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今高校教学人性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论文_潘珂

浅析当今高校教学人性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论文_潘珂

潘珂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当前高校的教育教学中离不开科学的、规范的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到各个管理层中。为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高校也有必要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深入到教学管理中,实现学生利益的最大化保障,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关键词:人性化、教学管理、自由、弹性教学

一、导论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等等。人性化管理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于管理,按照人性基本属性进行管理的管理哲学。

事实证明,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人性化管理对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有着显著作用。在教育领域中,人性化管理逐渐为学者和社会各阶层所认同。教学管理的对象是人,但我们通常没有真正地把人当作“人”来看待,而当作物品来管理。目前,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在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活动和教育结果等几个层面上,都存在着人性缺失的现象。

二、研究的意义

本文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独特的意义:理论上,用管理学中的人性化理论,系统地分析当今大学教学管理制度,重点理清大学教学管理的制度文本,深入研究大学教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上,通过提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建设的发展,建构新的大学教学管理理念,创立新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有效地指导教学管理实践,从而加强大学人性化教学管理,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三、高校教学人性化管理的现实剖析

1、高层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着“官僚主义”思想;“官僚主义”的盛行,使得高等教学模式化、程式化、管理制度革新能力差,教育培养的人才知识能力结构过于陈旧,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是高校管理层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素养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尤其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发展。

2、教辅人员欠缺教学管理专业水准;当今部分高校,很多从事教学管理的教辅人员并不是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教辅人员对学科专业类型不了解,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方案不熟悉,导致一旦在教学环节中出现问题时,其责任往往归结于专业教师。长期出现这样的局面,造成了管理与实际教学不对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学校内部的公共教学资源就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原本就不丰盈的教育资源被人为地浪费。

3、限制学生的学习自由;学习自由是自由观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是人类的自由精神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学习自由是学生在教学中享有的自主、自为、自决的学习状态。由于中国高等院校在这一阶段大多数实行的是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客观上使学生在学习上受到不少限制。虽然在教学制度改革方面,各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改进,但对学生学习的自由仍有不少限制。

4、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近几年高职院校出现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由于专业和实习的需要,应当配备比普通院校更多的教师。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数还是毕业于师范类院校,这类教师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讲授经验,但缺乏下企业锻炼的经验和工作经验,这和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目标和方向产生出入,未能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5、忽视和损害学生的利益;保护学生的利益是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这不仅体现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但一些大学并没有从强制性的管理模式中转变过来,教学管理制度依然是给人一种“至高无上”的态度,钻了部分大学生对法律意识欠缺的“空子”,损害或者忽视学生的合法利益。

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对策

1、高校设立一些独立于学校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教学管理的监督机构;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授治学,赋予相关教育专家一定的决定权和管理权,由他们负责制定并实施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这样,可以避免高校的“官僚化”现象的蔓延和伸展,使教学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监督管理的透明性与权威性,并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多元自主发展打开通路。

2、提高教辅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教辅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不断的深化其所负责服务的学科知识、专业知识与相关的管理水平,并定期对其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做到“专”而不是“泛”。岗位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3、建立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弹性教学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思想,它关注人的选择、人的需求、以及人的感情。弹性教学关注的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选择的权利,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新型管理模式。如选专业方面,可允许特殊情况(包括错选、志愿服从)的学生在进校后进行专业的第二次选择,使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和积极性去学其所好;允许学生在同类学校中转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或推后毕业等等。

4、建立新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我国大学对学生学习评价要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从深层的评价观念上看,我们的教育评价不仅要鼓励学生成功,也要允许学生有一定限度的失败,给他们机会试行“尝试性学习”,体现出新的教师评价的的灵活性和个性化。比如学生有一科目学的不好,任课老师可在上课前对其进行诊断性评价,这样师生双方都可以准确把握双方的教学进度,准备掌握哪些知识点已经明了、哪些还需要加强。

总之,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对策,不仅是体现出规范人、管理人的意识,更多地是体现出尊重人、服务人的观念。

五、结束语

综上,当前高校存在的一系列教育管理的诸多问题,例如本文提到的管理人员官僚主义思想、教辅人员管理水准欠缺等,严重制约着高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提出的人性化管理改革对策,是极为迫切必要的。高校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跟自身情况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论文作者:潘珂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浅析当今高校教学人性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论文_潘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