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_经济论文

200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_经济论文

200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近代论文,年中论文,史研究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手工业与农村曹树基认为,土地产权中不同性质的永佃权问题需要做具体研究。从1927年后浙江省推行二五减租实践过程看,既有欠租撤佃的“相对的田面田”,也有欠租也不可撤佃的“公认的田面田”。由于两种“田面田”的地租率不同,而“公认的田面田”主反对“二五减租”,成为浙江“二五减租”的最大障碍。①李德英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成都平原佃农地主结构的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复杂的租佃关系,探讨了该地区佃农比例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②她还通过对一些县级档案资料和土改档案资料的分析研究,指出近代成都平原的押租与押扣,是该地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产物。从制度上看,租佃双方的经济关系比清代以前更趋平等。③赖晨指出被长期描述为50%—80%的近代赣闽边区的地租,其内涵实际仅为土地一季的“正产”量的比率,边区土地的真实地租实为36%左右。④宿志刚研究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代耕问题。⑤王志龙对近代安徽宗族保护族田的措施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⑥谈家胜等评析了近代以来安徽池州圩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⑦于春英探讨朝鲜移民迁入黑龙江地区的原因、迁入过程、移民的数量以及水田开发和经营的状况。⑧赵入坤认为近代中国农业雇佣劳动的性质兼有非商品生产性和小商品生产性。由于土地制度和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不可能达到它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商品生产。⑨

中华农学会是民国时期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学术团体,王思明回顾了其历史背景、创建过程、主要工作及历史贡献。⑩从卫兵讨论了张謇对农业资本的现代化运作,比如他创造了佃农“顶首”和劳力投资等方式,并采用股份制来解决通海垦牧公司的资金问题等。(11)张士杰介绍了张謇在江苏苏北沿海地区进行的资本主义大农业经营。(12)苏全有介绍了袁世凯对清末民初农业发展的贡献。(13)苑朋欣介绍了清末山东的农业科学试验。(14)刘亚玲认为督鄂期间的张之洞在推动湖北近代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5)甲午战败后,西方近代化农业技术,通过基层农业教育部门、农业试验场,以讲座、发送良种等方式传授给农民。魏露苓介绍了有关历史过程。(16)他还概述了近代各类与农业有关的公司的兴起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贡献。(17)近代以来,传教士、教会学校把西红柿、奶牛、新鸡种和高产优质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传入山西,并引进了农业技术、工具,使山西种植业开始向现代转变。刘安荣对此进行了探析。(18)张俊华介绍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政府实行的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19)抗战时期,甘肃农业的种植业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和生产技术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也建立了农业中高等教育机构及科研机构。喻泽文介绍了这一过程。(20)戴巍考察了抗战时期近代农业生产技术首次在甘宁青地区的推广和实践。(21)丁晓杰研究了伪蒙疆政权的绵羊改良活动。(22)

陶德臣分析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业的崛起及对中国茶业的影响与打击。(23)苏祝成认为上海民族茶商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茶业组织的特点及其变迁历史。(24)管家馏综述了贵州近代茶叶的产销状况。(25)吴朋飞等依据各种文献资料,认为鸦片在山西种植最早时间应为道光十一年,大面积种植在咸丰之后。同时,对晋省鸦片栽种情况进行了初步复原,将栽种州县绘制于图。(26)阚耀平等通过对近代西北地区皮毛贸易规模的变化,以及挖掘甘草和苁蓉等对农牧业破坏状况的探讨,认为不合理农牧业开发导致了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巨大破坏。(27)

彭南生讨论了近代中国农村中存在着的三种手工业形态:农民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工匠手工业。(28)“九一八”事变前,以织布业、缫丝-丝织业为代表的中国乡村手工业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彭南生指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断了这一发展进程。(29)王翔讨论了近代冀南棉纺织手工业的蜕变与延续。(30)范瑛分析了传统手工业城市景德镇的陶瓷业在近代面临的挑战及其衰落的原因。(31)于新娟等简述了民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并分析了土布业日益萎缩的原因。(32)刘文俊探讨了手工业的兴革对广西圩镇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作用。(33)

陈岗依据方志、年鉴等方面的资料,以苍梧戎圩为个案,追踪考察了近代广东商人的商贸活动对广西农家经济变迁的影响。(34)周智生以多民族世居的滇西北地区为研究中心,揭示了族际经济互动是促进近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生活转型的内在动力和重要基础。(35)孙桂珍等对近代江西农村的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发育、发展状况进行逐一考察。(36)晋隆冈考察了铁路对近代河北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37)莫宏伟考察了苏南土地改革前农村的借贷关系。(38)陈风波探讨了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粮食市场。(39)汪效驷分析了1932-193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危机产生的原因。(40)近代中国合作运动史上曾出现过的“商资归农”,是世界合作运动史上较为特殊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刘纪荣分析了“商资归农”出现的原因。(41)

