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论文_汪济东

“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论文_汪济东

海军安庆医院 246000

【摘 要】近些年,伴随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也随之提高。现代医学认为,在健康与疾病间还存在一种中间状态,即亚健康。对于亚健康人群,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则有发展为疾病的可能,因此需要通过积极干预恢复健康状态。本文对亚健康防治中治末病思想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治未病;亚健康;防治

在亚健康研究中,治末病思想的应用得到了有效证实。治末病思想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其中提高治末病的重要性。伴随临床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治末病逐渐形成理论体系,并逐渐发展成为末病学,这也为亚健康防治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中医临床中,治末病思想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亚健康状态防治的重要理念,对人体恢复最佳状态有促进作用。

1治末病思想与亚健康

治未病,就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及中草药等多种措施,调养体质,调理身体等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让人体少生病、不生病,纵使得病也能尽快痊愈,痊愈后少复发。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是自然哲学医学,更符合人与自然旳关系,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孙子兵法》: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通过各种健康干预措施,如:改变生活方式、调节心理、平衡膳食、运动调理等方法,增强体质,改善健康,防治疾病,真正的实现未病先防。①维持健康状态:了解和掌握健康概念,维持健康生活。②亚健康恢复到健康:重视亚健康的危害,积极主动调整生活及精神状态,恢复健康。③积极科学的探索:科学探索生物体与环境关系,发现和消灭致病因素,保障生物体健康。④健康的社会环境,发挥社会及政府健康保障职能。⑤健康的自然环境。

1979年,澳大利亚柏斯医院病理学医生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1981年,消化科临床医生Marshall与Warren合作,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1982年4月,Marshall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为了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这些结果,Marshall和Warren提出幽门螺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1984年4月5号,他们的成果发表于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上。通过人体试验、抗生素治疗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清晰,科学家对该病菌致病机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宣布,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

2“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

①调节并平衡情志与心态:中医认为,人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平衡,即健康,而亚健康、疾病则是阴阳失衡的表现。中医注重形神合一,不管是在疾病出现,还是在疾病发展以及预后等各个阶段,中医强调环境、精神情志对其的影响作用。据相关研究显示,发达地区的亚健康问题相比于欠发达地区更加严重;精英阶层人群的亚健康问题相比于普通阶层人群更加严重,而产生此种现象的关键在于心身失调。出现心身失调的主要原因与负性情绪相关,如长时间高度紧张状态,长期处于悲哀、抑郁、低沉的状态,长时间的心理压力等。这些心理刺激均会使人体情绪发生改善,并产生抑郁、焦虑、愤怒等情绪,同时也会出现交感神经变化、内分泌变化、植物神经变化以及免疫系统变化等。长时间过度的情绪反应是造成亚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于此,治末病思想强调提高心理素质、精神修养。人的精神活动以及思想意识均为重要生理功能,但也会对生理功能平衡产生影响,因此应保持平和、乐观的情绪,对自身心态进行调整,使气血运行顺畅,脏腑功能正常,可以使亚健康发生概率降低。②辨证施治与调理相结合:中医辨证认为,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在于劳逸损伤、饮食不节以及七情内伤等因素所引起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气机紊乱。亚健康人群会出现一系列症候群,这与部分无自觉症状的末病情况不同,并非无证可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其易感性也不同,症状表现也存在差别,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的程度也不同。亚健康的症状表现涉及到五脏,以疲劳感为主,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虚中夹实,关键在于脏腑气机失调,因此发病机制主要是肝郁气滞、心脾两虚,同时还包括肝郁脾虚、湿痰内盛、阴虚火旺、脾肾阳虚、脾虚湿盛、肝肾不足、湿热内蕴、气血亏虚等多种证型。针对这些证型的亚健康人群,治疗中应注重疏肝解郁以及理气健脾,同时还应强调健脾和中、养心安神以及滋阴补肾等,可以选用四物汤、参苓白术散、甘麦大枣汤、逍遥散、二陈汤、二妙丸、人参归脾丸、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养心汤、归脾汤、香砂六君子汤、三仁汤等进行加减治疗。中医药对亚健康进行调治有一定优势,可以据个体情况采取辩证施治,并配合调理,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结语:

近些年,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不仅是人们对健康概念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是人们对疾病谱认识的深化,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集中体现。针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认为保健非常重要,基于治末病理论的指导,通过调节并平衡情志与心态、辨证施治与调理相结合、生活与饮食保持健康合理、注重劳逸结合、采取手法治疗与保健等方式,可以远离亚健康,保持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志明.亚健康的中医认识及防治[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01(04):30-31.

[2]鄢行辉,王嵘.传统保健体育疗法与治未病[J].中医临床研究,2013,02(13):113-114.

[3]何泽民,何勇强.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J].中医杂志,2015,56(22):1900-1903.

[4]李艳林.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浅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05):137-138.

[5]李利青,何晓微,黄欣等.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中医外治法在亚健康中的应用探析[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01):3-5.

论文作者:汪济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论文_汪济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