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对网络将信将疑 圈外对网络狂热倾情——中国内地网络出版与网络书店的现状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论文,将信将疑论文,中国内地论文,狂热论文,网络书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内地网络书业的现状
与港台相比,内地的网络出版与网络书店(并称网络书业)起步略迟了一点点。但当台湾的博客来、香港的博学堂起步不久,内地的中国现代书店朝晖网便也开始运营。到目前为止,内地的网络书店已在百家左右,有一定特色与影响的网络书店已达几十家。内地网络书业的经营者主要分为三类,即出版社、国营书店与企业、民营公司。
(一)内地出版者及其它书业界人士对网络书业的态度:
1、少数出版社已开始在网络出版与发行方面做各种尝试,包括独立或与其它伙伴合作设立自己的网站,开展网络发行与出版的业务。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730余家出版社中,设立网址的约250家,占总数的大约35%
相当多出版社的网站基本没有商务,介绍加邮购是绝大多数出版社网站的特色
由出版社经营并有一定影响的书业网站包括中国现代书店朝晖网(www.modernbooks.com,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与澳门朝晖公司合作经营)、人民时空(www.peoplespace.com.cn,人民出版社经营)、中国寻书网(www.foundbook.com,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方正公司经营)及希望电子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等的网站。这些网站多数都已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其中人民时空还最早尝试实施了网络出版业务,目前依然有十种左右的图书可以在线付费下载。
此外,像电子工业出版社从1995年就已开始出版社局域网建设,1998年又重新建立了新局域网。除出版社内部使用外,还与全国各地的六家批销中心连通。至1999年底,中国内地共有出版社730余家(图书出版社530家,音像出版社204家)。截至今年5月底,内地出版社有网址的约250家,占总数的大约35%。报社上网的占总数的1/7。
2、与此同时,内地大多数出版社对网络出版与发行依然持观望态度。
目前虽然已有相当多的出版社设立了自己的网页(部分是网站),但这些网站基本没有商务,更无电子商务。多数出版社只是把自己过去印刷的纸介质的本社介绍放到了网上。这些网站的内容一般只有几页,分别是主页、导航页、领导风采页、出版社简介页、书目页及通过邮局汇款的邮购办法页。
介绍加邮购(读者从邮局汇款给出版社、出版社在款到后再通过邮局寄书)是绝大多数出版社网站的特色。虽然多数出版社都已配备电脑设备,但上网的人数不多。有购物经历特别是通过电子结算购物的就更少。
3、一些非出版者对网络书店情有独钟。
部分书店或相关书业人士对网络书店格外热情。相当部分网络书店为民营,此类书店发展迅速,把个网上图书市场弄得热热闹闹
与上述多数出版社的态度形成较大反差的是,部分书店或相关书业人士对网络书店格外热情。目前有一定影响的网络书店多为它们经营,其中相当部分网络书店为民营。这类书店发展也较快,已成为网络书店阵营的重要力量。这类书店包括当当(www.dangdang.com)、旌旗(www.jingqi.com.cn)、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www.bokbuilding.com)、上海书城(www.bookmall.com.cn)、BOOK321(www.book321.com)、北京书城(www.beijingbook.com.cn)、8848(www.8848.com)、全国购书网(www.goshoo.com)、BOOK800(www.book800.com.cn)、博库(www.bookoo.com.cn)、热讯网上书店(www.book.yesite.com)、广州在线书市(www.hellogz.com)、得易网上书店(www.leteasy.com)、飞达网上书店(www.byteplaza.com)、时空书店(www.skong.jlonline.com)、世云书店(www.sybook.com)、隆源网上书店(www.dragonbooks.com.cn)等。
这些网络书店中,许多都已具一定特色。当自称是最大的中文网络书店,旌旗的图书介绍别具一格,北京图书大厦的邮寄准确迅速,博库以购买作家版权闻名,BOOK800以新书半价著称……
(二)目前内地网络书业的特点
1、共同点:
A、网络书店主要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B、多以BtoC销售为主,有相当一部分已采用网上支付方式。
C、相当多的书店开展了送书上门服务,这也是目前内地网络书店最有特点的一环。开展此项服务的网站,都有一支自己的配送队伍,人数一般在10人左右。
D、一般均承诺在同一城市48小时内送到。
2、不同点:
A、仓储中心的设立。有的网络书店设有仓储中心,有的则没有。设立者如旌旗、8848等,旌旗更保证仓储商品占网上物流量的99%。目前不设仓储中心的有BOOK800、全国购书网等。
B、通过建立加盟书店的方式配送,如全国购书网,目前(6月初)自称已有1300家左右的书店加盟。购书采取就近加盟书店配送方式。
C、做电子中盘,以加盟出版社为上游,以加盟会员书店为下游。代表网站如BOOK321。
D、以邮寄为主,如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
E、开展BtoB服务,主要是少数几家出版社经营的网站,如南京大学出版社网站、电子工业出版社网站等。
