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研究分析论文_劳庆军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研究分析论文_劳庆军

摘要:模具作为工业的基本必须的工具,有“工业之母”之称。百分之七十五的粗制作的的工业部件、百分之五十的精制作的部件使用模具制作的,几乎全部的塑料产品也利用模具制作。我国的模具产业刚刚驶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其中不足仍较多。在很多方面和起步较早,发展良好的国家比较还存在不小差距。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研究分析

引言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之一,在制造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将模具制造列入了专用设备制造业。模具制造和使用在我国起步上并不算晚,但由于企业分散、布局不合理,导致我国模具设计和制造始终没有形成一个产业,缺乏产业的支撑导致其发展相对滞后。随着改革开放,这让我国模具设计和制造获得了发展契机,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存在的问题

1.1标准化水平较低

模具是专门用于塑形的工业零件,即使非常个性化,但也属于工业范畴,因此标准化水平十分关键。我国模具标准化的管理入手时间较短,模具标准化比生产滞后许多,更滞后于国籍上很多工业水平较高的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德国等模具工业先进国家,模具标准化至今已有百年进程,模具准则的提出、模具标准件的制作和配备,已有健全的系统。但我国模具标准化的起步仅在“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后的才进行。现在我国已存在两万多家模具制作企业,模具制作有了长足进步,然而和工业生产的需求相比,还不够现实的需要。

1.2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现在制造工业里模具系统的具体使用基本通过人工来进行,没形成健全的管理系统实施控制,致使企业较难衡量模具制作花费的时间与成本,更不好把握模具设计导致的品质高低,无法及时对模具进行维修和检测模具的使用状态。同时,因模具生产管理的不健全,使企业在制作、维护模具上占用过多的时间与成本,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出场日期延长等情况。

1.3相关人才不足

随着目前全球正实行着影响深远的产业调整,我国正在变成全球模具大国,但当前我国模具工业人才不足已成为关键的障碍。按劳动部门统计,现在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提高,模具方面的人才、模具维护人才等正是社会需求最旺盛的人才之一。模具产业作为要在实践中积攒经验的产业,当前的工作者能一直学习且有所作为的不多。另外,中国一贯的教育模式,对模具人才的关注与教育投入仍不够。某些院校即使在近几年时间里成立了模具专业,然而因受软硬件设施限制,学生们毕业后实际的工作能力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社会里许多的的模具制作专业,因缺乏健全的行业准则,导致学生们的实际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需要。

1.4外资带来的挑战

现在全球制造业的单位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往中国迁移,我国的制造业目前正出于高速发展历程,对模具尤其是精密模具的需求量逐渐提高。世界模具工业许多生产厂家在二十一世纪到我国后,又引起了投资高潮,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抢占先机,我国的模具制作产业在世界先进技术和高质量产品面前,生存空间处于压缩状态。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相关对策

2.1加大设备和高技术手段的投入

目前国内市场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但高档模具却供不应求。因此,要鼓励企业增加设备,特别是骨干企业要配齐从模具粗加工、热处理到各种精加工、光整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等整套设备,一般企业要配备数控加工设备,实现模具制造的全自动加工。积极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进行技术合作,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设计决策、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2优化完善管理水平

分层次的模具管理经验,使用合适的模具编号,使用适当及授权的模具提取及交还方式,把经常使用的模具放在较易提取的地方,同套产品模具应尽量放在一处等,都是良好的模具管理方法。而使用良好的模具管理软件系统也是企业在管理模具方面有益尝试。模具管理软件系统能全面记录模具的资料,迅速查找资料,其设有借用与归还功能,帮助公司执行对模具收交的管理。

2.3促进联合重组

从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情况看,模具这一产品适合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在条件成熟时走联合之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的模具制造企业相当一部分为民营企业或个体户,受资金、技术、信息交流等诸多因素的局限,相当一部分是依靠传统设备和手工加工制造完成,以至难以形成规模,很难引进先进的制模技术及先进的制模设备。造成中低档模具市场竞争加剧。模具企业应通过协作、整合等方式,通过行业自律来维持模具市场的公平良性竞争。

2.4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以澳大利亚为例,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今后几年还有继续增长的势头。但作为基础工业的模具制造业,尤其是冲压模具的制造能力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急需从国外进口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和能力,而中国模具业在这方面恰好有较大优势,市场前景看好。中国冲压模具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高于澳大利亚。中国有完整的冲模设计制造技术人员和编程人员,有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人,钳工装配和模具调试人员,劳动工资水平低于澳洲。

三、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3.1虚拟制造技术(VMT)

虚拟制造是采用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产品的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性能分析、品质检验及企业各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等的产品制造全过程,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虚拟模型来模拟生产各场景和预估产品功能、性能及加工性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人们的预测和决策水平。虚拟制造技术是以三维建模和仿真技术为基础,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撑的全新的技术。

3.2快速原型制造(RP)技术

RP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制作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所用的母模,有时也用于直接制造模具。RP技术可分为直接快速模具与间接快速模具技术。如SL、LOM、SLS、SDM。其优点是制造环节简单,能较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对那些需要复杂形状的内流道冷却模具与零件,采用直接RT(由RP直接制造出使用模具的技术称为直接RT技术)有着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间接快速模具制造,通过快速原型技术与传统的模具翻制技术相结合制造模具。一方面可以较好控制模具的精度、表面质量、机械性能与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可满足经济性的要求。如FCM、3DP、快速精密铸造模具等。RP各成形工艺都是基于离散-叠加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

3.3反求工程技术RE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将现代测量技术不断融入模具产品设计中,进一步推动模具制造产品快速制造的能力。反求工程是以设计方法学为指导,以现代化设计理论、方法、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已有产品进行解剖、深化和再创造。反求工程是通过对存在实物模型或零件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数据进行重构设计。

结束语:目前我国机械设计水平已取得一定成就,产品在功能、外表与人性化、绿色环保设计上也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市场竞争形势不断深化,对产品多样化、高性能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大对模具设计制造的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模具设计加工的技术含量,争取达到更高的模具设计制造水平,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迪.计算机技术在我校模具专业教学中的经验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7).

[2]寇元哲. 模具钢淬透性及淬火变形分析研究[J]. 模具技术. 2010年01期

论文作者:劳庆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  ;  ;  ;  ;  ;  ;  ;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研究分析论文_劳庆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