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建设农村经济新秩序--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_农业论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建设农村经济新秩序--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_农业论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构建农村经济的新秩序——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北省论文,农村经济论文,研究报告论文,社会科学论文,农业产业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辉煌成就之后,比其更加广泛和深刻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矛盾的表现是买难卖难,增产不增收;矛盾的焦点是市场主体发育滞后,小农户难以融入大市场。自8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即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探索。先是社会化服务、流通体制、调整结构、土地流转等单项改革,以后进行了县级综合改革试验;在实践中,先是出现了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后又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命题。这一思路旨在改造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使以农业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配套发展,显著提高了农业的收益和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前景。

河北省是较早进行农业产业化实践的省份之一。1994年,省委、省政府在总结先进县、市经验的基础上,召开了全省农业产业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制订下发了“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文件。为了了解目前的发展现状,探索农业产业化的动因、发展规律和下一步的政策取向,我们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卢龙县的甘薯、满城县的草莓、滦南县的肉鸡、赵县的雪梨和玉米、曲周的棉花、永年的蔬菜等产业进行了重点解剖。这几个产业涉及基本农产品、果品、蔬菜、禽畜生产,在全省起步较早,发展较好,具有代表性。这篇研究报告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一、背景:农民选择和开辟通向市场的道路

同全国一样,80年代中期河北省农产品的供应实现了从短缺到相对充裕的转折。1979年到1984年,粮食总产量从1779.75万吨增长到1870万吨,增长了5.1%,从调入省变为自给省、调出省;棉花总产量从11.56万吨发展到105万吨,增长了8.1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油料总产量从32.13万吨发展到60万吨,增长86.7%,创历史最好记录;其它农产品的增长也都突破了历史常规。这一历史性的转折,使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产品的供求格局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卖难买难”交替出现,各类“商品大战”此起彼伏。在河北,发生范围及影响较大的有:粮食和油料,1983—1984年“卖难”,1985—1988年“买难”,以后“卖难”、“买难”的周期缩短;棉花,1984年“卖难”,1986—1987年“买难”,1992年“卖难”,1993、1994年“买难”,1995年又出现“卖难”;生猪,1983—1986年“卖难”,1987—1988年“买难”,1989、1990、1995年又三次出现“卖难”。其它如鸡蛋、草莓、板栗、苹果、梨等农产品也都多次发生局部或全省性的“卖难”“买难”现象。

农产品相对充裕、发生“卖难”——生产受到抑制,产品短缺,发生“买难”——价格上涨,刺激生产,又发生新一轮“卖难”。从1985年以来,大部分农产品都进入过这样的“怪圈”。无论“卖难”和“买难”,最大的受害者是农民。发生“卖难”,农产品廉价出售或积压库存;而发生“买难”,涨价收入又多被生产资料供应和销售的中间环节占据。“卖难”、“买难”导致农业生产的大起大落,农民在改革中焕发出来的生产积极性反复受挫、严重下降。实践说明,我国农业的弱质性,不仅来自于自然风险,更主要的是来自市场风险。对于难以把握和驾驭市场的农户来讲,偶然的自然灾害尚可承受,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更为可怕。

对“卖难”产生最强烈反应的首先是农民自己。他们无法应付市场的变化,但有权力处置自己的产品。河北不少地方都发生过成批毁、扔农产品的现象,这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他们毁坏和扔掉的,不仅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有对农业生产的信心。面对市场的诡谲风波,一些精明的农民不再坐等良机,也不再满足于到三里五乡的集贸市场上“提篮小卖”,而是肩扛、手提,坐上汽车、火车去寻找更大的市场。如果说前一行为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期望,后一行为则是积极的探索和对期望的实践。

不要小看这些去“闯世界”的农民,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开辟、培育市场的先驱。他们远走他乡销售了自己的产品,也带回了市场行情和供求信息,这种用原始方式传递的信息成为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生产结构的开始。在此基础上,农业的产、销职能开始分离,出现了营销专业户;古老的集市孕育出了专业批发市场;区域性、规模化的生产逐渐形成;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应运而生。对农民的这些创造,政府给予了精心引导和扶植,支持和推动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早就提倡的社会化服务,由耕、种、收、打、浇“五统一”进入流通和加工领域;国合商业开始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科研、技术部门走出办公室,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与农户进行直接的结合,成为农业发展的“龙头”。这些新生的服务组织,起初的功能都是单一的,随着业务的拓展,有一些演变成综合服务机构。专业市场和销售公司也搞培训和技术服务;加工企业也搞销售和技术指导;专业协会既传播市场、技术信息,又搞销售和加工等,形成贸工农、产加销、农科教一体化经营。这种经营模式的出现,是农民开辟市场的产物,也是农业产业化的开端。

回过头来看,“卖难”“买难”的问题虽然发生在流通领域,但流通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供求失衡的原因,不仅有需求数量上的差异,还有品种、质量结构上的脱节。在我们面对的现实中,供求量的不平衡是相对的,某类产品在一定区域内过剩,在另一区域可能走俏,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大流通、大市场;某类产品供求总量相对平衡,但品种不对路,或产品品质、加工包装质量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则主要是生产问题。因此,解决市场问题,不能单纯盯着流通或单纯盯着生产,必须着眼生产与流通的衔接,既抓市场的开拓,又抓生产的革新,在农户与市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导和决策指导、诱导机制。家庭联产承包没有创造出这种机制,单纯的流通体制改革也创造不出这种机制。形成这种机制的关键,是建立一套使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运作组织,农民通过这套组织获得供求信息、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任何社会化生产都要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过去我们是用计划的方法把农民组织起来,现在要用市场的方法把农民组织起来。市场制度的创新最终要由适应市场体制的组织创新来完成。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都是通过发挥中介作用,把分散的农户与广阔的市场联结起来,从而发育农村的市场体系,带动农业的科技进步,优化农村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使封闭的小生产走向社会化的大生产。这是实现农业体制转轨和增长方式转轨的内在要求,是构筑农村经济新秩序的一场深刻革命。

