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251800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问题的设计、提出与解决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之一。下面浅谈一下,我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时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依据教学目标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中心议题
山人版《品生(社)》教材,兼顾了城乡差异,尽管如此,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一个地区的特点,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材的具体使用中,这就要求教师需根据本地的实情,以及儿童的生活实际,以课标为准绳,教学时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和调整。
比如:山人版五年级《品社》上册“方便面的来历”这一主题活动,教材给我们提供了“粒粒皆辛苦”、“走进食品加工”、“珍惜劳动成果”等活动内容。 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农民、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通过参观、访问、讨论,了解方便面的加工过程,感受工业劳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体会人们工作的辛苦,尊重他人的劳动等。我们学校附近没有食品加工厂。我们这儿是主要的产棉区,大多数的学生家里有几亩棉田,学校附近有纺织厂和服装加工厂。
结合本地实际,在选择中心议题时,我把教材中主要了解小麦的来历变为主要了解棉花的来历,把参观食品加工厂变为参观纺织厂和服装加工厂。虽说活动名称不同,但活动实质是一样的。
二、根据“少而精”的原则设计具体问题
中心议题确立以后,对于课中要讨论的具体问题,教师应根据“少而精”的原则来设计。也就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克服那些琐碎的、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精选有可扩展性和代表性的问题。
下面以两位教师在执教“交通事故的警示”时,设计的问题为例。
1.教师甲:设计了以下问题:
(1)车车相撞会怎么样?车会怎么样?人会怎么样?
(2)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
(3)小组交流搜集到的交通事故,说出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怎样避免交通事故?
(5)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司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行人?
整堂课教师共安排了五个大题,学生回答前后重复,认识也不深入。再仔细看一下这些题,第(1)题没有讨论交流的价值。(2)和(3)题,(4)和(5)题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
2.教师乙:整堂课共安排了三个大题。
(1)小组交流:见过的或听过的事故?谈感受。
(2)讨论: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这三个题设计按一定的梯度呈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有讨论交流的价值。具体实施中目标达成率高。反思这两节课,不难看出,问题“少而精”了,学生才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认识才能深入。
三、 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想让学生全员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中去,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又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如:有位教师在执教一年级“合理饮食”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你喜欢吃什么东西?这些东西都有什么营养?
第一问学生回答积极,教师把学生相应分成了水果组、蔬菜组、肉食组、蛋奶组。
第二问,学生没有回答的,教师便安排小组交流,学生在组内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教师到各组启发,学生依旧没有反应,教师启发全体学生:“水果蔬菜里含有哪些维生素?”这时一男生站起来说:“含有叶绿素。”教师及时总结:“水果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等营养成分。”“肉、蛋、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这时一男生又站起来说:“我还知道肉里含有F剂。”转念一想,该生所说的F剂可能是成品肉中的防腐剂。反思这一问题的设计是否高估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像食物里含有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一年级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这些术语。课堂上的第一个果子,学生就没摘到,师生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四、组织学生有效地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课前,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的问题有时很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如问题一提出就急于讨论,讨论时学生参与的面不广,卷入的程度不深等。这些都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和加强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组织和调控。教师还要重视对思考结果进行交流、归纳、总结。
如,我在“交通安全每一天”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了解了交通事故的危害后,我先引导小组讨论:我们应怎样做?然后组织全班交流,这样及时把学生个体的零散的经验扩大为群体的系统的经验,随后我又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给学生选播“中小学交通安全常识讲座”中的两个片断。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的行为指导,拓宽导行内容。
总之,只有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加强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品德教育的实效才能得以落实。
论文作者:劳爱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交通事故论文; 教材论文; 过程论文; 加工厂论文; 议题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