工商、金融业及市场研究 汪敬虞采用条目的形式,对中国近代发生的一些重要经济史实作千字左右的简要论述。作者通过6个方面的系统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现代化征程艰难跋涉的历史。(42)1932年开始的中国棉纺织工业危机中,民族纺织工业在总体上不但没有缩减生产规模,反而在极力扩大。林刚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认为“九一八”后民族纺织工业丧失对国内市场的自主权,为应对在华日本纺织势力的压迫,他们不能不谋求最后一线生存机会。(43)近代民族棉纺织工业取得了显著发展。经过研究,张东刚等指出1895-1936年间,技术进步对近代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8.6%,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作用显著。(44)胡天鹤等用委托代理理论解释了近代中国的“官利制”。(45)徐涛以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年)》等资料为基础,简述了近代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从无到有的艰难变迁之路。(46)宋美云以天津东亚毛呢纺织公司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其“股本多元化”兴起的背景、推行方式以及经济效应进行初步探索。(47)吴静等研究了抗战前章华毛绒纺织公司的技术引进与企业发展(48)。易斌考察了中国近代卷烟烟标、烟画、香烟命名等方面的特色。(49)王强通过对英美烟公司成功的本土化广告案例的研究,认为本土化经营策略是近代外国在华企业有效利用中国传统社会资源降低社会经营成本的重要因素和必然选择。(50)许桂霞从土榨加工制糖生产、机制糖厂的兴建、蔗糖产量、食糖的出口4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广西制糖业繁荣昌盛。(51)梁华认为不完全财政制度约束、政府资金供给约束,以及政府企业制度供给约束是近代时期官办和官督商办煤矿失败的内在原因。(52)郝飞认为近代开滦煤矿在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上的漏洞,成为矿难发生的重大安全隐患。(53)林荣琴参照严中平先生对云南矿产量的估算方法,通过对运送京局数量、本省鼓铸用量以及从外省采买或供外省采买数量的分析,估算了清代湖南铜、铅、锌、锡各矿在不同时段的产量。(54)钟雯从营销环境的视角剖析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化重工业企业贵州青溪铁厂失败的原因。(55)沈世培从经营方式、输入品种、石油市场等方面分析了英美“三外商”在安徽石油垄断经营格局的形成,以及石油输入对安徽社会转型的影响。(56)郭红娟探讨了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重工业建设的资金动员问题。(57)杨旭东介绍了宁夏近代工业的起源和发展特点。(58)任吉东利用天津档案馆馆藏的房地契资料分析了近代天津开埠前后土地在交易模式、地价、市场、交易区域以及规模等的变化和发展状况。(59)1929-1935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在短短的五六年间经历了暴涨和暴跌。徐华发现导致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是币值和物价的变化。(60)

近代中国的公司法规中出现过限制大股东表决权和选举权的规定。杜恂诚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原因以及实施的效果,他还指出在政府权力大于私人产权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随意介入某个企业。(61)张晓辉认为近代华资联号主要有并列、分支、和复合三种类型。(62)陈争平指出大生企业集团成功的基础主要在于企业制度创新,他总结了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之处以及他的现实意义。(63)卢征良指出大生纱厂虽然建立起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查账员为基本特征的治理结构。但张謇个人在企业内部的集权特性始终非常明显。(64)周学熙是最早在中国北方采取公司制的,但他采取的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公司制。程莉剖析了这种体制的利弊。(65)杨在军以近代上海永安公司为例,对家族企业治理进行了个案分析。(66)肖良武对中国近代公司制形成进行了经济学分析。(67)1914-1922年被公认为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传统研究多将之归于较好的外部契机。吴申元等则认为企业家因素是“黄金时期”的主要原因。(68)李福英探析了规模扩张与近代企业集团兴衰之间的关系。(69)何世鼎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企业主的经营理念都以“择优”和创新为最终原则;另一方面原因是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全国性经济萧条的压力。(70)

