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纵观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学生作文时多半是天马行空、七拼八凑、无病呻吟;作文教学存在着“文学化”、“成人化”的倾向,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有责任释放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
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做好早期铺垫,消除畏难心理
1.加强朗读练习。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为写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激起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对比读、分角色读、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可以读整篇文章,也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积累优美语句。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发现好词佳句。适当要求学生背诵其中优美的句子,摘录用得巧妙的词句,为作文时积累语言材料。
3.说话、写话的练习。说是写的前提。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注重过程,淡化评价,努力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让说话、写话日常化。
4.与阅读结合起来练习。也就是在学习课文时有意识地练习。当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想象文章结尾以后发生的故事,完成续写。如学完《坐井观天》后,让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写出联想;还可以让学生就文中某一个没有细说的情节想象,补写细节。如,学完《青蛙卖泥塘》后,想象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是怎么说的、青蛙听了后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先想一想,再写一写,还可以演一演,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进行日记、周记的练习。先指导学生掌握日记、周记的格式,然后让学生写。最初检查时,可降低要求,只要动笔了就行,哪怕是只写了一两句话,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用眼去观察四周事物,专心去思考自己的见闻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丰富写作的素材。
二、找准“生发点”,培养想象能力
“一切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想象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感悟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不仅学好课文,而且要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充分地获取作文素材,是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来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作文的写作。
1.凭借词语,展开想象,进行片段写作。汉语中有些抽象词语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使这些抽象词语形象化。这种小练笔同样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
2.阅读之后,合理想象,续写作文。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后,可以及时地顺着作者的思路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续写作文。由于这种续写是阅读之后及时进行的想象练笔,练笔内容适时迁移,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写,乐于写。
3.利用插图,启发想象,进行练笔。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配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情趣俱佳的精美插图,是进行想象力培养的极好素材。
三、评价因人而异,调动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在点评上下功夫,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提升空间,乐于表达。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不是文学创作,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写成小学生优秀作文。所以,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时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对孩子的文字评头论足,更不能用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
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
四、教师示范引领,提升个人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多读书,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然后才能引领儿童更好地理解课文和其他文学作品,并体会其写作方法,学以致用,课堂教学也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并给学生带来快乐。”多种途径的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从而提高写出“文质兼美”文章的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爱上写作,我们仍需不断探索。
论文作者:崔亚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兴趣论文; 学生作文论文; 就会论文; 想象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