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预警线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率论文,高校毕业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8418(2007)06-0061-04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前景,不只影响到毕业生个人、家庭与学校,实际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还影响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科学预测和及时预警是十分必要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预测,关键是要了解未来一段时期内,在可预见的各种社会既定因素的影响下毕业生就业率的波动和发展状态。而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预警,则必须及时指出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并划定与其发展趋势有关的警戒线。以下是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警戒线的初步探讨。
一、社会失业率及预警线的相关概念
(一)社会失业率和失业预警线
我国,目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水平相当低。1999年仅为3.1%,2000年也是3.1%,2001年增至3.6%,2002年为4.0%[1]。这是因为中国的失业率中没有包括农村地区的待业人口和企业中的隐性失业者,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的话,中国的实际失业率远不止是3%~4%的水平[2]。青年学者冯煜的一项专门研究表明:转型期中国的实际失业率只要保持在5%以内,就表明劳动力资源基本上充分利用,社会能够承受,可视为充分就业;若失业率超过10%,则说明城乡之间、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等多方面利益矛盾有可能出现激化,社会因不能承受太大的就业压力而表现出较严重的动荡,可视为失业危机临界点[3]。这里所说的失业危机临界点,实际上是指一般的劳动力“失业警戒线”或所谓的“失业预警线”,它是指劳动力就业从供求均衡状态到供求失衡过程的一个临界值,可作为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观测和调控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有关预警技术和警戒线的原理已被广泛运用于经济领域及其他相关领域,在高教领域中也有一定范围的应用[4]。比如,高校办学合格评估与优秀评估预警、“211工程”项目评估预警等等,尤其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预警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二)社会可承受的失业率
所谓的“社会可承受的失业率”[5],实际上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失业率。具体来说,是指劳动者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面均可承受的失业率。即:(1)不影响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和基本生活水平的失业率。劳动者对失业的承受力包括心理上和经济上两个方面。而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度既取决于经济承受能力,又取决于传统观念。(2)保证企业合理负担和生产经营能够良性循环下去的失业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企的分离,企业逐渐演变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并开始独立承受失业压力:一方面要提供一定比例的失业保险金,另一方面还要承受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冗员压力。企业从自身的发展出发,要求排放企业冗员,使之显性化,但这又会给社会和政府造成压力。(3)国家宏观政策可以调控的失业率。政府要承担失业可能造成的社会不安定风险,不仅需要在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补贴,同时还需要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以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失业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已经不再是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某一类型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面临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由于失业的社会承受力的大小与失业率的高低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此增彼消的关系,因此我们还必须关注另一个问题,即失业的社会承受力究竟有多大?一般在失业率由低升高的过程中,社会的承受力将由大变小,但两者的变化程度有所不同,即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失业的社会承受力的减少就不只是1个百分点。一般的劳动经济理论认为,失业的社会承受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通常经济发展与增加就业是同方向的,经济发展较快,对劳动力需求也就旺盛,失业率也就会相对降低;反之,失业率就会相对提高。从财政状况来看,当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正常运转时,国家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方向是大体同步的:经济增长快,新增就业岗位会随之增加;财政实力强,可用以解决失业的资金才有保障。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失业救济金的多寡以及失业保障覆盖面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社会承受力的大小。当失业救济金够用、失业保障覆盖面较广时,失业人员对社会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此时失业的社会承受能力就较大,反之则小。第三,医疗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由于这些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减少失业者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所以,保障制度越不完善,失业的社会承受力就相应的越小。第四,失业时间的长短。如果失业者失业时间较短,那么失业的社会承受力就比较大;反之,失业的社会承受力就会变小。
二、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及社会承受力
