本材”、“中间材”来自岛内。而目前台商当地采购率(原材料、零组件及半成品)已几近5成(详表3);产品大陆销售的比例,除纺织品及电子产品外,其他行业均在40%以上;台商越来越多地聘用大陆人员,大多数台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已基本实现本地化;台商融资“就地取材”的比例也达到40%以上。产品研发方面的本土化也出现端倪,虽然总体上台商大陆投资的技术仍以岛内母公司提供为主,但在大陆北京、上海、西安、南京、苏州等地设立研发中心的比例上升很快。

表3 大陆台商生产所需原料、零组件供货来源

原料供货地零组件、半成品供货地

年度台湾当地(大陆)其他国家台湾当地(大陆)其他国家

199254.7

32.9 12.3 60.8 23.3 7.6

199749.0

38.3 12.7 52.9 39.1 8.0

200439.3

47.5 12.9 46.1 46.6 7.3

资料来源:(台)工商财经数位股份有限公司:《大陆台商1000大》,2005年11月版,第105页。

1990年代以后,大陆台商经营的本土化趋势更加凸显,其中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步伐加快及其经营策略深化调整是其中重要原因。仅就台商企业“采购本土化”来看,1990年代中期以前,赴大陆投资的主要是台湾中小企业,随着中小企业大陆投资热的兴起,台湾企业集团也开始跟进大陆投资,从而进一步带动与企业集团有连带关系的卫星企业赴大陆投资,形成以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中心—卫星”企业集群模式以及上中下游厂商配套的产业链关系。如福建以东南汽车(隶属台湾裕隆企业集团)为龙头,吸附以冠捷电子、中华映管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70多家上下游企业协作的地域产业供应链;又如明基电脑在大陆投产以来,引进了均强机械、新航发泡、星厚电子等10余家配套企业⑦。此外,宏泰精密机械、光达光学电子、优技电脑、广泰精密冲压等企业也纷纷进入大陆设厂为明基公司配套,等等。这种企业链关联投资模式实际上是对岛内产业供应链的“拷贝”,岛内企业的配套生产模式移居大陆之后,无疑大大提升大陆台商原物料的“当地供应率”,如台“经济部”《制造业对外投资实况调查报告》(1997,2000)称:“比较业者在最主要对外投资地区91年与90年生产所需原料、零组件与半成品进货来源的增减情形,除由‘台湾提供’者之展望指标呈现负向外,其余均呈现增加之正向展望指数,其中又以‘当地台商企业提供’者最高,‘当地非台商企业提供’者次之。显示业者在海外事业发展趋稳后,对外投资产生的贸易效果逐渐减弱,业者转而朝向更有效率的运用当地资源并致力于当地化发展,倾向直接由投资地供应生产所需要的原料、零组件与半成品。”

此外,诸如通过“市场卡位策略”建构行销通路、通过“垂直整合策略”实现集团核心与外围企业的产供销一体化、通过“外部联盟、策略分工”与大陆本土企业及外资企业结盟以更深融入大陆经济,通过“减少台干”实现人才“在地化”⑧,等等,都体现出台湾企业集团在台资企业大陆运营“销售本土化”、“人才本土化”、“研发本土化”等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营收状况及对大陆经济的影响

1.产出期的大陆台资企业普遍进入赢利期,大陆分公司是岛内企业集团赢利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台商大陆投资热潮迭起,一方面是大陆市场利基的诱惑,一方面是先行赴大陆投资台商普遍赢利的示范作用。据台湾“经济部”一项针对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实况调查显示⑨,2003年岛内赴大陆投资出现盈余的业者,首度破四成,如果再加上获利持平者,则有高达六成以上的企业,在大陆投资处于获利及持平状况,显示赴大陆投资业者渐入佳境。台“经济部”调查,2003年赴大陆投资的制造业中,出现盈余的业者高达44.6%,持平的业者达17.76%,而亏损的业者则为37.64%。另有一项调查表明⑩,广东省现有台资企业已形成行业群体和产业链,进入产出期的台资企业有九成赢利;近两年作为台商投资热点地区的江苏省进入产出期的台资企业也有八成赢利或盈亏持平;福建省是台商在大陆最早进入的投资地区,虽然目前台资进入的增长速度已经趋缓,但台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样很好,福建台资企业中只有不到20%因经营不善还处于亏损状态;台商投资具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点的上海,当地大约4000家正在经营的台商投资企业中有六成赢利,盈亏持平的占10%至20%。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省市台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大陆台资企业中具有代表性。

