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2.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5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处给予常规放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适形放疗,两组放疗照射总剂量均为60-70Gy,每天1次,5次/w,连续5-7w。化疗与第一天放疗后治疗。随访患者2年后临床治疗效果及耐久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5例,疾病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4例,疾病进展13例,总有效率为53.1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随访以化疗开始至患者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为生存期,按月记录。研究组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的近期疗效效果较为理想,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肺癌放疗;复发患者;适形放疗
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也不断上升。
临床中治疗肺癌,通常采用常规放疗,但其生存率也仅在5%-10%之间[1]。造成放疗失败的的主要原因就是复发,由于常规放疗对机体的正常组织会造成损伤,从而使复发之后的放化疗方法难以再次进行。由于常规放疗不能有效的保护机体,而三维适形放疗是临床治疗现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三维重建,准确的确定肿瘤定位,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率。本文作者结合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58例患者临床资料,具体分析采用适形放疗治疗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58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11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8.764.59)岁;复发时间3个月-3年,平均(7.862.31)个月;IIIa期16例,IIIb期13例。研究组2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12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0.126.36)岁;复发时间5个月-2年,平均(8.163.31)个月;IIIa期19例,IIIb期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复发时间、病期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紫杉醇30mg+顺铂30mg,5次/w,连续5-7w,化疗在放疗的第1天开始。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患者在普通模拟机下进行体位定位,然后确定靶区体积范围,照射范围按CT片大体肿瘤体积外放2cm,照射总剂量60~70Gy,每天1次,5次/w,连续5-7w[2]。
1.2.2研究组治疗方法
采用适形放疗,真空体模行体位固定,激光灯标记位置,CT连续扫描获得重建图像,图像输入计划系统。照射范围按大体肿瘤体积外扩1~1.5cm,取5~6适形照射野,以95%等剂量面覆盖照射范围。评价治疗计划,控制重要组织器官受照剂量,照射总剂量60~70Gy,每天1次,5次/w,连续5-7w[3]。
1.3观察指标
随访2年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其生存期的提高情况。
1.4 疗效评定[4]
近期疗效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评价标准[5],分为完全缓解(CR):所有可测量的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可测量病灶直径减小50%以上。稳定(SD):病灶减小小于50%,或者增大小于20%,没有新病灶出现。进展(PD):原有病灶增大,或者出现新的病灶。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5例,疾病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4例,疾病进展13例,总有效率为53.1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放射治疗是控制肺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对于放疗后复发的患者,由于常规放疗对照射部位范围控制不精确,导致正常组织已经接受过相当剂量的照射,继续采用放射治疗难度及风险较大]。为优化放射生物效应,最终形成了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通过设计共面与非共面的多野、多弧照射,使得放射剂量合理、均匀分布于肿瘤靶区,控制受照范围,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提高了放疗的精准度与效果。适形放疗对于局部照射能起到有效的加量作用,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失败率。这一技术现已广泛应用,尤其适合高龄、脏器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顺铂能够帮助乏氧细胞再氧合,抑制肿瘤损伤修复,增加了放射的敏感性。紫杉醇半衰期长,能够在细胞内长时间积蓄,有效抑制有丝分裂。且紫杉醇具有减少毒性反应的功能,增强了患者的耐受,有利于改善局部控制和消灭微小转移,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常规放疗由于不能精准控制范围,使得大量正常组织和重要脏器暴露于照射下,为降低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照射剂量受到很大限制,导致放射效果不理想[5]。适形放射能够将高剂量集中于肿瘤靶区,提高了对于局部病灶的控制效果,降低了肿瘤细胞发展转移的概率,增加患者生存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放射治疗常见的毒性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
总之,对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能提高近期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毒性反应与常规放疗相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勇,王鹏,潘锦顺,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常规外照射后复发非小细胞肺癌[J].临床肺科杂志,2012,10(6):748-750.
[2]居小萍,肖作平,王春刚,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3,16(2):145-147.
[3]周桂霞,陈国雄,赵卫东,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探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26(5):224-226
[4]曹炎.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6(4):267-270.
[5]罗凤玲,毛进星,吴煌坚,等.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局部复发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1(18):11-13.
论文作者:张旭升1,范文娟2,杨森1,邢超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8
标签: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剂量论文; 病灶论文; 统计学论文; 常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