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壹贰叁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更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因此,需要贯彻合理使用管理、养修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保证更加有效地发挥使用性能。基于此,要在根本上提升对机械设备管理认识,明确人员职责,强化监督管控。同时,积极开展培训,增强安全观念,提高使用操作水平,强化规范性,实现对机械设备的高效利用,维护安全,保证机械设备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建筑施工。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引言
在建筑行业中,机械设备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是施工单位管理的关键环节。由于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量较大,管理流程比较复杂,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降低了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因此,本文针对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能力低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等方面的情况,从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总之,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希望建筑企业能够提升自己的安全管理意识,做好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保障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立足当前建筑市场发展实际,具有一定的混乱性、不规范性,虽然制订了相关制度,但执行力不强,尤其是存在唯利是图的现象,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很难保证设备方面的合理投入,造成设备使用不当,甚至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仍在继续使用,给施工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隐患重重,不利于实现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2缺乏对设备管理的高度重视
目前,建筑企业缺乏对建筑机械设备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更加严重。企业将安全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作为核心,忽视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在一些企业中,鉴于自身条件的制约,高素质与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对设备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阻碍。在建筑工程中,分包现象经常出现,同时,拥有较高管理水平的通常为总承包方,使得先进管理模式尚未有效应用到工程实际,造成现场设备管理水平的弱化。
1.3建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近年来,建筑行业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面临新时期的挑战。鉴于建筑建筑行业在性质与特征方面的特殊性,人员流动性较强,很多从业人员经验不足,尚未经过专业性的培训,多为临时招聘,人员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对机械设备基本运行原理、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保养缺乏深入的了解。另外,分包现象成为建筑行业比较普遍的问题,使得日常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很难准确到位,无法有效保证维护工作的质量。
1.4租赁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缺乏严谨性
对于当前建筑行业的机械设备,主要源于3个渠道:(1)施工单位结合需要进行设备的自行采购;(2)施工人员自行携带工具设备;(3)以租赁的方式进行工具与设备的获取,对设备使用与维护进行详尽说明,设备制造方与使用负责人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负责。纵观设备租赁市场,承租企业对大型设备进行了周密管理,但忽略了一些小型设备与工具。但小型设备使用频率较高、维护周期较短,在维修保养中缺乏严谨性,随意性较大,促使设备管理效率受到不良影响。
2加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对策
想要实现建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而机械设备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应引起建筑企业领导及管理者的充分重视。在进行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同时,应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下面,根据上文提到的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1严格控制设备的使用及调配
建筑行业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比较多,包括起重运输机械、打桩机械、压实机械、装卸机械、搅拌机械、钻井机械、装修机械等。这些机械设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及修理,都是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内容。不同种类的机械设备,其管理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不同结构的机械设备,其维修养护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想要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性能、降低运行成本,就必须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相关使用规范及标准完成相关作业。举例来说,在管理大型机械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设备的齿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这一工作,管理人员应提前规划好设备的运行时间,并及时掌握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从而及时为其更换齿轮,保证设备的运行性能,为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设备使用的安全检测工作
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充分了解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对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应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与养护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制定合理的机械设备安全防范措施。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大部分机械设备都是由工作人员进行直接控制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会对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应加强对设备使用性能的安全检测工作,并最好关键部分的保障措施,保障施工质量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3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社会各界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下,建筑企业运行过程中也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运营的主要原则。因此,建筑企业应培养一支高素质、技术强、专业精的施工队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就是定期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展开培训。培训的内容不应局限于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内容,还应包括安全教育知识、理论知识、管理体系及操作技能等方面拓展。同时,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考察培训的效果。并且,在施工作业正式开始前,应将施工手册中的内容让每位员工牢牢记住,使其在施工作业中完全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减少施工内容掌握不全面导致的施工问题。
2.4完善管理制度
针对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建筑企业应进一步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施工方案实施的具体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对施工中全部机械设备的管理方式及维修养护方式进行确切的制定。同时,应落实责任制,将每一施工环节的机械设备管理责任,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避免出现管理问题却找不到负责人,或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责任人在对自己管辖范围的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向有关部门报道,确保其不会对施工产生不良的影响。
2.5预防事故,必须做好日常维护和预防性检查
项目管理部要监督机械设备租赁单位人员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重点包括紧固螺栓、三滤检查、加注润滑脂、油品的污染程度检查以及安全限位装置检查。同时机械设备管理员应严格检查督促建筑机械操作人员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而且对于大型的建筑机械如装载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都必须进行每班点检。机械设备管理员到月度机械出租单位有关人员进行配合,做好每月对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的检查,对于施工机械存在的问题隐患,机械设备租赁单位应当及时通知组织修理。
2.6加强对机械设备租赁企业的监督审核
不论建筑机械设备的大小,双方都应签好租赁合同,同时要把双方的义务责任在租赁合同上划分清楚。并且在施工前要仔细检查租赁回来的建筑机械,如有建筑机械本身的损坏问题,应及时退回建筑机械并要求租赁企业换取没问题的建筑机械。
3建筑施工机械管理的发展趋势
3.1管理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技术日渐成熟,建筑产业作为我国重要基础产业,推进其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趋势。在建筑产业中,施工单位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自动化生产能力,节约施工成本,进一步提高机械施工效率。
3.2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难度增加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需求增多,对于建筑施工设备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这种现象,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势在必行。因此,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应该结合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设备管理计划,从而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借助自动化的生产作业技术与动态检测技术,不仅能提升施工效率,同时还能有效规避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结束语
在如今的建筑企业中,建筑机械是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载体,优越的建筑机械装备水平是建筑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企业也应当重视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这一方面,确保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够让企业获得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波.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中相关问题分析研究[J].四川建筑,2016,36(05):205-206.
[2]蒋荣顺.关于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若干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5,19(49):207-208.
[3]位跃辉.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门窗,2014,37(04):342.
[4]刘东凯.浅析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29):93.
论文作者:孙艳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机械论文; 机械论文; 企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