岛内对“大陆台商1000大”调查显示,位列第一名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隶属红海集团)2004年营收716亿元(人民币,下同),最后一名(第1000名)南通嘉宏塑胶也有4084万元的营收;入榜1000家企业2004年的营收加总则高达7336亿元,约等于台湾国内生产毛额(GDP)的四分之一,相当于上海一个城市的生产总值(11)。在“大陆台商1000大”中,隶属各大集团的分子企业阵容庞大。仅就分子企业入围最多的前十大企业集团来看,即共有124家分子企业入围,其中顶新集团27家,统一集团21家,台塑集团16家,鸿海集团16家,华新丽华集团15家,大成长城集团14家,宝成集团5家,英业达集团、广达集团、华硕集团各3家,总营收合计246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000大台资企业总营收的33.6%,由此可略见企业集团大陆营收之一斑。实际上,由于许多台湾企业集团在大陆的分子公司分散于各省、地区,个体营收规模不是很大,但总体营收规模可观。另就《2005年版台湾地区企业集团研究》对岛内资产排名前250名(TOP250)大集团的海外投资效益来看,4074家海外投资实业在2003年共创造了4兆7379.8亿元(新台币,下同)的营收,其中来自中国大陆投资的营收贡献即达到1兆7908.83亿元(约占海外总营收的37.80%),来自其他海外地区的营收达2兆9471.15亿元(约占海外总营收的62.20%),另外,250大集团海外投资的税后纯益高达1940.03亿元,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贡献为703.32亿元(约占海外纯益的36.25%),显示中国大陆是台湾企业集团海外营收及税后纯益的重要来源(详表4)。

表4 2003年台湾企业集团(TOP250)大陆公司总营收及税后纯益状况

大陆公司

其他海外公司 海外总营收

项目 (百万元新台币) (百万元新台币)(百万元新台币)

总额比重总额 比重

总额

总营收 1790883 37.80 294711562.204737998

税后纯益70332

36.25

12367163.75 194003

资料来源:同表2。

2.台湾企业集团投资对大陆经济的影响

台湾企业集团赴大陆投资所推动的台商内陆投资不断增加和结构提升,为大陆经济带来了积极效应。首先,对大陆而言,台商投资作为重要的外资来源,弥补了大陆经济起飞所需的资金缺口,为我国台资密集区域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但改善了大陆产业结构,发展了非国有经济,强化了市场经济力量,促进了大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及营销经验,促进了大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其次,为投资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研究(12),台商投资每增加1亿美元即可以直接创造0.57万人的就业机会,按照商务部统计数字计算,截至2005年底,合同台资902.95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417.73亿美元,业已创造就业岗位200多万个,另有200多万个潜在就业机会。第三,促进了大陆进出口贸易发展和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关系的形成。两岸贸易具有明显的“投资带动”特征,两岸投资规模的扩张推动着两岸贸易快速成长,截至2005年底,两岸贸易总额累计达到4957.95亿美元。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是大陆的第二大进口市场。

