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_甲骨文论文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专题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古代论文,建议论文,专题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7-0061-06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设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下列汉字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文学特色、京剧和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等内容要求。设置这个专题很有必要。现在提倡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过去被我们斥之为颓废现象、文化垃圾的摇滚乐、行为绘画、荒诞剧都进入了教科书。多元化是应该承认的现实,但是,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没有基本的了解,多元化就容易变成被别人同化。因此,要研究怎样使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这种认同感和亲切感不是说教能产生的效果,而是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特色通俗地告诉他们,自然而然地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我们的学生都熟悉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历史教育的作用在于“激活”他们心底里的“储备”,从而认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课程标准设置这个专题是很有意义的。教科书依据这一专题的要求做了很多努力,也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些在专业领域已经是最基本的常识,教科书却没有写进去。汉字的演变就是典型的一例。

隶变是汉字演变的关键

汉字不是依赖声音书写的文字。中国的方言非常多。北方人听不懂上海话,上海人也未必能听懂浙江话,广东话难懂,福建方言更难听懂。但是,写出字来天南地北的人都能认识。汉字的这种特征独一无二。汉字将语音不同的人们联系起来,维系了祖国和民族的统一,这是要向学生解释的粗浅道理。汉字还是世界唯一使用至今的自源文字。英文、日文都是典型的借源文字。英文字母借源于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又借源于腓尼基字母。日文借源于汉字。汉字则始终独立发展,独成体系。汉字的特征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汉字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思维的影响至今仍是很多中外学者感兴趣的课题。

汉字演变的关键是“隶变”。

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隶变”。隶变之前是汉字的古文字阶段,之后定型。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强调甲骨文已经具备“六书”构字规律,“与今天汉字基本相同”,这种说法似乎有点儿问题。其一,甲骨文毕竟还是古文字,今天除书法艺术外已无实际应用价值。其二,从甲骨文到大篆、小篆,只有横、竖、点和弯转,隶书产生了撇、捺和方折。汉字的“五笔”至此俱全。没这五笔哪有今天的“五笔输入法”?!其三,“六书”是汉字造字的方法与规则,甲骨文已具备了“六书”的特征。但是,“六书”是根据古文字归纳出来的,汉字定型成熟以后,就很难再用“六书”分析造字的本意。常举的例子是“日”字:甲骨文、金文写成⊙,表示太阳,是象形字;到小篆变成,隶书以后变成“日”,显然没有方形的太阳,已是不象形的象形字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董琨先生说:由小篆变为隶书,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意味[1] (p.59)。其四,现在的汉字90%以上是形声字。汉字之所以没有走上拼音文字的道路,形声字的发明是一个重要因素。形声是汉字最有生命力的造字法。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计有9300多字,其中形声字有7690字左右。形声就是把同音字加部件,区分字形和意义,于是产生了部首。隶书进一步归纳了部首,位置也固定了。比如“亻、礻、扌”原来也有放在右边的,隶书以后都放在左边了。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减省,因此使我们容易辨认。

总之,隶书的产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甲骨文至今发现有4700字左右,学者能确切辨认的不到1800字,多数字要么不认识,要么不能产生共识。因为,多数甲骨文字的形体与后世汉字差别太大,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字认不出来了。另外,就目前发现而言,金文少于甲骨文的数量,这看起来不合规律——字应该越来越多。这是因为甲骨文还具有浓厚的图画性质,金文合并了甲骨文的许多图形文字,人名、地名也少一些,所以总数就减少了[1] (p.53)。甲骨文与金文在形体上都不固定,即没有定型化。一个字常有不同的写法,部件的位置比较随意。有新教科书说:“至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似乎不见依据。

甲骨文是学生应该了解的,但是,在基础教育中讲汉字的演变,将重点放在隶变上更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就像我们介绍一位姑娘,如果总拿她童年时期的照片,说:“你看她多漂亮啊!”没有说服力,要看青春期的变化。现在的汉字毕竟已不是“文字图画”了。甲骨文还没有脱离“图画”,是汉字的幼年时期。隶变则是走向成熟的关键。

