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学实施生计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计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者在《教育评论》2002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生计教育是我国普通中学忽视了的,然而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普通中学都在“普通和“基础”上面几乎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却将每一位受教育者无法逃避的生计问题置于脑后,这与我国的国情背道而驰,同时,与学生、家庭、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南辕北辙。作者认为,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能够坐直通车上去的只是极少数。大量的中学生毕业即失业,学校所学在社会得不到应用,无一技之长。普通中学教育内容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普通中学的生计教育在这些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来说:普通中学的生计教育可以改进职业、劳动与教育之间、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失学、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的需要;有利于改变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落后面貌;普通中学开展生计教育是医治贫困的一剂良方。普通中学生计教育的内容与课程主要从以下方面构成:①设置职业认识课程。主要内容有,介绍生计是什么意思,如何挑选自己喜欢的职业,各种职业特点介绍等。②农村职业方面的课程设置。内容有,果树栽培、种花育苗、农业生物、选种养草、农副产品运销、加工,等等。农村中学开设这些课程较少有师资、仪器、场地方面的困扰,因而比较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③工商业方面的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类型设计生计教育课程、如开设电工、钳工、车工、会计、装璜、纺织、印染、制陶等。我国工艺比较落后,在这方面开展生计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④第三产业劳动方面的课程设置。如开设旅游、浴室、理发、洗染、照相、刺绣、酒店管理等等。由于生计教育的内容丰富,涉及的课程繁多,为使生计教育不流于形式,普通中学的生计教育可采取以下途径实施:以学校为基础开设生计教育的课程;与职业学校合作进行生计教育;利用当地生计教育资源进行生计教育。中学生接受了生计教育,出路要比没有接受宽广得多,能够使普通中学在不影响其学术性的前提下,照顾到大多数中学生的就业谋生问题,具有较多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