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全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特稿(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特稿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研究生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郭传杰研究员在“’98全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兼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主任)
各位专家,各位同学:
非常高兴来参加’98全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今天,国内各大学的一些知名的专家和教授,包括从台湾世新大学来的顾教授,以及我们年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家共聚一堂,探讨这个领域里面的一些大的事情,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院领导,代表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向各位代表表示欢迎,并预祝在这个领域里以全国研究生为对象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借这个机会我说两点意见:
这次会议的主题叫“我们的未来”,我觉得这个题目取得很好,我不知道是出自哪位研究生的创意,还是哪位导师的创意。作为一个口号来讲,它很有鼓动性;作为一个主题来讲,它很切合这次会议的主旨。因为,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个主题很符合我们时代的特点。在这个会上,很多同志,很多年轻的研究生,大家在研讨的时候可能都会涉及到知识经济这个词,因为在最近这两年里,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个词,包括我们中国。我们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农业经济进入到工业文明、工业经济,正在走向新的知识经济的时代。而我们整个的图书、文献情报领域就是一个知识汇萃之地,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如果说在前几次的那种经济时代里面,土地、阳光或者工厂和资本等是它的主要的经济资源,主要的生产要素,而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里面,我想这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是知识。知识资源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共享,在共享中不被损耗,还有增量。而你们各位都是在这个知识的海洋里面,进行服务,开展创造性的工作的。因此,我们这个会研讨的内容也是对未来这个时代本身的一种贡献。其次,从文献图书情报学这个领域或者这些机构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我们的未来”这个主题也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符合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的。图书文献情报学应该说是一个有久远历史的学科,从人类有比较大量的知识要汇聚的时候,图书馆就是知识的一个汇聚地,一个发散地,一个培养和教育年轻一代、扩散知识的源头之一。那么,随着我们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知识的增加,文献情报这个领域也在不断使自己更年轻,而且更进一步发展。所以,作为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这么一个学科,从它本身来讲,也有它非常好的未来。第三,从这个会议的主角或主体,也就是从年轻人才的成长规律来看,“我们的未来”这个主题也是非常确当合适。今天在座的既有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这一领域里面的一流中老年专家学者,也有更多的在这一领域辛苦耕耘的年青一代。我想大家之所以来共同研讨,就是因为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此,为这个领域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去年美国的专门图书馆学会的年会上,全世界都熟悉的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在会上有一个说法,就是未来的图书馆员应该是收集、分析和评价知识的工作者。我觉得他的话有一定道理。因为我们今天的图书馆工作、文献情报工作,和20年前,四五十年前很不一样,就是和10年前、甚至5年前都有很大的差别。1994年我到台湾, 发现台湾科技界与国际上的通讯联系比较广泛,比较而言,在我们内地大陆这边则比较闭塞一点。可是,就在最近这一两年里,我相信在座的不少年轻同志,或者年岁大一点的同志家里的子女,大概有不少人也是一个小“网虫”,经常趴在计算机的因特网上,在信息海洋里游泳。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非常快捷而巨大的变化。但是,怎么能够从浩如烟海的知识网上把人们所需要的知识迅速帮他们获取,有许多新的理论、方法、问题需要研究,这里面恐怕还会涉及图书馆学本身的某些观念性的变化。如果说以前图书馆只是一个物理的实体的话,那么,现在它既是一个物理的实体,同时也是一个虚拟的大的信息资源集合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要帮助读者把书刊送到他们手中,而且要把网上信息更好地搜集、整理和评价,并送到他们手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丰富自己。我国台湾的一位在美国的青年学者杨志远先生,他搞了个YAHOO!系统, 实际上它就是在因特网上帮助人们找到所需要的知识,即所谓Discovery System,也是帮助大家分析评价提供有用的知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年轻的一代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在图书情报学发展的新环境下,面临更大更新的挑战,应该有更多的作为。所以,我想,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我们图书文献情报学这个领域发展的本身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这些角度,“我们的未来”这个主题都非常之好。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意见。
第二点意见,我觉得能组织这次会议不容易,这是全国在这个领域里召开的第一次研究生的聚会。当然,在其他的领域,如数、理、化、天、地、生、技术科学等,这一类的会,还是比较多的。在文献情报学领域里面,这是第一次。我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次会议提供的学习和交流机会,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的同学,希望你们很好地向大学来的老师和同学们虚心学习,相互切磋,把他们的经验学到手。
