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大交流背景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两岸论文,青年论文,国家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14)05-0010-09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两岸政治关系有所改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文教交流日趋热络,人员往来愈加频繁,社会融合悄然提速。尽管两岸关系在诸多领域相继取得重大突破与丰硕成果,但吊诡的是,台湾社会的“中国认同”危机并未顺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而得到根本扭转。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年①在“国家认同”方面的严重异化与错位,已成为严重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与深化、威胁两岸和平统一前景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对两岸大交流背景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现状、成因与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引导其重新建构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颇值得学界关注与思考。 一、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理论梳理 认同是对“我或我们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人们在社会存在中基本的自我定位,是对自我(self)与他者(other)之间关系的认定。认同问题对于两岸关系的现状与未来都极具意义,更是深化两岸和平发展与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最终解决台湾问题所面临的核心因素。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国家认同”这一概念的认知与界定并不一致。笔者认为,“国家认同”的概念定义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国家认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属性、道德传统、价值取向、国家主权、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等的认同;大致可分为族群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制度认同三个层面。从狭义上说,“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在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中对特定国家的情感归属取向。具体到两岸关系研究领域,现阶段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问题极其复杂,主要内容与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对“中华民国”(或台湾)的主权归属、国际地位、领土范围、宪政体制、国名、国号、政府的认同,对两岸关系性质(即两岸关系是否“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看法(认同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或者“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对台湾前途走向的看法(即统“独”立场,主张“统一”、“独立”或“维持现状”)等。其中,身份认同与统“独”立场是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最核心要素,也是本文在研究台湾青年“国家认同”问题时予以关注的重点。 二、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现状分析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认同”日益成为台湾岛内影响最广、争议最大的政治议题之一,整个社会在“国家认同”方面呈现出“认同台湾”(支持台湾“独立”)与“认同中国”(支持两岸统一)二元对立的局面。在“国家认同”存在严重分化与错位的社会氛围之下,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一代,在“国家认同”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其父辈存在明显差异。以下拟结合文献资料、民调数据与笔者在对台交流尤其是赴台参访中的实际感受对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现状进行初步分析。 (一)台湾青年的身份认同。在台湾主体意识日益膨胀,整个社会的“中国认同”危机愈演愈烈的社会氛围之下,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与其前辈相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与其父辈在“国家认同”问题上分歧严重(因省籍族群、政党倾向而产生尖锐对立)不同的是,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对象渐趋一致,即逐渐从“中国”(无论其政治含义为何)转变为“台湾”或者“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换言之,对大多数台湾年轻人来说,作为实际治理范围为台澎金马的“中华民国”的民众,“是台湾人”、认同台湾理所当然,而“是中国人”、认同中国则成为可以选择乃至否定的选项。② 到了2008年以后,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并未顺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而得到根本扭转。