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咬合调整对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论文_张胜

长沙市口腔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正畸治疗后咬合调整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接收的8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取正畸治疗,对照组正畸治疗后不进行开展咬合调整,观察组在正畸治疗后择期开展牙齿咬合调整,比较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周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指标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周病采取正畸治疗的患者,积极进行牙周调整可以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促进患者口腔功能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咬合调整;牙周病;正畸治疗;牙周状况

牙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疾病,该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如果不能够及时治疗疾病,会引起牙齿松动、移位及缺失等情况,继而导致牙列畸形与咬合创伤,这样对患者正常口腔功能及脸部美观性产生影响[1]。因此,针对牙周病,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治疗疾病非常关键[2]。牙周病常常采取正畸治疗,通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牙周病患者还常常会出现一些咬合创伤,这样加重牙周病患者的病情,为此近几年本院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过程就进行了咬合调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出血及萎缩情况,患者也无全身系统疾病,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1~54岁,平均年龄(42.2±3.1)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30~54岁,平均年龄(41.9±3.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进行正畸治疗,在治疗前,两组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制定出一套个性化的正畸方案。在治疗前还需要做好患者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教给患者维护口腔卫生的有效方法,患者口腔炎症完全消失、牙齿松动好转及骨吸收停止再进行正畸治疗[3]。正畸治疗上,由同一名的牙科主治医师对患者的牙周情况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应用根面平整、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的方法治疗疾病。正畸矫正的过程中,遵循矫治结构简单、小力值、矫正器治疗原则。对照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后不选择咬合调整。

观察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后采取咬合调整操作,具体如下:患者接收咬合调整前,需要全面检查患者的口腔及颌面情况排除颞下颌关节、肌肉等影响因素,同时借助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进行咬合检查及调整工作。具体的操作为:(1)嘱咐患者身体放松,之后取患者坐位,保持患者双目平视;(2)根据患者咬合力情况,应用合适的传感器薄膜,将薄膜放入到患者的口腔中,并且嘱咐患者应用最大的咬合力对薄膜进行咬合,以获得患者全口牙咬合力分布、不良接触点的基本情况;(3)对患者牙齿咬合面应用棉球擦干,然后将咬合纸放到患者进口内上与下牙部位,嘱咐患者以下颌部位进行自然闭合,直到牙尖交错位以最大咬合力咬合,详细记录咬合后印记情况;(4)调整患者的颌面,并且调整改造患者的斜面及牙窝,排除早接触及颌干扰因素的影响,之后同事先记录的咬合印记做比较,以排除牙尖交错、早期接触及侧向情况干扰,同时对咬合力进行调整。在咬合调整后检查调整情况,根据患者生理颌基本要求做以此全面的咬合调整,保证牙齿均匀受力。

1.3观察指标

正畸治疗前后,对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齿松动度(TM)进行检查。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PD、CAL、TM均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牙周组织如果存在明显局部刺激,尤其是存在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动的牙周病患者,咬合创伤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牙周组织损伤,加快患者的牙槽骨垂直吸收,进而形成骨下袋,破坏患者正常的牙周支持组织[4]。针对牙周病,临床中常常采用正畸治疗,通过移动伸长、移位及倾斜患牙接触牙齿拥挤情况,恢复牙齿正常的邻接关系,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让患者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改善牙周美观度。

然而牙周病行正畸治疗后,因为疾病反复发作,患者的牙槽骨常常会反复发作,这样会让减少患者牙周支持组织,使得患者牙周组织低于伤害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患者牙齿错位及剩余牙负担,加重牙周病的发展[5]。而对牙周病行正畸治疗的患者,采取牙齿咬合调整可以改善患者牙周组织情况,主要是通过对牙齿颌面尖、窝、沟、脊等咬合接触点进行调整,消除过大咬合力干扰,让牙齿咬合力分布均匀,消除咬合创伤对患者牙周组织影响。尤其是针对已经没有生长潜力的牙周,可以降低正畸矫治力的刺激,避免牙齿错位及剩余负担,以避免牙周病的进展,恢复患者牙周正常的咬合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中,针对观察组牙周病行正畸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给予患者牙齿咬合调整,患者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齿松动度等指标改善幅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对牙周病行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咬合调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牙周病患者行正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牙周组织情况,同时及时进行咬合调整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牙齿咬合力,降低牙齿松动度,改善牙周组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梦,吴细霞. 咬合调整改善牙周病正畸患者牙周状况的效果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7,26(11):103-105.

[2]姚霜,周治,刘晓君,等.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25(9):561-564.

[3]刘会鹏. 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8).

[4]刘会鹏. 正畸治疗对牙周病病人临床疗效及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3(2):45-45.

[5]刘婷,蒋自然,魏福兰,等. 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龈退缩状况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14(12).

论文作者:张胜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观察咬合调整对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论文_张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