中国科学院在去年下半年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叫做“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个研究报告得到了江泽民、朱镕基、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现在院里正在根据中央的指示,准备面向新世纪的改革发展思路,起草向中央国务院的汇报提纲。在考虑未来发展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怎样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使我们的图书文献情报工作加快走向现代化。这一点既有在座各位老同志的责任,但需要更多的年轻同志发挥聪明才智,这些工作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承担。因此,应该把这个会开成一个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我们这个领域特点的会。院里在考虑这方面工作的时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图书文献情报工作本身是知识创新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没有现代科学文献情报的迅速传播和交流,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要受到阻碍,这是瓶颈之一,要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但另一方面,在继续做好这种支撑服务性工作的同时,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里,在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过程里,要发展出一种非常特殊的产业,也就是科学文化产业。下月底,我们院准备开一次科学文化产业的战略研讨会,请大家一起来研讨一下这个问题。我刚才说到的YAHOO!这样的工作, 既是有情报信息服务类的工作,同时它本身也积累了很巨大的财富。各位作为从事知识经济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的这样一个群体,也不应该受穷,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富裕起来,得到更大的发展。除了靠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以外,我们自己也应该以新的观念做好工作。在上述这两个方面,我们都想请大家在这个会上也能研讨出一些很好的思路、很好的对策和方法。这是对我们科学院这项工作的积极支持。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最后,我想借“我们的未来”这个大会主题,表示一个心愿,就是,作为代表未来的年轻人,要用年轻人的才智,在老一辈的指导下,努力开创图书情报学这个领域新的明天,而用图书情报学领域更大、更多的成果,去迎接我们国家,我们整个人类知识经济的新的未来。预祝大会成功,我相信大会一定能成功!
孟广均教授的致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博士生导师)
主席,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
感谢大会安排我作为前辈发言。
看到这么多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的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我们感到欣慰和高兴。因为从你们身上看到了我们文献情报事业的未来。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了,有优秀的接班人了。
你们愿意选择从事这项事业,说明你们对这项事业有了基本的认识。我们这些前辈就是基于这种基本认识,在几十年中历尽艰辛,忍受清贫,甘为人梯,奉献了一生。不过,对此我们无怨无悔。
如果说在过去我们这项事业在社会上不被重视,那么现在大家看到了,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所从事的文献情报事业或信息资源管理越来越被看好,已被认为是前程远大的事业了。因为在信息时代,组织、管理文献信息,掌握文献信息源,控制文献信息流,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职业是最主要的职业之一,是最热门的行业之一。信息时代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管理专家、信息系统管理专家、信息资源网络专家、文献管理专家、数据库管理专家、媒体专家、编目索引专家、信息服务专家、信息经纪人、参考咨询专家、信息分析研究专家、文献信息教育专家等等。
同时大家看到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前辈们共同努力建设本学科、发展本学科的基础上,我们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也被认可为一级学科了,我们这个学科也成了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例如在理论方法研究方面,有社会知识论、知识社会学、知识交流论、交流系统论、世界3理论、书目控制论、整理学说、应用研究说、目录学、书目情报、图书学、读书论、图书馆哲学、情报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经济等等。在技术应用方面有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复制技术、网络技术、光盘技术、全文存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图书馆实验研究、自动化网络研究、自动标引技术、自动语言规范技术、自动分类、检索方法学、知识库建设、智能检索系统、参考咨询系统,智能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等。
同学们,你们赶上了好时候。你们能够有机会在良好的客观环境中,在前辈们创立的业绩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攀登、进取,自主地发挥聪明才智,成为专家。因此希望你们能很好地把握这一机遇,不要受眼下一些世俗观念的影响,不要受某些即时利益的诱惑,不要受浮躁心态的支配。应该勤奋、刻苦地充实自己,掌握过硬的本领,作好接班人的准备,作好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优秀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准备。应该强调的是,除了在学识、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准备外,还包括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比如说,应该更谦虚谨慎、善于尊重人团结人、吃苦耐劳、诚恳朴实等等。
同学们,我们愿同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愿同大家加强交流与合作,愿与大家做知心朋友。我们欢迎大家对我们提出各种意见、建议、要求,甚至批评。我们尽力给予可能的帮助。
我们呼吁方方面面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教育与帮助,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为我们的事业发展,为我们的学科建设努力奋斗!
谢谢!
