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及难点浅析论文_王馨悦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及难点浅析论文_王馨悦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也得到更加飞速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必须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此篇文章主要对现阶段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和技术难点从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上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难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把控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主要包括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等过程,掌握好这些过程的施工技术要点,才能够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1.1混凝土输送:(1)混凝土输送宜采用泵送方式,输送泵位置应设置在坚实平整场地,道路应畅通,作业范围不得有阻碍物。(2)输送泵管安装连接应严密,输送泵管道转向宜平缓。输送泵管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应与结构牢固连接,转向处支架应加密。向上输送混凝土时,地面水平输送管的直管和弯管总的折算长度不宜小于竖向输送高的20%,且不宜小于15m;输送泵管倾斜或垂直向输下送混凝土,且高差大于20m时,应在倾斜或竖向管下设置直管或弯管,直管或弯管总的折算长度不宜小于高差的1.5倍。(3)布料设备应安装牢固,且应采取抗倾覆措施,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经常对布料设备的弯管壁厚进行检查,磨损较大的弯管应及时更换。(4)注意输送混凝土的管道、容器、溜槽不应吸水、漏浆,并应保证输送通畅。输送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采取保温、隔热、防雨等措施。

1.2混凝土浇筑:(1)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垫层、模板上应洒水湿润;现场环境温度高于35℃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并不得留有积水。(2)混凝土宜分层一次性连续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先浇筑竖向结构构件,后浇筑水平结构构件。浇筑区结构平面有高差时,先浇筑低区部分,再浇筑高区部分。柱、墙梁、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时,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3)浇筑施工缝或后浇带混凝土时,结合面应粗糙,且应清除浮浆、松动石子、软弱混凝土层洒水湿润;已浇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1.2MPa;柱、墙水平施工缝水泥砂浆接浆层厚度不应大于30mm,接浆层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成分相同。(4)后浇带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并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

1.3混凝土振捣:(1)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2)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泡时,结束振捣。(3)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50%,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4倍。(4)宽度大于0.3m的预留底部区域,应在洞口两侧进行振捣,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宽度大于0.8m的洞口底部,应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后浇带及施工缝处边角处应加密振捣点,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钢筋密集区域或型钢与钢筋结合区域,应选择小型振动棒辅助振捣,加密振捣点,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流淌形成的坡脚,不得漏振。

1.4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7d;采用缓凝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2)洒水养护应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麻袋或草帘后进行。当日最低温度低于5℃时,不应采用洒水养护;覆盖养护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加麻袋、草帘进行,塑料薄膜应紧贴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且覆盖严密;喷涂养护应在混凝土裸露表面喷涂覆盖致密的养护剂,养护剂应均匀喷涂在结构构件表面,不得漏喷。

二、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

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十分普遍,而技术运用的好坏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这就需要把控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各个难点,各类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防治也就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如混凝土露筋、混凝土外形尺偏差、混凝土棱角缺损、混凝土缝隙夹层、混凝土干缩裂缝等。因此,根据多年的施工技术工作经验及标准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质量缺陷影响因素和技术处理方法进行如下浅析和论述。

2.1现浇混凝土露筋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

2.1.1影响因素

(1)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钢筋垫块在振捣过程中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由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4)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润湿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旱等,拆模时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2.1.2处理方法

混凝土露筋将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混凝土的残渣以及钢筋铁锈,此时应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润湿,再用1:2或者1:2.5水泥砂浆抹平整。如果外漏的钢筋较深,就需要消除混凝土表面薄弱的混凝土层,并且用水将混凝土的整个表面刷洗干净并且浸润,用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并且进行养护。

2.2混凝土棱角缺损的影响因素

2.2.1影响因素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润湿或润湿不够,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敲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造成缺棱掉角。

2.2.2处理方法

混凝土的棱角缺损与浇筑前使用的木质模板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有效避免混凝土棱角缺损,需要在浇筑前对木板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浸润。浇筑完成后需要定时进行浇水和维护,同时,在对侧面非承重模板进行拆除的时候要严格监察木板的强度,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的强度大于1.2N/mm2时,可以将木板拆除,但是在拆除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混凝土的棱角加以保护。在拆除木板或者调运的时候都需要用力轻缓适度,防止棱角受到外力撞击,在混凝土的运送过程中,应该在棱角处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混凝土成品受损。缺棱掉角较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润湿,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于较大的的掉角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料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补好,并仔细养护。

2.3混凝土外形尺偏差现象的影响因素

2.3.1影响因素

(1)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

(2)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

(3)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

(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

(5)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2.3.2处理方法

混凝土的外形尺寸出现偏差,如果是没有进行抹面的混凝土表面仅仅是出现不平整,应该调配砂浆进行抹面,其中抹面的配制比例应该与混凝土的配制相同。混凝土的整体出现歪斜或者轴线的位移出现细小的偏差,如果没有影响混凝土的正常使用,可以不予理睬。但是,混凝土的整体出现歪斜或者轴线的位移出现较大的偏差,就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查认定,并且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2.4混凝土缝隙夹层现象的影响因素

2.4.1影响因素

(1)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浇筑时捣实不够。

(2)浇筑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曾认真清理,再浇筑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层。

2.4.2处理方法

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应慎重。梁柱等补强前,首先应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的混凝土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再浇筑,用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并按规范要求养护。

2.5混凝土干缩裂缝的影响因素

2.5.1影响因素

(1)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低级或垫层的约束,出现干缩裂缝。

(2)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3)混凝土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2.5.2处理方法

此类裂缝对混凝土结构强度影响不大,但会使钢筋锈蚀,有损外表美观,一般可在表面抹一层薄砂浆进行处理,对于预留构件,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进行封闭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解决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只有严格分析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因素,才能从根本上寻求解决方法。只有制定出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恰当的处理方法,才能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人员提供有效依据,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张靓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5,08:33

[3]黄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城市建筑2016.32

论文作者:王馨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及难点浅析论文_王馨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