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分析_收入分配论文

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分析_收入分配论文

试析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入分配论文,公平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26(2002)06-0018-03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的出现,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渐扩大,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历史上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的矛盾依然存在,社会仍需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在收入分配中,国家能不能合理地处理矛盾,在两者间求得一种恰当的并为社会公民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平衡,使两者相互兼容并共同增进,是作为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政府的重大责任。

一、对两种错误认识的批判性考察

错误一:效率增长必然带来分配的改善。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模式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高效率是人们用以证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经济模式优越性的根本理由。有人认为,只要社会经济总体效率增长了,社会利益分配在总体上自然而然会得到改善,因而把社会分配问题寄托于市场效率的增长。但事实证明,即使是在较为理想和规范的市场条件下,生产效率的增长也并不必然带来分配改善,相反有可能产生分配恶化。

其一,效率的片面增长可能造成财富垄断和相对贫困化。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自由竞争时期所造成的公平与效率相背离就相当典型。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在经济运行中强调效率,忽视公平。他们从未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作为追求的目标,只是把个人奋斗、自由竞争、自由抉择奉为社会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社会成员相互独立地在市场经济中追逐自身的最大利益。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资产阶级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带来了以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的西方经济增长。然而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果只为资产阶级少数人所占有,一方面是资产阶级财富的迅速积累,另一方面却是广大无产阶级由于深受剥削和压迫而日益走向贫困。其二,财富和贫困相对积累的经济不公必然带来严重的社会不公现象,与市场经济的高效率要求形成尖锐冲突,最终必然带来社会的激烈动荡和瓦解,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效率,使效率难以持久,市场经济步入自身缺陷的死胡同。

错误二:按“道德应得”进行分配应成为社会公平分配的原则。这一理论的前提预设是每个人在道德上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具有同等的人格尊严,如果确认人格平等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价值尺度,那么,按“道德应得”进行分配就应成为社会公平分配的最终标准或最高原则。这一主张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只要人类社会还没有完全摆脱物质生活条件的匮乏状态,就不能用某种理想化的分配标准作为社会公平分配的现实方案。

在现代,人类社会虽然在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空前进步,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物质短缺或经济短缺的状态,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供应量还远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下,按“道德应得”进行分配的主张就只具有一种非现实的假设意义。另外,很容易导致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分配。由于它预先假定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人性和人格尊严,而完全不考虑生成具体人性的社会差异性和历史特殊性,势必推导出无差别分配的原则结论,这与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平均主义没有什么两样。在原来实行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我们舍弃效率,追求貌似公平的“平均主义”,分配上不是以人们在智力、体力和投入能力上的差异及相应的效率作为收入分配前提,而是人人均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它造成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变相剥削,造成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的脱节,不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二、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

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对立冲突,然而两者并非总是势不两立、非此即彼,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效率的提高可为公平提供物质条件,而公平原则的实现成为效率提高的必然前提。片面夸大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会导致对对方的侵害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危害。但这种关系有着不同的层次和不同方式的理解,效率之于公平的目的意义是基本、起码、首先的,而公平之于效率的目的意义则是长远、理想和最终的。不正确理解这种先后互动的内在关系,就可能导致认识观念和行动上的偏颇。

今天,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不仅要提供市场、竞争等价值标准,激发个人奋斗积极性,从而使社会经济有效率地运行,还要保证公平、合理、正义等价值标准,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要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说,关键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和所有制结构多层次,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一时还难以完全解决。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寻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使其达到最优组合。基于这一基本原则,当前我国解决公平与效率矛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在根本上是由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生产决定着消费和分配,生产效率的高低决定着利益分配的价值内容、规模乃至具体方式。没有生产一切就无从谈起,而且解决社会分配欠缺、商品匮乏和不公平分配的根本途径,只能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以求在根本上解决社会的物质短缺和分配不公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效率问题的确在社会生活(不仅仅是经济生活)中占居着优先位置。邓小平同志针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忽视和破坏效率原则而造成生产严重破坏、生产力发展缓慢等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指针。只有效率优先所带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极大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公平、扩大规模、改善质量。

突出效率原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兼顾公平的问题,更不是把公平问题推到可有可无的境地。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基本目标。“兼顾公平”的必要性在于:第一,公平对效率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收入差距可以刺激人们提高效率的积极性,而收入分配的不公则会影响效率的增长乃至导致效率下降。党和政府制定的按劳分配政策,鼓励人们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个体利益的增长,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了效率增长。第二,由于现代社会的劳动分工日趋细密和复杂,各种劳动类型或方式之间的比较日益困难,因而也加大了使“按劳分配”真正符合公平分配要求的难度。因此,在把效率放在优先位置的同时,一刻也不要忘记促进社会公平。第三,效率优先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人与人之间先天或后天的自然差别,也由于人们在获得利益时机遇和条件不同,使得利益资源在人们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因而弱势群体生存、发展的相对平等权利,需要国家从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出发,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等途径予以保障。

三、实现收入分配中社会公平的几点措施

社会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和标准之一。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收入来源已呈多样化,过去那种收入或利益的平均化态势正在被逐步打破。政府要把收入分配的差距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使社会上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要维护公平竞争和合理分配原则。市场经济崇尚和鼓励竞争,在竞争中推动生产力发展,创造社会价值,使每个人都有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竞争必将导致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与人们在智力、体力上的差异和劳动付出相一致的。这是一种社会公平,它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不同作用,能够激励人们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也能实现个人最大价值。我国现阶段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其次,防止两极分化。适当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差别能够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然而利益获得过分悬殊甚至两极分化,却极有可能挫伤人们积极性,而且会带来社会动荡不安。治理一个利益分化的社会,政府一方面应承认并维护适度的利益差别,另一方面也应制定必要的规范,为低收入阶层创造获取更多利益的机会,以此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一,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非法致富行为是对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践踏,它意味着少数人掠夺了社会和群众应得到的一部分财富,这其中包括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行为,由此导致的贫富差距是当今分配不公的最突出表现。另外,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现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垄断性行业或企业,它们凭借垄断地位为本部门、本单位赚取高额收入,并以福利、奖金等方式发放给职工,由此扩大了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存在一些因所获利益甚少而不能维持正常生计的人,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政府要制定一定的政策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防止他们同在岗人员之间的差距过大而加剧贫富悬殊,避免引发深层社会问题。

最后,缩小和消除地域城乡差别。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流动受到限制和约束的状况得以改善,大量农村人口进城经商务工,但他们在工作、生活、教育、劳动保障等许多方面却不能和城里人享有同等的待遇。改革户籍制度、教育、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结构,尽可能地为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提供和创造公平的机会。另外,还要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正是国家为促进共同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它能逐步缩小地区差别,使社会发展趋于更加合理和公平。

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同样为现代社会所不可偏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和原则应当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以贯彻。

标签:;  ;  ;  ;  ;  ;  ;  

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分析_收入分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