辛希孟教授的贺词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博士生导师)
主席先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在世界文明史上,在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进步和改造、利用自然界的伟大斗争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斗争经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规范和严谨致用的治学原则,这就是:奋发、笃志、求实、创新。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汉、唐那样的盛世,无论是经济,还是在科学文化诸方面,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前夕,我们这些年龄较长者和未来社会的主人又欢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和规划文献信息事业的未来,这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科学发展史上将留下光辉的一页。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文献信息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图书情报学专业的教师,我衷心希望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肩负现代信息的搜集、整理、评价和咨询重任的学子们,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进一步开拓和发展华夏盛世科学教育文化风采,贡献我们的全部聪明才智和力量。
为祝贺和纪念本次学术会议的召开,特奉书作一幅:“发扬求实创新奋力拼搏精神,拓展华夏科学文化盛世风采”。
衷祝这次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与会同志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倪波教授致辞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生导师)
我们这次大会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在全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力军、大本营、国家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际上正发挥着思想库、人才库、知识库的重大作用,同时也是我们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与重要基地。我认为,中国科学院可以说是集中了我们民族的英才,我国科技战略的思想往往出自中国科学院,许多优秀的高科技成果和高科技人才也出自中国科学院。因此,由中国科学院来组织第一次全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是当之无愧的,并为以后的会议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我们这次会议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最重要的一个保证。所以,虽然这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开会,也很忙,但我们还是赶来了,因为这个会议的机遇实在是难得的。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层意思。
我想说的第二层意思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体主要是青年人。我们的青年的确是我们的未来,我看到大会通知上说“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未来”,这话一点没错。未来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实际上就是知识的较量,人才的对垒,也是我们教育的显示。因为,竞争到最后,真正的胜利来自于知识和人才。年青人,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年青人,是知识创新工程的尖兵与突击手;……。看到了我们与会的青年,就想起了我们的过去;看到了你们,就想起了我们这一代今后可能无法完成的事业将要由你们来完成。所以,我们对于这次会议寄予很大的希望,实践证明中国科学院的会议组织者正是具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也是对大家的期盼,希望把大家组织起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交流、切磋和探索。无疑,“现在”是对“过去”的继承,而“未来”正是由“现在”的延伸。因为未来就是从今天开始的,在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间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我们这些老同志,只能说是起人梯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与会的许多博士生导师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将来的事业是要靠你们的。今天,你们要借这个机会来认真地讨论,认真地学习。据我所知,中国科学院以及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防科工委,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长处和特色。大家要利用这个机会互相进行交流,因为许多单位都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一套做法和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这对思想工作、科研和事业的发展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我们台湾的同行要做专题演讲,他们那里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特别希望南京大学的研究生们利用并珍视这次机会,向兄弟院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学习,特别是向博士生导师们认真地请教和学习。
同时,我想借这个机会向中国科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与会者身体健康,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台湾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契机
——并展望两岸学者追逐世界水平,共创文献信息新境界
顾敏
(台湾世新大学图书资讯学系教授)
1 背景因素
作为台湾来的唯一代表,我非常高兴,也很荣幸地参加这次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学术研讨会。尤其是我刚才听到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的讲话,我跟他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个人觉得在这方面学到了很多,已经是不虚此行。下面我只是抛砖引玉,把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做一专题报告。
20世纪的最后十年十分关键。1990年成立了亚太经合组织,即APEC;有人说21世纪是亚太的世纪,这种提法是合适的,因为亚太地区将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93~1994年美国开始建设信息高速公路;1995年时,因特网很快变成万维网;1996年,西方七国的G7会议(中国没有参加过,俄罗斯今年参加了)对于因特网的全球性影响达成共识,并通过了建设全球资讯基础设施(GII)的决议, 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以低空卫星和光纤等为基础构成的天罗地网正在形成之中。这些世界末的发展趋势,与我们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
20世纪末另一个与我们相关的方向就是知识经济变成了一种全球性的自然趋势。我们在本世纪末和21世纪前20年打下的基础,无疑将会影响整个21世纪的发展。此外,1996年的G7会议在讨论GII的时候, 把全世界分成五大块,即亚太、美洲、欧陆、中东和非洲。有人还预言,公元2050年世界上的语言将只有英语、汉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四种。在考虑追逐世界先进水平、共创中文信息新境界的时候,应该把这些趋势作为思考的出发点。
2 图书情报工作的宇宙观
图书情报文献工作与宇宙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想用下图概括。
图书馆/情报/资讯/文献/信息宇宙观
信息科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它既是基础端,又是所有科学的顶峰端。台湾过去提倡的是创造财富,但现在需要鼓励的不是单纯拥有财富,而是要多拥有智慧。财富是可以花完的,而智慧则是无穷无尽的,而且智慧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所以,正如中科院领导郭传杰先生刚才所说的,21世纪的知识经济的基础将是智慧,未来50年里智慧将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3 新世纪数字图书馆的推展策略