近年来,两岸产业分工已初步形成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的混合分工形态。从时序上考察,大陆最初是台湾转移劳力密集产业的主要基地。自1993年起,由于大陆内销市场逐步开放及因应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台湾电子及电器产品制造业投资祖国大陆的步伐加大,大陆开始承接台湾较为成熟的电脑及半导体等产业,主要以台湾资讯硬体产业的加工出口基地角色参与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产业分工。从公司营运角度考察(13),台商到大陆投资制造业,绝大多数都维持母公司在台湾继续营运,其主要机器设备、原材料及半成品等中间投入,或由母公司负责或直接向台湾地区其它企业采购,因此,伴随着台商在大陆投资不断扩充,不但台湾与大陆之间双边贸易获得快速成长,而且促进两岸产业分工关系更加紧密。目前,两岸产业分工模式已突破了“台湾接单、大陆生产”的垂直分工形态,而开始向水平分工模式发展,呈现出垂直与水平兼具的混合分工特征,表明两岸经济一体化趋势,对于两岸经济发挥互补优势,实现互动发展、合作双赢,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台湾企业集团投资对大陆经济的影响,另一突出的方面在于其对大陆本土企业营运管理的示范效应。台湾企业集团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壮大的,多数企业集团既有两岸布局,也有对其他海外地区的布局,不但熟悉国际规范,而且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集团常常比中小规模的台资企业更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但注重对大陆低成本生产要素资源的利用,更加关注与大陆经济发展俱进的市场空间的开发,因此,一般进行“长线”投资,更注意与大陆企业建立合作生产及营销通路,因而对于大陆企业的营运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然而,尽管2000年以来,台湾地区企业集团的大陆投资蒸蒸日上,不仅数量规模迅速扩张,而且产业层级、经营策略呈现高级化趋向,但并非尽如人意。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企业多属独资经营,产业的外向关联度大,但与地方经济关联有限;虽然在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管理人才任用、研发设计、融资等方面都出现了本土化倾向,但并未真正融入当地经济,或融入程度不深。其所具有的“产业链集聚”特征,少与大陆企业配套联系,多是对岛内产业链条的“拷贝”,不能真正根植于当地经济。虽然岛内大企业已转变其最初的“两岸布局”策略,开始注重其大陆业务的上下游整合配套,将营销、研发等高端活动逐渐扩展到大陆,但大陆子公司主要还是作为岛内母公司代工厂的角色,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层次。这种形势对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就业问题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对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实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贡献则极为有限。

总体而言,虽然台商大陆投资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且两岸同文同种,较之其他“外商”节省许多“跨文化”交流成本,但相当程度上还属于“外源性”经济。其症结一方面在于大陆产业配套环境不发育,大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素质较低,难以与台资企业形成分工互补、有机协作关系;另一方面在于大陆引资政策存在误区,更多的关注优惠政策和投资环境的改善,而忽略了对于构建大陆企业与台资企业协作配套关系的诉求,对于培育产业配套环境没有足够重视。因此,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培育吸引台资的有效载体应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吸收台资战略应从注重比较优势向注重竞争优势和技术创新转变,提升大陆台资公司的现有功能,使台商投资真正融入大陆经济,为大陆经济起飞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经营策略

考察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经营策略,可以发现2000年前后存在明显的转变。此前,台商采取的是“两岸布局”策略,即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到大陆,而将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留在台湾;将加工基地设在大陆,把研发、营销环节留在台湾,采取“台湾接单、大陆生产”的代工模式,主要是考虑到节约成本,利用大陆廉价的生产要素资源。2000年以后,形势逐渐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大陆经济增长逐步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是大陆工业化的推进促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配套能力提升,加之大陆人力资源开发不断上升到新层次,研发人才越来越优秀,许多台资企业看好大陆市场,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围绕生产加工基地,建立营销、研发事业,许多公司到大陆建立营销据点和研发中心。其经营策略由过去的“两岸布局”的垂直分工策略转变为上下游整合配套的水平分工策略。虽然台湾仍是台商资金调度中心,但生产、营销、研发等方面将逐渐扩展到大陆。

1.迂回投资策略

为规避台湾当局对台商投资大陆的限制性政策(如限定台商赴大陆投资上限、特别是对封装测试及其他敏感科技有关的产业的“西进”投资更是提高审查门槛,对获准投资大陆业者母公司在岛内持续投资与技术升级情况和厂商在陆营运及资本增长情况追踪管理,等等。迄今,台湾当局已对300多家公司进行了涉嫌在大陆“非法投资”的调查,处罚了台联电等多家公司),台湾企业集团赴大陆投资一般采取间接、迂回的投资策略,大多经由至少一家海外控股公司进行转投资,甚至有的集团为投资一家大陆工厂,中间竟然透过四、五层投资控股架构进行转投资。