二、进程:在产与销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经营

就河北看,产业化农业的起步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城镇加工业的带动。如满城县的草莓,虽然在1956年就开始种植,但面积不足30亩,真正开始商品意义上的生产,是由于邻近的保定市罐头厂的带动。1978年,该厂与外贸部门签订了向日本出口草莓酱的合同,便和满城县林业局合作推广草莓种植,当年达到200多亩,以后逐步扩大,目前形成4.5万亩的规模。赵县玉米的生产、加工也是由于邻近的华北药厂对玉米淀粉的大量需求发展起来的。二是传统行业的恢复扩张。如安国的药材、唐海的大米、辛集的蛋鸡、泊头的鸭梨、沧州的小枣等等,都是在政策日趋宽松、市场逐渐放开、农民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形成了区域化生产。三是新产品、新品种的引进。在市场信息的引导下,一些农作物、畜禽、水产和林果新品种得以落户。赵县的芦笋、蔚县的烟叶、唐县的小尾寒羊等,即属于这一类。1985年,赵县科委从多种渠道获悉,芦笋在欧美和日本拥有广阔市场,于是从美国引进种苗和栽培技术,当年种植面积200亩,去年达到5.3万亩,建起了两家大型加工企业,这两个环节的总收入为85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53元,成为该县的一个支柱产业。这三种情况,虽然启动的方式和条件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贸”字当头,或以销售合同为前提,或以明确的市场预期为基础。市场的开拓构成了农业产业化改造的原动力。

产业扩张以市场的开拓为前提,市场的开拓又以产业的扩张为基础,农业产业化是在不断解决产、销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实践表明,每一次卖难的发生,都会引发生产的革新和流通组织的升级。以满城草莓生产的发展为例,该县草莓1982年达到2000亩,占当时全国种植面积的1/5,总产1000多吨。当时只有一家加工企业,年消化草莓700吨,除农民走村串乡、赶集上庙卖掉一部分,仍有200多吨销售无门,因而1983年大幅度萎缩,减少到1400亩,这是产销矛盾比较激烈的表现形式。由于北京市场的开拓,种植面积逐步恢复、扩大。之后又发生过几次小的“卖难”,但由于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的及时调整,没有形成对生产的抑制,到1995年草莓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总产57900吨。在这一过程中,草莓产业发生了以下明显变化:

首先,流通网络和销售手段得以发育。一是专业销售队伍成长起来了。1982年的“卖难”,促使农民进入北京市场,当年的销售量虽然不足5吨,但沟通了产、需信息,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启发了进入大市场的思路,这些农民也成为销售专业户的前身。1983年,租用汽车从事草莓运销的达到30户,1986年发展到100户,贩运量约600吨;1995年增加到240户,贩运量达5700多吨,不少户已经有了自己的汽车。随着产地信息的传播,外地收购车辆增加,一些贩运户变为经纪人。经纪人从1985年开始出现。1995年达到400多人,当年组织货源32000吨,占总销量的44.2%。二是专业批发市场逐渐形成。1981年,在草莓种植较为集中的东马、陉阳驿、南陵山三个村的公路边出现了零售摊群,其成交量约占当年产量的10%。1985年,上述路边市场形成了批发交易点。1991年,在政府支持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谋划下,东马村在原交易点基础上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有专门场地和固定交易设施的草莓批发市场。到1995年,全县建成草莓专业批发市场8个,其批发总量约占草莓生产总量的48%。三是逐步采用现代化手段传递市场信息。80年代,反馈草莓市场信息主要靠营销专业户、经纪人和加工企业,没人统一收集发布,靠自然的社会联系相互转告。1990年以后,逐步开通了以下四种渠道:(1)县工商局通过邮递印刷品的形式,每年三次向外地市场介绍生产信息,每次发出1200份。(2)县政府每年组织一次由北京部分果品市场和新闻单位参加的联谊会,扩大宣传,增进协作。(3)与北京水碓子、大钟寺等市场建立协作关系,每天都能收到该市场草莓上市量、成交量、批发价格等信息,由县电视台当天向莓农发布。(4)1996年县供销社与北京中央市场实现微机联网,并提出与全国城市市场联网的目标。

其次,草莓的品种和质量不断优化。1983年以前,只有保定“鸡心”一个品种,现在发展到140多个,其中形成规模的有日本的丰香、静香和美国的全明星、哈尼等12个。品种的更新,不仅提高了单产,而且优化了品质,更加适应加工和消费的需要。在更新品种的同时,引进应用了新技术。1985年推广了草莓地膜覆盖技术,1990年以后又推广了草莓促成、半促成技术,形成了露地栽培和大中拱棚、日光温室、加温大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栽培模式。1995年全县草莓保护地面积9225亩,占种植总面积的20.5%。栽培新技术的采用,使供果时间由原来的20天延长到8个月,既分散了市场压力,又大幅度提高了产品利润。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强烈,科技服务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县农业局组建了全国第一家县级草莓研究所,1989年又与中农河北公司联合兴建了集科研、示范、生产于一体的草莓综合试验场,县林业局、供销社、科委和乡级农技站也都开展了技术服务活动,通过印发技术资料、开电视讲座、办培训班、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广、传授新技术。仅1994、1995年两年全县就培训莓农80万人次。科技服务收入不断增加,1995年约达100万元。

