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想法“挤”出来——以《幂函数》教学设计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教学设计论文,函数论文,要善于论文,想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南京师大附中著名的特级教师马明曾经说过:“教师应有一种本领:通过提问,能把学生头脑中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挤’出来。这与有经验的医生一样,能把病人的病根找到,尽管这种课不能对答如流,但这种课有生气。”[1]其实,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认识“挤”出来,还要把学生对问题的想法也“挤”出来。
那么如何“挤”出学生的想法呢?关键是要设计好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好一个初始问题就从根本上设计好了一节课,因为学生解决初始问题的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展开的。”[2]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要设计能够将学生想法“挤”出来的好问题。
下面,以高中《数学(必修1)》(苏教版)中《幂函数》为例,谈一谈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三次不同的问题设计,不断地尝试,去“挤”出学生的真实想法。
1 三次教学设计简述
第一次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问题1 请写出下列以。为自变量的函数关系:
(1)正方形的边长为x,正方形的面积为y;
(2)正方体的边长为x,正方体的体积为y;
(3)正方形的面积为x,正方形的边长为y;
(4)正方体的体积为x,正方体的边长为y。
生:(略)
问题2 你发现这些函数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你能归纳吗?
生:这些函数都是自变量出现在底数位置上,且指数为常数。
(2)建构数学
给这个新的函数下一个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是常数。
设计分析 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幂函数教学的引入设计。教师让学生写出一组函数关系,先观察,后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得到幂函数的概念。这样的引入看似水到渠成,其实对学生来说,不是自己完全被“挤”出来的想法。因为教师在设计中已经为学生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学生的观察也只是在形式上作出归纳,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模仿而已,所以这种“挤”只是形式上的。
第二次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问题1 请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师:请大家直接回答出结果。
生:(略)
师: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出具体的数值来比较数的大小,如第1组。但是,上面所给的后3组数,不借助计算工具,要求出具体数值不是很方便。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了什么?
生:第2、3组的底数相同,可以借助指数函数和它的单调性来比较大小。
师:也就是利用某个确定的函数的两个函数值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这需要首先选定函数,然后判断该函数的单调性,最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即一选函数,二定增减。
师:第4组如何比较呢?
生:借助于“1”,转化为类似第2、3组的情况来进行比较。
问题2 如果不借助于中间量“1”,你能直接比较大小吗?
启发1:你会怎么办?
启发2:化“同底”可以吗?
启发3:能化什么是相同的呢?生:可以将指数都化为0.3,即化指数相同,这样就可以转化为借助某个函数进行比较。
(2)建构数学
师:这不是我们已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我们称这个新函数为幂函数。给这个新的函数下一个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是常数。
设计分析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新概念,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符合认知规律。张奠宙教授认为:“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就成为学生的‘数学现实’,这些现实应当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素材。选用这些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揭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建构数学认知结构。”[3]学生已有了指数函数的知识,运用指数函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须化为“底数相同”。如果化“同底”有困难怎么办?此时,认知冲突就自然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观察后发现,为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化为指数相同比较容易。此时,由化“同指”就“挤”出一个新的函数来。这样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参与深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的想法是被教师设置的问题所“挤”出来的,是问题引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的结果。
第三次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生:三个。
师:三个字母选出两个分别作自变量和因变量,应该有六种情况啊!
生:六种情况中,b为常数时,有两种情况,都可以写成的形式;其他四种情况,都可以转化成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因此,一共可以“造”出三个函数。
(2)建构数学
给这个新的函数下一个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是常数。
设计分析 探究和发现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学习的重要方面。“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在给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自己去发现所要学习的材料。”这就是波利亚所说的主动学习原理[4]。该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设计一个具有一般性认识规律的问题,即利用表达式来构造函数,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并尽可能多地去找出可以构成的函数,从中发现一种新的函数(幂函数)。这样的教学设计,相对于前两种来说,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要求更高一些。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知识发生的一般过程,并积累探究和发现学习的一些经验。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明显的帮助。
2 几点思考
(1)要“挤”出学生的想法,就需要创设情境教师应如何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呢?很多时候,教学情境都被误解为就是生活情境,即从生活中引入数学。但是,从数学发展的历史看,有两个重要因素在不断推动着数学的发展,那就是数学的内部矛盾和外部需要。因此,仅仅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来创设教学情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数学的内部矛盾、问题冲突和来知探究的角度,来创设教学情境。另外,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还要有一种角色转换的意识,即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2)要“挤”出学生的想法,就需要锤炼教材
教学设计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但也需要根据学情进行恰当的再创造。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的原有基础,取决于他们对新知识的建构过程。而教材编写首要是保证知识的逻辑体系,并不完全是教师的教学过程。例如,在情境创设上,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情境创设,特别是选择适合于学生思维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必要性,如果离开了学习必要性,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没有了目标,就不会有动力。
(3)要“挤”出学生的想法,就需要培养思维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经验告诉我们:课堂上直接看书的学生,往往是怕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问题情境去“挤”学生,“逼”着学生去思维。所以,教学中需要用问题去启发学生思维,以思维培养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就曾经说过:“‘教会思考’意味着数学教师不仅仅应该传授知识,而且也应当去发展学生运用所传授的知识的能力;他应当强调运用的窍门,有益的心态及应有的思想习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