汉字如魔方

讲了汉字的演变,还应说说汉字的特点。葛兆光的比喻非常有吸引力:汉字如魔方[2] (p.202)。汉字怎么像魔方一样多变而又有规律呢?增添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认识中国字的特点,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汉字由象形开始,如“日”指太阳,“木”指树,“日”在“木”中,就是“東”,太阳从东方升起。人字如人形,两人相背,本义为“向背”,假借为南北的“北”字,又另造“背”字加以区别。木字如树形,人靠在树上为休息的“休”。人跪在神位前是“神”。“羊”字在古文字中是羊头的象形,“羊”大为“美”。祭祀时把“羊”放在神位旁边,就是“祥”字,求吉祥之意。“羊”与“鱼”合成“鲜”,指食物鲜美。“羔”指小羊,古文写成,放在火上烤的正是小羊、小猪。“手”象征力量,而手持木棒,就是掌握权力的“尹”,动口不动手的就是“君”,“君”加“羊”变成“群”,是君主统治下的“羊”。在“田”里用“力”干活儿的是“男”,女字是跪像,加上用“帚”扫地就是“妇”。有一段相声专门以此作素材,居然抖出“包袱”,使观众在笑声中认识了汉字的特征。“幺”,古文写作,是丝线的象形,两股丝下加“木”变成“”(乐),表示木架上用丝线作弦的乐器。后来又加上表示鼓形的,写成“”(樂),有鼓有弦就是音乐了,音乐给人带来快乐,于是“樂”又表示快乐。“幺”起初表示丝,丝是细小的,所以“幺”也有了小的意思。四川话“幺妹儿”,指家中排行最小的。麻将中“1”也读成“幺”,也是数最小的。“幺”上加个盖子变成“玄”,细小的东西又被掩盖着,显得黑暗、神秘,于是“玄”又有“黑色”“玄妙”的意思。秦汉时,皇帝的礼服是黑色的,又叫“玄衣”。魏晋时糅合道家和儒家理论的哲学深奥难懂,所以称之为“玄学”。“幺”又生出“幽”字。两根细丝掉落在山里面,既听不见声响又看不见什么,“幽”即有“隐蔽”“深藏”“僻静”的意思。

汉字的变化如魔方,也演绎出很多故事。《世说新语》载,有人送给曹操一大杯奶酪,曹操喝过一口后,在杯盖上写了个“合”字,众人不解其意,聪明的杨修看了后,端起杯子就喝了一口,说:“‘合’乃一人一口嘛!”《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将奶酪变成“一合酥”,加强了一人一口的意思。该回中还有一拆字故事。曹操建一座花园,完工后他去看了看,不置可否,只取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离去。众人不解其意,杨修说:“门内添‘活’,乃阔字,丞相嫌园门太宽大了。”重新修整后,曹操再看,大喜。测字算命也是利用了汉字的拆分变化。有一则故事说,两位读书人应考前去测字占卜,其中一位写了个“串”字,算命先生马上道喜说:“你要两次高中啊!你看,‘串’就是两个‘中’嘛。”另一位也想榜上有名,也写了一个“串”字,不料,算命先生立刻沉下脸来说:“你不但不能高中,而且有灾祸临头。”书生慌忙请教,拆字先生回答:“他写‘串’字是无意的,你写是有意的,有意就是用心写下‘串’字。‘串’下有‘心’不是‘患’字吗?就是将有祸患了。”

汉字的拆分变化和寓意是表音文字无法比拟的。汉字的特点还决定了古代文学的特征。比如对联,字的寓意与字组成词,上下联都必须对仗工整,表现形式都依赖于汉字的语言基础。诗词也是如此。汉字单体的特征,又是书法艺术的基础。了解和喜欢书法艺术,对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是不可或缺的。

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基本特征

汉字的书写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是在南北朝时期。历史课讲书法艺术首先要讲清形成的原因,这是历史课的特点。岳麓版说,单体汉字的定型为书法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士人群体的形成使书法成为他们表达理想的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提供了条件。除此之外,佣书业对书法艺术的形成大概也有促进作用。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书籍的流传全靠手抄,于是就有一部分人专门以抄书为生,被称为“书工”“书手”,通称“书佣”。这些人必须有文化、书法好。陈德弟的论文《魏晋南北朝兴旺的佣书业及其作用》分析了佣书业与文化传播的关系。佣书业是书法产生的基础,对书法的推动作用是理所当然的。

书法是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历史课只能拿出至多20分钟的时间讲书法,那么,基本特征讲什么呢?各种教科书无一例外,都是从王羲之到唐宋各家。以现在学生写字很差的实际情况而言,直入古代名家风范,不啻拔苗助长,不如从基本道理讲起,先学欣赏。欧阳中石先生的比喻很生动,他说:“每个人的字都有差别,正像每个人的面孔不同一样。其实,人的面孔有多大的区别呢?眼睛、鼻子、嘴……的部位已经非常固定,然而人的妍媸差别竟如天渊,有的实在难看,也有的能够倾国倾城。字的书写也正如此。”[3] (p.5)引申这段比喻:隶变使汉字五笔俱全,如同眉、眼、鼻、口、耳五官一样,怎么摆放,大小、粗细,线条的变化,于是就有了优劣美丑。当然,书法艺术还不完全如人对长相的审美标准。欧阳先生说,书法艺术讲究“来有所出,去见其才”,就是先学(入帖),后创(出帖)。反之,“来无所出、去不见才”则与书法无涉。他特别反对那些左右开弓、用嘴写、用手指头写等取宠现象,指出这些与书法无关。他认为把字写成“狂”“野”得不让人认识,更不足取[3] (pp.116~117)。