70年代开始,图书馆逐渐从自动化图书馆走向电子图书馆,并将逐步发展到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新世纪数字图书馆将从资讯科技、信息内容、使用面逐步推展到社会文化的层面。
信息科学中,信息的内涵最重要。21世纪的图书馆会变成今天的速食店,是知识的加油站。学图书资讯的不能推卸责任。信息内涵的最大深度是其使用面。如,环保意识虽然很好,但如何推广、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却是很难的。台湾有150万人可上万维网,但只有5%的人经常上网,50%的人用过两次,没有物尽其用。我们要通过普及教育扩大使用面。在美国,要求小学五年级学生在21世纪必须会用电脑上网。我们中国需要在此方面下大力气。
4 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目的
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图书馆/情报/资讯/ 文献信息工作的领航者与领航群。领航者的素质将决定这项事业的前途。
教育领航群共同建立“亲切”、“服务”、“专业”、“效益”的工作文化,从而确保这项事业的永续发展,适应新世纪的时代需要。
5 台湾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契机
台湾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有过三次契机:
第一次历史契机:1960年代——文化复兴与出版潮。这一阶段的出版潮带动了翻译工作的发展,建立了很多新图书馆。
第二次历史契机:1970年代中期——经济与文化建设。这一阶段有12个建设项目加入文化建设,成立了文化建设委员会,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方案,而且计划在台湾每一个县市都设立文化中心。此外,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在于让全民共享经济成果。
第三次历史契机:1990年代中期——资讯与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全地区资讯基础设施建设内涵
·通信建设:包括分组交换网(PACNET),高速宽频网(ATM),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有线电视网(CATV)。 卫星通信网(SATNET)等;
·应用建设:包括远程教学(Distance Lcarning), 电子商务(E.Com.),电子数据交换(EDI),群件工程(Groupware),通关自动化(Trade-VAN),各类联机数据库(on-line DB),因特网(Internet),随选视讯(VOD),远程医疗(Tclcmcd)等;
·环境建设:包括法令规章、作业标准和人才培训;当局要提供电子政府服务;图书馆应用电子书目和电子文件;医院提供远程医疗和医疗保险服务;银行应用高速宽频网提供家中银行服务;商店应用销售点服务(POS),进行联机销售和整合经营; 工厂利用群件工程进行联机营销;家庭可以享用VOD服务,在家办公和购物, 并具备终身学习的条件。
6 追逐图书资讯/文献信息的世界水平
·努力踏实——图书资讯基础建设
要点为:硬件建设方面加强建筑及扩充计划;核心馆藏与特色馆藏;书目控制与书目服务;数据库与网络建设;参考及研究支援;馆际合作;努力说服政府,赢得社会支持。
·广泛参与国际图书资讯交流
要点为:多发表国际性论文,积极参加国际性研讨会,积极组织国际性活动,吸引国际性研究。
·积极研究新世纪图书馆学
循着“人类需求的图书馆”、“信息市场中的图书馆”、“网络时代的图书馆”三条线研究新世纪的图书馆学。
7 共创中文文献信息新境界并展望未来
·中文文献信息的组合。
·中文文献信息的处理。
·中文文献信息的载体。
·中文文献信息的服务。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建设世界级的中文信息网络,积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21世纪的大同世界奉献中国人的智慧。
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学研究
彭斐章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博士生导师)
1 图书馆学面临新的信息环境
当21世纪到来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从欧美到亚洲,从发达国家到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兴起了一场全球性的信息革命的新浪潮。这次信息革命影响面之广,涉及技术之尖端,以及对人类社会行为方式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同第一次信息革命不同,这次信息革命出现在世界“冷战”之后,将是一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信息产业成为国家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也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研究文献信息的采集、组织、传递和开发利用规律的图书馆学正面临着一个新的信息环境。新的信息环境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图书馆学研究应当自觉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抓紧机遇,迎接挑战。那么,图书馆学研究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从图书馆学发展史来看,作为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学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德国的M·施雷廷格于1807 年最早使用了“图书馆学”这一专门术语,19世纪以来,随着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图书馆学也在科学之林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是,从9世纪到本世纪 50年代,图书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science)还是一门艺术(arts),在美国曾引起激烈的争论,这说明图书馆学在当时还未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治愈战争创伤 和恢复世界经济的需要,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50年代初期,欧美和前苏联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很快,图书馆学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50年代初,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图书馆学家路易斯·莱德纳(Lou's N.Ridenour)适时地宣布图书馆学进入了“科学时代”(age of science), 尽管世界各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不同,图书馆学进入科学时代的时间有先有后,但是,我们注意到50年代图书馆学所处的新环境是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和图书馆自动化的开展,科学时代的图书馆学正是适应了这种背景,抓住了发展的契机,文献计量研究,书目控制研究,文献资源共享研究,文献工作标准化研究,图书馆自动化研究等,均成为这一时期图书馆学研究的新课题,同时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60年代美苏争雄,美国图书馆事业倍受青睐,图书馆学教育繁荣,先后建立了68所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院,图书馆学研究有了长足进步。80年代冷战加剧,又极大地刺激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从而引发了信息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认为80年代的社会结构已由50年代的工业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美国图书馆学家宣布图书馆学研究进入信息时代(age of information)。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事业的主要特征是由传统的简单协作发展到地区协作与国际合作,全球文献工作标准化,图书馆管理自动化。在这一时期国际上产生了公共图书馆书目查询系统,地区或专业性图书馆网络(如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网络、医学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学情报学一体化研究,图书馆协作、联机书目系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
90年代中期,从美国开始,欧洲、日本、中国等先后开始筹建本国信息高速公路既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从而引发了第二次信息革命。随着知识经济的勃兴,社会信息化与信息社会化的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Internet的普及,使人类图书馆事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新的信息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必然引起有关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传递、开发和利用方式方法的巨大变革,它即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也对图书馆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因此我们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age of digital)。