第三,草莓加工业得到发展。1983年,满城的草莓加工企业有两家,目前发展到7家,加工能力2万吨;用于草莓的储藏冷库4座,容量1.8万吨。加工产品由单一的草莓酱发展到草莓茶、酒、奶露及速冻草莓等十几种。由于草莓适于鲜食,又价位较高,只能用收获晚期、外观较差的作为原料,因而加工量受到限制。1995年全县加工草莓约1440吨,多数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但是既有的加工能力构成了潜在市场,当草莓价格下跌、加工企业有利可赚时,便开始大量收购生产,因而起到蓄水池和稳定价格的作用。1990年以来,满城的草莓没有积压,每公斤售价始终未低于1.6元,即得益于此。

满城和河北其它县(市)的实践,揭示了如下产业化农业成长的一般规律:

1.产业化必须规模化。满城草莓成为一大产业,首先是因为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经营,表2.1和表2.2分别表明了该产业生产和流通向规模化发展的进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联产承包、多种经营和贸工农一体化三个阶段,目前正进入产业化改造时期。多种经营是选择优势产业的基础,优势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贸、工、农的结合,产业化是上规模的贸、工、农一体化。规模化经营才有可能使种植、加工、销售、运输、储藏、科技、培训等分离出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每个环节的独立经营,都会形成专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目前河北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绝大多数是群体大规模,不是单体大规模,这是由“人多地少”的基本省情和联产承包的基本政策决定的。它说明,农业的规模经营不是只有大农场一种形式,产中分散经营,产前、产后集中经营也是上规模的一条道路。这也是“统分结合”的应有之义。

2.专业化、一体化是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首先是生产、流通、加工三个环节的分离,尔后是各个环节的工序和工艺的分离,比如种子繁育、防虫灭病、信息分析、科研示范等。这些专业化的领域也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生产的空间分工,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1988年前后,满城最初种植草莓的一些村,草莓的种植面积、投入劳力、经营收入都达到全村总量的70%左右,成为草莓生产专业村。目前,40个专业村种草莓3万余亩,占全县草莓面积的66%以上。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不断强化了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从而导致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内部各个环节协作配套、共衰共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专业化、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专业化、一体化的发展程度是产业化水平的基本标志。

表1 满城县草莓生产发展情况单位:亩、吨

项目种植村数 种植户数 收获面积 总产量年度

19785生产队集体经营200

100

1986404000 3200 1600

1992110

1400014500 15000

1995170

3000042000 57900

表2 满城县草莓销售情况单位:个、人、吨

项目 专业批发市场运销户 经纪人 销售范围

年度数量成交量数量 销售量 数量 组织省市数 其中外省

货源量 销售份额

1978000

0

0 0

1 0

198600

100 600 15 20 7 65%

199224000240 7000250550012 80%

1995834700

240 5700400

3200021 90%

3、专业户是产业化实践的起点。生产和销售专业户的产生,是产业链条形成的开始,是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化的起步。就自身来讲,专业户是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从他们身上,能够找到产业化的一切萌芽。随着专业化的发展,专业户扩展为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化区域,运销户变为经纪人,零售点变为专业市场。初始的专业户一般是生产经营品种的单一化,生产经营环节尚没有独立出来,既生产、又销售、又钻研科技,因此被称作“能人”。随着发展,分工进一步细化,他们或专司生产、专司销售、专司科技,或专司加工,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所有农业产业化了的地方,都伴随着“能人”的涌现,“能人”向专业户的转变,是农业产业化起步的标志。

三、效益:农业不再是低效产业

过去,凡是以农为主的地方,往往都是“农业大县、财政穷县”、“高产穷区”。靠农业摘不掉“穷”帽子,似乎是实践给人们的一个共识,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认识开始受到冲击,产业化的农业一再证明,农业可以致富,农业可以高效,以农业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农民实现小康的可靠途径。

靠甘薯致富的河北卢龙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卢龙地处燕山东麓南部丘陵山区,土地较贫瘠,交通不发达。为了改变落后面貌,该县曾寄希望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于1984年、1988年两度大规模启动,累计投入15多亿元资金,多数企业效益不好。但这个县具有种植甘薯的传统,全县耕地55万亩,解放初期种植面积10万余亩,1978年达16万亩,既作口粮糊口,又加工淀粉、粉条换零花钱,是农民的“保命”作物。改革开放以后,甘薯得到进一步发展,1986年种植2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8%,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5元,其中鲜薯收入约占50%。这年,全县开展发展战略大讨论,确定了“挖三宝(甘薯深加工、引青渠水、矿石开采)、聚四财”(粮、果、牧、工)的思路,作出了《发挥甘薯优势、建设甘薯基地县》的决定,提出两个80%的方针,即把80%的鲜薯变成淀粉,把80%的淀粉变成粉制品。第二年,农民投资甘薯加工设备,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64元,比上年增加1.3倍。1990年,甘薯加工业产值超过种植业产值。适宜植薯的地块都栽了甘薯,面积达到3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0%。1995年,甘薯及淀粉的加工率都达到95%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45元,其中甘薯加工收入约占75%。在全县211个小康村中,甘薯种植加工专业村占115个,全县7.9万个小康户,甘薯加工专业户占75%,“保命粮”变成了“摇钱树”,农民说:“金条银条比不上粉条”。

这样的实例不是个别的。据沧州市对100个小康村的调查,靠农业致富的占62%,靠工业致富的占21%,靠三产致富的占12%,靠多种经营致富的占5%。据对全省42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1995年农民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小康户占16%,其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72%,种植业、畜牧业、运输业、工业收入分别占家庭经营收入的61%、15%、6%、4%,粮食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64%。多数农民感到,务工经商缺资金、没门路、有风险,干好老本行也能挣钱。辛集市养鸡成规模,近几年蛋鸡存栏都在1000万只以上,鸡农说:10只鸡不愁油盐,百只鸡胜种责任田,千只鸡收入超万元。滦南县的牛农说:3头牛花钱不用愁,5头牛票子大把流,10头牛小康有奔头。遵化市建立了一个蔬菜出口加工基地,联户农民靠种菜致了富,每亩蔬菜净赚5000—6000元。平泉县有2万户搞玉米制种,他们用1/10的土地创造了全县1/3的农业产值,1995年全县有21个村达到小康,其中11个是玉米制种专业村。这些情况说明,农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希望。产业化农业能够摆脱低效状态,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效益和农户的收入,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品质的提高。卢龙县不同时期的甘薯单位面积产量如表3。

