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生态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有效的根本保证。本文就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通过配套实施各种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规程而达到保证各个监测环节(如采样、实验室分析测试等)工作质量的目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必要措施,它能使环境监测各环节、各要素符合环境监测质量要求,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它有利于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有利于提高实验人员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1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离开环境监测这一前提条件,环境管理及其质量控制就会失去科学依据,就会变得无从下手。所谓“环境监测”,通常指的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环境监测机构必须要严格遵照有关标准和法规,这样才能连续性地获得多角度、全方位的各种监测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人们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趋势,为实现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据此可知,环境监测是了解环境质量、获取环境信息的重要方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需以监测数据作为实施的基础,离开监测数据作支撑,质量控制是无法达成的。从职能监管部门的层面看,通过实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可以防范环境污染的加重,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可以加强对环境现状的管理和改善,这对于提高环境质量、改进环保政策法规以及维护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测目的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监测对象分类,包括土壤监测、水质监测、大气监测。根据监测目的分类,包括研究性监测、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这些环境监测的目的、对象虽然不同,但操作流程基本一致,都涉及现场监测、实验室处理、数据分析三个环节。从工作实践分析可知,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中不同环节都可能存在一些质量控制问题,影响到监测质量。
2.1 现场监测质量控制问题
现场监测工作通常包括监测点布置、样本采样等工作。就监测点布置这项工作来说,点位数量不合理、位置设置不合理是最普遍的问题。关于样本采样质量控制问题有很多,常见的包括采样时段不合理、采样方法不合理、样品受污染等。
2.2实验室处理问题
采样完毕后需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处理,在这一环节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化学试剂选用不当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环境监测所用的常见试剂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类别,它们在实验室中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若选用不当则会影响到实验室最终分析结果。另外,实验室操作流程、试剂保存期限、样本保存方式等均属于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2.3结果分析问题
结果分析阶段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常见的问题就是分析错误,原因可能是计算失误、没有验证、分析逻辑不合理等。若这些问题未得到有效控制,将会造成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对策
3.1 重视现场采样监测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数据对象一般是土壤、噪声、辐射、挥发性有机物、烟气等,必须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此,应提前检查和校准采样與数据检测设备,确保其能正常工作。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采样与监测技术规范以及设备操作流程进行采样与监测工作,注意排除会影响结果的干扰因素。现场采集样品后需及时送回实验室,有的样品在保存过程中易受到一些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的干扰,从而对部分组分产生吸附作用。对此,必须合理选取采样工具与容器,尽量防止组分浓度改变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采样结束后把需要冷藏或冷冻的样品做好保存管理,并做好唯一性记录,填好样品采样记录。对需要尽快分析的样品应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处理。对于暂时还不能及时分析的样品,要根据样品的稳定性将其保存在合适的环境中。
3.2 加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处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环节。为了控制好这一环节的质量,必须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各项工作流程予以优化和明确,对工作人员的实验操作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作用,确保其能按规定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在实验处理过程中加强对细节操作的管控,包括试剂的选择、对照组样本处理等等。从技术层面来讲,要注意三点:第一,要重视标准物质与标准样品的应用。标准样品是为实施和制定标准的需要而制定的,通常只用于标准涉及的范围内,在实物标准中不能作为计量的传递。标准物质属于计量标准,可用于计量的传递,通常可用于评价测量方法,校正仪器,确定物料量值。将标准物质用于环境监测实验室,可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此,可在监测过程中未出现质量问题前选用有证标准物质,方便出现问题后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估与溯源。第二,对平行样品的分析。在采样现场与实验室内部将均匀性良好的样品进行分样处理后得到平行样品,一般包括现场平行样与室内平行样两种。检测现场平行样可了解采样过程精密度变化情况。检测室内平行样用于了解监测过程中的精密度。在工作实践中若分析标准方法平行样没有加以界定,主要采用实验室平行样。若难以得到实验室平行样的分析过程则一定要使用现场平行。为此,工作人员在对平行样类型进行区别后选择合适的平行样进行分析,保证监测分析活动的随机误差得到有效控制。第三,开展比对试验,通常有设备对比、人员对比、实验室对比、检测方法对比四种。对同一个样品分析时可采用上述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了解人员、室间、设备、不同检测方法间存在的差异,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评估实验室分析测试整体水平。
3.3 重视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
经实验室处理后可获得一系列数据,参照有关指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做出最终结论。这属于环境监测的最终环节。在分析数据的时候要先控制好对数据的计算,防止出现计算失误这种低级错误。选取恰当的分析指标,从环境监测目的出发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分析。此外,要重视对结果的验证,通过监测判断分析结果是否合理,是否科学。
3.4 重视环境监测报告的审核
在环境监测数据整合与报告审核时选用的参考标准不合适,可能影响环境监测质量,因此必须确保环境监测报告客观、完整、准确,唯有如此,报告才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在制定环境监测质量报告时,应在核查相关数据、记录准确齐全的基础上,参考现行的技术标准、以规范化的语言予以描述,同时在审核时严格按照审核流程和规范,重点就环境监测报告的原理记录分析和判断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与科学性,确保监测内容完整、数据真实准确、文字说明清晰的基础上对环境监测结果做出合理的评定。
4 结语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应该先行,关键在于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一方面,人们应该立足实际,了解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则要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确保环境监测每一流程、每一环节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此呈现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报告,为有序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春玲.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14,11(12):22-23.
[2]肖亚.环境检测与管理机制的反思与发展[J].化工管理,2014,(21).
论文作者:于宏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数据论文; 实验室论文; 样品论文; 标准论文; 目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