这从近年来岛内媒体所做的相关民调中,台湾青年对“台湾人”的身份认同不断上升,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并未随着两岸关系的大幅改善而有所上升即可以得到佐证。例如,根据2008年6月TVBS进行的民调显示,当被问及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时,20-29岁的台湾青年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高达76%(全体民众为6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在50%-60%之间),只有13%自认“是中国人”(全体民众为18%),为所有年龄层中最低;在增加“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选项时,选择“台湾人”的占50%(全体民众为45%),选择“中国人”的只占3%(全体民众为4%),选择“都是”的占42%(全体民众为45%)。③2012年3月,TVBS就同一议题进行的民调显示,20-29岁的台湾青年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上升到83%(全体民众为74%),只有13%自认“是中国人”(全体民众为13%);在增加“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选项时,选择“台湾人”的占56%(全体民众为54%),选择“中国人”的只占2%(全体民众为3%),选择“都是”的占42%(全体民众为40%)。④到了2013年6月,TVBS所作民调显示,20-29岁的台湾青年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上升到88%(全体民众为7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只有7%自认“是中国人”(全体民众为17%),为所有年龄层中最低。⑤2013年10月,TVBS所作民调显示,20-29岁的台湾青年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到89%(全体民众为7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只有11%自认“是中国人”(全体民众为13%),为所有年龄层中最低,不知道/拒答的比例为0,⑥表明台湾年轻一代对身份认同问题已有定见。又如,《天下》杂志2009年12月16日刊出的民调显示,18至29岁的年轻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高达75%,仅15%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回答自己是“中国人”的不到10%。相对地,其他年龄层自认是“台湾人”的都在60%以下,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则在20%以上。⑦ 尽管台湾民调的科学性、客观性与真实性屡遭外界质疑,但众多相近的民调结果仍可表明以下基本事实:台湾青年一代在“国家认同”上呈现出明显的“去中国化”与“台湾化”的发展趋势,他们的“国家认同”对象逐渐从“中国”转变为“台湾”或者“在台湾的中华民国”,而且大都认为,两岸至少是两个不一样的政治体制的“国家”。 此外,在笔者从事对台交流尤其是赴台参访的过程中,对于台湾青年在身份认同方面“认同台湾”却“不认同中国”也深有感触。不少与笔者或其他大陆人接触的台湾青年(无论其政治立场为何,无论其对大陆朋友是否友好)在言行举止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认同台湾”、“不认同中国”的倾向。例如有的人在言语中动辄“我们台湾……你们中国……”,“台湾人……中国人……”,这表明在其心目中,是将大陆等同于中国,将两岸定位为“两个中国”或“一边一国”的。有的人尽管认同“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习惯以“大陆”、“大陆人”来称呼对岸,但在言谈中却又会不自觉地将去大陆说成“出国”,到大陆参访说成“去国外出差”,反映出在其潜意识中仍然认为两岸“不属于同一个国家”。正如不少青年人坦言的那样:“在台湾内部,台湾主体性发展已确立,许多人都认同‘台湾是一个国家’,我们与大陆方面交流时,会认为他们就是大陆人。比较之下,更确信自己是台湾人,更觉得两者不一样。”⑧ (二)台湾青年的统“独”立场。长期以来,台湾民众的统“独”立场(即对于两岸关系未来最终走向是两岸统一还是台湾“独立”,还是维持现状等的基本看法)始终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即主张统一和“独立”的人占少数,大多数人主张维持现状。2008年马英九上台以后,尽管两岸关系明显改善,但岛内不同的民调机构所进行的多次民调结果均显示,台湾民众的统“独”立场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例如,根据TVBS民调中心所作的多次民调结果显示,主张两岸关系维持现状仍是台湾的主流民意(六成左右),倾向“台独”的比例(二成左右)高于倾向统一的比例(不到一成)。与在身份认同方面与其他年龄层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台湾青年的统“独”立场与其他年龄层的台湾民众并无本质差异,也呈现出“不敢独、不愿统,维持现状再决定”的态度。多数年轻人同样主张维持现状,不愿意因卷入统“独”争议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持观望态度。 但相比之下,台湾年轻人对此议题的态度更为开放、务实,对于台湾的未来,勇于接受任何选项。在他们看来,如果“台独”能给台湾带来尊严,并不导致战争,那么“独立”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不过若“台独”付出的成本过大(如面临两岸爆发战争的风险),他们显然更不愿意为实现“台独”目标而卖命,近年来台湾青年不愿意服兵役,台军募兵状况堪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岛内年轻人的这一心态。如果两岸统一,可以使台湾得益,并能保持目前广泛享有民主和自由,那么统一也可以是选项;如果情况是不确定的,未来是难以预料的,那么就没有理由不保持现状。⑨但他们与绝大多数台湾民众一样,都认为台湾前途应该由台湾2300万人民通过“公投”等民主方式来共同决定,不能任由中国大陆代替台湾人民作出选择。 