2 新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学研究
1.1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的定位问题
图书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这是学科的定位问题,是开展图书馆学研究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尽管人们对图书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我们始终认为,即使处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理应定位在“管理学科”这一坐标上。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划归到“管理学”学科门类中的“图书馆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下面,这是符合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的专业目录修订的原则的。回顾图书馆学最早归属文学学科门类,后来归入理学学科门类,现在划归管理学学科门类是适得其所,符合图书馆学的学科定位,对确立图书馆学的研究规范,为今后培养高层次的图书情报专门人才,发展学位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程中,曾有同志试图拔高图书馆学研究层次,通过纯理论推导来发展图书馆学,也有同志企图否定图书馆学理论的重要性,将其降低到简单地经验描述式的图书馆学研究层次,这两种倾向都存在片面性。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所揭示的是人类图书馆活动的规律。图书馆事业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基础和先导,现代图书馆学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催生的图书馆事业的沃土,图书馆学研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图书馆学理论源于图书馆实践,同时又服务于实践,理论要总结实践,反映实践,还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否则就失去了理论的先进性。
图书馆学需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图书馆学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知识与方法支持。图书馆学是强调服务的科学,服务观念应成为图书馆学思想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服务,图书馆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离开了服务,图书馆学研究也就偏离了方向。
1.2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的使命问题 面对新的信息环境, 图书馆学研究充满着挑战和机遇,图书馆学的使命就是要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需要,服务于科教兴国的需要。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硬件:包括通讯设备、线路、计算机平台;②传输:包括通讯协议、标准等;③内容:包括各类知识与信息、情报。我们要将图书馆事业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大局出发来规划图书馆事业。将本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大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长期工作来看待。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仍然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学情报,开展社会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无论社会信息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不会被替代的。但是我们必须研究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实现这些功能的新方法和所面临的新问题,例如传统的阵地服务与分散的个体服务两者并存的模式研究等。从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而言,我们要研究新的信息环境下文化信息的平衡问题,信息伦理与平等问题。
1.3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研究的基点问题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基点问题,曾经有人主张从图书馆事业发生、发展规律上来探索图书馆学的理论问题。我们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强调应将读者信息需求作为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学研究的出发点,也就是研究的基点。一切为了读者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精髓,现代图书馆管理的任务就是使文献、知识和信息与读者需求最恰当地、有序地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读者对文献、知识和信息需求的方式、手段、行为和特点时刻在发生变化,只有经常研究读者对知识信息需求的特点和规律,才能使图书馆学研究贴近时代要求,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需要。读者信息需求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出发点,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永恒课题。
图书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从图书馆学与时代这一命题来看,图书馆学研究经历了科学时代—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这样一个历程。我们始终认为当前图书馆学研究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主要是强调图书馆学研究的时代特征,图书馆学研究必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要,迎接时代的挑战。但是,我们始终认为传统图书馆学内容是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研究的基础,读者的信息需求是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研究的出发点,服务依然是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研究的主线,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谈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吴慰慈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最近,国家教委提出要把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研究生教育部门和研究生指导教师关注的重点。
1 文化素质教育所涵盖的基本内容
所谓文化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人的指挥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要培养的学生素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
2 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文化素质的现状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由于受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内容的局限,以及近年来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在目标导向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即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目前,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偏重于科技教育,忽视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例如:有的研究生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较多,课程学习阶段成绩优良,但一进入到做论文、专题研究阶段,与人交往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就显得偏弱。有的研究生对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是否有较高的经济收入考虑过多,有的研究生甚至不惜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些研究生心理素质较差,经不住困难和挫折。通过上面的阐述不难看出,目前,我国有一部分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还有着一定的欠缺,研究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函待加强。
