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九年级化学几个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九年级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使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版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已达6年。在使用本套新版教科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比较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探讨一下。
一、概念这样叙述精密吗?
请你判断“一定温度下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这两句话的正误。很明显这两个判断均是错误的。前者错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也可以溶解其他物质。但是,教科书下册课题第34页是这样叙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的: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此处不正是犯了前者判断题中的错误吗?笔者认为对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应该如此描述: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该种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否则,学生容易对其产生误解,导致概念不清。后者错在离开温度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毫无道理的。同样在本课题第36页资料一栏中的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的比较就是没有指明温度。此处犯的不正是后者这句话的错误吗?其实,这里指的是20℃时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二、这些实验能成功吗?
(1)如此比较水蒸气合理吗?
教科书上册第14页“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作对比,以此比较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不同。笔者认为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原因是呼出的气体温度要比空气的温度高,这就使得探究问题的变量含有两个,即气体的种类和气体的温度。所以即使最后观察到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珠,而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并无水珠也不能就此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要比空气中的多。大家都知道冬天你从寒冷的屋外走到较温暖的屋内,眼镜上往往会附有较多的水蒸气,总不能认为屋外的水蒸气含量少于屋内吧!所以笔者觉得课本中如此比较水汽的多与少不妥。
(2)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能成功吗?
教科书上册第27页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其原理就是通过红磷的燃烧消耗掉瓶中的氧气,使瓶中的压强减小,水被压入瓶中,根据水的体积推出氧气的体积。但是,红磷燃烧时随着氧气的被消耗,红磷燃烧的剧烈程度也逐渐减弱。我们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少的时候就几乎不能支持燃烧了,这导致实验中氧气不会全部被消耗。事实上每次做实验结果总是偏小,水总是不能上升到集气瓶容积的1/5。
(3)铁丝燃烧实验中集气瓶真不坏吗?
上册第35页实验2-4铁丝燃烧实验,书上要求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些水,目的很明显是为了防止集气瓶被灼热的四氧化三铁炸裂。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有时不能起到防止被炸裂的作用。实验中如果用很细的铁丝往往观察不到火星四射,燃烧程度也不剧烈,甚至细铁丝因高温而断落。但是如果选用较粗的铁丝,又会因水来不及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集气瓶瓶底往往会被炸裂。其实真正能够有效防止集气瓶被炸裂应该是在集气瓶中铺点细沙。
(4)木炭粉还原氧化铜怎样才能成功?
对于教科书上册第107页实验6-2木炭还原氧化铜,笔者认为课本中的做法和实验现象的描述都是不当的。不当之处如下:①不是把木炭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中。该反应虽是放热反应,但要达到该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则要600℃以上,所以实验中为避免热量散失应尽量使氧化铜聚在一起而不是铺在试管中,另外聚在一起也方便使生成的铜能形成块状的铜;②教科书中说加热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笔者认为加热后没有等冷却就撤出导管,是极为不当的。因为,此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铜的温度高达一千摄氏度以上,撤离导管后很容易使暴露在空气中的铜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铜。简单的做法是用一弹簧夹,当发现试管中出现红热现象,并放出大量气体后及时把弹簧夹夹上,一方面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另一方面又可以防止石灰水进入试管;③最后的实验结果应该是生成了掉在地上叮当响的块状铜,而不是像教科书中所描述的“出现粉末状铜”。而且粉末状红色物质很有可能不是Cu而是,笔者认为上述现象只能说明该实验没有成功。
关于本实验,笔者在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卢一卉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几个方面:①实验所用的木炭粉一定要研细(达到200目左右),这也是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②实验所用的氧化铜和炭粉均要充分的烘干,否则会因水分汽化吸热可能导致温度达不到要求而使实验失败;③当看到红热现象时应马上用夹子夹紧橡胶管防止空气进入使灼热的铜被氧化;④实验所用的氧化铜的质量要得到保证,应尽可能用纯度较高的分析纯或新制的氧化铜;⑤实验中为了得到足够的热量可考虑用粉笔之类的物体来压混合粉末,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粉笔之类的物品必须在酒精灯上充分烘烤,否则会适得其反。实验结果应该是反应出现红热现象,澄清石灰水高度变浑浊,生成的红色物质掉在地上是叮当响的。
(5)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环保吗?
上册第124页实验7-1用白磷和红磷探究燃烧的条件,目的是通过比较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但是本实验很不环保。虽然教科书下面注释中指明须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但是许多农村初中不具备这些设备,只能裸露在空气中进行实验,演示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使教室内乌烟瘴气,给师生身体造成伤害。许多同仁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网上、化学教育类杂志上都有这个问题的讨论,给出了有新意的做法。笔者认为,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分别置于两支较大的试管中,并用橡皮塞封住,然后把试管浸于热水中。而热水中的白磷则用一个漏斗罩住,然后再通,既起到固定白磷又起到环保的作用。
三、部分的课后习题安排合理吗?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习题类型要多样化,应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的比例。同时还指出,习题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单一的题型和测试目标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教学的过程来看我们不仅需要一些能巩固加深的习题,更需要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不管是课本中活动与探究中的习题还是课后的习题均应该重基础、重能力、贴近生活,对学生理解知识具有较强的引导性。然而书本上的一些习题显然没有与时俱进,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①教科书上册第87页第6题中提到“氯化物”这个词,学生就不知所措了,因为课本中压根就没有“氯化物”这个概念。
②教科书上册第80页第2题选择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中的几个问题,和该课题“离子”的内容毫不相干,放在此处显然是不合适的。
③教科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的形成”课后习题应该是比较丰富,和生活贴近的。但是,该课题后面的习题单一,既没有出现“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方面的习题,也没有出现“溶质、溶剂”类的习题。这些知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是较为重要的,势必会造成教师对这方面习题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师生的负担。
④教科书下册第41页第9题,题目只是要求学生根据溶解度曲线,查出几种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这道题是毫无意义的,一则在前面活动与探究中已让学生查出了几种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且根据查得的结果让学生画出溶解度曲线。很显然此处再单一的只是让学生去根据溶解度曲线查一下物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