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字写得好,上乘之作必然与所书内容有关,这一点也很重要。我们常见一些单位、商店的牌匾请名家书写,但是,即便是名家,有些人的字也不适于用在招牌上。比如银行的名称,如果写得飘逸、单薄显然给人不稳当的感觉,而校名就可以不必过分追求庄重、浑厚。书法作品更要看内容。欧阳先生说的例子很典型。一对新婚夫妇的卧室里挂着一幅“书法”贺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看了让人哭笑不得,这岂不是盼着人家两地分居吗?一家豪华酒店挂着一幅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用在这家酒店里,谁愿意这样悲壮地喝酒?这两例说明书写者素养太浅,只顾写字,不考虑用途,闹成笑话[3] (p.110)。好的书法作品都能充分展现内容。比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沁园春·雪”,他自己的书法与内容融在一起,给人一种气势,非常人所能企及。

中国字与中国书法都是很独特的。现在计算机输入汉字的方法已不止一种,这充分说明了汉字的强大生命力。伴随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汉字正在走向世界。汉字的书写艺术也必将有更广泛的传播。

历史课讲文学要扬长避短

高中语文要学习古代的诗词歌赋,而且选择的很多作品都要介绍作者及其经历和时代背景,否则就不能理解作品的含义。历史学科用一两节课,蜻蜓点水式的从诗经说到明清小说,如果讲典型作品,既不能展开,也难超过语文,不另辟蹊径,至多是给语文课的古代诗词歌赋做一综合。那么,同样学这些内容历史课能不能体现出学科思维的特征呢?史学历来有“以诗证史”的传统,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作些探讨。

人教版统一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有关《诗经》的介绍,与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中的相关文字大体一致,只有正文与注释之分。高中语文所选《诗经》的篇章已经比较深了,历史课如果还以《硕鼠》《关雎》为例,则显得乏味。从证史的角度选择则有思维含量。如,《诗经·小雅·大田》的诗句:“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很多著作都引此为井田外有私田的旁证。《甫田》中的诗句:“俾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有学者引证认为在贵族田地里劳动的“农人”是平民,也有人认为是奴隶,说明还不能完全以诗句证史。教师们熟知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诗经·小雅·北山》。宗法制度在《诗经》中有记载,如《大雅·板》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宗子维城”。“大宗”“宗子”都是指长子,周天子依靠他们作为屏障保卫自己的统治。礼乐制度用《诗经》更是最直接的证明。《周颂·大武》有词有曲还有舞,演奏起来的场面一定很壮观。《诗经》中记载的粮食作物有15种,齐思和先生专门有一篇文章考证《诗经》中记载的谷类[4] (p.5)。

汉赋中班固的《两都赋》也是名篇。《两都赋》所写的“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正是指长安城内按商品分列肆,买卖拥挤的情景。

有关唐代主要粮食作物的论证,教学中常引李白的“家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杜甫的《忆昔》也是大家熟悉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一首诗把开元盛世的经济状况、社会秩序、生产方式全描绘出来了。王建的诗句“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说明唐后期已经出现了夜市和草市。元稹的诗句“估客无住处,有利身即行。……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把商人逐利、行贿权贵描写得惟妙惟肖。历史课如果用诗句反证历史现象至少会生动一些吧。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如果能精选这样的诗句,诗词歌赋在历史课上就别有一番味道。

讲小说也要实事求是

人教版统一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介绍明清小说用一表格形式;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小说”一节也用“明清著名小说一览”表,二者的内容几乎相同,对《水浒传》都是这样写的“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个评价用了很多年。

以往我们认为,农民起义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均贫富”。近年,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周思源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多次解说《水浒传》,他分析了梁山好汉打家劫舍、包括智取生辰纲的财产分配绝非杀富济贫。晁盖主事时,抢来的财宝一半留在仓库公用,另一半中的一半分给头领们,剩下的分给小喽啰。头领所得是小喽啰的50倍到70倍,也没有救济贫民的举动。如果按照阶级划分,梁山头领的成分很成问题。晁盖、宋江、卢俊义哪个是农民啊?造反不等于就是反封建,反皇帝、反贪官不见得就是农民起义。梁山好汉打劫的对象也不完全是贪官污吏,有很多是无辜的客商。梁山好汉胡乱杀人的现象非常严重。武松帮助施恩打了蒋门神,目的是夺回地盘,像黑社会一样收取各家店铺来往客商的“保护费”。后来张督监设计替蒋门神报仇,武松不仅杀了张督监、张团练和蒋门神,而且杀了五个丫环、五个差役、一个夫人。李逵杀起人来也是不管不顾,见了百姓也胡乱砍。因此,周思源先生认为,在108将中最少有43个人算不得好汉。他还认为宋江受招安有功无罪。周思源解读《水浒传》将由中华书局出版,这大概是一本很好看的书。