研究生作为在校教育者的最高层次,应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努力做到人文素质与科学技术素质的有机整合。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特别是高等教育中,是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各有各的作用和地位,两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可是,由于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致使一部分研究生对人文社会科学、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短之甚少。这种偏向的产生固然同教育基础、大学本科教育有关,但也不能说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无关。
3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的教育都十分重视人的素质培养。但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18世纪中叶,美国开始出现专业教育。19世纪以后,技术教育也开始出现。其标志是哈佛大学于1847年建立了劳伦斯理学院。同年,耶鲁大学也建立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系。在此以后,欧洲的一些大学也相继仿效,例如英国新建了伦敦大学,以解决科学技术专业教育的问题。
中国在19世纪后期开始学习西方,发展专业教育。20世纪专业教育在中国得到了较快发展。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专业技术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专业技术教育的开展,在人类教育史上是一次变革。但在发展专业教育的同时,对于人自身的培养却受到不应有的轻视。对此,一些富有远见的教育家早就向人们发出了警示。 例如, 著名教育家CardinalNewman一再强调必须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主要目标。但是,由于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的强大冲击,教育把培养适应紧急发展的专门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因而忽视了人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这种忽视人的自身素质的专业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出现了“发展综合症”。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并试图加以改进。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了“红皮书”,强调大学生要学习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基本内容,帮助学生具有进行思维、作出判断和鉴别价值的能力,从感情和理智两个方面促进人的发展,使人与社会的需要得以调和。斯坦福大学的教育经济学家Heney M.Levin从高科技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通才教育的意义,强调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文化、语言、社会和科技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
看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在人类即将迈向21世纪的时代转折点上,中国教育界抓住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切中时弊。我们现在所谈的文化素质教育,不是古典的人文教育,也不是历史的简单回归,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近代的科技革命,给教育界注入了丰富的内容。在进行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培养人类的科学精神,即养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我认为今天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从内容上来说,就应该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两个方面。文科学生修读一定的理科课程,理科学生修读一定的文科课程,这对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和提高科学素养不无裨益。
一个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要保证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应该学好中文、数学、计算机、外语四门课程。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有两种能力:一是独立获取知识、发展壮大自己的能力;另一是表达、交流和组织的能力。上述四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两种能力。总之,文化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使是文化素质教育获取广泛的社会效果。我希望研究生导师都来关注这一问题,为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质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4 当代中国的研究生应有的文化素质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的文化素质主要是人的人格、气质及修养。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即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艺术的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授 和环境熏陶,促使学生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使学生具备应有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如何做人。当代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眼光;互相友爱,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等。人类正迈向更高层次的文明,这种文明不仅表现在物质上,而且主要表现在文化与伦理道德上,未来世界各国的较量,不仅是物质科学的较量,更是人文精神的较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在21世纪能否再造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文精神的发扬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对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 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言传身教、全面育人作用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心目中是备受尊敬的,导师的言行、 思想品德对研究生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生导师应在教学、科研和论文指导工作中随时注意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坚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以优秀的品质感染学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不仅要谈学术、谈思想,而且要谈世界观和方法论,谈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要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自然融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言传身教、全面育人的作用。
(待续)
标签:情报学论文; 研究生论文; 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学研究论文; 文献回顾论文; 中国科学院论文; 科学论文; 文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