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李海鹰

(大庆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BS-D患者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结果:经4周治疗后,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5.2%,对照组76.2%;3个月后回访复发率:观察组9.5%;对照组38.1%。两组间的结果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 系统性护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16-0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病,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临床上单一的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高,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次选取42例IBS-D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系统性护理在IBS-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2例,诊断标准参照肠易激综合征罗马Ⅲ标准加IBS-D的支持诊断症状(至少25%的排便为糊状粪或稀水粪),并排除其它有腹泻症状的鉴别诊断疾病。4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35.2±8.2岁;病程1.5年~8年,平均4.6年。观察组: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36.4±7.8岁;病程1年~10年,平均6.3年。患者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汤剂,一剂两次/日,疗程4周。电针疗法:取足三里、天枢、三阴交、关元、气海、脾俞等穴,辨证取穴,随症加减,一周5次,疗程4周。在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心理护理 患者因对疾病的担忧,常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耐心听取病人诉说疑虑及烦恼,通过耐心的解释及介绍疗效好的病案,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其次为每位患者建立心理档案并教会病人自我放松疗法,及时调整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并利用社会、家庭支持系统,给予多关怀,使患者保持愉快的情绪配合和参与治疗。

1.2.2饮食护理 向患者说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及均衡营养的重要性。注意避免饮食不节和不洁,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忌过冷过热,忌暴饮暴食,忌刺激性食物,避免过敏性食物。对患者采用排除性饮食疗法,详细记录饮食和症状的关系,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食谱。

1.2.3电针治疗护理 治疗前做好患者评估,做好解释、准备工作;治疗中注意观察、询问病人的反应,及时处理发生的意外情况;治疗后记录反应和疗效。

1.2.4休息与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同时强调运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有节律的舞蹈等。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还能使病人身心愉悦,利于疾病治疗。

1.2.5健康宣教 反复宣讲影响IBS发病的因素及与本病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及自我监测意识,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提高疗效和避免复发。

1.3 疗效标准

从腹痛及腹胀的程度、发作频率,排便频率、性状等方面均按无、轻、中、重分0级、1级、2级、3级。0级0分;1级1分;2级2分;3级3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疗效指数≥70%为显效;30%≤疗效指数<70%为有效;疗效指数<30%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复发=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收集相关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泄泻”或“腹痛”范畴,临床上通过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疗效。现代医学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未明确。很多学者认为:它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与决定的症候群,其病因和发病涉及与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对疾病认识的近代医学观点。其主要与心理因素、内脏感觉功能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感染、食物因素、遗传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有关。随着医学对此病的临床治疗及观察研究,其中饮食和心理因素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由于IBS患者的内脏和身体都会对有害刺激产生异常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详细了解病史,发现诱发因素,并设法解除和避免诱因,而这一切需要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临床治疗中,通过加强心理、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的个性化系统性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内科学.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78.

[2] 苏冬梅,张声生,刘建平等.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4):532—535.

[3] 戴慧辉,陈永堂,李成国.针药并用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2012,30(8):585—586.

[4] 郭芸.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0):037.

论文作者:李海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李海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