(一)高校毕业生的失业也存在社会承受力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之所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失业也有社会承受力的问题。当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较低时,社会的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大,这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般不会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但是,当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偏高时,社会的承受力则相对较小并趋于临界状态,这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自然而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虽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属于社会就业的范畴,但由于高校毕业生属于高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是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因此其失业又有其特殊性。高校毕业生的少量失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而言是正常的,但大量的失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与闲置。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相对于一般的劳动力失业而言,其失业的社会承受力只会更小而不会更大,这就是其特殊性的一面。目前,国际上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可承受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水平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高校的文化历史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二)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目前难以确定
相关研究显示,不少国家和地区是把已毕业半年或一年以内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称为待业毕业生,而把毕业一年以后仍未就业并已正式登记失业的毕业生计入社会失业范畴,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待业率与失业率往往相差极大,前者远大于后者[6]。我国的情况也基本如此,教育部曾在2005年作出规定,要求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可通过向当地劳动部门登记失业而列入社会失业统筹范围。换言之,就是要求失业大学生到户籍所在地登记失业并接受相应的社会失业救济。但实际情况却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因为,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在离校之前就申请“暂不就业”,这一状况原则上既不属于待业也不属于失业,但有的学校却将其计入待业;还有一部分待业时间较长的高校毕业生,因观念和面子问题宁愿待业在家也不愿意到当地劳动部门登记失业。因此,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回原籍登记失业的比例都相当的低,与实际的失业率相去甚远。
以上这几种情况的存在,既不利于毕业生失业率的统计,也不利于对失业社会承受力的客观评价,同时也不利于对毕业生失业率预警线的界定。今后,随着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登记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臻成熟,高校毕业生对失业的认识和排斥将会逐渐淡化,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也会逐渐趋于正常水平。客观地说,由于我国将高校毕业生的待业率和就业率纳入学校统计的范围,而将失业率归为社会统筹范围,因此探讨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和“失业预警线”已没有太大必要。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的探讨
(一)确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预警线的必要性
所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预警线,是指毕业生就业从供求均衡状态到供求失衡过程的一个临界值,它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招生和就业进行调控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是一个不可控的指标,因此,其预警线的确定有相当的难度。以上分析也表明,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用毕业生的“失业率”来进行预警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统计制度仍不健全,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高校毕业生的暂时待业状况也是不合适的,但探讨其他的替代指标则可以尝试。确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的重要性就在于:第一,高校毕业生未来的就业状况及市场供求情况并不乐观,因此需要通过确立分级预警线来及时判断和掌握相关动态,以便对潜在的危机发出预警;第二,毕业生就业中的结构性障碍也需要及时了解并发出预警,以便高校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调整。
在确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预警线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就业预警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以及对危机处理的应变能力,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对即将出现的危机进行有效控制。
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不仅仅是就业率和供求的问题,还包括就业流动、就业结构调整、就业思想动态等方面,因此,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和就业预警机制还要有系统的观念。可以尝试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预警线和预警机制、毕业生择业意向预警线和预警机制、促进就业的制度预警线和预警机制以及人才需求的预警线和预警机制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探讨其中的就业率预警线问题。
(二)确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预警线的可行性