表3(公斤)

时期 五五期间六五期间 七五期间九五年九五计划

平均亩产 1267

1683

176619933000

比上期提高%

— 33 5

9 51

“八五”期间比“五五”期间平均产量提高57.3%。甘薯出粉率一般为5∶1,该县经过对50多个甘薯品种的试验,“一窝红”出粉率最高,为20%,比一般品种高出2个百分点。这个品种于1975年引入,通过不断的改良、提纯、保质,得以大面积推广,只此一项,相当于亩产提高10%。

第二,加工收入的增加。过去,卢龙的甘薯除自食外,多是出售原始产品,而现在基本上全部进入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就一般植薯农户分析,卖鲜薯,每亩薯地收入1000元左右,加工成淀粉,并进一步转化为粉制品,亩收入增加到1778元。目前,生产的粉制品有粉条、粉丝、粉皮等品种,粉条增值率较低,粉丝较高,可增值76%,粉皮的增值率也高于粉条。此外,该县还有薯脯、薯罐头、薯酱、膨化薯片、茎高条、乳酸、柠檬酸钠(以薯渣为原料)等加工产品,正在研制的有蛋苕酥、饴糖、降解地膜等深加工产品。

第三,关联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实质性突破,是冲破了只搞种植、养殖的传统格局,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使农业能够分享社会的平均利润。卢龙甘薯业的扩张就带动了以下行业:(1)育苗。过去薯农也育苗,但商品率较低。目前家家育苗,主要是卖,商品率达50%以上,每亩薯苗平均收入108.5元。(2)薯渣加工。过去,薯渣只作为饲养畜禽的饲料,现在用于生产白酒。目前该县有200多个小酒厂。亩产薯渣出售收入为89.6元。(3)流通。目前有粉制品专业批发市场5个,专业贸易货栈1150个,从事流通的农民4万余人,流通业的发展,使该县甘薯销售成本约下降50%。(4)运输。全县有以运输淀粉、粉制品为主的大型车辆2000辆。(5)冷藏。目前有冷窖、冷库约50座。(6)甘薯专用钾肥厂1个,1995年底投产,年产值13万元,利润2.3万元。(7)甘薯加工机械修理。1995年,淀粉加工户为全县总户数的90%以上,共有加工设备6.5万台套,目前约有甘薯加工设备维修点100多个。(8)甘薯加工机械制造。70年代,加工甘薯都是手工操作,80年代后逐步用上了粉碎机、自动过罗机、和面机、漏粉机等,从耕种、出薯、磨浆、制粉都机械化了。这些设备都是本县研制的,目前有3个生产薯类加工机械的国有企业,50多个简易机械制造门市部。他们制造的小型薯类加工机械不仅保证了本县甘薯加工业的发展,而且进入了全国市场。县农机修造厂生产的“薯豆磨浆分离机”被评为部优产品,畅销28个省、市、区。这个企业就是靠生产薯类机械扭亏为盈,实现转机的。(9)商饮服务。卢龙的饮马河乡是甘薯加工专业乡,过去只有几个商饮摊点,随着甘薯加工业的兴起,商饮服务摊点发展到112个,运输专业户256户。

以上是对户龙甘薯产业收益增加状况的分析。作为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从事种养和初加工的农户收入的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劳动机会增多,隐性失业减少。务农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劳动力不能充分劳动,在不同程度上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卢龙的农业劳动力平均承包土地2.75亩,种植甘薯等粮食作物每亩地一般需投工22个,每个劳动力年均投入标准工作日约80个,按年出标准工时250个计算,仍有2/3以上的时间休闲。产业化使这种状况得到很大改变,增加了育商品种苗和淀粉、粉条加工、运输之后,需增加标准工时120个左右,就业机会增加150%,休闲时间减少到1/5。有些粉条、粉皮加工户则常年生产,规模大一些的,还需要雇工。产业化农业创造新的劳动需求是一个普遍现象。河北的永年是蔬菜生产基地县,年种菜24万亩左右,该县的南大堡蔬菜市场,年成交额7亿元,居全国农产品集贸市场第19位。过去菜农只能季节性生产,现在常年耕作,春季大棚菜,夏季露天菜,秋季地膜菜,冬季温室菜,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800元。

2.科技含量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产业化为科技与生产的结合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农业的增长质量。“八五”期间,卢龙甘薯亩产平均每年提高2.6%,1995年达到1993公斤,5万亩高产地块突破2500公斤,最高亩产达到3000多公斤。在多年重茬栽培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单产的不断增长,除改善生产条件外、主要依靠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在各项技术措施中,采用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等“改土增肥”措施,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约为25%;采用引进原种、提纯优种、种苗脱毒等措施,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约30%;采用早春打垄、剪根假植、壮秧早栽、合理密植、拱棚覆盖等管理措施,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约为20%;消除多年连作形成的病菌积累,防治攻克黑斑、线虫等病虫害,贡献率约为10%;推广薯粮间作10万亩,贡献率约为3%。为了加大科技开发推广力度,该县建立了甘薯研究开发中心,与有关院、所联合进行课题攻关,解决甘薯生产加工中的难题;完善了科技推广网,全县26个乡镇都有科技乡(镇)长和农技推广站,548个行政村都有科技副村长和农业技术员,同时加大投入,不断改善了科技服务手段。目前已达到一乡一台放像机、一乡一台土壤养分速测仪、一村一盒甘薯生产技术录像带、一户一张明白纸、一户一个甘薯种植明白人。90年代初,科技入户率为45%,1995年达到95%以上。