2.市场卡位策略

“进入中国内销市场即可称霸华人世界。”为因应2005年中国大陆开放内销分销权,台湾大型企业集团开始加速其进入大陆市场的布局。例如鸿海集团透过旗下的广宇科技,在大陆各地转投资设立3C量贩店40多家。“市场卡位”,一方面是掌握流通环节、建设行销通路;另一方面则是“贴近市场的生产、加工、组装”。因此扩充产能、拓展生产线,布建新生产据点也是台湾大企业大陆“市场卡位”策略的重要体现。

3.垂直整合策略

其一,是围绕集团核心业务建立零组件生产基地、行销据点、研发设计中心等业务,以完善集团系统作业体系。如光宝企业集团自2000年前后,为实现集团制造业内部垂直整合,先后在东莞、广州、深圳、上海、无锡等地设立制造基地17家,从事光电材料、元件及成品业、电脑组件业、电脑周边设备业、被动电子元件业、无线通信机械器材业、其他橡胶制品业等制造业务;为完成集团系统整合设立电脑及其周边设备、软体批售业、电脑系统整合服务业、电脑软体服务业务一家。其二是扩充投资规模、沿产业链上中下游垂直整合。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的翔鹭石化可谓是个中典范:1995年翔鹭化纤斥资4.75亿从事聚酯涤纶生产,2003年、2004年先后斥资6.5亿、4亿美元向上整合兴建90万公吨的PTA生产线进而横向扩充产能至年产150万公吨,并开始规划产能120万公吨的第二条PTA生产线;2005年5月,又获准通过14.2亿美元年产能80万公吨的PX投资案。预计两年后将完成化纤上中下游的垂直整合链,达到原料自给自足。

4.外部联盟,策略分工

其一是与当地企业结盟,实现策略分工,互动双赢。如宏碁通过生产全部委外代工强化品牌行销功能,强调借助通路,在各地选择前3大通路厂商合作,负责金流与物流,宏碁则致力于行销与品牌推广。通过当地通路商的密集布点,宏碁得以将业务快速扩展到大陆二、三级城市。其二,由于台商比外商更了解大陆,比大陆更了解世界,许多国际大公司在进入中国大陆时,都会和台商建立联盟关系,战略联盟方式将是今后台商进驻大陆的重要投资策略。

5.本土化策略

近年来,台商越来越倾向于实施本土化策略以扎根大陆,其本土化策略从最初的采购、生产、人才、管理本土化向市场、营销、研究开发、乃至融资本土化延伸,从而逐步建构起物流配送、协作分工、市场营销、资金融通、人力资源调配等生产、流通、服务网络。如台商将研发基地转移大陆在几年前就已开始,但2000年明显加快,神达、明諅、仁宝、大众、华邦、广达等台湾知名科技企业纷纷在大陆筹设研发中心、IC设计中心及软件开发基地,并形成一股趋势与风潮。

6.多角化经营策略

看好核心业务以外的新商机,如许多以传统制造业为核心业务的企业看好高科技产业等,而实施跨足经营的多角化策略,以拓展公司业务范围,增加营收。如“东元电机”跨足高科技产业,在无锡设厂从事光电材料、元件及成品业。“宝成”跨足印刷电路板业等。

(本文为“985工程”二期台湾研究创新基地课题成果)

注释:

①孙升亮:“台商投资路线图”,http://www.finance.sina.com.cn,2005年7月12日。

②(台)中华征信所:《2005年版台湾地区企业集团研究》。

③同①。

④《大陆台商1000大》,“工商财经数位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11月版,第101页。

⑤《大陆台商1000大》,“工商财经数位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11月版,第36-37页。

⑥《大陆台商1000大》,“工商财经数位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11月版,第22页。

⑦蔡勇志、郑胜利:《对台资企业根治性的探讨》,《港澳台视窗》,2003年第9期,第26-29页。

⑧《大陆台商1000大》,“工商财经数位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11月版,第47页。

⑨中国网:2004年11月16日。

⑩《台商投资大陆:挡不住的潮流》,中国网,2005年2月7日。

(11)《大陆台商1000大》,“工商财经数位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11月版,第26页。

(12)张传国:《大陆台商投资对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4期。

(13)高长:《制造业赴大陆投资经营当地化及其对台湾经济之影响》,http://www.moea.gov.tw/-ebook,2001(6)。

标签:;  ;  ;  ;  ;  ;  ;  ;  

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现状与策略研究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