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需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以舒适为主,人们对室内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室内装饰工程的装配式施工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它不仅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审美方面的要求,在室内装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便捷灵活、环保、效率高,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血液。
关键词:建筑室内装饰工程;装配式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化
一、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作用
装配式施工技术,是指将需要设计的构成分布式进行制作成为半成品,再将其运输到施工位置进行组装,最后完成施工。这种施工技术具有施工上的灵活性,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安装方式上具有环保性,批量生产的高效率性,也降低了工程造价,下面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1、装配式施工技术所具有应用便捷灵活的特点
将建筑装饰、电气、设备等主要结构配件在工厂生产与预留预埋件,生产出的半成品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替代了传统的装修方式,很容易的把不同的单元组装起来,能够有效的提升现场装配化的程度;装配施工所需的配件都是根据实际测量的规格和尺寸进行生产,解决了传统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更具有灵活性。
2、环保性
传统的建筑过程中,会出现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噪音持续出现等环境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选择低碳、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符合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要求。装配式施工配件基本都是在工厂进行加工,施工现场污染、建筑垃圾及噪音方面比较少,部分装饰材料的喷涂工作是在工厂中直接完成,能够有效的降低有害物质的残留,进而装修完成之后就能够入住。
3、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建筑材料的量产,施工人员由农民工变为技术操作工人,现场组装方式替代了传统的装修方式,装饰材料根据实际测量的规格和尺寸进行生产,在的品质和质量上能得到保障,在装配施工中,极大的缩短建设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4、建筑材料的标准化
装配式建筑技术,建立在测量与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简便、快速、精确的测量,深化设计与产品的加工数据,由工厂生产出来的建筑材料误差会相对较小,降低了施工工程中的拼接难度,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二、装配式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建筑室内装饰的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萌芽时期,施工技术上尚不够成熟,市场培育不够充分,相关政策和制度有待完善,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实际操作上需要解决的矛盾有很多。
1、行业发展的要求与经济成本的矛盾
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考虑装饰的空间实用性又要满足视觉上的美观,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又要保证施工费用的经济性;既要保证施工周期又要保证材料使用的环保型安全性。在实际操作中,品质的提升必然会增加资本的投入,而一味的压低成本,必然为导致施工材料的质量下降或者施工工人的工作效率下降。
2、缺乏专项施工人才
装配式施工技术所需要的人才,一般是在传统施工作业中摸索形成的,大多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同时行业里没有对专项人才的培养,成熟型人才流失严重,而在施工中,所运用的精密仪器较多,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加上管理上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工作懈怠,造成施工质量下滑,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在一些施工过程中,人工用量大,施工难度大,普通的施工队伍,缺乏施工经验,很难满足施工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存在着技术缺陷
与装配式施工相关的施工设备比较落后,相关研究不成系统,并没有专事专项进行研究处理,设备跟不上施工要求。由于施工利润大,行业竞争激烈,造成行业混乱以及材料和资源的浪费。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装饰工程建筑材料的工厂很少,加上相关设计要求,业主和施工单位对于创新不敢尝试,思想受到限制,在施工中难以做到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
三、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未来应用中应注意的几点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建筑室内装饰工程中,需要统一的科学规则,通过改进工厂设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行业的管理,使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现通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改进工厂设备
装饰零部件工厂化生产会导致加工设备出现较大转变,以手工业为主的小型机转变为大型数据加工机械,进而发展为精确的测量仪器。通过及时提升现场测量设备与工厂加工设备的精度及功能,进一步强化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速度及质量。
2、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应用的比较多,我国接触的时间较晚,技术上也不成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建筑行业也逐渐融入了新型计算机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是通过数字信息来方针模拟建筑物所提供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强的特点,是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给装配式施工技术带来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其中有一条明确提出,装配建筑项目重点应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BIM技术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协同设计效率、降低设计误差,优化预制构件的生产流程,改善预制构件库存管理、模拟优化施工流程,实现装配式建筑运维阶段的质量管理和能耗管理,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维护的效率。例如,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所构建的设计平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各专业设计人员能够快速地传递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对设计方案进行“同步”修改;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结合RFID技术,通过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嵌入含有安装部位及用途信息等构件信息的RFID芯片,存储验收人员及物流配送人员可以直接读取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实现电子信息的自动对照,减少在传统的人工验收和物流模式下出现的验收数量偏差、构件堆放位置偏差、出库记录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可以明显地节约时间和成本。
3、加强行业管理
3.1加强企业结构的管理
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明确施工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对工程进度的把控,对施工进度进行详细说明,制定合理、科学的人事制度,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3.2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对专项人才加强技术培养,使施工人员专业化,避免出现人才。制定严格管理制度,约束施工人员,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企业形象。
3.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对于装配饰施工技术薄弱的环节,要加强管理和控制,提前做好工作规划,分清主次。有专门的监管人员进行监管,制定检测计划表,由厂方、总包单位与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并签发,在预制构件的制作过程,出厂前的质量把控上以及在安装过程中的整个流程中,以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合格安装。
结语:综上所述,装配式施工技术虽然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通过行业人员的不断努力与探索,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加强行业管理,装配式施工技术,成功地节约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维护工程的综合效益,在我国建筑行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道学,郑 春.关于室内装饰工程整体实现装配式施工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08:4~5+7.
[2]冯青昆.建筑室内装饰工程的装配式施工工艺的若干思考[J].城市建筑,2017(8):157.
[3]罗玮.装配式技术在绿色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8(2):70-71.
论文作者:马宝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装饰工程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工厂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