刘克祥对1927-1937年全国中资银行的数量、资本状况、地区分布、资本所有制及规模结构、银行内部业务分工与结构体系等,进行了新的考察、统计和初步分析。(71)企业商号吸收社会储蓄,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普遍现象。1930年南京政府财政部曾对这种现象颁发禁令。朱荫贵指出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企业商号吸收社会储蓄的现象仍然得以存在,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2)徐琳介绍了近代中国邮政金融的发展阶段及演变特征,认为近代中国邮政储蓄的制度变革虽然包括了邮政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政府主导的特质却依然引发了深层次的危机。(73)涂家英介绍了近代武汉的证券市场。(74)抗战前,上海银行公会十分重视银行信用制度的建设,并为此采取了各种措施。郑成林对此进行了研究。(75)刘平对中国近代银行监理官制度创设与变迁过程以及运作效果,进行了梳理与分析。(76)孙建国讨论了民国时期上海银行业防弊与信用保证制度变革。(77)刘平对20世纪30、40年代上海银行业保人制度改良作了评述。(78)陈礼茂通过对早期中国通商银行的几个金融案的述论,指出这些事件不但凸显了该行生存的恶劣环境,而且暴露出该行运作机制的一些弊病。(79)兰日旭总结了银行业在近代经历的两次大的资金运作重心转移。并指出通过转变,银行资金运作重心越来越靠近产业,但对产业资本的形成作用是有限的。(80)龚关以恒源纱厂与银行的关系为中心,对清末至民国前期的银企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近代中国出现了银行控制企业的趋势。(81)王红曼探讨了抗战时期四联总处在西南地区的特种工业投资、工业垄断等。(82)任树根等描述了山西票号在近代广州的兴衰历程。(83)罗群讨论了近代云南旧式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及衰败过程。(84)王颖讨论了近代西北农村资金融通由传统借贷的方式向现代农村金融合作方式转变。(85)赵珂简述了近代福州小保险业的兴起及其原因。(86)曾劲介绍了近代中国会计教育的发展历程。(87)

胡铁球认为自晚清以来,皮毛贸易逐渐成了整个西北商业、金融运行的“发动机”。它不仅推动了西北城镇布局的演变,而且还改变了西北牧民的消费结构。(88)胡铁球还根据地方志、实业统计、海关统计、征税局统计及学者有关青海羊毛输出量的记载,确定了近代青海各个时段羊毛输出的基本情况。指出青海近代羊毛输出量是在250万斤到2 000万斤之间波动,起伏异常。(89)近代中国70%以上的皮毛产于西北地区,天津开埠后其经济腹地不断由华北向西北延伸,带动了近代西北皮毛市场的兴起。黄正林对近代西北皮毛产地及流通市场进行了研究。(90)钟银梅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区域政治环境和贸易政策及民族和交通状况三方面,剖析了影响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阐述了皮毛贸易发展的特点。(91)钟银梅还对抗战前50多年里皮毛贸易在甘宁青地区的发展规模、贸易路线、市场格局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廓清。(92)歇家作为近代青海地区特有的民族中间商,在西北商贸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马安君讨论了近代青海歇家与洋行的关系。(93)宾长初从纵向和横向考察了广西近代市场的变化和特征,并指出这些功能各异、联系密切的市场点构成了广西近代的市场网络。(94)陈炜重新审视了近代以来右江流域城镇圩市发展状况、成因及其对民族经济融合的影响。(95)丁德超研究了近代河洛地区农村庙市。(96)肖良武分析了近代云贵区域棉纱市场的发育进程。(97)陈岗就猪鬃在四川经济贸易中的地位、猪鬃产业开发状况、立足的市场,以及开发中存在的不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98)贾贵浩总结了近代河南农村集市的特点与作用。(99)王国臣指出近代东北大豆三品贸易的较快发展,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和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对东北近代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100)

财政货币与经济政策宋美云通过对近代天津会馆房地契约与诉讼习惯的研究,认为在国家立法中,周密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执法方式,使国家法规与民间习惯的距离愈来愈大。这种状况直至民国终结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101)王红梅认为中国近代商会法律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商人的法律地位,并为中国近代经济立法和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基础。(102)朱正业简介了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12月颁布的《工厂法》。(103)庄少绒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分析中国近代金融法治演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04)侯强介绍了近代中国商标法的肇始及其演进过程。(105)王奎介绍了清末商部在近代农会组织建立过程中的积极作用。(106)郭华平认为北京政府建立了一套具有近代意义的审计机构和审计法规,出现了审计人员职业化和民间审计,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07)

海关金单位制度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财金领域内一系列重要改革之一,吴景平等对这一制度的建立过程进行了评述。(108)日本试图通过亲日的皖系军阀政府实行金券制度,以达到日华货币一体化。但这一阴谋最终并未得逞,马陵合撰文分析了西原借款中的金券问题。(109)林日杖探析了五口通商时期的银元风潮对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110)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李建国分析了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边区政府的反通胀对策。(111)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征营业税。但当时地方政府及工商团体私下签订包征协议使包税制呈现出“团体包税”的新形态。魏文享认为这说明国民政府建立现代税收国家的努力遭受顿挫。(112)张立杰从盐税的负担、地方军政的苛征、盐商的盘剥、税警的苛扰等几方面,剖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众的食盐负担。(113)姚顺东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加强了食盐立法,调整盐务机构,促进了中国盐务近代化。(114)清代盐税与田赋是云南财政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赵小平指出盐课税是云南财政收支的支柱。(115)