3、流通渠道畅通,销售成本降低。许多地方的农民都谈到,少了不好卖,多了有市场;不仅好卖,还卖好价钱。卢龙的甘薯加工户说,1985年以前背着卖(下东北),1988、1989年不好卖,1990年以后互相跑着卖,现在是等着卖。跑着卖,销售成本一般要达到销售产值的10%以上,等着卖只需交纳销售价5%的费用,既节时、方便,又没有风险。目前卢龙粉制品的85%靠贸易货栈批发,10%由加工厂批售,5%靠设在外地的网点直销。自1990年以后,没有出现“卖难”问题,从而进一步拉动了生产。大李佃子乡85%的耕地种植甘薯,仍不能满足加工需要,1995年外购鲜薯加工淀粉900万公斤,外购淀粉600万公斤,占淀粉总需求量的近1/2。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是旨在改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农业集约增长的制度安排,是在社会平均利润原则的指导下,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它是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换中对农村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农业的社会化或组织化。农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以“小而全”形态的裂变为前提,以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基本内容。社会化分工是创造新科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巨大动力;社会化协作是保证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条件。组织化与规模化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小生产只需要家庭去组织,大生产则需要社会去组织,规模越大,越需要严密的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在政府引导、推动下,社会经济自组织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才能改善农村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微观实体的最终收益,来自于自身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宏观经济的环境和秩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微观实体的活力,往往更多地决定于宏观经济的运行质量。目前,区域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重点体现为经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体现为宏观配套改革的深化程度。卢龙农民靠甘薯致富,主要得益于加工、流通、科技等环节的成长完善,消除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梗阻”,从而使甘薯的产、加、销进入了一个畅通的轨道。

四、影响: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农业产业化从农业的商品化、规模化开始,到农业的市场化、工业化,是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远远超出了农业自身,它波及农村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在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农村的经济关系也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发生了一次质的突破,它牵动着农业和农村走向现代化的步伐。

第一,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性支柱产业。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多是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小而全”,形不成产业、产品优势。农业的产业化改造,是一个抓优势、创优势的过程。它从具有潜在优势的农产品抓起,上规模,上水平,逐步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和同类产品市场上的劲旅。这些产业区域上相对集中、分工协作体系相对健全、产品相对精优、市场相对稳定,克服了单纯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点。1986—1990年,卢龙县的甘薯加工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比种植业产值增速高出6个百分点,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17%,甘薯业的贡献在10%以上。目前这个县的三资企业21家,全部是甘薯加工企业。在农业大县,产业化的种植、养殖业成了招商引资的主要媒体。

第二,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形成,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壮大过程,都伴随着农村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以河北的赵县为例。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掘传统农业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已初步形成玉米、雪梨、芦笋三大特色产业。玉米加工度较深,目前能生产加工等级淀粉、药用淀粉、液糖、口服葡萄糖、方便食品等,正在开发利福霉素、甘油、变性淀粉等项目。年消化玉米约4.5亿公斤,外购量约占1/2。全县围绕玉米、雪梨、芦笋的加工企业2763家,带起了造纸、包装、印刷、装璜、运销等企业6754家,现有大型运输车1480辆,小型运输车3万余辆。1995年,这三个产业实现总收入27亿元,利税3.2亿元,提供全县财政收入的5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1995年与1990年相比,第一产业总收入占一、二、三产总量的比例由38.9%降为27.3%,第二产业由44.8%提高为49.6%,第三产业由16.3%提高为23.1%,玉米、雪梨、芦笋加工业的增量占全县二产增量的45.2%,由这三个产业带动起来的三产占三产增长总量的43.8%。1990年这个县的非农劳力比重占14.6%,1995年提高为25.9%,这三个产业转化农业劳动力占非农劳力增长总量的23.1%。与此同时,生产力布局得到改善,全县自然形成雪梨、粮棉、芦笋、蔬菜和养殖5个经济小区。集中的种养和加工有利于发展专业性的科研、培训机构,有利于技术交流和产品开发,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和开展销售工作。目前,该县形成了9个专业研究会,21个民间协会,14个专业批发市场,90年代以来开发了13个新品种。在农业产业化引发的结构调整中,由于经济实力增强、劳动力分流、专营户增多,粮食作物也向稳产高产方面发展。1995年,该县小麦平均单产达451公斤,玉米平均单产达526公斤,比1990年分别提高22.6%、31.2%,创历史最好水平。这说明,产业化不仅使农业自身走上集约发展的道路,而且也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巨大动力。

第三,推动了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的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产业化农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形成了农业投入的利益机制和动力机制,因而激发了各级、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首先是资金的投入,1985—1995年的十年间,卢龙县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入的比例比全省各县的平均水平高出近十个百分点。1986年前后,他们解决了加工农户用水、用电不出院的问题;1988年前后,大兴水利工程,解决了植薯用水问题;1992年前后,更换加工设备,进一步解决了生产机械化的问题。近两年来,在广大农户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财政、金融部门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国际资本和大型工商企业也纷纷看好产业化的农业项目。其次是科技的投入,规模化生产不仅刺激了科技需求,而且为科技的引入创造了物质条件。凡是形成农业产业化的地方,科技开发、推广、交流的组织就成长起来,专业化学校或培训班就建立起来,与国内外的科研院所的合作就发展起来。再次是活劳动的投入。由于精耕细作、科学管理的产业链条的延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不论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平原地区还是偏僻山区,在农业产业化了的区域,劳动力不仅很少外流,而且为其他地区的剩余劳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在穷乡僻壤的卢龙县,近几年参与甘薯加工的外籍劳力就有4000余人。赵县在梨果收获期间,平均吸收外地劳动力约10万人。