不过,当只能从“台湾独立”和与大陆统一两个选项中“二选一”时,台湾青年支持“台独”的比例又往往高于其他年龄层,支持统一的比例又往往低于其他年龄层。例如,2012年3月,TVBS所作民调显示,对于“如果只有一种选择,请问您比较希望台湾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还是台湾与大陆统一?”,80%的台湾青年选择“台湾独立”(全体民众为69%),为所有年龄层中最高;只有12%选择与大陆统一(全体民众为16%),亦为所有年龄层中最低。⑩ 三、导致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异化与错位的原因分析 造成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异化与错位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中既有台湾内部因素,又有外部环境因素;既有文化教育因素,又有青年自身因素。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岛内政治因素。台湾青年一代出生于台湾社会从威权政体向民主政体转型的剧变时代,成长于台湾民主制度走向巩固但也是民粹思潮、“台独”思潮泛滥化的时期。因此,岛内政治局势的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异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台湾当局宣布“解严”以来,伴随着台湾的民主化、本土化与自由化进程,“台独”势力刻意塑造分离意识来误导民众,政治人物对族群意识、省籍矛盾与“统独议题”的炒作和操弄,通过恶意丑化、攻击大陆来塑造“恐共、反中、惧统”的社会氛围,制造“中国优先”与“台湾优先”、“爱台湾”与“卖台湾”的价值对立,李登辉、陈水扁执政当局以培育“台湾主体意识”为目的的政治社会化,以及“国会”改选、“总统直选”、“精省”、“公投制宪”与历次“宪政改革”对“一个中国”法统的冲击等,都是台湾民众“中国认同”危机出现并持续发酵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从小耳濡目染台湾政治环境的变化与民众“国家认同”的变迁,不可避免地对于“中国”的感情日趋淡漠,对于“台湾”的感情日益深厚,其“国家认同”的对象自然而然地要从“中国”(指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向“台湾”或“在台湾的中华民国”。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马当局奉行以“三不政策”(“不统、不独、不武”)为基础的“分治论述”,缺乏强化两岸认同的主张与行动,朝野上下均以“政经分离”的思维来发展两岸关系,拖延两岸政治对话等作为,更无法有效缓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 (二)文化教育因素。李登辉陈水扁主政20年间,在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去中国化”的政策与措施,不断向台湾民众灌输“台独意识”,削弱并动摇了“中国意识”的根基,大力培植拒绝认同中国文化,进而支持“台独”,抗拒统一的民意基础、文化基础和精神基础。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台湾当局依照“同心圆”理论来修订中小学课纲,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独立出来,并从教材结构、内容和用词等方面肆意篡改中小学历史、社会等学科教科书,并配合强化“本土化教育”、推广“台语”教学和“通用拼音”等手段,在各级学校进行“台独教育”,不断向台湾青少年灌输以“台湾不属于中国”、“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台湾史就是‘国史’”为核心内容的“台独史观”,教育他们“要认同台湾”,“不要认同中国”,以此来割断台湾青少年的历史记忆。于是,台湾青年人从小接受这样的“台独史观教育”,在成长、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与中国的关联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会形成“不认同中国”、“认同台湾”、“以台湾为优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导致当前台湾年轻一代的“国家认同”出现了严重偏差。 (三)两岸关系因素。两岸关系因素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异化与错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1949年以来两岸经历了长达60多年的隔绝与对峙,使得两岸发展出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两岸长期对立形成双方之间的隔阂与疏离,再加上两岸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社会管理、生活方式和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这使得台湾青年对大陆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软实力”不认可,对于大陆的社会制度很难建立起认同感,自然也难以建立起以“中国”为指向的“国家认同”,对于两岸统一更是产生排斥与抗拒的心理。这直接导致台湾青年在“国家认同”方面的“去中国化”倾向。 其二,由于两岸政治互信不足,近年来因中国大陆崛起造成两岸实力对比落差加大以后反而造成台湾民众的心态失衡、焦虑感与不安全感,加上两岸之间固有的政治分歧与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难以在短期内解决,使得两岸在交流互动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11)往往被台湾方面(尤其是绿营政客与媒体)解读为大陆对台湾的“封杀”与“打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负面印象乃至敌对心态。而在两岸交流合作中不时出现的一些争议事件与突发事件,(12)经过岛内有心政客与部分媒体的不断炒作与煽动,往往给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年对“中国”(大陆)的印象带来负面影响。