近代中国和日本政府消费支出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在较低水平基础上,保持了稳定和快速的增长态势,张东刚比较了中日两国在政府消费支出总量和结构上的差异,并进而分析了这些差异对两国经济发展贡献力的不同。(116)苏全有讨论了清末电政的商办、官办之争,他认为不应将官办与商办对立化。(117)胡胜强等指出民国初年国内工业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北洋政府的性质与特点,特别是弱政府下的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模式所型构的激励结构与工业发展绩效的关联性。(118)龚汝富通过对江西宜丰、万载两县民国保甲纠纷案卷的梳理,分析了民国时期江西保甲长的权力寻租行为所产生的经济纠纷,并探讨了经济纠纷的解决机制及其失败的社会根源。(119)

经过计算,潘国旗指出北洋政府所发内债总额应为992 725 449.868元。他还认为内债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效果的。(120)李爱丽以粤海关档案为基础,从发行办法、公债观念、还款担保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广东省1894年息借商款和1905年广东公债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并修正了一些不准确的数字。(121)刘晓泉评介了1910年的“湘省公债案”。(122)

商人及其他社会阶层研究近代中国商会的选举制度不同于传统工商组织带有随意性的“推选”方式,是一种全新的“选举”规定。朱英认为1920年代以后上海总商会的选举呈现出从常态向变态的演变趋向。(123)朱英考察了自清末至民国时期天津商会从“公推”到“票举”的曲折演进历程,他认为这说明在选举制度的建设中,天津商会的领导人在思想认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都偏向于保守,并指出这种现象也表明了清末民初各地商会对现代投票选举制度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124)他还对无锡商会1919年的换届改选进行了研究。(125)

陈支平通过分析台湾杨氏族商的殖产过程及商业经营状况,讨论了以往学界对于传统家族制度批评的诸问题。(126)张忠民从20世纪30年代上海同业公会普遍订立的“业规”出发,分析了同业公会的功能、作用与地位。(127)1925年召开的关税特别会议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会议。陶水木揭示了上海商界对关税特别会议施加的积极影响。(128)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以上海米商为核心的全国米业,围绕着粮食营业税的征免问题,与执政机关展开了3年多的拉锯和博弈。马军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剖析。(129)许冠亭揭示了1905年中美工约交涉及抵制美货运动中,中国商会的重要作用。(130)孙炳芳等认为直隶商会推动了以天津为中心四通八达的近代交通网络的形成。(131)徐锋华高度评价了周学熙在华北地区倡风气之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132)罗群介绍了近代云南商人组织从会馆、行帮到商会的发展过程。(133)陶水木等考察了民国时期杭州丝绸业同业公会的近代化过程,认为同业公会的内控机制与外联效应对维护行业发展、促进经济进步起了积极作用。(134)

1927年初,因曲江商会一纸电函而引发解雇工人的“无情鸡”问题。经过分析,霍新宾认为这一事件不仅集中反映了国民革命后期广州工商两界在利益冲突中迥异的心态及行为,也体现了国共两党对待劳资问题政策的差别。(135)池子华认为尽管苏南地区农民工来源地广泛,但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苏南农民工的空间运动有着鲜明的区域内部流动的特征,这与工业欠发达地区的苏北农民工的空间位移迥然不同。(136)马庚存介绍了中国近代青年产业工人的历史命运。(137)黎霞通过对1927-1937年间武汉码头劳资纠纷情况的梳理,认为码头工作权的封建把持与自由雇佣原则之间的矛盾,是近代武汉码头劳资纠纷产生的根源。(138)

外贸、城市化与消费等晚清时期,由于税收利益冲突,中英双方都希望香港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享有外国口岸和中国口岸的双重待遇,由此而引发了复杂的冲突与交涉。最后,1886年中英《香港鸦片贸易协定》正式确认了香港在沿海贸易中的外国口岸地位。曹英评述了这一争议的过程和意义。(139)周建明介绍了民国时期中德贸易的货物种类、贸易方式、发展趋势等问题。(140)清末澳门一度成为粤茶出口之重镇,对于本地及内地的经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张晓辉撰文简述了这一问题。(141)陈晋文以1930-1936年的对外贸易为考察对象,研究了这一时期贸易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形成的原因以及抗战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特点。(142)刘梅英分析了近代福建洋米进口量起伏不定的原因。(143)李英铨等指出近代中国外贸方向变动的趋势是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经贸联系逐渐加强。(144)隋福民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对清朝的“广东十三行”贸易制度演化历史作了简要的重新梳理。(145)

