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和规范化管理论文_孙达新

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和规范化管理论文_孙达新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引滦潮白河分公司 天津 301800

摘要:就目前而言,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严重缺乏,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需求,对泵站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泵站的安全高效科学的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民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泵站管理部门要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先进的泵站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泵站管理及技术人员管理方式,提升泵站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最终实现泵站的长期安全有效的运行。因此,本文对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规范化管理措施,更好的保障泵站的正常运行,进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泵站运行;规范化;管理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泵站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也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泵站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规范化处理这些问题,保障泵站运行稳定和安全是水利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1泵站运行特征

就我国泵站运行管理现状来看,大部分还是采取粗放式模式,管理手段、资金成本控制均比较落后,逐渐无法应对实际生产需求,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限制了当地水利资源规划分配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泵站规划建设阶段,多集中在乡镇偏远部位,基本上均为小型水利工程,配置有小心离心式水泵,但是因为早期技术限制,导致在实际运行中设备运行效率比较低,且伴随着较大的能耗,再加上后期运行维护不到位,使得泵站设备出现运行故障的可能性增大,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并且,因为管理手段落后,干部与群众受老旧管理体制限制较大,将重点放在前期建设阶段,后期运行维护重视度不足,而出现了资源浪费、设备故障等问题,降低了泵站所具有的功能性,还易引发供水矛盾。在用水高峰期,缺乏可靠的管理手段作为支持,不仅会增大生产安全隐患,还会产生较大能耗。为提高泵站运行综合效率,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优势,就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现,对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从根源上来采取措施进行优化,落实节能降耗技术,在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

2.1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

泵站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是许多泵站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意识,使运行管理多处于粗放、懈怠的状态。例如,泵站运行期间,值班人员偷懒、擅自离开岗位、值班睡觉等,忽视泵站巡视,对隐藏故障瞒报、漏报。还有一些员工作粗心,没有责任心,对泵站操作不规范,影响泵站运行安全,甚至使泵站瘫痪。泵站运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对泵站操作流程没有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使员工在操作时因怕麻烦而敷衍。第二,对泵站管理人员没有定岗定责,当泵站发生故障时人员之间相互推诿。第三,即便有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但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不依制度、不守规范,制度执行力差。

2.2技术落后,设备老化

目前,我国泵站运行管理技术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国际先进管理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当时修建泵站时设计、管理、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合理的布局,运行管理不规范。以上这些不利因素都影响着泵站引入先进的运行管理技术。例如泵站自动化系统,现代管理模式等。无法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另一个制约因素就是设备老化问题。我国仍有许多泵站因修建年代久远,设备老化严重,机器绝缘性能降低的同时,也给泵站运行和管理人员带来安全隐患。还有一些泵站建筑工程因裂缝、沉陷、碳化严重,使泵站运行效率严重下滑,增加不必要的维护费用。

2.3泵站运行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低

泵站运行管理人才缺乏也是泵站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首先,泵站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不一,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都参差不齐。而且受工作条件和薪资等方面的影响,很少有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扎根基层。随着老技术人员的退休,泵站运行管理人才更是严重缺乏,甚至日常设备维护和巡视都无法完成。其次,由于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和积极性,当泵站出现故障时往往手足无措,推卸责任。根本无法及时、有效的排除故障,不仅给人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泵站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泵站运行规范化管理措施

3.1健全运行管理制度

健全的泵站运行管理制度是泵站管理的行为标准,构建管理制度时必须结合泵站实际情况,例如泵站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同时也要规范泵站操作流程和故障诊断、维修流程、值班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综合泵站各方面因素制定全面、有序的适合泵站发展的管理制度。泵站运行管理规范化,除了健全管理制度外,还需切实落实到工作中,增强管理制度执行力。使管理制度实现真正的构建价值。例如悬挂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熟记相关制度规范。对于管理人员也要做到明岗定责,将责任划分到个人,保证泵站运行安全。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使泵站运行管理逐步进行信息化时代。例如,采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加强泵站管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泵站管理水平。

3.2引进先进经验和设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中。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监控系统,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使泵站运行管理逐步向信息化管理迈进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要更新或引进泵站运行设备,提高泵站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以此来保证泵站发挥更大的作用。

3.3提升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管理人才是泵站运行管理的核心,是保障泵站运行稳定、安全、高效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人才。不仅要配置专门的泵站管理人员与班组,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完全满足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要求所有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泵站各设备运行原理与特征,了解基础养护维修技术,并且还需要在长期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可以根据设备表现形式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便于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经济损失。同时,还要对所有参与泵站运行管理的人员开展水法规宣传教育,增大以法管理的力度,通过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感、紧迫感来督促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日常管理维护中,需要对所有设备建立数据档案,做好检修维护相关信息的记录,在每年完成灌溉任务后,需要将管护计划提交给上级,提高整个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保证用水计划的合理性。

3.4科学调配水资源

为了加强水资源统一的调配工作,需要对市场的盲目性进行管理和控制,依据实际的水泵站的管理工作情况,强化其管理的理念以及方式,规范整个管理过程,以泵站的自动化运行为核心。给水利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信息,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其数据信息的准确程度,让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深入的研究泵站的自动化运行程度,在注重工程建设科学性的同时,加强其管理的力度,并按照水许可进行分级的管理,让水资源的调配可以更加的科学化。

3.5对泵站机电设备的进行维护与保养

由于供水泵站运行季节性比较强,因此,泵站管理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泵站安全运行进行管理,并及时制定出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其分析如下:一是进行配电。首先对于设备进行预防性测试,并对高压开关中参数做好检查,对误差及时进行校验;其次对设备高低状况做好检查工作,以判定设备能否功能完整。二是是否实现平衡,并保证高低压用电设备接地保护装置的完整性。三是泵站机电设备外部的维护工作;建立防雷设施,并做好定期检查,对发生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保证它的性能;对叶轮和轴承及轴承润滑油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它的正常运转;对于高低压配点设备定期进行清理,以保证配电设备清洁性,另外,还要对对接点进行固定,通过日常维护保障设备使用效果。对检测装置进行控制,比如流量仪、温度探头等,对产生偏差仪表做好校订工作,以确保机械装置正常的运作;在雨季及潮湿区,做好用电设备烘干与防潮工作;对干式变压器,及时对设备通风情况做好检查,并对使用温度情况有效进行检查。对潜水泵进行定期绝缘电阻的检测;对于直流情况下电源进行检查,并定期进行维护,其中,要注意的是在二极管与蓄电池安装的自动维护系统;依据检修计划对高压设备、低压设备、变压器、水泵机组等加以修护,此外,对于那些运用时间很长,容易出现问题的设备,第一时间做好修护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泵站运行管理方面依旧有诸多问题,怎样让泵站更稳定的运行,全面发挥自身的效能,需要泵站主管机构进行有效的尝试,且采用科学的规范化管理方式,提高城市供水泵站运行管理能力,进而为国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姜伟.浅谈泵站安全运行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118.

[2]李奎.试论我国水利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7,(04):182-184.

[3]杨磊.刍议泵站自动化发展现状与趋势[J].民营科技,2017,(07):34-35.

论文作者:孙达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和规范化管理论文_孙达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