第四,集体经营增加,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产业化农业创造了很多商业机会,并要求有关的专业化服务与之相适应,这对农村统一经营层次的发展和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十分有利。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有的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办起了集体经营的加工企业或销售公司,成为农产品加工销售的龙头;有的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兴办各种类型的服务实体,对农户进行科技、信息、农资以及耕、种、收、打、浇方面的服务,这类社区性的集体服务与专业的技术经济服务共同成为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方面;有的则应运而生了一批股份合作经济,或联合兴办加工企业,或组织联合销售,或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在赵县的玉米淀粉加工企业中,实行股份合作的约占31%;辛集市新垒头村17户农民自愿组织起来,成立了股份合作社,把土地聚合到一起,开发暖棚蔬菜;还有一些地方,随着某一产品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知名度的提高,许多外地客商慕名而来,乡或村便因势利导,办起产地市场,通过出租市场摊位获取收入。

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以后,普遍增加了为农民服务的项目,减少了向农民的摊派。据粗略估算,在农业产业化较为发达的乡村,“三提五统”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比一般乡村大体低1—2个百分点,农民负担明显下降,各种公益事业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这些地方的基层组织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基层政权得以巩固和加强。

第五,构筑了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地区对农业的一种保护措施。但在农村的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积累也将主要用于工业自身的发展,即使能提供较多的支持,也只是一种外部的扶植,而非农业自身活力的增强。农业产业化则开创了工农关系的全新局面。在农业产业链条上,工、农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体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环节。加工企业要从较为固定的农业获取原料,就必须使之有利可得,给以扶植帮助,不断改进技术、更新产品、提高质量。因此,这种扶植,既是农业增长的动力,又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条件。生产经营上的一体化导致效益上的一致性和紧密相关,从而根本改变了“补农”、“贴农”的单向关系,形成了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还带来了城乡关系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产业化,促进了相关加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市场、运输、科技、商饮、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河北赵县的范庄镇、深州的穆村镇、威县的张庄镇等一批城镇就是主要靠农业和农业工业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在这些地方,农民的思想观念、商品和科技意识、文化生活等都高于一般农区的农民,他们开始从传统、封闭的窠臼中脱胎出来,逐渐成为商品生产经营者,融入现代社会。这种城乡文化的融合与接近,是引导农村社会进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巨大引擎。

第六,政府职能出现了实质性转变。农业的产业化改造,要求政府加强宏观经济研究和战略指导,加强产业发展的规划、协调,改变抓农业的传统方法。适应这一要求,这些年河北的不少县、市实行了抓产业责任制,由一名或几名县级领导挂帅,成立领导小组,专门研究、推动一个产业发展。由抓企业、抓农户转变为抓产业,是一大进步。同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为政府职能转换创造了条件。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社会服务组织逐步发展起来,这类组织承担了部分经济的组织、协调任务。邯郸市成立的各级农协组织,对解决农户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发挥了很大作用,尽管这一组织仍属官民合办,但政府角色转换的力度仍是巨大的。与较落后的农区相比,产业化农业的服务组织多是经营性的,因此,在形成产业化农业的地方,政府经济技术部门的职能转换,不但没有使自身“消亡”,而且有了新的发展,从而转换的自觉性大大提高,由“要我转”变为“我要转”。辛集市畜牧局扶持养鸡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实现从行政型向服务型、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臃肿型向精干型的转变,短短几年,全市蛋鸡饲养量达到1640万只,在服务鸡农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实践说明,农业产业化增强了经济社会的自组织能力,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这种社会的转型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它为政府职能实现根本性转换奠定了基础。

五、阶段:大范围的低水平启动

近几年,河北省的农业产业化有了较快发展,多数县都形成或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规模较大、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产加销成龙配套、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约有20个,如大厂的牛羊养殖加工、新乐的肉类冷藏加工、永年的蔬菜种植加工、安国的药材种植加工等;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销售收入在5—10亿元、形成了大发展态势的,约有40多个,比如,平泉的玉米制种、唐海的水稻生产加工、大城的小麦种植及食品加工等;有了贸工农一体化机制,但规模较小、处于萌芽阶段的,约有百余个,如迁西的栗蘑种植加工、望都的辣椒生产加工、蔚县的烟叶生产加工等。此外,有一些特色产业涉及较大的生产区域,已成跨县、区发展之势,如坝下环形带的玉米制种、沧石走廊的梨业、沧州小枣生产加工、黑龙港流域的棉花种植及加工、坝上地区的土豆生产及加工等。总之,全省范围的农业产业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起步。

为了判断河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和阶段,我们从商品化、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等六个方面,对卢龙甘薯、滦南肉鸡、满城草莓、赵县玉米和曲周棉花等五个产业进行了分析。这五个产业具有代表性,从中得出的判断,能够反映目前河北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实际。

1.商品化程度

商品化反映一个产业进入市场的程度。我们用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产品市场半径来反映。商品率越高,市场半径越大,商品化程度就越高。五个产业的商品化情况如表4。

表4

县名产业名称 商品率% 市场半径

卢龙甘薯 98 东三省、韩国

滦南肉鸡 100京、津、内蒙、日本

满城草莓 98 国内20个省市,南韩、

日本、香港、新加坡

赵县玉米 90 国内18个省市

曲周棉花 95 定购

从表4中可以看出,这五个产业的商品化程度都是较高的。需要指出的是,曲周棉花的绝大部分和赵县玉米的10%属国家定购。

2、工业化程度

这里主要指农产品的加工,它反映一个产业的开发深度,我们用加工率、加工深度、加工产品品种、加工业产值及占整个产业的比例等指标来反映。五个产业的农产品加工情况如表5。

表5

县名产业名称加工率加工产品品种加工产值 销售额占

(%)(个) (亿元) 全产业比例(%)