陈昭按照近代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逻辑建立了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检验。(146)郝雁利用1870-1936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就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对近代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三变量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147)叶羽脉等对1870-1931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与分析。(148)

游欢孙以吴兴县为例,对传统方志与其他文献中乌青、南浔、双林等市镇所谓的“烟火万家”的描述,以及近代以来这些大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了仔细的辨析与对照。(149)苏州通商场又称“各国租界”,19世纪90年代与日本租界几乎同时在苏州开辟。以往学界对苏州商埠的研究多集中在日本租界,对苏州通商场关注较少。金兵考察了通商场的变迁。(150)陈国灿探讨了晚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的演变,指出浙江城市经济的近代转型远未完成,呈现出传统性、近代性和殖民性互相交织的特点。(151)安涛以金山朱泾镇为个案,讨论了江南市镇的近代转型及其制约因素。他还以朱泾镇为个案研究了20世纪30年代江南市镇的经济社会实态。(152)邵建以近代上海早期工业化的发展为比照,检视了苏州早期近代工业发展的曲折道路。(153)何一民分析了清代中期以来相对发达的工商业城市:苏州、杭州、扬州在近代以来衰落的原因。(154)郑忠指出1842年通商开埠后,上海取代苏州成为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中心,而且该区域原有的城镇经济结构也在这一巨变中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155)1864-1930年间上海作为全国外贸转运中心地位的变迁经历了由鼎盛到中落的变化,唐巧天分析了这一变化过程。(156)

黄达远、牟成娟认为近代安多藏区形成的宗教型城镇与近代北方的商业市场具有密切联系。(157)董建霞分析了近代山东各开埠城市与区位条件之间的关系。(158)马安君对马家官僚资本在青海近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评价。(159)张陈呈等认为近代广西城市发展对周边农村经济的影响具有商品经济发展迟缓、水平低以及深受广东影响等特点,未能形成良好的城乡互动关系。(160)陈炜对近代以来广西城镇经纪业发展的数量规模、社会经济功能做了初步探讨。(161)冯云琴等对唐山工业化启动的区域优势作了简要探讨。(162)林星以福州和厦门为个案,探讨了近代城市发展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关系。(163)袁北星探讨了外来人口与近代汉口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164)于春英论述了近代移民与牡丹江区域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165)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陆续在东北地区开设了29处商埠。衣保中指出这些商埠是影响东北区域经济近代化的重要因素。(166)费驰考察了晚清东北商埠格局的变迁,他认为变迁过程呈现出商埠地域分布以沿交通线为主、类型的多样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点。(167)

张东刚认为1887年至1936年的49年间,近代中国总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其上涨并非直线运动,而是呈波动不居的逐步上升趋势。个人消费需求、民间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需求是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决定性因素。(168)张东刚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近代中国国民的食品和营养水平及其结构状况,进而从一个侧面测度近代中国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169)王玉茹等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消费结构,着重于农民生活消费的分析,同时涉及消费的来源、消费的营养结构、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不同耕种权的农民的消费差异等问题。(170)李小尉研究了1912-1937年北京居民的工资收入与生活状况。(171)

近代中国旧海关统计种类繁杂,采编形式又时有变化。吴松弟等指出只有从海关统计制度的演变过程切入,才可以明晰统计文本变化的内涵,通过对各类数据的规范定义、计量方法、书写格式等方面的更多把握,才能获得有关日海关统计文本全面准确的认识。(172)自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贯通后,云南的工业经济地理结构便演变成以昆明和蒙(自)个(旧)为两大节点的经济走廊。车辚的研究指出滇越铁路运输量与蒙自海关进出口总值之间、滇越铁路列车公里与消耗机煤数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他还利用1923年和1929年的统计数据尝试建立了民国初年云南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173)1933到1935年以上海为中心的国货年运动,并未获致与洋货竟胜的市场和减少外贸入超的预期利益。周石峰认为民众的崇洋心态是构成民族产品市场的重大阻力之一。(174)日本侵华期间,在一些占领区发行“军票”以控制经济、掠夺财富。王翔以新近发现的日文版《海南岛三省连络会议决议事项抄录》为基本史料,剖析了日本侵占海南岛期间强制推行军票的过程、手段、实质及其危害。(175)

另外,马志荣、薛三让认为,我国海洋文化在郑和时代达到巅峰,随后直转急下,中国由开放走向内敛乃至封闭,造成中华民族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最终落后。(176)

注释:

①曹树基:《两种“田面田”与浙江的“二五减租”》,《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②李德英:《20世纪30年代成都平原佃农地主结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③李德英:《民国时期成都平原的押租与押扣》,《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④赖晨:《近代闽赣边区地租率的再探讨》,《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9期。