二、内地网络出版与网络书店发展面临的问题
除与港台等地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外,还有内地独特的问题:
(一)出版界对网络的态度
领导不重视令网络在出版社遭受冷遇
出版社业务人员(编辑等)不熟悉网络,也限制了出版社对网络的利用
1、许多出版社领导对网络尚缺乏基本的认识,对网络将对出版与发行所产生的影响模糊不清,更惶谈深刻理解。这也是导致目前出版界较冷落网络的最主要原因。即使是一些已经设立了网站或网页的出版社,也由于其社领导并不真正熟悉网络而使出版社的网络无所作为。
2、多数编辑等出版社业务人员不熟悉或很少利用网络。部分上网的编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即使是这些地区,上网编辑人数也有限,其它地区利用网络的编辑则更少。
网络书业并不一定非要由出版社来做,也不是每个出版社都要上网。但出版社无疑是与网络书业关系最密切、最相关的行业。而POD(Print On Demand)、ebook的出现,更使出版社离不开网络。所以,目前出版界对网络的态度是值得出版界同仁认真反思的。
(二)社会环境因素
网络书业在中国内地发展的瓶颈——信用卡使用不普遍,金融体系不完善,邮寄配送系统不健全,商业信誉不保证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还处于发展中状态,使得内地网络发展的社会环境相对较差。主要表现为信用卡使用不普遍,金融体系不完善,邮寄配送系统不健全,商业信誉不保证等。上述几点是影响内地网络书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内地的优势——走新Amazon之路
如上所述,与欧美发达国家或我国的台港地区相比,内地发展网络书业的确还有诸多不利的因素。所以,在内地开展这方面业务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
但同时也要看到,内地发展网络书业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及较好的发展前景。
(一)内地可利用的独特优势及发展前景
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网络出版与发行的客观需求较强。小众读物的出版难、图书发行通路不很顺畅,为网络出版与发行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内地的小众读物特别是学术著作出版难,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多个,其中出版社不能全面掌握需求读者名单是重要的原因。而网络出版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POD的出现。在发行领域,一方面是读者需要的书经常处于买不到的状态,另一方面又是图书销售难。网络发行也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
2、人力资源充沛,劳动力价格低廉,为城市图书配送提供了条件。以北京为例,速递公司送书,三环以内一般费用为人民币10元,三环以外人民币20元。目前内地劳动力价格还很低廉。在其它一般城市,价格会更低些。所以,在图书配送这一环,投资相对来说不会很大。目前北京已有宅急送、北京青年报小红帽等著名速递公司。随着目前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大中型城市中,类似的公司会越来越多,建立这样的公司也较容易,这使得配送问题相对好解决些。而易国(www.eguo.com)、75Z(www.75z.com.cn)等的免费配送更吸引了无数网迷。
3、建立仓储中心的费用相对低廉。建立仓储中心,应是网络书店规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销售速度,降低配送成本的需要。内地幅员辽阔,城市周围可利用面积也较多,建立仓储中心较便利,成本也较低。
4、新一代读者消费与阅读观念正迅速转变,网民迅速增加,利用电子商务的网民增长较快,使电子商务的基础逐步加厚。现在的网络歌谣应该是“网民在增加,到处有网吧,一网通买天下”。目前内地网民数量已超过1000万。电脑已成为城市家庭的新必备品。现在市民见面的问候语是“上网了吗”。除家庭电脑外,网吧发展也较快,连西南偏远省份云南与缅甸接壤的一个偏僻小城——瑞丽(不通铁路,公路也是山路,只每周有航班)也有“网吧”。而信用卡的使用,在城市也在较快发展,据统计,在北京等大城市,大商场使用信用卡结帐,已占商场收入的10%左右。招商银行自设立“一卡通”(在网上是“一网通”)服务后,其营业厅里热闹非凡,出现了许多新面孔,绝大多数顾客是青年学生——新新人类。
5、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支持。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对信息产业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各地都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在网络建设发展方面,“政府上网工程”的全面启动,极大地带动了内地网络的发展。公务员上网人数增加较快,这又带动了一般市民。明年,内地又要全面启动“企业上网工程”。政府对网络的支持,是内地网络书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上述诸点,是内地发展网络书业的优势所在。
(二)走新Amazon之路
就目前而言,Amazon模式被认为是网络书店最成功的模式。Amazon也因此成为了网络书店的路标。但问题是全球各地的网络书业是否都要亦步亦趋地走Amazon这一条路?