卢龙甘薯 98

32 5.6 93

滦南肉鸡 100 32 8.3 64

满城草莓 311 0.8 26

赵县玉米 858 5.8 67

曲周棉花 9526 4.994

除满城草莓外,这些农产品的加工率都比较高,草莓加工率低,也主要与该产品的特点有关。但是,加工度普遍不深,多数属于初加工。卢龙县甘薯加工率为98%,所产淀粉的85%用于粉丝生产。满城的草莓加工,只作速冻处理的就占2/3。

3、专业化程度

专业化反映一个产业内部的分工和专门化水平。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逐渐同自给自足的、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决裂,成为某一专门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因其生产、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社会。我们用生产资料外购率、劳务外购率和生活资料外购率三个指标来衡量专业化水平,其中劳务外购率是反映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它指农户依靠专营机构完成生产经营某些环节的费用占整个生产经营产值的比例。五个产业专业化情况如表6。

表6(%)

县名 产业名称 生产资料外购率 劳务外购率 农户生活资料(食品)外购率

卢龙甘薯 958

60

滦南肉鸡 9510 30

满城草莓 9514 30

赵县玉米 928

12

曲周棉花 958

20

从表6看出,五个产业的生产资料外购率较高,说明农用生产资料多是工业品,这一部分已基本从“万能”的小农业中分离出去,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劳务外购率不高,说明农户生产经营的分工尚不发达,农民的劳动主要是生产,而不是经营。生活资料外购率最高的是卢龙薯农,为60%,说明农户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最低的是赵县粮农,仅为12%,说明农户生产基本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状况,分业程度有待提高。

4、规模化程度

规模化反映一个产业的总量及膨胀程度。我们设计了以下四项指标:被组织进来的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比例、本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比例、所创造的农民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专业村占全县总村数的比例。五个产业规模化情况如表7。

表7(%)

县名 产业组织进来 本产业产值占提供农民人均 专业村占

名称的农户比例农产值比例 纯收入比例 总村数比例

卢龙 甘薯 93 41

75 21

滦南 肉鸡 12 47

11 10

满城 草莓 33 34

25.516

赵县 玉米 90 65

32

0

曲周 棉花 80 63

35

0

被组织进来的农户比例、本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较高(滦南饲养肉鸡的农户比例不高,但单体规模较大),反映了这些产业的整体规模较大,已在县域经济总量中占据了相当比重,但专业村的形成相对滞后,尤其是赵县玉米和曲周棉花尚没有形成专业村,说明这些产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区域规模还没有形成,而区域规模更能反映农业产业化的水平。

5、集约化程度

集约化主要反映一个产业的科技水平。它可由科技贡献率、设施农业比重、加工设备水平、优良品种比重及产品畅销率来衡量。五个产业集约化情况如表8。

表8(%)

县名 产业设施农优良品产品加工设备水平

科技

名称业比重种比重畅销率贡献率

卢龙 甘薯 390 90

80年代 50

滦南 肉鸡 —

95 70

80年代或90年代 —

满城 草莓 21

95 80

70或80年代 50

赵县 玉米 090 95

60、70年代,个

别80年代 40

曲周 棉花20

100 95

70、80年代38

这些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40%),但仅仅达到先进省份的一般水平;设施农业发展较慢,如滦南肉鸡、满城草莓这类适合发展设施农业的还不到30%,说明精耕细作程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优良品种比重较高,但仅指采用了新的品种,而产品多数还谈不上名和优;这里的畅销,也仅指在一般年份能卖出去,还不是供不应求,如遇市场变化,积压情况仍有发生;加工设备多是70、80年代水平,仍显落后。因此,各个产业的集约化水平仍需努力提高。

6、组织化程度

组织化反映一个产业内部的协作水平及紧密程度。有以下三项指标:通过社会化组织销售(收购)的产品比重,龙头数量及带动、辐射能力,产业内部协作依赖程度。五个产业组织化情况如表9。

表9

县名产业社会化组织销售 龙头 产业内部协作依赖程度(农户比例)

名称(收购)产品数量 内部市场 有长期协作 随机交易

比例(%)(%)合作(%)(%)

卢龙甘薯 90 16 02080

滦南肉鸡 50 43 30

1060

满城草莓 80 20 0

5 95

赵县玉米 95 22 0

1090

曲周棉花 95 50 0100

0

社会化组织销售(含加工企业收购)的产品,比例较高,但多属随机交易,购销关系不够稳定。以满城草莓为例,在销售总量中,外地车辆直接到地头收购的约5%,农户在市场、路边或附近零售的约5%,农户结伴租车销往外地的约17%,由运销户贩运的约25%,农户直接送交工厂、冷库的约3%,通过专业市场交易的约占45%。龙头企业数量虽然不少,但多数实力较弱,带动能力较差。滦南肉鸡业的43个龙头企业中,真正形成规模和带动力的仅有中红肉鸡生产有限公司一家,其它42家企业总资产仅为0.95亿元,尚不足“中红一家的1/2,难以起到龙头作用。从产业内部协作依赖程度看,龙头与农户之间,绝大多数没有稳定的契约关系或资产关系,仍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协作。因此,这些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

从以上六个方面的指标,可以窥视一个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状态,所析五个产业是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但除商品率和规模外,其它几方面的指标都有较大差距,而这几个指标又是最能反映产业化水平的,由此可见,河北的农业产业化虽然有了较快进展,但只是具备了雏型,形成了一个框架,仍处于低水平的启动状态,有待于大力推进、发展和提高。

