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迁、需求变化以及大学会计教育改革——来自我国大学的实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论文,实证论文,教育改革论文,需求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环境变化、会计职能拓展与国外大学会计教育改革
21世纪以来,技术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创新消除了传统交易模式信息处理时间与地点的约束,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辐射影响以及会计规则的国际趋同甚至等效的趋势等因素共同促进了各种要素资源的全球流动,也带来了资源配置的全球化竞争趋势。经济社会的变革要求会计职业的角色功能做出必要的改变和重新定位[1]:会计职业领域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为主,拓展到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化等高端管理领域[2],其执业重心以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向参与战略管理和流程优化的管理会计倾斜(IMA,1999)。随之对会计人才知识和能力衍生出新的需求:(1)作为企业价值参与和创造者,与组织架构保持一致成为其职业成功的必要组件,因此,进入会计职业界的个人应具备组织文化、战略目标和远景发展等相关的知识与决策能力[3];(2)外部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其执业中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职业判断与专业能力要求更高;(3)信息生成与获取的便捷,资源配置的全球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国际交易市场,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行为规范和会计信息生成传输的主要规则,其国际化趋势成为必然,这就要求会计人才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和会计规则,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资源要素之一,会计人才参与全球竞争,这一方面促进了其人力资源价值的提升,也要求人力资源供应者按照国际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质量与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知识内容相关,与教育机构及其人才培养方案直接相关[4-6]。
会计教育尤其是大学本科会计教育,面临一系列需要探索和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其中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对于未来会计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7]。但由于很多大学将会计视为集合一系列规则的技术,而非一种科学[8],所以会计工作只需死记硬背就可以,因而不为管理者、投资者与债权人感兴趣[9],大学会计课程设置往往过于“规则导向(rules-based)”。同时,由于大学不能像企业那样迅速了解市场变化信息,大学会计教育往往滞后于会计实务的发展,对外部实务界的新需求反应迟缓[1],一些课程往往“根据教员的兴趣而非市场的需求设置,导致课程内容狭窄且过时,往往与实务需求脱节,因此我们不能传授学生与国际化、技术创新和商业伦理等高度相关的内容”[10]。对此,国外会计教育界与实务界一直致力于大学会计课程改革:(1)会计职业团体与大学人才培养规划部门就课程设计问题开展紧密合作,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明确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必须有150个学分的专业教育,并进一步对大学提供150学分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规划;美国商学院联合会(AACSB)等权威教育评级机构对大学专业课程与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定期评估;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资助和监督13所大学实施包括课程设置在内的会计教育改革。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CPA Australia)以及特许会计师协会(ICAA)与所选择大学共同进行会计课程设计。(2)会计理论界对大学本科会计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等展开大量研究,仅2006-2009年期间在《会计教育杂志》(JAE)、《会计教育进展》(AAE)等国际会计教育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有187篇[11];(3)大学自身在本科会计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美国大学将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于“不仅仅训练学生进事务所成为会计专业人员,而是培养学生具备会计专业人员的竞争能力”,大学本科会计课程一方面与AICPA提出的150学分课程设置要求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意识到会计和商业知识的拓展,需要增加通识课程的内容,逐步减少技术性会计课程的比重”,加大了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比重。如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本科会计课程由基础课(core Curriculum requirement)、专业课(major Curriculum)和任选课(electives)组成,要求有42学分的基础课(主要是一些普通素质课程),其中第一年入门课程有英语创作、文学、管理、历史、社会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技术、影视和表演艺术等,主要培养学生在写作、数理推论、全球文化和多元化文化、伦理和领导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技能。