⑤宿志刚:《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代耕问题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⑥王志龙:《近代安徽宗族对族田的保护》,《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⑦谈家胜、汪志国:《近代以来安徽池州圩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析》,《古今农业》2007年第4期。

⑧于春英:《朝鲜移民与近代黑龙江地区水田开发》,《农业考古》2007年第6期。

⑨赵入坤:《雇佣劳动与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⑩王思明:《中华农学会与中国近代农业》,《中国农史》2007年第4期。

(11)从卫兵:《论张謇对农业资本的现代化运作》,《中国农史》2007年第3期。

(12)张士杰:《张謇与近代化大农业的产生》,《民国档案》2007年第4期。

(13)苏全有:《袁世凯与清末民初的农业发展》,《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4)苑朋欣:《清末山东的农业科学试验》,《历史教学》2007年第12期。

(15)刘亚玲:《张之洞与湖北近代农业产业化》,《农业考古》2007年第3期。

(16)魏露苓:《晚清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基层的推广活动》,《学术研究》2007年第4期。

(17)魏露苓、饶汕贤:《晚清的农业公司及其对近代化农业科技的实践》,《古今农业》2007年第2期。

(18)刘安荣:《基督教与近代山西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发展初探》,《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9)张俊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农业改良》,《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20)喻泽文:《试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甘肃国统区农业结构的转变》,《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年第6期。

(21)戴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农业生产技术在甘宁青地区的初步推广》,《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2)丁晓杰:《伪蒙疆政权的绵羊改良活动》,《史学月刊》2007年第10期。

(23)陶德臣:《印度茶业的崛起及对中国茶业的影响与打击》,《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24)苏祝成:《上海民族茶商变迁与近代中国茶业组织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25)管家馏:《贵州近代茶叶产销综述》,《贵州茶叶》2007年第3期。

(26)吴朋飞、侯甬坚:《鸦片在清代山西的种植、分布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中国农史》2007年第3期。

(27)阚耀平、樊如森:《近代西北地区农牧业开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干旱区研究》2007年第6期。

(28)彭南生:《论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三种形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9)彭南生:《日本侵华战争与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中断》,《江汉论坛》第2007年第9期。

(30)王翔:《近代冀南棉纺织手工业的蜕变与延续》,《历史档案》2007年第2期。

(31)范瑛:《近代中国传统手工业城市衰落略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2)于新娟、郭瑾:《民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4期。

(33)刘文俊:《近代广西手工业的兴革对圩镇发展的作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34)陈岗:《近代广东商人与西南边疆农家经济的变迁》,《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35)周智生:《族际商贸交流与近代西南边疆民族的经济生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6)孙桂珍、李剑萱:《近代江西农村要素市场嬗变的考察》,《农业考古》2007年第3期。

(37)晋隆冈:《铁路对近代河北农村经济的影响》,《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

(38)莫宏伟:《苏南土地改革前农村借贷关系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39)陈风波:《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粮食市场》,《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40)汪效驷:《试论20世纪30年代的农业危机》,《农业考古》2007年第3期。

(41)刘纪荣:《论近代合作运动进程中的“商资归农”》,《中国农史》2007年第2期。

(42)汪敬虞:《中国现代化征程的艰难跋涉(上)》,《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中国现代化征程的艰难跋涉(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43)林刚:《试论列强主导格局下的中国民族企业行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44)张东刚、李东生:《近代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研究》,《经济评论》2007年第6期。

(45)胡天鹤、胡明:《近代中国“官利制”的研究: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陕西教育》2007年第12期。

(46)徐涛:《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研究(1897-1949)》,《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47)宋美云:《近代天津企业家宋棐卿积聚股资的灵活策略》,《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7期。

(48)吴静;郑剑顺:《技术引进与企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49)易斌:《中国近代卷烟包装设计的特色》,《包装工程》2007年第12期。

(50)王强:《从英美烟公司广告看近代外国企业的本土化意识》,《史学月刊》2007年第5期。

(51)许桂霞:《民国时期广西制糖业的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2)梁华:《近代时期官办、官督商办煤矿的政府约束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53)郝飞:《管理因素与近代开滦煤矿矿难的发生》,《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4)林荣琴:《清代湖南矿产品的产销(1640-1874)》,《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55)钟雯:《从营销环境看近代中国第一个铁厂的破产》,《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第3期。

(56)沈世培:《近代“三外商”在安徽的石油垄断经营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57)郭红娟:《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重工业建设的资金动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58)杨旭东、隋志坚:《宁夏近代工业述论》,《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59)任吉东:《传承与嬗变:近代化过程中的土地契约交易》,《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60)徐华:《近代上海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金融分析(1929-1935)》,《财经研究》2007年第11期。

