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农业是衡量国家发展程度的基础。农业主要产品--农作物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高消耗品,因此防治害虫保障农作物的安全与健康是公民最根本的需要。化学方式防治害虫保障作物的植物保护剂是一种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既能防治病虫害,又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营养,提高植物抗病能力。植物保护剂对不同的植物都会发挥相应的功效,因此采用所建立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作为检测目的,表明植物保护剂对所针对的害虫防治效果专一显著且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植物保护剂,各种植物保护剂的防治效果,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
前言:近些年来,各种综述性文章及报道的阐述说明昆虫的种类不同,对于所寄生植物的化学适应也有所不同。在应用研究中,更着重于研究植物次生化合物的毒杀作用,针对植物次生化合物与杀虫剂相联系的现象,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在研究植物作用因子的组配生命表和种群数学模型的研究上,科学家以干扰作用的控制指数为指标,用此来表示杀虫剂以及其他各种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因此对其他现象及作用若用综合评价的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关于植物保护剂
1.1植物保护剂的作用方式
植物保护剂在初步作用时,可以在植物表面形成保护膜,保护膜可以增加植物叶片及其本身的保水能力这样可以抑制水分蒸发。并且叶片厚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太阳猛烈灼烧对作物本身造成的伤害,还能抵抗高温过度伤害作物缺水的现象。且植物保护剂具有持效期长,不仅可以降低病虫害还可以降低耕作者的支出率,针对中国农业使用植物保护系是两全其美的方式。
1.2植物保护剂的使用范围
用于苗木、灌木、大树的运输以及移栽定植,花卉保鲜及抗侯保护
1.3植物保护剂的注意事项
植物保护剂在使用前需要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混合时不能与碱性药肥混用,否则会产生化学反应,降低使用效率。
使用时禁止对植物新芽喷洒,防止烧苗现象的产生。使用后保存需存放于阴凉透风干燥处,防止挥发有效物质,降低适用效力。
2.植物保护剂的使用效果
2.1防治荔枝蒂蛀虫对荔枝的危害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的一种主要害虫。对于荔枝蒂蛀虫的防治, 目前多以化学防治为主,使用化学药剂对荔枝蒂蛀虫这一类钻蛀性害虫的防治也具有一定的困难,因国家在荔枝生产过程中化学产品被严令禁止使用,因此,这也大大加大了荔枝蒂蛀虫的防治难度。
植物保护剂具有对人畜不污染环境、对主要天敌安全且无毒无害的特性。植物保护剂可以趋避荔枝蒂蛀虫成虫的产卵,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此类蛀虫的繁衍,保护荔枝免受其危害。曾经有科学家利用其他类植物次生物质对荔枝蒂蛀虫防治进行了研究。此研究将荔枝蒂蛀虫作为研究对象, 选用常用的几种有机植物保护剂来实验, 几个循环周期后证明植物保护剂确实可以防止蛀虫对作物的伤害,证明植物保护剂可以应用于有机荔枝的生产。这样不仅不违反有关法律,还能在保障水果种植者利益的同时,又能切身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2.2用异源次生化合物来防治害虫
植物的各种分类中, 存在特有的次生化合物, 这些次生化合物对大多数昆虫有着化学防御的作用;个别种类的植食性昆虫可以适应于任意防御物质,并且可以逐渐形成食性行为的专化性。次生化合物除对植物有防御作用外还有毒理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一些已经形成食性行为专门化的植食性昆虫来说,在实验中,将次生化合物所形成有机物作为引诱剂 ,以此形成循环解毒的机制, 利用这些次生化合物的有机物,发现此类次生化合物的自身激素或防御化合物由自身有机物合成或者演变而来。
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科学家们在次生化合物形成的有机物中产生灵感, 并因此建立了杀虫剂的概念。杀虫剂以杀虫作用作为主要目标, 通过实验筛选出具有害虫较高死亡率的次生化合物类有机物,并以此为原料制成初级植物保护剂-杀虫剂。
