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骨科创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对患者的伤口感染影响效果与满意度。结果: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伤口未感染率为100.0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0.00%、伤口未感染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伤口感染,护理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关键词:骨科创伤;伤口感染 护理 效果 分析
To analyze the nursing of wound infection in orthopedic trauma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nursing on wound infection in orthopedic trauma patients.Methods: 60 orthopaedic trauma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quality nursing measures,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The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care on wound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and the wound infection rate was 100.00%.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nursing was 60.00%, and the wound infection rate was 70.00%.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implement quality for orthopaedic trauma care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reatment, fully meet the patient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to help patient treatment and recovery,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gnosis with good promoting effec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ound infection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high, clinical value worthy of recognition.
Keywords: orthopedic trauma;Nursing effect analysis of wound infection
由于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发生的概率在逐渐的增加,因此骨科已经成为了创伤患者主要收治的克制之一,在一项关于骨科患者开放性伤口的研究调查中发现,患者的伤口感染率高达19.5%,因此伤口组织的创伤和伤口的感染有直接的关系,针对损伤组织的深度创面的面积进行研究发现,伤口越严重,其感染的风险也越大[1]。本文就优质护理在骨科创伤生活质量及减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的情况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6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9-71岁,平均(46.9±6.2)岁,病程6-20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7-73岁,平均(47.3±6.5)岁。全体患者在入组前均已签署研究知情文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以心理指导护理、对症护理、优质饮食护理和环境护理等内容。
(1)心理指导护理。患者患病后或多或少会导致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影响到患者接受治疗时的心情。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保证到患者不会由于心理状态无法较好的依从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神经外科重症疾病病因、治疗方法和治疗中应注意事项等,便于稳定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配合度。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并讲解该病注意事项。陪同患者做各项检查,以此增加患者的配合度与信心[2]。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可通过家属的指导对患者进行苏醒优质护理工作,患者苏醒后,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做好心理辅导,使其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定时为患者开设健康讲座,实施宣教活动。
(2)对症护理措施。需要密切监测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着重加强对肠道疾病的预防,了解患者的排便情况。对患者瞳孔的大小及形态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要对重症患者的脉搏、呼吸、体温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加以对症治疗。
(3)优质饮食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评估,了解患者饮食状况,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让患者有着较好的身体状况去面对整个护理过程。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保证患者营养平衡,同时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运动,加快患者康复。需要注意到避免患者食用高脂肪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其病情。
(4)环境护理。病房彻底的打扫,并让采光以及通风达到了相关要求。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病室内的温湿度适宜,注意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清洁度。定时进行翻身,以防止皮肤长期受压而引起压疮。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加以判定,待患者病情允许后,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伤口未感染率为100.0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0.00%、伤口未感染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进行伤口治疗的过程中,要始终对于与伤口的感染进行了有效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开放性的创口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更多的关注,及时有效的对伤口的创面进行评估,在伤口的感染上,针对感染的程度进行清洗的最佳方式,从而减少组织坏死的概率以及细菌附着在伤口上的时间,休克的患者,除了在伤口的治疗上特别注意,还需要给予伤口周边皮肤的监测,了解伤口情况,并且针对性的对伤口进行处理。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让患者产生正性的积极情绪,这样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鼓励患者应对疾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焦点,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通过优质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及治疗工作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加速恢复。优质护理作为新型护理的一种,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大观念下产生的,为患有疾病人员的尽早康复提供了有效保障。优质护理会立足于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需要总结以往的护理经验实施规范性、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3]。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对骨科创伤患者情绪影响的作用很大。对骨科创伤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有效改善骨科创伤的伤口感染,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莹,崔向丽,刘丽宏.骨科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抗感染治疗方案探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02):53-58.
[2]徐金玲.骨科无菌手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8):148-148.
[3]罗涛.骨科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C]//第四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论文作者: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患者论文; 伤口论文; 骨科论文; 创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措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