(61)杜恂诚:《近代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大股东权利》,《财经研究》2007年第12期。

(62)张晓辉:《中国近代华资联号企业释义》,《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63)陈争平:《近代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及其现实意义》,《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64)卢征良:《早期大生纱厂内部治理结构的发展及其特征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65)程莉:《周学熙采取公司制组织企业的特点及启示》,《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

(66)杨在军:《家族企业治理个案研究》,《商业研究》2007年第4期。

(67)肖良武:《中国近代公司制形成的经济学分析》,《贵阳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8)吴申元;杨勇:《企业家与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9)李福英:《规模扩张与近代企业集团的兴衰》,《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70)何世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的原因》,《宁德师专学报》2007年第1期。

(71)刘克祥:《1927-1937年中资银行再统计》,《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72)朱荫贵:《论近代中国企业商号吸收社会储蓄》,《复旦学报》2007年第5期。

(73)徐琳:《近代中国邮政金融:发展阶段及演变特征(1919-1949年)》,《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74)涂家英:《近代武汉证券市场略论》,《武汉文博》2007年第2期。

(75)郑成林:《上海银行公会与近代中国银行信用制度的演进》,《浙江学刊》2007年第4期。

(76)刘平:《近代中国银行业监理官制度述论》,《上海金融》2007年第6期。

(77)孙建国:《论民国时期上海银行业防弊与信用保证制度变革》,《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78)刘平:《上海银行业保人制度改良述略》,《史林》2007年第4期。

(79)陈礼茂:《早期中国通商银行的几个金融案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80)兰日旭:《近代中国银行业资金运作变迁及其绩效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81)龚关:《清末至民国前期银企关系探究》,《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82)王红曼:《抗日战争时期四联总处在西南地区的工业投资》,《贵阳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3)任树根、付海生:《山西票号与近代广州金融组织》,《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4)罗群:《略论近代云南旧式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向》,《学术探索》2007年第1期。

(85)王颖:《近代西北农村金融现代化转型初论》,《史林》2007年第2期。

(86)赵珂:《近代福州小保险业的兴起及其原因》,《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87)曾劲:《近代中国会计教育的发展历程》,《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88)胡铁球:《近代西北皮毛贸易与社会变迁》,《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4期。

(89)胡铁球:《近代青海羊毛对外输出量考述》,《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90)黄正林:《近代西北皮毛产地及流通市场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

(91)钟银梅:《论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发展的影响性因素及特点》,《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92)钟银梅:《近代甘宁青民间皮毛贸易的发展》,《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93)马安君:《近代青海歇家与洋行关系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94)宾长初:《广西近代的市场及市场网络》,《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95)陈炜:《近代右江流域城镇圩市发展与民族经济融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1期。

(96)丁德超:《近代河洛地区农村庙市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97)肖良武:《近代云贵区域棉纱市场分析》,《贵阳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98)陈岗:《近代四川猪鬃产业开发史述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99)贾贵浩:《河南近代农村集市的特点与作用》,《南都学坛》2007年第3期。

(100)王国臣:《近代东北大豆三品贸易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长自学刊》2007年第3期。

(101)宋美云:《近代天津会馆房地契约与诉讼习惯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

(102)王红梅:《近代商会法律制度与中国法制近代化》,《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1期。

(103)朱正业:《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述论》,《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104)庄少绒:《中国近代金融法治演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月刊》2007年第11期。

(105)侯强:《近代中国商标法的肇始及其演进》,《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06)王奎:《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近代农会组织》,《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107)郭华平:《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下的北京政府时期审计》,《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08)吴景平、龚辉:《1930年代初中国海关金单位制度的建立述论》,《史学月刊》2007年第10期。

(109)马陵合:《诱惑与现实的冲突:西原借款中的金券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10)林日杖:《五口通商时期的银元风潮与近代中国金融的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11)李建国:《试论陕甘宁边区的通货膨胀与反通货膨胀措施》,《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2期。

(112)魏文享:《工商团体与南京政府时期之营业税包征制》,《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

(113)张立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盐政与民生》,《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

(114)姚顺东:《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食盐立法与中国盐务近代化》,《盐业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15)赵小平:《近代滇盐盐税与地方财政》,《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16)张东刚:《近代中国与日本政府消费支出变动的宏观分析》,《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17)苏全有:《论清末的商电官办事件》,《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