1.用“就业率”取代“失业率”进行预警符合高校实际。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实际上指的就是“初次就业率”或“一次就业率”。但近年来,为了克服“初次就业率”自身存在的不足,才增设了“二次就业率”指标。所谓的“初次就业率”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是指高校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一般在每年的5~7月初统计,也称为“一次就业率”或“及时就业率”[7]。在毕业后3个月、6个月或1年才统计的就业率,则称为“二次就业率”,有时也直接称为“就业率”。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是指截止到毕业年度某月份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数;暂不就业毕业生数则是指已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
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部委属高校均有粗略统计“初次就业率”,在这些同类院校之间以“初次就业率”水平进行预警有一定的可比性;“二次就业率”的统计虽然是2002年以后才开始执行的,但由于二次就业率比初次就业率有更高的准确性,因此用“二次就业率”进行预警,也不乏为一种好的思路。究竟哪一种更适合预警?以下则做具体探讨。
2.用“初次就业率”确立预警线有不妥之处。2000年教育部曾经设计了一个参数表,对初次就业率所蕴含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分类[8]。即,当初次就业率为90%以上时,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迫,而毕业生的供给却严重不足;当初次就业率处于70%~9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处于比较宽松的状态,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基本平衡;当初次就业率处于50%~7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存在一定的压力,供求较为紧张;当初次就业率处于30%~5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就业相对困难,有供过于求的迹象;当初次就业率低于30%时,表明毕业生处于供求失衡或就业危机状态,这一比例可作为就业风险值看待,具有警示的作用。至于初次就业率之间为何以20%的差距为幅度,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表达一种过渡状态、偏移过程或递增情况,以给高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种警示。
这样一种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算是一种研究和分析中的约定,它所依据的主要是工作中的经验,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聚类分析,因此不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但客观地说,这样的分类和约定,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检验和调整后,如果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那么这种分类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多年来的事实表明,这种分类技术与方法本身并没有明显错误,关键的问题是,“初次就业率”本身的内涵与标准存在诸多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地方,比如,不能真实反映市场配置毕业生就业的特点,不能客观反映就业率的质与量,不能涵盖毕业生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不能直接与国际通用的标准接轨,初次就业率还可能存在人为注水的现象[9],等等。因此,将初次就业率作为警示工具确有不合理之处。再说,把初次就业率作为警示工具,仍然不具有预警功能。因为警示只是针对实际状况所提出的警告;预警则是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状况预先发出警告,两者是不同的。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建构一套符合我国高校实际的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
3.用“二次就业率”确定预警线较为可行。针对初次就业率存在的不足,2002年教育部曾要求各高校除了每年6月份统计初次就业率外,年底还必须统计二次就业率,并以二次就业率低于60%作为减少教育投入或中止学科专业招生的底线或警戒线。但不管是30%的初次就业率,还是60%的二次就业率,作为警示工具也好,作为警戒线也好,都是针对实际的就业率情况所做出的裁决,本身并不具备预警功能。真正的预警,应在预测的基础之上,把警戒线的概念融入其中。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不宜再作为就业的预警线,因为它不符合市场的配置规律。另外,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在近期内也不宜用来预警,因为其准确性和真实性都令人怀疑。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尝试用“二次就业率”来进行预警并划分警戒线。因为采用二次就业率进行预警,最大的好处是可信度高、易于确定警戒线。而且,二次就业率自身的优点也较初次就业率明显,比如:(1)较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配置规律以及高校毕业生的自主择业特点。(2)能相对准确地反映当年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状况。(3)择业时间拉长可以减轻学校或学生的派遣压力。(4)可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弱化计划管理功能。
用二次就业率进行预警,应考虑警戒线、预警对象和预警指标的确定。
首先,从警戒线的确定来看。可考虑设置高限和低限两个维度。最高警戒线以预警为目的,最低警戒线以具体裁决为目的。有鉴于此,不妨先将二次就业率从70%向50%过渡中的临界值60%作为最高警戒线,再将二次就业率从50%向30%转化过程中的临界值40%作为最低警戒线。60%的就业率处于“就业压力”向“就业困难”的转化过程中,而40%的就业率则处于“就业困难”向“就业危机”的转化过程中,因此,只要预测到未来若干年内可能会出现二次就业率低于60%的状况,就必须及时发出警告,并及时调整招生人数和学科专业。当实际的统计或评估结果表明某高校、某学科或某专业的二次就业率低于60%但高于40%时,就应该采取相应的限期整改措施,包括减少招生名额、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新的专业方向等;当实际的统计或评估结果表明某高校、某学科或某专业的二次就业率低于40%时,就应采取比整改更严厉的措施,包括减少对高校的投资、撤销专业设置、减少招生人数等。其次,从预警对象的确定来看。既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预警,其预警对象就应该包括全国各级各类高校的毕业生,不同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和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再次,从预警内容或预警指标的确定来看。可事先预警的指标内容应包括预警期内的高校毕业生规模、毕业生二次就业率、毕业生就业人数以及待业人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