凡此种种,都可能强化部分台湾青年将中国大陆视为威胁台湾的安全与利益、影响台湾生存与发展的最大“敌人”的刻板印象,均可能成为刺激他们“国家认同”转变,强化两岸之间认同差距的重要诱因。 其三,两岸交流合作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台湾青年心中根深蒂固的“台湾认同”。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群际接触”理论和学界的既有研究,两岸深化交流合作,加强群际沟通有助于澄清和减少台湾对大陆不良的刻板印象,减少误会,增进了解,对于两岸关系的改善有着重大意义。但两岸由于政治差异形成的印象以及身份认同问题无法通过群际沟通获得改善,换言之,单靠两岸交流是无法达成两岸认同的。台湾学者耿曙、曾于蓁对台湾青年学生前来大陆交流进行研究,结论是:“适当的人际交流与接触,确为降低族群偏见、化解刻板印象的关键”。然而,“触及深层的身份认同及统‘独’立场时,交流互动无法发挥撼动的力量”;原因是在交流过程中,两岸“根深蒂固的差异”暴露无遗,反而强化了双方认同的距离。(13)另外,台湾学者王嘉洲也做了类似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基本相同:一批台湾青年经过10天的大陆访问以后,“关于大陆人的可信任度,经交流后已有显著的变化”(认为大陆人可信任者增加14.3%);同时对于“敌意感受”(即大陆对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是否“友善”),“交流前后已有显著的变化”(认为大陆政府对台湾政府不友善者减少14.6%,认为大陆政府对台湾人民不友善者减少16.4%);但对于“统一意愿的改变并未达显著水平”。(14)由此可见,两岸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虽有助于减少台湾青年对大陆的刻板印象与负面观感,提高对大陆的社会信任度,但在短期内无法拉近两岸因政治差异而形成的在政治认同上的距离,更遑论让台湾年轻一代认同代表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两岸和平统一了。 (四)国际政治因素。在当今国际社会,联合国和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非“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国力的不断壮大,大陆“在国际间愈来愈代表中国,愈来愈掌握中国的话语权,在台湾的人民已经失去了再拥有‘中国’话语权的力量,也就自然而然的选择远离中国”。(15)其后果是导致台湾民众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在国际舞台上“失去了他人的认可”,加之美日等国对“台独”势力的扶持以及玩弄“以台制华”的战略,客观上削弱了台湾民众对原本代表中国的“中华民国”的认同,而对“台湾”这个“国家虚像”的认同却逐渐产生。由于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华民国”不是主权国家,使得台湾要以号称代表“中国”的“中华民国”名义参与国际活动受到很多限制,只能以“中华台北”、“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等名称参与国际事务,拓展所谓“国际活动空间”面临极大的困境,这也促使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年试图以“台湾人”作为自己的身份认同,而不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了。(16) 另一方面,台湾因经济发达与所谓“民主”成就受到美日等西方国家的认可,极大提升了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作为“民主国家”的“台湾人”的自豪感与自尊心。同时西方国家时常以“不民主”为由对大陆的政治体制横加指责,也使得台湾民众更加难以认同大陆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国际上一些国家和人士经常鼓吹“台湾民主,中国专制”,美国总统布什甚至称赞“台湾是亚洲与世界民主的灯塔”,美国有人在台湾鼓吹“台湾民主是中国大陆的示范”。这就使得台湾民众以作为“民主国家”的“台湾人”自豪,到今天为止已经有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给予台湾“免签证”待遇(相比之下大陆只有20多个),这也使得他们更不愿意成为“中国人”了。 (五)青年自身因素。台湾青年的生活经历、心理特征、自身修养、价值取向等都对他们“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台湾青年生于台湾,长于台湾,大多没有在大陆生活的体验,与大陆的情感关联较他们的祖辈、父辈更为淡漠,他们的“台湾主体意识”更为强烈,“大中华情结”更为淡薄,使得他们往往会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产生心理上的抗拒,因此短期内很难对作为“国家认同”指向的“中国”这一政治符号产生认同感,更加无法赞同两岸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实现和平统一。 另一方面,台湾年轻一代成长于台湾经济高度发达、两岸交流日趋热络的年代,民主化浪潮的冲击、社会意识的多元化、新的通讯手段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风气使他们的视野更宽广,头脑更灵活,更勇于尝试,更具有探索精神,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导致他们的身份认同与统“独”立场与其他年龄段的民众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相较分别将“中国”视为情感依托的老一辈与敌人的“台独”分子而言,台湾“年轻世代”对“中国”虽缺乏应有的感情但也没有过分的敌意,因而这种身份认同较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存在将“中国”视为国家认同的可能性。(17)岛内相关民调也证明了这一点,如2013年8月台湾指标民调公司发布的民调显示,20至39岁民众较其他民众更能认同多元身份,甚至有一成一自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份子”,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的民众。