化学杀虫剂的大批量使用, 逐渐出现害虫再猖獗的现象以及次要害虫的大量发生、生物因素导致的害虫基因抗性频率增加。有研究提出要以忌避作用为主, 选择植物保护剂时要选择异源植物次生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这类具有基因规避性的化学物质类别作为使用物。选择正确的物质以此来开辟出解决化学防治出现的环境与环境,环境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出现的问题及危机。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在遗传工程研究中, 导入抗虫基因不断取得成功, 逐步产生的抗虫棉,抗虫水稻,抗虫类注射物质等具有抗虫基因的其他植物类别,因此很快便建立了抗虫育种的新方向,将基因改变序列和基因工程推向农业发展的巅峰地位。然而, 目前已经选择的抗虫基因, 如苏云金杆菌毒素基因、各种蛋白酶抑制基因等,都是将毒杀作为基础,在病灶处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改变基因从源头解决害虫危机。他们将这些有毒物质移动到作物中, 理所当然会使基因选择抗性能力更加增强, 基因工程的效率或许更优越于直接化学防治方法,效率也更高于非化学防治。而在生物学中,则以植物化学防御理论为基础,充分研究和利用次生化合物的基因序列, 来发挥遗传基因工程技术的优势, 开辟新植物基因序列的研究,通过改变基因序列来从源头降低害虫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基因工程也将为人类服务作为最终目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做出卓越的基因生物来贡献农业,做到为人民服务以谋得最高福祉。
2.3有效措施对螨虫类种群的控制
桔全爪螨虫的口器去刺破寄主叶片在表皮吸食汁液,被害叶面总是呈现无数灰白色的小斑点,严重时整片叶子失绿变成灰白色,侵害后严重会导致大量落叶;不仅危害果实,还会危害绿色枝梢,影响果实的树势和产量。因此对此类螨虫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非化学类方法来控制的方式有果园生草覆盖,通过改善环境来助长天敌活动,再保护和散放捕食螨,建立稳定的捕食螨群落,对长期抑制桔全爪螨虫至关重要,这是防治桔全爪螨虫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化学类方法强调在进行化学防治时要以调查测报为指导,通过调查测报来检测植物保护剂的效果。除了化学防治方法外,还有生物防治措施。
科学家初步判断将吸引此类螨虫的基因序列使用基因探针检测,确保缺失或者替换不会引起作物大幅度减产或者作物不育的现象,将此基因序列用噬菌体或者其他衍生物替换成防治此类螨虫的基因,栽种在完全培养液中,观察是否有其他副作用的产生。
除了替换基因序列外,还可以尝试使用基因枪法直接导入防治基因序列,在放入完全培养液中记录并观察。或者直接并采用淋洗式喷药。此种化学方法虽然繁琐,但也是防治害虫的有效措施。植物保护剂机油乳剂对柑桔害虫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此类植物保护剂在研究时就以防治螨虫类生物为目标,可以定向寻杀螨虫。
3.结语
植物保护剂可以有效地防治作物被害虫干扰,我们也用植死亡率作为主要指标评判植物保护剂.植物保护剂的发现与不断发展也是农业的福音。因为随着很多产卵选择性强的害虫基因抗性的不断增加,简单的老方式已经无法有效防治,如果充分利用驱避作用化合物作为植物保护剂,就需要开展并发展更多化学与生物结合的植物保护剂。形成对成虫具有驱避作用的化合物,或者对幼虫特别是初孵幼虫具有拒食作用的化合物.因此,植物保护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植物保护剂的选择机制也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冼继东, 庞雄飞, 梁广文, 等. 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荔枝蒂蛀虫的控制作用[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3(4): 11- 14.
[2]冼继东, 詹根祥, 梁广文, 等. 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01, 22(3): 45- 50.
论文作者:崔希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植物论文; 保护剂论文; 基因论文; 害虫论文; 化合物论文; 荔枝论文; 蛀虫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