二 我国大学会计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现时面临的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会计教育界实施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改革:其一,20世纪80年代初,西南财大和中南财大将原有“老四门”会计课程体系(即会计原理、工业会计、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分析)改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五门,形成了包括以一般专业课和选修课程基础、五门会计专业课为核心的会计课程体系;其二,1992年在财政部颁布《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后,原有分行业、分部门、分所有制的会计模式打破后,揭开了按照市场要求,向国际惯例接轨的变革序幕。改革后的会计课程体系分为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和高级会计三大块,会计专业核心课由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七门构成。这两次会计课程体系改革一方面打破了原有按行业和部门设课程的会计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性不强、内容重复的缺陷。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课程体系改革流于表象,改革后会计课程内容缺乏创新;会计课程体系改革走的是一条知识添加型路子,由“老四门”到“新五门”、“新七门”,改革的处方就是添汤加料,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消化能力。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了《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计划》,确定“会计学”和“理财学”为改革重点。为此许多高校自行对其会计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尽管方向各异,但主要还是沿袭以前改革思路。结果是课程越改越多,内容重复交叉现象并没有得到解决,又添加了专业课程负担过重、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新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本科会计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07年,有508所普通高校招收会计本科生,在校生人数从1998年的12 159万增加到2007年的80 181万;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近千万会计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9.4万人;注册会计师行业30多万从业人员中有9.2万执业注册会计师;副教授职称以上会计教育工作者约1万人[2]。同时,我国会计教育与国际会计教育一样面临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乃至等效,入世后会计人才的国际流动和竞争,XBRL应用引起的会计信息输出方式的变革等,都对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提出了新需求:本科会计教育应该培养具备公司治理、资本运营、风险管理以及现代金融知识与信息化技术,且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会计人才。但我国原有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却滞后于这一社会需求:(1)课程体系专业化有余但复合型不够、本土化有余但国际化视野不够、知识教育有余而能力培养不够[12]。(2)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设计脱节;各层次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界定模糊和衔接不够[7];(3)会计课程体系门类不全和内容重复。例如:缺少新兴会计分支学科的课程或专题性质的课程;缺少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信息披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监督;资料查询与信息检索等课程,案例教学、角色模拟、实验室教学等实践性课程不足;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等课程内容重复很多[13-14]。
近10年来,我国很多大学在会计课程方面进行了持续且有益的改革尝试,但目前尚无文献对改革进展进行系统描述和总结,也就难以回答改革成效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深化等一系列逻辑命题,这是我国大学会计教育进一步改革的关键,也是本文的研究缘起。
三 十年来我国大学会计教育改革的进展实证
(一)数据来源和指标释义
我们收集和整理了1999-2001年间18所(其中综合类大学10所,财经类院校8所)和2009-2011年间30所大学(其中综合类大学18所,财经类大学12所)的本科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①,具体学校样本如表1所示。我们运用SPSS17.0统计工具对两个期间样本大学的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进行差异分析,具体指标释义如表2所示。
(二)我国大学会计学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
为了口径一致,我们按照具体课程性质,统一划分为全校基础课程(公共基础和通识课程)、学科基础类、专业课程(包括专业主干和选修课程)和实践类4类课程。1999-2001年期间,样本大学专业总学分均值为176.4分,其中54.2%的总学分分布在160~180分之间;最小值为137学分,最大值为209.5;2009-2011年期间,样本大学的总学分均值为169.2,其中63.3%的大学的总学分在160~180分之间,学分最小值为137,最大值为198学分。学分构成情况如表3所示。我们进一步将全校基础课划分为公共基础课(语言类、计算机基础和思政类课程)和通识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课程);将专业课程细分为专业核心和专业选修课,分析两个时间段样本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构成情况(见表4)。