(18) 此外,台湾的年轻一代大都比较务实,最关心的还是个人前途,对“台湾前途”、“两岸未来”这类政治议题相对兴趣不大,不愿意因卷入统“独”争议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在事关台湾前途的政治选择方面,台湾青年所考虑的往往不是使命或者理想,而是个人的实际利益,他们既担忧“台独”引发两岸冲突与战争,不愿意为“台独”卖命,因此不支持“台独”;又担忧台湾与大陆统一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品质和享受到的民主自由与政治权利,导致自身利益受损,因此也不愿意两岸统一,所以现阶段多数年轻人在统“独”立场方面更倾向于“维持现状”这个相对务实的选项,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抱持观望态度。 四、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问题的若干思考 众所周知,青年是两岸未来发展的主导者,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问题关系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和国家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因此,对两岸双方而言,如何在深化交流合作的进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增进台湾青年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认同,积极引导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朝向更健康、更理性、更务实,更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是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颇值得两岸各界予以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 (一)要全面把握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现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在当前两岸关系步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现状将对未来两岸关系平发展的巩固与深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严重异化与错位,及其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认知的疏离与缺失,已成为严重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与深化、威胁两岸和平统一前景的重要消极因素。他们在身份认同上存在的“去中国化”与“台湾化”倾向,在统“独”立场上存在的“不敢独、不愿统、维持现状再决定”的倾向,尤其是对于两岸和平统一的疑虑、排斥与抗拒等,都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也必将给两岸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增添不小的变数。另一方面,当前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征,对于台湾的未来,勇于接受任何选项,尤其在身份认同方面并不排斥多元认同,也为未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提供了可能。 (二)以建构“双重认同”作为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的基本路径。在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研究领域,“双重认同”又称为“两岸认同”、“重叠认同”等,其典型含义是“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中国人”,但两岸学者对于“双重认同”的具体解释各不相同。(19)如前所述,台湾青年的“台湾人认同”已经根深蒂固,基于两岸政治现实与政治分歧,短期内想要消除台湾青年对“中华民国(台湾)”的认同或“台湾人认同”恐怕并不现实,因此,笔者认为,以“台湾人认同”为基础建构与“中国人认同”并不排斥的“双重认同”,不失为未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引导台湾青年建立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家认同”的最佳路径。原因有四: 首先,从建构主义和社会认同的原理来看,认同是被建构出来的,认同也是可以改变的,这就为两岸通过交流合作,将以往排他性的认同转化为“双重认同”提供了可能。其次,“台湾人认同”是台湾民众对居住地台湾的地域性认同,是台湾意识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一种正常现象,表明台湾民众对台湾有“归属感”,也以此把他们与不是生活在台湾地区的人区别开来;“台湾人认同”不完全等同于政治态度,也并非所有的台湾民众都将其视为“国家认同”;“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并不一定相互对立。(20)这就为建构与“台湾人认同”并不排斥的“双重认同”奠定了基础。再次,“双重认同”在台湾具有民意基础,根据上文所引民调显示,约有四成的台湾青年认同“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加上认同中国人的已超过四成。换言之,有四成以上台湾青年不排斥、不放弃“中国人认同”,且主张“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并不冲突。最后,多数台湾青年认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支持两岸交流合作,对于中国大陆的崛起“乐观其成”。(21)部分青年也存在建立“双重认同”的意愿,“希望通过两岸青年交流,两岸可以建立共同的认同感”;主张两岸“要建立新的认同取代旧的认同,而不是去争论何者认同为正统,这部分我也觉得蛮好的。