周先生的分析在《水浒传》中都有根据。中央教育电视台还专门请他与中学生座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批判和驳斥周思源的解读。人民版说《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这比说它歌颂农民起义贴切。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都强调追求真实,评价小说也应实事求是。

了解古代科技成就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由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模糊:“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因此,除了四大发明,各版本其他内容差距较大。人教版、岳麓版都有数学、天文学、中医学和农学;人民版只有四大发明和简略的古代科学思想。人教版还有古代建筑。这样一来,只有一课时的古代科技,学习的分量就大不一样了。美国的基础教育很重视科学史,从小学到高中已经形成系统。我们基本上没有形成科学史的教育。那么,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是,要求高中学生学习古代科技成就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我想,很多教师会回答:爱国主义教育。

如果高中仍定位于爱国主义教育,很难收到实际效果。比如四大发明,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已经耳熟能详。没有新的有说服力的内容,只是再三重复,我怀疑效果会适得其反。如果强调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多少有点儿狭隘。不仅近代很多科学技术的发明都与我们无缘,而且古希腊、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对人类有很多科技贡献。更重要的是,如果定位于爱国主义教育,就会妨碍求真、求实的原则,一味扬长避短。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要求的目的之一是“逐步理解科学是一种人类的努力”;著名科学史专家江晓原教授提出:“历史上,科学是由不同文化中不同的个人来从事的。”[5] (p.6)从人类文明进化的角度,认识各国的科学技术成就,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比爱国主义教育的视野要广阔。比如古代中国的数学以计算见长,在代数领域成果突出,《九章算术》的算法体系影响东方一千多年;古希腊数学则注重形体关系,在几何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几何原本》以演绎为特征的公理化体系同样影响西方一千多年[5] (p.89)。以往我们总是说比西方早多少多少年,但是,还有西方有我们没有的呢?葛兆光说:“古代中国人不习惯脱离具体事物在抽象的纯符号、纯逻辑中思维。”[2] (p.203)这大概正是我们在近代科学中落后的根源之一。中医学自成体系,西医学的发生发展与中国无涉,我们不是也在享用西医的成果吗?科学无国界。任何一种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都会对人类文明的进展发生影响,何必总是妄自尊大呢?南开大学王玉哲教授说:“若总一味地颂扬,陶醉于古代的‘四大发明’,有的甚至于片面地说,西方的某些现代事物,我们古代早就有过,这也是我们祖先发明的,那也是我们早已领先,无视我们的落后面,尾巴翘得高高的,总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这就不利于虚心向先进国家的长处学习。长期闭关自守,孤芳自赏的结果,势必使社会文化停止萎缩,中国前途还有什么希望呢!”[6] (p.3)他的这番话写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现在的高中生成长于开放的年代,你还这样说教,他们接受吗?

江晓原教授的不能将“科学”与“正确”等同起来的观点,对历史教育很有价值。他说:从古希腊算起,科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科学是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中必然包括许多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不正确的内容,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而是他所用的方法、遵循的程序。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有盖天说和浑天说之争。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浑天说认为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盖天说有其经典《周髀算经》,浑天说制定的《太初历》被奉为圭臬。这两种学说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争论自汉初以来持续一千三四百年。今天的天文学常识告诉我们,这两种学说的结论都有根本性的错误。但是,科学史的专家们却给这场旷日之争以很高的评价,说:“浑盖之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视实际校验的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5] (p.83)在这场争论中,为了通过实地天文观测和用仪器校验、证明自己的学说,促成了诸如勾股定理、浑天仪和僧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等大量成果。浑盖之争没有受政治和宗教等非科学因素的影响,始终沿着学术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是应该被理解的,也应该是可以讨论的,不容讨论科学的有效疆界,就是“文革”中的逻辑“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5] (p.15)。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学说都一样,从来就没有永恒的真理,方法和程序比结论更重要。“有效疆界”适用于自然科学,政治学说也有时代性。了解科学的探索过程是树立崇尚科学、求真求实精神的重要途径。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字、诗词歌赋、京剧等放在一个专题内,主题不明确,线索不清楚。另外,科学与技术也有区别。技术指经验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操作技巧,古代还没有应用科学;科学则要反映客观规律、学科知识要形成体系。古代中国的科学似可另成专题,天文学、数学、中医学、农学应该是高中学生必须了解的,初中学生完全可以理解四大发明及其影响,高中不必重复。课程目标中要求“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在内容标准中也应该有相应明确的专题。外国史有,中国史更应该有。

标签:;  ;  ;  ;  ;  ;  ;  ;  ;  ;  ;  ;  ;  ;  ;  

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_甲骨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