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 712000
摘要: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意味着高质量的生活要求的出现。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改进关系到后期工程运维的整体效果,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最近出现的超高层建筑,在原有的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的技术之上,又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在给排水工程的质量与性能方面,要求为工程提供最快速的供水速度。当然,提高工程质量需要建立在最大限度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建筑方、施工方与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双赢的良好结果。本文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创新进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改进创新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缺陷
1.1施工单位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理应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给予必要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却并非如此。有的施工单位竟然把建筑给排水工程交给一些土建技术人员,让他们凭借经验看情况解决。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就是对给排水工程的预留管和预留孔处理不当,会增加以后的施工所花费用,更严重的是会给用户带来一些居住隐患。
1.2施工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我国的建筑排水工程出现的晚、发展慢以及政府和企业不重视,而且大量的工作人员没有全面学习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有关知识,只有一些工作经验。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完全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此外有些施工企业也做的不够好,他们往往重视建筑整体的外观,而轻视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在现场施工的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导致给排水工程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
1.3给排水工程施工计划性性不达标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预留洞和预留套管位置出错,甚至没有预留的情况;这都是施工企业对其不重视,在多数情况下无计划建造导致的。这会导致建筑施工具有很多质量上的不合格和安全上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以至于之后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弥补,同时还会使主体结构受到损害,造成安全隐患。
2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措施
2.1参数化设计
在Revit?模型中,所有的图纸、二维视图和三维视图以及明细表都是基于相同建筑模型数据库的信息表现形式。Revit?参数化修改引擎可自动协调在任何位置(模型视图、图纸、明细表、剖面和平面中)进行的修改,并且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设计做任意修改,真正实现了“一处修改、处处更新。”例如在给排水设计后期,平面布置的调改,造成消火栓、喷头以及其他消防设备数量的变化,在材料表中可以实时更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参数化设计不仅体现在模型设计中,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根据工程师自身的施工经验把工程实体在模型中预先展现,指导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BIM模式下,三维直观的管道系统反映的是管道真实的空间状态。工程师既可以在绘图过程中直观观察到模型中的碰撞冲突,又可在绘图后期利用软件本身的碰撞检测功能或者第三方软件(如Navisworks)来进行硬碰撞(物理意义上的碰撞)或软碰撞(安装、检修、使用空间校核)的检测通过BIM三维管道设备模型,发现并检测出设计冲突,然后反馈给排水设计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2.2面对施工过程认真做好协调、监督管理以及质量的把握工作
首先,重视、强化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和质量控制。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为了给工程的顺利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保持统一的步调,协调一致。在统一的部署中,以稳定、高效以及科学的原则开展预留洞、给排水管道、管道附件的施工,特别是面对给排水施工中的给排水调试、地漏安装、排水口位置选择、水表、阀门安装等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质量和步调上的一致性。其次,认真对待预留埋设和归类分区施工工作。预留埋设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预留埋设准确性的好坏会给建筑施工质量的高低带来直接性的影响,并且还会对未来的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出现的可能性,按照前期的准备计划,要在准确位置预留埋设,并且在埋设时一定要注意埋设的套管、孔洞是不是合理,会不会出现偏差,工作人员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合理预留。
2.3认真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工作
首先,关于事前控制。在开展施工之前,相关人员要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认真检查,彻底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不仅要对设计图纸有全面的掌握,还要对相关的规范、标准以及图集等熟悉,及时地将施工图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设计单位。抽检和材料复试是针对进场材料的必要性检查,如果发现其中含有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就一定要限制其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在正常工作之余是我们培训的重点内容,确保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实处,工人们熟悉关键部位的操作方法并且要提升施工质量,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确保施工可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标准全面落实到实处。其次,关于事中控制。对于隐蔽检验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对于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要规范给排水管道的隐蔽操作的标准;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操作。在土建混凝土施工中,给排水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预埋、预留工作,做好预留洞及预埋件精确位置及尺寸;在屋顶水箱设计中如果管道管径偏小,会形成给水负压,造成顶上几层水压力不足或水污染,影响使用功能,因此,应提前做好审核工作,严格控制放线定位。第三,事后控制。监理人员在验收时一定要严格根据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上道工序没有经过验收或者是虽然验收但是却不合格时,不能进入下道工序进行施工,为施工质量打下基础。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工序,施工人员一定要制定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同时要开展施工,确保问题能够解决。
3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3.1严格规范排水工程中的设计工作
严格要求工程的设计是为确保工程的进度。首先,设计人员在设计排水工程的前提下,了解建筑的整体结构与使用材料,观察排水工程的预留地,根据所观察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建筑的设计,这也是确保工程的实用度;其次,设计人员考虑材料的挑选问题,尽可能的运用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材料,避免应用稀缺材料,这样不仅能使整个工程降低成本也是不延误工期的有效方法;最后,重点说明在工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保证施工人员拥有清晰的思路,也是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更加顺利的进行。
3.2保护排水工程中水管道的工作
传统安装的排水管道都是在明显的地方,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破坏。因此,应当将排水管道安装在墙壁的内部以便于保护管道。夏季比较炎热,防止管道在高温天气下出现的软化现象;冬季则比较冷,很容易出现管道的内部积水现象导致管道的破裂现象。只有运用有效措施才能防止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促进我国的建筑给排水工程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保障。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在城市建筑中,给排水工程直接关系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于给排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分析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宇,范金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四川水泥.2015(9)
[2]周卫峰.试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3(29)
[3]高宇,范金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四川水泥.2015(9)
论文作者:青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管道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