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场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华柳

对机场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华柳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昆明 65021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空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在场地设施还是在服务方面都有了尽如人意的改善。而近几年来,航空事业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经济下滑严重、竞争力下降等。尤其是机场改制之后,一些关于机场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也一一暴露了出来。这些管理上的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整个航空事业的经济利益,还影响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现在,机场改制以后的人力资源管理遇到了更大的挑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关于机场改制的概念,机场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还有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探索如何对机场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

关键词:机场改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我国的航空事业又上了一个台阶。但是随机场改制的不断深入,机场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很多机场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与航空企业的发展战略严重脱节,这种脱节不仅仅影响到了航空企业的经济发展,还会影响着人们对于航空企业的信任。因此,我国的航空事业要想更进一步发展,不仅仅要在硬件设施上提高质量,还应该提高软实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追随企业管理的脚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在创新中谋发展,壮大竞争实力,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一、机场改制的概念

机场改制,全称为民用航空企业机场联合重组改制管理规定。它是一种部门规章制度。中国民用航空总局2005年7月20日公布,2005年8月20日起施行。目的在于规范民用航空企业、机场联合重组改制行为,保证安全生产和安全飞行,推进建立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防止垄断和恶性竞争,维护国家、企业、机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办法》五章二十二条,主要包括民用航空企业机场联合重组改制的申请、受理、决定、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是相关部门开展此项工作的规范性文件[1]。

机场改制的出现要求航空企业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以及政策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着力实现从人事的管理转向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最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根本出路。

二、机场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归属问题仍未解决

由于机场改制以后,各大航空企业也面临着改革。可并不是政策已出台,执行力就能跟得上政策的脚步。政企依旧不能彻底分开的弊端使得铁饭碗、低效率的问题依然存在着。而在机场改制以后,虽然机场的属地得到了解决,但是在本质上,机场的经营和过去没有什么两样。集团为了规避企业风险,要求地方政府继续用5~6年时间投入资金(可逐年递减),保护集团所在地成员企业转型期的正常运营[2],而集团所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是在政策和战略上给予支持,而且职能管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人员编制与计划和人事任免。

(二)用人制度出现问题

此外,在对于员工的雇用方面,劳资双方因为缺少很多严格的劳动合同规范而经常出现一些劳动纠纷和劳动争议,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双方经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是行政手段而非法律程序。很多的年老员工不了解合同的使用期限,以为只要不做违反合同的事情就可以吃着铁饭碗高枕无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如此,在用人制度上机场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由于很多管理岗位仍旧是沿袭着以前的任免制度,那么就造成了管理人员思想懈怠,办事效率低下的情况。所有的管理制度里面一旦没有了竞争机制、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那么整个机制的运行就会变得缓慢,最后崩溃。

(三)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

基于分配的问题上,主要在于工资总额的分配以及岗位的分配。第一,工资总额的分配。由于政府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使得机场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受到了十分巨大的限制,这就大大打击了员工们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大多数航空企业实行的是岗位工资差别制度,一般是职位越高工资越高,与个人的绩效问题毫无关系,这就造成了“平均主义”,成为每个员工想要努力工作的阻碍;第二,岗位分配不够合理。对于大多数航空公司来说,人才匮乏是十分致命的。而即使机场改制以后,航公公司也是原来的“人数众多,人才稀缺”现象,这就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许多岗位与工作任务并不匹配,经常出现“有岗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问题,使得整个公司的运行效率十分低下。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很多机场人员的补充不是通过市场招聘或者是竞争上岗,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职工关系而进入机场的,使得大部分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也有所欠缺,影响了整个机场的服务质量。而公司在人员的培训方面也不尽如人意。资金不足、人才不足、硬件不足都可能造成培训不当的问题。而且许多培训员不是专职的,他们的主观性强,专业能力低,无法做到培训专业强劲的新人来上岗工作,因此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

三、如何对机场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

(一)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企业要想提高运行效率,就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是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地方,只有让企业意识到做好人才资源的管理才能够掌握好公司运行的关键要素。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才强国永远是最最有效的经济战略和政治战略。如果一个企业具备了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经久不衰,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资源优势,成为强大的企业。

(二)准确定位管理方向

第一,机场的人才资源管理首先要将创造效益放到主体地位,以机场的经济利益和自身价值的角度来长远计划,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机场各方面运行的主部门,确立它所在的中心地位以及价值作用;第二,发挥好人力资源在各部门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其职能与权力,使得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企业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助力剂;第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责任制度。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应该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义务,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好,为企业谋福利。

(三)做好科学规划

对于机场改制之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更加的严格把握。不但要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对机场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科学规划是指两种。第一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对于企业有短期、中期、长期的规划,无论是从人员数量还是人员质量都应该有一个客观、全面、科学的分析,将每一个人才在每一个适合他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该注重培养工作人员,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增加对员工培训的资金投入,让整个培训计划成为工作人员学习的基础课和必备课程,提升员工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服务素养。第二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奖惩机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是对人员的培养以及管理。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那么“平均主义”就会出现,不但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还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的航空事业的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综合性强的系统管理工程,涉及到企业经济利益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实施难度大,还需要科学长远的计划。因此,要想整理好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一定要作出更加细致科学的调整,使得整个企业能够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崔鲜华,李伟.论我国机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1):41-45.

[2]王田礼.机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中国民用航空.2009(08):148.

[3]兰金华.企业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30-31.

[4]任新惠,唐少勇,苏欣.基于管理型机场的机场非航业务发展路径[J].综合运输.2013(11):15-16.

论文作者:陈华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对机场改制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华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