以笔者愚见,至少在今后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亦步亦趋地走此路,在中国内地怕是很难走得通的。所以,内地的网络书店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借鉴Amazon的同时,尝试走结合本地优势、有自己特色的路线。这里姑且称之为新Amazon之路。
新Amazon之路应包含的要素:
1、电子结算与其它结算方式并举;
2、邮寄与送货上门并举;
3、高质量服务与价格优势并举;
4、BtoB与BtoC并举;
5、单一售书与多种经营并举;
6、设立适当数量的仓储中心;
7、提供特色内容服务等。
这也许是在中国内地发展网络书业所必须包含的内容。事实上,目前内地的一些网络书店多少已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了。
四、未来一个时期(5~10年),内地网络出版与网络书店要加快发展,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
1、出版社领导对网络的认知。就目前的出版社体制而言,只有当对网络有一定认知的(一批)领导出现,内地的网络书业才能真正全面开展起来,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2、要设法尽快增加城镇居民信用卡(电子货币)的使用人数。只有当城镇居民(一个时期内可不包括农村)使用信用卡达到一定比例时,电子商务才可能走向较普及。
3、实行电子结算、增加信用卡的使用,都要求有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所以,金融体系的改善也必须加快步伐。它也是发展内地网络事业的重要一环。
4、邮寄配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尽快建立自己的、或可为书业界所利用的有质量保证的配送系统,是实现网络发行的又一要素。
5、网民人数还必须大幅增加。目前,美国的网民约在8000万到1亿左右,英国网民约1000万,与此相比,中国内地的网民数量显然还很少,所以,增加网民数量是一个重要问题。
6、相关政策的合理与可行。一些不适应网络发展的政策应做出调整。该修改的修改,该取消的取消。目前的一个问题是,一些政策制定者不了解网络的特点,缺乏对网络的理解与认知。这必然会导致其所制定的政策或多或少地会束缚网络发展。这就要求相关政策制定者首先也要深入体验、认知网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利于网络发展的法规政策。
五、网络为两岸三地的华文书业者在出版与发行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进一步开展华文合作出版的呼声一直不断,但碍于各方面因素,总是不易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将合作深入下去。但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契机。特别是在中国的三个地区都加入WTO以后。届时,中国内地的出版物零售会对外开放,港台两地的有关政策也将做出调整。这使得在网络出版与发行领域,华文书业者可以有比过去大得多的空间进行合作。
华文网络书业也将是网络发展的需要。这从网络购书的效率及成本方面就可看出。这里姑且以本人在港台网络书店的购书经历为例来分析。本人曾选择港台的一些重要网络书店进行购书。这些书店包括香港的博学堂、商务与万里机构,台湾的博客来、远流、天下、金石堂、三民与新丝路等。目前,香港的网络书店尚未开通对大陆的购书业务,但台湾绝大多数书店都已开通。内地读者在台湾的网络书店购书,目前一般每本要付邮资110~140左右新台币(约3~4美元),从下单到接到书一般要20~30天。反之,台湾读者要在内地开设的网站上购书,情况也大致相同。但如果一家网站在内地、香港与台湾都设有仓储中心,上面的数字就至少可以减少一半以上……
据悉,两岸一些业界人士已开始类似的合作探索。7月初在北京刚结束的一个两岸网络与出版方面的研讨会上,两岸的一些网络从业者也已开始洽谈起彼此的业务合作。希望三地有远见、有智慧的业者抓住机会,做新的开拓。本人也相信一定会有人在这一领域创造出令人骄傲的成绩。
当然,发展网络书业的道路是曲折的。目前,在内地设立的网站竞争也已非常激烈。在某种意义上,对许多网站个体而言,这已是最后的斗争。正如莎翁所言,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problem(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但对整个IT界而言,前途依然是光明的。因为网络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中国同样需要网络。
(本文是辛广伟先生在2000年香港书展“亚洲出版研讨会”上的演讲稿。)
标签:中国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