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阶段,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几乎所有电力企业都以风险管理模式作为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希望以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从整体效果分析,每年依然会存在安全事故,虽然发生率较低,但是却无法避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风险管理没有按照预期目标实施。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必须要对风险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风险因子,采取适当的措施,让电力企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部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防患于未然,是电力企业安全体系管理中必须遵循的第一要义。国内电力行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生产的安全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电力企业在危险管控和电力检修上取得重要的突破。这使得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得以降低,当前电力安全生产依然有着诸多挑战,需要不断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 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企业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分析以及处理的过程。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科学合理的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确保企业生产能够安全运营。由于风险管理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很多企业已经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管理的划分可以有多种标准,常见的主要有三种。以管理主体的性质进行划分,风险管理可以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企业风险管理原则进行划分,风险管理可以从火灾、技术、地震等方面进行分类;从事故受损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风险管理可以从人身、财产、利润等方面进行分类。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所以风险管理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但是风险管理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降低企业生产的风险系数,确保企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的预期目标。
2 电力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2.1 电力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始终存在
从事故学理论来看,导致事故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的因素:(1)人为因素,即人的不安全动作或行为;(2)工程因素,即设备、工作环境、工作用具等存在缺陷;(3)难以预计事件因素,例如自然灾害。事故学专家长期统计表明,人为因素原因导致的事故比例达到了88%,工程因素导致的事故比例占10%,而难以提前防范的意外事故只占2%。因此占到98%的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直接导致的,我们把这些问题称为危险源或隐患。危险源一旦存在或产生于生产作业现场,就形成了安全风险。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2月,全国出现电力人员伤亡事故5起,死亡人数9名,比2015年增加3起,死亡人数则增加6名(其中由电力生产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4起,造成6人死亡,比2015年增加3起,增加3名死亡人数;电力建设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共1起,造成3人死亡,与2015年起数一致,3名死亡人数)。
案例1:2月3日,某有限公司2名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工作时,当完成6000V线路清理作业结束,由于触碰到带电母线,使其发生触电事故,因未及时救治造成人员死亡。案例2:某热电厂开展1号锅炉的C磨煤机的检查时,由于热一次风插板门的开启,导致2名风道内作业人员死亡。
2.2 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预防意识有待加强:在针对电力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虽然非常重视安全管理,但是在预防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在风险管理中,虽然制定了预防措施,但是没有深入的分析,导致形式主义较为明显,不利于风险防范工作的推进,预防意识不强。
风险评估较为片面: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安全生产不能仅仅从生产环节出发,而是应该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安全生产进行客观的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完整的电力产品运营体系包括电力生产、运输以及销售。所以如果仅仅从生产环节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各种风险管理制度,虽然可以起到风险管理的效果,但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企业整体风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风险评估方面,大多数电力企业没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导致风险评估工作缺乏科学性。
3 完善电力安全生产中的风险管理工作
3.1 重视对员工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电力生产主要是人员参与的工作,因此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意识十分重要。如果技术不过关,可能会因为技术错误和失误导致事故发生。如果安全意识不够,会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事故发生。电力生产的相关操作必须形成严格的规定进行操作,安全风险体系的达成,关键在于规范行为。在具体的操作上,必须也要形成一套体系。广大电力企业应该着重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意识,在这一层面上必须及时而全面地落实安全风险体系。
3.2 实施系统性风险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个周期性管理工作,对其风险管理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将其纳入到全生命周期中,结合相关流程来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尽可以减少风险管理漏洞,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在系统性风险管理中,应该秉持“人人参与”的原则,结合安全生产环节中多样性风险因素,开展全面评估工作,防止敷衍了事现象的出现。并且还要注重风险评估的完善性,在开展评估工作时,还要对风险防范、重要环节管理以及运作监管等问题实施评估,同时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融合的方式,提升风险评估的真实性和精准性。
3.3 明确职责,加强考核
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安全”的要求,建立健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强化“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追责”机制。要严格落实班组领头羊特别是工作负责人职责,严格落实开工前“三查”(着装情况、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三交底”(工作任务交底、安全措施交底、技术措施交底);确保工作班成员做到“四清楚”(作业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对现场查纠的违章要严肃制止,强化考核,考核要落实具体违章人员,同时推行严重违章连带考核机制,营造工作班成员互相监督、互相关心安全的良好氛围。
3.4 优化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必须与实际工作经验相互结合,把各个时间、各个阶段、各种事件统一结合并联系起来,在安全评估和危险预判的基础上统一、扩充、提高。风险管理体系的最终落成,需要我们统一进行管理和把控,工作意见、工作失误、工作方法等都应该统一进行工作总结。把工作的各个方面具体融合在一起,将过去的工作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也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因为过去的一些安全管理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经验。所以在安全管理中统一工作的各个方面,并将其结合,能够取得最高的成效。
综上所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于风险管理的应用,需要和实际生产进行有效结合,并对相关注意事项、生产流程予以明确,利用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以提供优质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大刚.浅议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6):147-148.
[2]肖峰.分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管理应用[J].低碳世界,2016,(04):53-54.
[3]曾霞玲.解析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18):134-135.
论文作者:高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事故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