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论文_苏丽红,王洪颖

责任制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论文_苏丽红,王洪颖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 福建厦门 361004

【摘 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加入血透的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包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急性并发症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6%,高于对照组的55%;观察组急性并发症率24%,少于对照组的44%,观察组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的74%,经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模式运用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提高透析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依从性和满意度;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减少了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质量;并发症;满意度

血液透析是一种血液净化方法,是一项有效的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药物中毒患者治疗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具有安全易行的特点[1]。血液透析室要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加强专项培训和监督,加强健康教育等,有助于提高依从性。本次采用责任制护理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血液净化中心2014年-2016年间透龄大于12个月,每周2-3次规律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按照加入血透的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名,女性患者26 名;年龄为25-87岁,平均(55.2±4.8)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名,女性患者22 名;年龄为26-85岁,平均(54.7±5.1)岁。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包干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护理。责任制护理具体如下,与医疗配合,共同管控10~15名患者,负责所管患者的健康宣教。每个月由责任护士追踪患者的检查报告,根据报告单收集的相关资料制订一套完整的科普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以建立微信圈、口头宣教、集中授课或发放宣教单的形式,循序渐进地传授,指导患者,注重实用性、通俗性、针对性。通过责任制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使责任护士掌握了分管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学习需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定期组织抽查提问理解病人掌握情况,及时跟进,不断提高宣教质量。指导内容包括健康心理、控制干体重、合理膳食、动静脉内瘘护理、用药、运动和并发症。两组患者3个月后进行生化各项指标,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急性并发症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统计。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进行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与护士相互认识和了解,责任护士对所分管患者的病情掌握有连续性,宣教有及时性;患者对疾病的有所了解,学会合理服用降磷药物、正确饮食习惯、控制干体重、保护内瘘血管、避免血管损伤和感染、检查动静脉血流是否通畅、使患者恐惧感或焦虑感逐渐减轻,能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价: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就医程序、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负责程度等,调查问卷分为10道题目,总分为100分,评价等级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60-89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t检验,当 P<0.05 时,表示数据之间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的对比

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6%(40/50)例,对照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54%(27/50)例,疾病知识知晓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观察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低血压、肌肉痉挛、低血糖、凝血、)为24%(12/50)例,对照组发生率为44%(22/50)例,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调查为92%(46/50)例,对照组为74%(37/50)例,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室通过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管理措施后,不仅显著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而且大大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3]。责任制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他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全身心健康给以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由于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困扰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5]。责任制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详细的解答。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疾病知识知晓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将责任制护理模式运用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提高透析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依从性和满意度;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减少了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荆远,朱高峰,马春玲,等.持续质量改进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13):52-53.

[2]车杏仪,刘岩,钟小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7):75-76.

[3]蔡兆莉,马洪菊,宫兰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自我管理教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109-3110.

[4]梁颖.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2):125-128.

[5]李敏,刘璐,汪茂宝.细节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79-1281.

论文作者:苏丽红,王洪颖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8

标签:;  ;  ;  ;  ;  ;  ;  ;  

责任制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论文_苏丽红,王洪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