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模式在重症患儿中的应用论文_刘名

(徐州市睢宁县人民医院;江苏睢宁221200)

摘要:目的:分析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73例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的患儿进行观察(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随机将73例患儿分成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安全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机械通气鼻饲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患儿护理后的鼻饲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ICU治疗时间等明显优于1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患儿(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患儿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安全护理模式;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

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治疗的患儿均属于病情较为严重且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的患儿,患儿均无法进行自主进食,需要食用鼻饲营养供给的方式维持患者营养均衡,在鼻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经常出现堵管、误吸等现象[1],严重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导致严重并发症现象的出现。因此,有效的护理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的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进行了观察及护理对比。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收治的73例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的患儿进行观察(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随机将73例患儿分成两组,1组36例鼻饲患儿中男女比例为21:15例,年龄3至14岁,均值为(8.10±2.12)岁;2组37例鼻饲患儿中男女比例为23:14例,年龄2至13岁,均值为(8.03±2.34)岁。

两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的患儿之间对比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可对比。

1.2 方法

针对1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针对2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的患儿实施安全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式如下:(1)营养状况的评估护理:在为患儿实施鼻饲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患儿的身高、体质量、腰围、体重及内脏蛋白等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患儿的营养缺失情况为其实施针对性的营养支持计划;(2)鼻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护理:在为患儿实施鼻饲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采用科学的方式对鼻饲管进行固定,在患儿双耳后打上双活结,给予透气性良好及黏度较高的3M胃管贴在患儿鼻翼两侧进行固定,将鼻饲管固定,防止治疗过程中患儿由于打喷嚏等动作导致的鼻饲管脱落现象.此外,治疗过程中还应适当调整患儿体位及鼻饲流速,为患儿实施舒适的体位,将患儿头部抬高45度左右,减少误吸现象的出现,在治疗过程中询问患儿主观感受,观察患儿表现及面部表情等,若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及时放慢速度,将床头抬高,避免出现吸入性肺炎及呛咳现象;(3)并发症预防护理: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输入速度、溶液浓度及渗透压等参数,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现象的出现,治疗期间定期关注患儿尿量、大便性状、水电解质、血糖及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患儿护理后的鼻饲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ICU治疗时间等指标之间的差异;鼻饲管意外事件[2]主要包括堵管、非计划拔管、误吸等现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患儿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鼻饲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ICU治疗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代表两组患儿之间对比的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1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患儿护理后的ICU治疗时间为(7.17±3.20)d,2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患儿护理后的ICU治疗时间为(5.09±1.25)d,两组患儿之间对比的ICU治疗时间相比:T值=3.6766,P值=0.0005;两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患儿护理后的鼻饲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ICU重症监护室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病情复杂、病情进展较快及患儿自身因素等会导致误吸、脱管等现象[3],不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有效的安全护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实施安全护理主要是指营养状况的评估护理、鼻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护理手段[4],减少患儿出现并发症现象,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预后及康复[5]。本次观察的结果显示,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2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患儿护理后的鼻饲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ICU治疗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1组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机械通气鼻饲患儿,说明安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林凌洁.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C]//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6.

[2]黄月娇.安全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

[3]张丹丹,张琳琳,刘玮玮.研究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55-256.

[4]郭婷,刘华,张冬英.综合管理模式在行鼻饲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193-196.

[5]袁小花,柯小燕,莫清,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鼻饲患儿营养状况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7,17(9).

论文作者:刘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  ;  ;  ;  ;  ;  ;  ;  

安全护理模式在重症患儿中的应用论文_刘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