所以如果有愈来愈多人往这方面想,我对两岸未来很乐观”。(22)这就为台湾青年建构“双重认同”奠定了心理基础。 那么,如何引导台湾青年建构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双重认同”呢?两岸学者已进行过不少研究。笔者在借鉴既有两岸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建构“双重认同”的基本路径:在“台湾人认同”的基础上,通过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创建共同记忆,建构共有观念,培植共同利益,形塑共同价值;提升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双重认同”的范围,推动建立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共同家园)等途径,建构与“中国人认同”并不互相排斥的以“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为核心内涵的“双重认同”,以有效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 (三)在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如前所述,根据“群际接触”理论,虽然两岸交流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台湾青年心中根深蒂固的“台湾认同”,无法有效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但深化两岸交流有利于改善两岸群际关系,减少双方误会,增进彼此了解,从长远来看,亦是重新建构台湾青年“中国认同”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要想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一方面固然通要过加强群际接触、深化两岸交流来改善群际关系,消除两岸民众之间的隔阂、减少误会、密切感情,为建立“双重认同”创造条件;但另一方面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应本着“相互尊重、互谅互让”和“同情之理解”的原则,着眼长远,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与技巧,努力化解彼此的隔阂与矛盾,力争通过交流实现“求同化异”,不断拉近双方认同的距离。 当然,由于“国家认同”属于政治认知与政治观念中的深层次部分,存在相对自主性,一旦形成,在短期内就很难改变。因此,要想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即对而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认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两岸共同努力,通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实现。正如香港《中国评论》月刊的社论所言,“台湾社会两岸认同撕裂问题的最终化解之道,还是需要靠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这个难题。”(23) 从长远来看,在两岸结构性政治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两岸要达成高度互信和认同,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年建立以中国为指向的“国家认同”,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着眼未来,大陆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壮大综合实力,逐步推进两岸政治协商进程,寻求破解两岸政治难题,并逐步赋予台湾民众享受“国民待遇”与适当的政治参与,扩大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同时应妥善解决台湾的国际参与问题,设法让台湾民众分享大陆崛起带来的好处,共享中华民族复兴的荣耀,使其产生与有荣焉的感觉,“国家认同”自然水到渠成。(24) 从短期来看,要继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让台湾青年在两岸交流交往中亲身感受并认同“两岸一家人”与“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情感意涵,提升他们对两岸共同家园,共同家国,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认同,以此拉近两岸同胞在认同上的距离,为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奠定基础。现阶段两岸可采取的策略主要有: 一是加快ECFA后续协商的步伐,推动ECFA后续协议的早日签署,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建立两岸经济共同体,以取得更多惠及两岸民众的新成果,培植两岸共同利益。在未来的两岸经贸合作进程中要尽量照顾到台湾青年的利益,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他们积极参与两岸经贸合作创造条件。 二是尽快洽签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协议,不断深化两岸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巩固与扩大台湾青年对于“台湾文化是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增进他们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是加强两岸在历史教育方面的交流,实现两岸史观的调和与对接。