表4显示,2009-2011期间我国大学的公共基础课学分比重较1999-2001期间有大幅下降,均值和中位数差异分别为5.021和4.15,均在1%重要性水平显著;通识课程由1999-2001年间的总学分比重均值的2.677%增至2009-2011年的8.472%,均值和中位数差异均在1%的重要性水平显著;2009-2011期间实践课程比重也较之前显著增加;而2009-2011期间大学专业核心课程学分比重较1999-2001期间有显著减少。此外,2009-2011年间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学分比重的均值和中位数较前期都有增加,但差异并不显著。
(三)我国大学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改革
进一步分析两个期间专业课程内容,我们发现专业核心课门类基本保持一致,主要由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构成。但与1999-2001年比较,2009-2011年间有6所大学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为成本与管理会计;部分大学将专业导学(或导论)(4所大学)、税法(2所大学)纳入专业核心课程;有13所大学将战略管理作为必修课程(学科基础必修或是专业必修课程),14所将其作为选修课程,4所大学没有设置该课程。
专业选修课方面,1999-2001年样本大学的门类设置相对零散,44.4%大学专业选修课主要由分行业、分所有制会计课程构成,如商业企业会计、股份制企业会计、银行会计等课程;2009-2011年我国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选修课门类较之前更为丰富,我们按课程内容对30所大学的专业选修课门类汇总,共有38种之多。其一是行业业务相关的会计课程,如非盈利组织会计、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基建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股份公司会计、证券公司会计等;其二是按照执业资格考试和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的课程,如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资产评估、税收筹划和税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课程;其三为国际会计理论与规范介绍和比较课程,如国际会计、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国际比较会计等;其四为会计史与新兴会计课程,如会计史,审计史,网络会计,循环经济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法务会计等。大学在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时大多是采用四类或三类课程结合的方式。如北京大学2010级本科会计学专业选修课就设置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金融企业会计和国际会计等课程;中央财经大学2010级会计学本科专业选修课程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国际会计、金融企业会计、基建会计、税收筹划、经济法等。实践课程方面,不仅学分比重较前增加,大部分大学实践课形式更加丰富,除军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外,新增设了创新创业、第二课堂、企业沙盘模拟等实践方式,学时分布也较前分散,大多学校5~6个学期都有实习课,有的大学甚至每个学期都安排实践课程。
此外,我们重点对两个时间段内国际化课程设置程度②、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设置情况、双语课程设置、案例课程以及文献写作类等进行了差异分析,以了解我国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在适应会计准则趋同、经济全球化等会计环境变化方面的改革进展。结果显示(见表5),国际化课程、双语课程和案例课程学分比重均值较前有显著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和文献检索相关课程设置虽有变化(学分比重均值由0.338和0.01增加至2.204和0.59),但差异并不显著,可能是此类课程的设置现在仍不均衡:2009-2011年期间仍有23所大学没有设置文献搜索和论文写作课程;19所大学没有设置会计职业道德相关课程。
四 我国大学会计教育改革的总结与建议
(一)我国大学现行会计教育改革的成果
1.课程结构优化,课程改革凸显以能力培养为重
与10年前比较,我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总学分略有下降,课程结构中加大了通识课程、学科基础、专业选修以及实践课程的比重,特别是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分比重较前显著增加;降低了公共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比重,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学分比重较前有显著减少。这说明我国现行大学本科会计学课程体系更好的贯彻了我国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多综合、重能力”的教育原则;更注重学生通识素质,学科基础知识、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在引导学生人格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事物成熟理解、伦理判断和公民素养和文学美学素养方面做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2.专业课程设置适应了会计国际化趋势
2009-2011年间,我国大多数大学设置了国际会计或比较会计等课程,对我国会计准则趋同乃至等效等环境变化做出积极反应;并通过设置专门的案例课程和双语课程,引导学生跟踪学科前沿知识,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以培育其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参与国际会计市场竞争的能力。