六、讨论:概念界定及若干政策问题

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改革中的新事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目前比较流行的认识,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托当地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对农业产业化现象比较全面的概括,但没有鲜明地揭示出其特定内涵和本质。认为农业产业化就是贸工农一体化,也是不妥的。贸工农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内容,但二者不能等同,农业产业化是规模化了的、从而机制和结构更加完善的贸工农一体化。还有的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环节的延伸,或认为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的工厂化生产等等,这些认识有一定道理,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的一种新秩序,它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对小生产的社会化改造,使农业生产方式由“小而全、小而散”向“大而专、大而联”转变,重在改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农业集约增长的一种制度。它的显著特征是规模化的生产、加工、流通和科技开发,以及这些环节的专业化、一体化。它的运行结果会使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实现以下变革:①形成生产、加工、经营某一种农产品的产业群体,这个群体以专业化体系的配套协作为基础;②专业科研开发和劳动者的专业教育得以发展,并成为产业的有机组成部门;③农业生产更加具有区域特色;④强化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整体联系,一、二、三产业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相互促进,瓶颈产业优先发展,各产业的素质、地位、增速保持动态平衡;⑤逐步形成半紧密的团队性经济和紧密型的集团性经济。可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走向工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

2、关于产业化农业的统计

推进农业产业化,需要对产业化的农业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但目前尚没有规范一致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上文中很多指标数字,虽然大体接近实际,但多是估算而来,难免存在误差或较大的误差。因此,设计提出一套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是改革实践提出的要求。我们认为,适应统计、评价农业产业化的指标至少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反映产业化农业总量或规模的统计指标。产业化农业的规模,应当包括产业链条所有环节创造的国民收入。一是产业的主体部门,包括农产品的种养加工、专业储销及专业科技开发,这是反映产业规模的基础指标。二是产业的相关部分,包括农用生产资料的专业生产、供应、维修及相关的商、饮、通讯、运输服务等,这也应视为产业的一部分,它同时也反映该产业的带动能力。(2)反映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市场占有率,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二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及其与农户的联系方式、紧密程度,反映产业内部运行机制的成熟程度;三是科研开发水平和产品开发深度,反映本产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四是产业链条延伸度及其各环节的相互依赖程度,反映产业的专业化、一体化水平。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统计,似可基本适应目前研究问题、指导实践工作的需要。

3、关于农业产业化与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农业服务产业的发达程度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按照中央要求,各地一直在抓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但发展很不平衡。从河北的实践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都比较健全,农业生产基本社会化的是少数;产中服务比较健全,产前、产后服务还有较大差距的是多数;还有一些地方甚至没有做到“五统一”,农户还是分散、封闭的小生产。

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不平衡,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根本动力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内在需求。“家家小而全,户户产供销”,服务需求很少,有购买力的需求更少,没有服务需求,服务供给就没有“市场”,服务业就发展不起来。在改革之初的几年,生产迅猛发展,服务相对滞后,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把发展社会化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是正确的。当服务基本适应生产水平之后,没有生产的变革就不会有服务业的跃迁,这是当前很多地方服务体系建设进展迟缓的根本原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本质上是市场体系和分工体系,它所形成的是对社会化服务供与求的分工,当供小于求时,要着力发展服务,当供求基本平衡时,则要着力改造生产环节,创造服务需求。农业的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都是推动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商品化的生产才需要商品化的服务;规模化的生产才能使服务需求达到分工分业的程度;专业化的生产才会催生专业化的服务。而这些正是农业产业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农业产业化使生产和服务得以协调发展,它既发展了配套服务以满足生产的需求,又不断调整生产结构创造出新的服务需求,因而使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农业产业化包涵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部内容,而且更为全面,更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

4、关于农业产业化是否具有方针性意义

一项政策能否成为一个时期的工作方针,要看这项政策在全局中是否处于主要矛盾地位及其科学性。前文已经论及,农业产业化的命题来源于农村改革的实践,它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小康目标,既富民、又富集体、达到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因而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性、根本性措施。它有广泛的适用性。从河北的实践看,它适用于各类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既转移了部分剩余劳动力,也为农业发展积蓄了较为雄厚的资金,从而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中等发展水平的地区,多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基本农产品丰富,对农业进行深度开发,既有条件,也较少风险,将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乡镇企业是薄弱环节,农业资源的二次开发严重滞后。在这些地方,由于受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发展非资源型工业往往较为困难,而围绕农业做文章,是加速发展、脱贫致富最现实的选择。农业产业化既是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主要矛盾的有效办法,又广泛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因此,应当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针。

5、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取向

根据河北的实际,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主要政策取向拟有以下几点:

第一,重点扶持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一个产业链条中,大型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最为显著,应当成为政府扶持的重点。扶植加工企业就是扶植农业。财政资金要发挥导向作用,银行信贷要调整支农定位;同时吸引国际资本和大型工商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对龙头企业要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上规模、上水平、创名牌,努力提高竞争能力,发挥龙头作用。

第二,积极扶植建设专业化生产区域的科研开发、推广机构。科技含量标志着一个产业的成熟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凡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化农业区域,都要兴办专业科研开发机构。科技、计划部门应按这一原则统筹规划科研事业的发展,中央、省、市的有关专业性科研机构可以建在这些地区,或在这些地区建立分支机构。

第三,大力培育区域性、专业化的生产基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是基地建设的逻辑起点,要在此基础上,打破行政社区界限,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形成“数乡一业、多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

第四,适时推进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上档次、上水平。目前,在某种农产品生产形成规模的区域,都建立了专业批发市场,但多数功能不健全、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要适应生产和加工的需要,重点加强信息开发、储藏保鲜、初级加工、通讯运销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全面发挥专业市场促进流通、引导生产、形成价格的作用。

第五,努力提高专业农户对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组织的参与度。参与的主要途径是农民参股、建立专业性协会等,这不仅有利于增加产业内部协作的紧密程度,有利于农民交流生产经验、把握市场动态、增加经营收入,而且有利于农民开阔视野、参与社会管理、提高素质,为现代化的农业培育合格的生产经营者。

课题负责人:谢禄生

课题组成员:徐绍义、游江、边春友、李增军、王士英、王俊英、许贺三、范建兴、赵士锋。

标签:;  ;  ;  ;  ;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建设农村经济新秩序--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