两岸可考虑通过合作开展对重要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史)和历史人物(如孙中山)的专题研究,联合举办反映两岸关系史的文物史料展览,合作拍摄反映两岸历史文化渊源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电视纪录片、影视剧,推动两岸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等手段,增进台湾年轻一代对中国历史文化与两岸历史文化渊源的认知,引导他们树立“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的史观。 四是扩大两岸青少年的交流与接触,增进双方的民族感情和同胞情谊,拉近彼此情感和心灵的距离。应继续办好以了解中华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台湾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举办两岸青少年共同参与的两岸知识竞赛、两岸关系研讨班,开展两岸青少年“同上历史课”的学习活动等等。对于两岸青年交流要不断创新交流形式,加强内容策划,提升交流效果;可以尝试让台湾青年参与举办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策划针对年轻人的交流活动,避免两岸青年交流流于形式,促使台湾青年在交流中加深对大陆发展的了解与认识,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本文在写作期间曾获得台湾政治大学“2013两岸暨国际学人研究奖助计划”资助,特此感谢! 注释: ①各界对于“青年”年龄范围的界定并不相同,本文将其界定为18岁~35岁的年轻人。 ②郭艳:《台湾“年轻世代”国家认同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台湾研究》,2011年第3期。 ③两会复谈前“国族认同”民调,TVBS民调中心网站,http://www1.tvbs.com.tw/FILE_DB/DL_DB/even/200806/even-20080610175239.pdf,2008-06-09。 ④“一国两区”与统独、“国族认同”民调,TVBS民调中心网站,http://www1.tvbs.com.tw/FILE_DB/PCH/201203/0fwcy3m9v1.pdf,2012-03-27。 ⑤两岸互设办事处民调(含统独、“国族认同”),TVBS民调中心网站,http://www1.tvbs.com.tw/FILE_DB/PCH/201306/g672fwasoc.pdf,2013-06-05。 ⑥“马习会”与“国族认同”民调,TVBS民调中心网站,http://home.tvbs.com.tw/static/FILE_DB/PCH/201311/20131106112520608.pdf,2013-10-28。 ⑦《2010“国情”调查》,台湾《天下》杂志第437期,2009年12月16日,第63页。 ⑧《中国评论》编辑部:《台湾青年如何看待两岸关系》,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6月号。 ⑨陈晓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形势下的台湾青年政治认同研究》,《学理论》,2012年第9期。 ⑩“一国两区”与统“独”、“国族认同”民调,TVBS民调中心网站,http://www1.tvbs.com.tw/FILE_DB/PCH/201203/0fwcy3m9v1.pdf,2012-03-27。 (11)如大陆对一些敏感性政治符号(如旗帜、名称)的处理,大陆依照“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大陆为国防和震慑“台独”需要进行的军事部署尤其是部署导弹等。 (12)如1994年的“千岛湖事件”、2003年的SARS大流行以及近年来大陆的“黑心食品”、毒奶粉、沙尘暴、环境污染、杨淑君事件、东京影展事件、大陆护照(列入台湾景点)事件、张悬旗帜事件等。 (13)耿曙、曾于蓁:《中共邀访台湾青年政策的政治影响》,台湾《问题与研究》第49卷第3期,2010年9月。 (14)王嘉州:《赴大陆交流对台湾青年两岸观的影响——固定样本追踪法的分析》,网址:http://www.isu.edu.tw/upload/82207/6/files/dept_6_lv_3_24609.pdf。 (15)张亚中主编:《两岸政治定位探索》,台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年,第28页。 (16)陈孔立:《台湾民意的三个层次》,《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1期。 (17)郭艳:《台湾“年轻世代”国家认同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台湾研究》,2011年第3期。 (18)《“台湾民心动态调查、身份认同与统独”民调新闻稿》公布,台湾指标民调公司网站http://www.tisr.com.tw/wp-content/uploads/2012/06/TISR_TMBS_201308_1.pdf,2013-08-12。 (19)参见陈孔立:《从“台湾人认同”到“双重认同”》,《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4期。 (20)陈孔立:《台湾民意的三个层次》,《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1期。 (21)参见刘凌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台湾青年的“两岸观”初探》,《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2)《中国评论》本刊编辑部:《台湾青年如何看待两岸关系》,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6月号。 (23)《澄清认同迷思坚定和平发展》,香港《中国评论》,2013年1月号。 (24)周丽华:《重构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基本路径》,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12月号。标签:两岸关系论文; 台湾民调论文; 台湾论文; 身份认同论文; 两岸政治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两岸经济论文; 社会认同论文; 国家统一论文; 政治背景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台独论文; 台湾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