3.实践课程类型多样,学分比重增加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2001年6月14日《中国财经报》刊登了一份题为《实话实说:会计教育》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的主要调查对象为全国14所重点大学的会计专业高年级学生,这份调查报告的结果表明,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低下是大学会计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发现,经过近10年的会计课程改革,我国大学会计实践教育方面得到长足发展,不仅表现为实践课程比重的增加,实践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学时分布方面也反映出现行大学会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融合[16]。
(二)进一步深化大学会计教育改革的建议
1.教育目标应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教育目标是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和指南,我国本科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大学教育目标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扩展做出及时的反映。但我们发现,现行大学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如某大学本科会计学培养目标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理论功底扎实、掌握实务操作技能”,该目标中“理论功底扎实、掌握实务操作技能”,对高级会计人才能力定位偏低且滞后,其次对高级人才所需理论知识语焉不详。对此建议各大学根据会计专业自身发展的特点,以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育人指南》为基础,并参考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的会计职业能力框架,制定明确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完整性和连贯性亟待进一步提高
课程体系应提供专业人才培养的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理想的大学课程内容应该是一个尽可能系统、完备的整体,同时使课程体系中的各个知识系统之间保持本质的联系[17]。但我们发现,很多大学没有设置会计职业道德和专业文献搜索与写作等重要课程;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课程边界不清,内容重复;课程间知识的层级关系不顺,有学校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置在中级财务会计之前,说明课程体系不完整、课程间知识缺乏连贯性等现象仍旧严重。对此我们可借鉴国际一流商学院的经验,如Wharton商学院的课程模块化、顶点课程设置以及学术顾问指导等。Wharton商学院按课程知识归类,将本科会计学必修的37门课程划分为经济学与数学、领导力、写作能力、商业基础、社会环境、组织环境、通识教育、全球环境、商业广度、专业方向、其他无限制课程以及非商科课程等13个模块单元,不仅明确了各模块单元对完整能力框架的贡献,而且进一步将每一单元按照知识层级细分为1~9门相关课程,如商业基础模块中商业统计课程(包含课程101和102)主要教授商业统计的基本方法,规定统计课程101和102学习之前必先修数学(104),统计学(101)修完后再修统计学(102);顶点课程(Capstone Course)是帮助高年级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知识进行整合和梳理,以增强学生知识“整体结构力”的一种高级课程。此外,Wharton商学院为了进一步保障学生所修课程的知识系统和连贯,设置了由专业老师担任的学术顾问,旨在为学生制订大学期间学习规划以及选课提供建议。
3.课程内容与会计实务领域的相关性应进一步增强
环境变迁下会计职能领域拓展,要求大学会计课程对此做出迅速反映,以提升学生职业竞争能力。10年来我国大学会计课程在因应国际趋同乃至等效方面有显著进步,但在应对技术创新带来的信息化风险和战略以及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方面,相关课程内容陈旧,与实务脱节严重。如大多数大学设置了过多的一般业务与特殊业务(行业)的会计核算课程,而诸如战略与风险管理、全面预算、业绩评价等课程的学分比重明显偏低。究其根源主要是,目前我国大学会计课程改革大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任务式改革,并非专业院系基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动谋求,改革往往是对前期课程体系的局部调整,因此难以保障课程内容与实务紧密联系。国外经验如前所言,一是职业团体和大学紧密合作,共同参与课程设计;二是大学课程和会计职业资格要求衔接,从而保证课程内容与实务需求高度相关。我们认为:大学应采用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动态会计课程改革方式,由专业教师、实务界和职业团体共同组成课程改革小组,对现有课程的环境适应性进行合理评估,并据此设计会计课程,以解决课程内容与实务需求脱节问题。
注释:
①其中1999-2001年18所大学的培养方案由2003年笔者参与的“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收集;2009-2011年30所大学的培养方案来自于各校教务网站。
②按照欧阳爱平(2011)的观点[15],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育的国际化体现为三方面:首先是专业设置国际化,如国际会计专业的设置,ACCA专业的设置;其次是办学方式国际化合作,如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和国外大学合作培养本科会计人才;再次就是课程设置国际化,如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国际会计,西方会计等课程的设置。本文指的是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程度。
标签:会计论文; 课程设置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国际会计论文; 会计职业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大学论文; 环境会计论文; 会计学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 课程论文; 大学本科论文; 财会论文; 会计实习总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