(118)胡胜强、龚会莲:《近代工业增长与北洋政府》,《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19)龚汝富:《民国时期江西保甲制度引发的经济纠纷及其解决》,《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20)潘国旗:《北洋政府时期国内公债总额及其作用评析》,《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21)李爱丽:《从粤海关档案看清末广东省两次公债发行》,《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22)刘晓泉:《1910年发生的“湘省公债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23)朱英:《近代中国商会选举制度之再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24)朱英:《从“公推”到“票举”:近代天津商会职员推选制度的曲折演进》,《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25)朱英:《五四时期无锡商会选举风波》,《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26)陈支平:《略论台湾杨氏族商的经营方式》,《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27)张忠民:《从同业公会“业规”看近代上海同业公会的功能、作用与地位》,《江汉论坛》2007年第3期。

(128)陶水木:《上海商界与关税特别会议》,《史林》2007年第6期。

(129)马军:《1945至1949年上海米商研究》,《史林》2007年第6期。

(130)许冠亭:《商会在官、民、洋三元互动中的角色和作用》,《史学月刊》2007年12期。

(131)孙炳芳、张学军:《直隶商会与近代交通发展》,《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32)徐锋华:《周学熙与近代华北经济的发展》,《兰州学刊》2007年第6期。

(133)罗群:《从会馆、行帮到商会》,《思想战线》2007年第6期。

(134)陶水木、林素萍:《民国时期杭州丝绸业同业公会的近代化》,《民国档案》2007年第4期。

(135)霍新宾:《“无情鸡”事件:国民革命后期劳资纠纷的实证考察》,《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36)池子华:《近代苏南农民工的源与流》,《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37)马庚存:《论中国近代青年产业工人的历史命运》,《史林》2007年第6期。

(138)黎霞:《民国时期武汉码头劳资纠纷及其影响(1927-1937)》,《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39)曹英:《两难的抉择:晚清中英关于香港在中国沿海贸易中的地位之争》,《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40)周建明:《民国时期的中德贸易(1919-1941)》,《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41)张晓辉:《近代澳门与内地的茶叶贸易》,《中国农史》2007年第4期。

(142)陈晋文:《现代化进程中的对外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43)刘梅英:《近代福建大米进口贸易影响因素探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44)李英铨、严鹏:《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动及其原因》,《安徽史学》2007年第4期。

(145)隋福民:《清代“广东十三行”的贸易制度演化》,《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146)陈昭:《中国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函数与计量检验(1927-1935)》,《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47)郝雁:《近代中国出口贸易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870-1936)》,《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48)叶羽脉、刘明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测算与分析》,《茂名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49)游欢孙:《近代江南的市镇人口》,《中国农史》2007年第4期。

(150)金兵:《论近代苏州通商场的变迁》,《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51)陈国灿:《略论晚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的演变》,《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52)安涛:《论江南市镇的近代转型及其制约因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安涛:《20世纪30年代江南市镇的经济社会实态》,《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153)邵建:《论苏州早期近代工业的先天不足》,《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54)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55)郑忠:《嬗变与转移:近代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之雏形(1842-1895)》,《复旦学报》2007年第1期。

(156)唐巧天:《从鼎盛到中落——上海作为全国外贸转运中心地位的变迁(1864-1930)》,《史林》2007年第6期。

(157)黄达远、牟成娟:《近代安多藏区寺院型城镇成因与特征初探》,《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58)董建霞:《近代山东开埠与区位分析》,《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59)马安君:《略论马步芳家族官僚资本与青海近代化》,《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年第5期。

(160)张陈呈、李金华:《再论近代广西城市发展对周边农村经济的影响》,《梧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61)陈炜:《近代广西城镇经纪业发展与民族经济融合》,《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62)冯云琴、王雅卓:《谈唐山近代工业化启动的区域优势》,《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63)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64)袁北星:《论外来人口与近代汉口经济发展与变迁》,《江汉论坛》2007年第9期。

(165)于春英:《近代移民与牡丹江区域经济变迁》,《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166)衣保中:《清末东北地区商埠的开辟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化》,《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167)费驰:《晚清东北商埠格局变迁研究》,《史学集刊》2007年第2期。

(168)张东刚:《近代中国总需求变动的宏观分析》,《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69)张东刚:《食品结构和营养结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中国国民社会生活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70)王玉茹、李进霞:《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消费结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71)李小尉:《1912-1937年北京居民的工资收入与生活状况》,《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

(172)吴松弟、方书生:《中国旧海关统计的认知与利用》,《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

(173)车辚:《近代云南经济史中的若干计量经济模型》,《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74)周石峰:《“国货年”运动与社会观念》,《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75)王翔:《日本侵占海南期间推行“军票”的过程及其后果》,《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1期。

(176)马志荣、薛三让:《后郑和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的现代思考》,《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

标签:;  ;  ;  ;  ;  ;  ;  

200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